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阐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 (TF5)和氧化硫硫杆菌 (TT)浸出金川低品位镍铜硫化矿的机理、过程动力学、工艺条件和反应工程。研究表明 ,含镍磁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细菌氧化生成的Fe3 +的作用为主 ,浸出速率受表面反应控制 ;镍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矿物表面吸附菌的作用为主。细菌对Mg2 +离子的耐受浓度因驯化而提高 ,极限浓度可达 15~ 2 0g/L。低品位镍铜矿的细菌浸出过程中 ,pH控制、细菌的初始接种量、矿浆浓度及TF和TT的混合比是影响镍、铜、钴等有价金属元素浸出速率和最终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优化条件下气升式和搅拌式反应器中试验表明 ,优化条件下 ,在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镍浸出率可达到 92 %~ 94 % ,铜达 4 8%~ 50 % ,钴达 88%~ 91%。  相似文献   

2.
采用控电位氯化浸出脱砷铅阳极泥,重点考察了氯化钠用量、初始酸度、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脱铋率和脱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6倍、盐酸浓度1.2mol/L、液固比3∶1、50℃浸出2h的条件下,铋和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采用氧压酸浸工艺从铜钴渣中浸出铜、钴的方法,得到最佳试验条件为:铜钴渣用量250 g,液固比(2.5~3)∶1,初始硫酸酸度10 g/L,木质素0.5%,浸出温度175℃,氧气压力1.6 MPa,浸出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铜和钴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8%和99%。  相似文献   

4.
钴壳用二氧化硫气体作还原剂进行了氨浸,研究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碳酸铵浓度对镍、钴、铜、铁和锰浸出的影响.二氧化硫作还原剂,用碳酸铵溶液可实现从钴壳中选择性浸出镍、钴和铜.在适当的浸出条件下,金属元素的浸出率分别为Ni90%,Co97%,Cu93%,Fe1.8%和Mn6.0%.采用溶剂萃取从碳酸铵溶液中分离镍、钴、和铜.萃取试验用LIX-84作萃取剂,铜和镍的萃取率在99%以上,钴则在1.0%以下.钴的萃取被亚硫酸盐离子遮蔽.含有镍和铜的有机相用稀硫酸或盐酸在pH=1.7时反萃镍,pH=0时反萃铜.  相似文献   

5.
柯英 《有色冶炼》2001,30(4):10-12,43
钴壳用二氧化硫气体作还原剂进行了氨浸,研究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碳酸铵浓度对镍、钴、铜、铁和锰浸出的影响,二氧化硫作还原剂,用碳酸铵溶液可实现从钴壳中选择性浸出镍,钴 和铜,在适当的浸出条件下,金属元素的浸出率分别为Ni90%,Co97%,Cu93%,Fe1.8%和Mn6.0%。使用溶剂萃取从碳酸铵溶液中分离镍、钴和铜,萃取试验用LIX-84作萃取剂,铜和镍的萃取率在99%以上,钴则在1.0%以下,钴的萃取被亚硫酸盐离子遮蔽,含有镍和铜的有机相用稀硫酸或盐酸在pH=1.7时反萃镍,pH=0时反萃铜。  相似文献   

6.
李辉  胡重  刘岩 《有色矿冶》2014,(2):35-37,45
研究了刚果(金)Shamitunba氧化铜矿的浸出过程。详细考察了矿石粒度、初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还原剂加入量及其它因素对铜和钴浸出率的影响。考察了浸出矿浆沉降、过滤和洗涤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铜、钴的浸出率分别为95.32%,41.99%。浸出液含铜4.47g/L,浸出液含钴0.032g/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长期筛选驯化得到的一株金属耐受能力较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ESY06,以酸浸—生物浸出工艺从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回收铜、钴、镍,考察了Fe2+质量浓度对ESY06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SY06同时对铜、钴、镍的耐受能力分别为1.22、2.21、0.29g/L;Fe2+质量浓度为20g/L时,ESY06生长状况最好;采用酸浸—生物浸出工艺处理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镍浸出率分别为99.93%、99.46%,负极材料中的铜浸出率为99.78%,混合电极材料中的铜、钴、镍浸出率分别为99.88%、99.39%、99.55%。酸浸—生物浸出工艺对铜、钴、镍金属回收效果较好,对于从电池电极材料中回收有价金属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大洋多金属结核氨浸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水溶液条件下,以亚铜离子为催化剂,一氧化碳为还原剂,在氨性体系中,对日处理10 kg大洋多金属结核扩大试验的浸出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考察了浸出体系电位、金属离子浓度、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浸出体系的电位对维持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高的金属浸出率十分重要;溶液中的钴离子浓度对钴浸出率影响较大,随着溶液中钴离子浓度的增加,钴浸出率下降,镍离子浓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很小;液固比对镍、钴、铜浸出率的影响不显著;温度对有价金属浸出率有一定影响,最好控制在40~5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硫酸从废旧锂电池湿法浸出除铜尾渣中浸出镍、钴动力学,考察了温度、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和搅拌速度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硫酸浓度1.80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浸出时间5h及搅拌速度900r/min条件下,镍、钴浸出率达85.73%和81.93%;固膜扩散是反应速率控制步骤,镍、钴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9、10.02kJ/mol;提高温度、硫酸浓度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均可加速镍、钴的浸出,提高镍、钴浸出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超声场中从废锂离子电池除铜废渣中浸出钴和镍,考察了温度、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机械搅拌速度和超声功率对钴、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硫酸浓度2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8∶1、浸出时间2 h、搅拌速度100 r/min、超声功率300 W条件下,钴、镍浸出率分别达90%和87%,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用盐酸氯化物溶液同时浸出太平洋底锰结核和镍锍。在1.5~2.0molHCl溶液中95℃下浸出80分钟,可得到约100%的Mn,80%的Co,高于90%的Ni和Cu浸出率。实验考查了温度,酸度和初始铜离子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用电子显微镜检验了浸出渣,发现硫主要以元素硫产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杂铜阳极泥氧化焙烧-酸浸回收铜、镍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氧化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 h、焙砂粒度-150μm、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1 h、液固比5∶1、初始酸度150 g/L的最优条件下,铜、镍浸出率分别可达到98.4%和94.7%,富含铅、锡、锑的浸出渣可用作炼锡原料。  相似文献   

