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总结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肾主骨生髓"理论的内涵,"肾主骨生髓"是中医肾脏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医学对"肾主骨生髓"的认识多从人体激素调控水平阐释。探讨"肾主骨生髓"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关系,指出SOP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肾脏的关系较为密切,肾虚骨衰髓减是SOP发病的根本病机。在治疗方面古代和现代医家多采用补肾强骨、填精益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该理论对KOA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临床上既往多侧重于从肾虚角度治疗该病,而忽视了作为连接肾与骨的髓这一关键环节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髓的内涵与生物学基础,分析了肾、髓、骨之间的联系,从干细胞角度论述了KOA的发病机制,总结了从髓论治KOA的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刊名誉主编、中西医结合博士生导师李恩教授通过补肾法对"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相关疾病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中医肾本质的内涵,为中医脏腑学说的传承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该项研究是历经40余年,通过多个子课题系列研究形成的综合研究成果。曾先后3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中药管理局课题立项,并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得到省科委和卫生厅相应课题的资助。通过补肾法不同药物配伍组成复方,以"肾-骨-髓-血-脑"中肾精亏虚所导致的疾病为切入点,研究了"肾主骨"与佝偻病和骨质疏松;"肾主骨生髓,髓生血"与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性痴呆;"肾主生殖"与性激素调节;"其华在发"与黑色素代谢等的关系,对中医肾藏象本质的部分内容做了传承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刊将陆续刊登李恩教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杨惠 《光明中医》2022,(15):2712-271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复杂。此研究旨在探究中医理论“肾主骨生髓”的理论源流,得出“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的中医理论。并探寻由此导致的肾性贫血的中医原理及病机,根据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型提出相应的从“肾主骨生髓”方面调整及治疗肾性贫血的治则,从中医角度为慢性肾病后期的治疗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精子是决定男子生育能力的关键,而且是生命精华物质;精子数量减少或质量不高,不仅会影响生殖能力与性生活,同时也是肾气虚损活力不足的表现。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不足的表现。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  相似文献   

6.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生血,"肾、精、髓"物质与功能共同构成了中医"肾髓系统",其中"肾为本,精为要,髓为枢",肾中精气盛衰决定髓的盈亏,是脑为髓海、肾主骨、精化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同时,中医现代研究发现干细胞与肾精关系密切,体现了"肾髓系统"的物质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7.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发病与肾虚髓减密切相关。肾虚髓减导致KOA发病时,又会使脑髓失充,从而导致脑神失养。所以,肾虚髓减是KOA患者发病及脑神失养的根本病因病机。K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在其发展进程中,肾虚髓减更甚,则脑神失养,脑主神明功能异常,继而发生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 CS)。CS是KOA疼痛发展和维持重要机制之一,CS诱发的痛觉异常、情绪障碍、认知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等,实际是脑神失养后,中医学“脑”对于人体精神活动、意识思维的异常调控。通过改善脑神失养,抑制CS可缓解KOA患者异常疼痛、痛觉过敏,改善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其他伴随症状。骨痹是KOA主要表现形式,脑神失养所导致的CS是KOA发展过程的延伸,这为中医药通过抑制CS干预KOA,从而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从整体观认识CS的发病机制,继而辨证识别CS的潜在靶点,为抑制CS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肾主骨生髓”,因为髓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所以肾主髓亦本应包括肾与这三者的关系。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讨论肾主骨(包括骨髓),即传统中医的肾与现代医学理解的骨骼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刊名誉主编、中西医结合博士生导师李恩教授通过补肾法对"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相关疾病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中医肾本质的内涵,为中医脏腑学说的传承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该项研究是历经40余年,通过多个子课题系列研究形成的综合研究成果。曾先后3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国家中药管理局课题立项,并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得到省科委和卫生厅相应课题的资助。通过补肾法不同药物配伍组成复方,以"肾-骨-髓-血-脑"中肾精亏虚所导致的疾病为切入点,研究了"肾主骨"与佝偻病和骨质疏松;"肾主骨生髓,髓生血"与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髓通脑"、"脑为髓之海"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性痴呆;"肾主生殖"与性激素调节;"其华在发"与黑色素代谢等的关系,对中医肾藏象本质的部分内容做了传承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刊将陆续刊登李恩教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姜杰  沈英森 《陕西中医》2000,21(10):457-458
通过对祖国医学"肾主骨,生髓”理论及近年来对骨细胞起源的认识,为人们从"髓养骨”角度研究补肾中药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开展这项工作,有助于阐明补肾中药是增加骨质的具体环节,深化中医"肾主骨”理论.  相似文献   

11.
老年脑病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中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源性脑缺血,肺性脑病等疾病。治疗方法虽多,但少专论,现根据前贤的经验,结合我们的临床体会,对老年脑病的治疗法则作初步探讨。补肾健脑法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脑病的发生与肾有密切  相似文献   

12.
骨质增生丸用于治疗增生性(肥大性)脊椎炎和大骨节病均有一定疗效。患者反映该药的镇痛作用较好,服药后疼痛明显减轻,而且关节活动功能亦有所恢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和恢复劳动能力。骨质增生丸是根据祖国医学肾主骨生髓,髓充则骨坚的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组成该方。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证明,祖国医学中的“肾”,其部分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通脑、脑为髓之海",且"脑之为言在也,人精在脑",故采取"益髓醒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从"醒神为纲、益髓为本、开窍为要"立论贯穿治疗,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提出脑—肾—髓相关学说,为中风后失语提供精准辨治思路,规范了中风后失语针刺治疗,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揭示其本质是发展中医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仅从现代医学角度试论中医脏腑学说“肾主骨、生髓”的科学性,探讨中医肾的物质基础。 1 肾主骨的科学性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主生育和生殖”。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说明  相似文献   

15.
王景贤  龚莉 《中医杂志》1992,33(11):45-46
中医辩证肾虚为主的159例各类肾病患者,用现代医学测试手段探讨了中医肾开窍于耳、肾主水、肾主骨、肾生髓、其华在发等功能概念,为诊治肾脏疾病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2"肾主骨生髓"、"髓生血"的理论研究2.1立题理论依据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髓生血"。"肾为水脏,生津液";肾藏精,精生血,血养精;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津血同源",维持人体的体液充盈和平衡,表现为正常的血压和血容量。肾精亏虚,津液失调,精不生血,血不养精,出现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以补肾为主,辅以益气,活血、养精,则是治疗肾性高血压和肾性贫血的主要法则。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关于"肾生髓"理论的论述充分说明了肾、髓、脑之间的生理和病理联系,脑与肾通过精髓的联系,勾划出"肾-髓-脑"的统一关系。基于前期研究对"肾-髓-脑"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并结合肾本质研究成果,对"肾-髓-脑"生物轴理论的提出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而提出补肾中药的作用靶点应该在"肾",确认通过"肾生髓"对"脑"发生作用这一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40岁以上中年妇女经常出现颈项、肩胛上背酸痛 ,上肢麻木 ,精神倦怠 ,严重者可出现眩晕、呕吐、卧床不敢活动等 ,这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 ,运用中医补肾法及西药补钙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根据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 ,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1 关于“肾主骨”的论述肾生髓 ,髓藏于骨腔之中 ,以充养骨骼。中医学认为肾、骨髓和脑 ,都与“肾”有密切关系。《阳阳应象大论》曰 :“肾生骨髓。”《灵枢·海论》曰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全身性的单位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改变并伴有全身骨痛、腰背痛、关节痛,易发生骨折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生髓,聚髓养脑"。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得髓养而坚固有力。中年以后,肾气渐衰,肾精不足,精不生髓,日久骨失所养,则骨质疏松而成骨痹。故我们在临床中以补肾壮骨为治本之法,通过骨密度扫描仪对骨量进行动态检测及临床症状的改变,显示疗效…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科学性如何?答:“肾主骨”早在《内经》中就已有记载,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充养骨骼,如小儿先天不足,肾气虚亏,则可致软骨病;成人肾亏可致腰脊不举的骨痿。这些理论用现代医学知识已能加以科学的解释。现知肾脏能合成与分泌一种激素,名为1,25二羟基骨化固醇,这种激素只能在肾脏中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