13.
铜阳极泥经过硫酸化焙烧—酸浸分铜后,分金工序中碲浸出率较低。为了提高碲浸出率,在现有工艺主流程不变的条件下,主要考察分金工序中的液固比、硫酸浓度、氯化钠加入量、分金时间等对分金后液中碲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酸度为1 mol/L,NaCl加入量为20%、液固比5∶1、NaClO_3加入量为4%,80℃下反应2 h,控制终点电位在1 100 mV左右,为控电位氯化氧化分金最佳试验条件,此时金、铂、钯基本被浸出至溶液中,碲的浸出率可达到94%以上,铋的浸出损失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由失效锂离子电池焙烧制备的含钴铜物料进行物相分析和硫酸选择性浸出。对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初始浓度、搅拌转速、液固比等影响钴和铜浸出率的因素进行了条件试验,同时分析了浸出机理,钴和铜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钴的浸出与铜的沉淀分离。得到了选择性浸出钴的优化工艺参数:使用1 mol/L硫酸,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2 h,搅拌转速200 r/min,液固比20∶1(mL/g)。在优化条件下进行了重复试验,钴和铜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5.3%和0.37%,钴铜分离系数达到21.4,选择性浸出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残积型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红土镍矿,镁元素含量较高(10%~27%),在红土镍矿加压浸出项目中,通常用来中和加压浸出的矿浆,矿浆中硫酸浓度通常为30~50 g/L。但残积矿用量对镍、钴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残积型红土镍矿,本文进行了常规浸出试验和还原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残积矿用量的增加(液固比降低),终点酸度逐渐降低,镍、钴浸出率逐渐降低;当磨矿细度增加时,钴浸出率明显升高;该反应进行迅速,工业上可以考虑缩短浸出时间;当常规浸出和还原浸出残积矿用量相同时,还原浸出镍浸出率比常规浸出高5%~25%;当残积矿用量较低时,还原浸出镍浸出率提升明显;当残积矿用量不超过90 g/L时,还原浸出钴浸出率比常规浸出高,当用量继续增加时,还原浸出钴浸出率则会低于常规浸出。  相似文献   

16.
以镍转炉渣还原硫化熔炼得到的钴冰镍为原料,在常压下于硫酸体系中进行浸出,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及浸出温度对钴冰镍中有价成分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和硫酸浓度对钴、镍、铁的浸出率影响较大。当硫酸浓度为1.6mol/L、液固比5、浸出时间2.5h、浸出温度85℃时,铁浸出率达到69%,镍、钴浸出率分别控制在1%和5%以内,取得了很好的选择性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浸出海绵铜的方法,涉及一种从铜镍冶炼和精炼产生含铜渣-海绵铜中浸出镍、钴、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出过程是以硫酸为浸出试剂,以氧为浸出氧化剂,加压氧化浸出海绵铜物料中的镍、钴、铜。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此条件下进行海绵铜加压氧化浸出,铜、镍、钴的浸出率都能达到99%以上,同时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可达90 g/L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硫酸从含钴镍工业废渣中浸出钴、镍,及用焦亚硫酸钠将Co~(3+)、Ni~(3+)还原为Co~(2+)、Ni~(2+),考察了硫酸浓度、还原剂用量、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及反应温度对钴、镍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0.95mol/L、还原剂用量25g、液固体积质量比5∶1、浸出时间3h、搅拌强度300r/min、反应温度95℃条件下,钴、镍浸出率均超过99%,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废料和草酸钴废料联合氧化还原浸出,研究了三元前驱体废料和草酸钴废料的质量配比、初始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镍、钴和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三元前驱体废料和草酸钴废料的质量比53.5、初始酸度4mol/L、反应温度50℃、液固比41、反应时间120min,钴、镍和锰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76%、99.75%和99.80%,浸出液直接用于共沉淀法制备三元前驱体。实现了两种废料同时浸出和循环回收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亚甲基蓝作为还原剂,在硫酸体系中直接浸出低品位钴土矿,考察了亚甲基蓝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优条件下,钴土矿中钴和锰的浸出率可同时达到99%以上:硫酸初始浓度1.6mol/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5g/L,反应温度95℃,浸出时间4h,液固比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