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为了解花生荚果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的干燥特性、设备能耗情况以及荚果干后品质,使用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固定床网袋自然堆垛、自然晾晒3种干燥方式对新鲜湿花生荚果进行干燥,探究了堆垛内不同位置花生荚果的干燥情况、温湿度变化、能耗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干燥方式下花生荚果的干后品质。结果表明,使用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干燥设备干燥花生荚果,花生荚果水质量分数由37.85%降至10.00%以下需要160 h;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干燥方法干后花生荚果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48.08%,色泽最优,同时除去花生荚果中单位质量水分需要消耗能量4.28×106 J,远小于传统烘干;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较固定床网袋自然堆垛和自然晾晒有明显优势,干燥速率更快,干后品质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广州市南沙区于2018年1月16日~2月7日期间,对装粮高度11 m的稻谷立筒仓(约650 t)采用自然冷空气进行智能化降温通风,分别采用5.5 kW和2.2 kW的离心风机上行式通风,风机运转条件是粮堆与大气温度之差≥3℃,粮堆平衡绝对湿度(EAHg)≦大气平衡绝对湿度(AHa)。结果表明,风机自动化运行时间主要在夜间,采用5.5 kW风机的301号仓粮堆平均温度由19.2℃降到13.8℃,风机运转了72.9h,单位能耗是0.087 kW·h t~(-1)℃~(-1);采用2.2 kW风机的501号仓粮堆平均温度由20.9℃降到12.4℃,风机运转了148.6 h,单位能耗是0.047 kW h t~(-1)℃~(-1),与当地人工控制的吸出式下行降温通风单位能耗比较,显著节约电能54%~75%。两个智能化降温通风仓通风结束后粮堆水分保持不变。与对照仓比较,采用低功率离心风机进行智能化降温通风后的稻谷出米率和加工品质有提高的趋势。这说明稻谷立筒仓智能化通风期间整个粮堆湿热分布均匀,不发生水分迁移。  相似文献   

3.
最近不少粮库反映 :采用 11kW或 7 5kW离心风机进行储粮机械通风时 ,由于风压、风量选用较大 ,造成了粮食水分散失严重 ,企业为此承担了一定的重量损失。为了摸索既能保证储粮安全 ,又能减少粮食水分的有效技术途径 ,省粮食局仓储处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于五月中旬安排内江国家粮食储备库与资中劲风集团联合在内江国库 6号、10号仓分别采用离心、混流风机进行了“混流风机、离心风机机械通风储粮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选用混流风机比离心风机不仅降温效果好、水分散失少、能源消耗低 ,而且价格便宜。通过试验使我省进一步加深了对混流风机性能的认识 ,奠定了混流风机用于降温通风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风是粮食仓储过程中调控粮堆温湿度、保证储粮品质的有效方法。浅圆仓通常采用地槽通风,但存在通风均匀性差、阻力大、能耗高等问题。目前,浅圆仓径向通风技术研究逐步深入,其通风管网的合理布置是浅圆仓径向通风技术标准化应用和确保其通风效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支风道高度对浅圆仓径向通风流场、降温速率、降温均匀性及水分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圆仓直径为25 m,装粮线20 m时,支风道高度为12.5 m时粮堆降温速率最大,可达到0.051℃/h,粮堆温度变异系数整体达到15.61%;浅圆仓径向通风系统支风道高度h与粮堆平均降温速率Y的满足Y=0.020 3+0.003 86 h-1.22×10-4h2方程,R2值为0.97;支风道高度的增加对粮堆整体水分影响较小,但是对粮堆表面水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22 kW风机组和5.5 kW风机组对华南地区高大浅圆仓冬季通风降温效果,结果显示,5.5 kW风机组不仅可以实现对高大浅圆仓的冬季通风降温目的,而且在降低能耗及水损方面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6.
湿花生果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花生干燥是花生生产链条的非常重要一环。我国花生干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但是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且需要大面积的晒场,热风干燥耗能高、设备投资大、干燥后花生品质难以保证。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常温通风干燥湿花生果的方法,并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常温通风干燥3种干燥方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常温通风干燥时间在阴雨天气条件下也能有效降低湿花生果水分;在通风过程中花生果无发热霉变现象,保证了花生果的质量;这种通风干燥方式设备投资低、操作简便,干燥完成后设备还可兼用于花生果储藏。  相似文献   

7.
针对离心风机冬季降温蓄冷通风单位能耗高、储粮水分损耗大以及作业不便等问题,探索性地进行了强力轴流风机保水降温通风实验。在2016年12月3日至12月27日之间,每间隔1天时间,在凌晨2时至上午7时相对低温高湿阶段,应用强力轴流风机进行下行吸出式间歇性降温通风。结果表明:实验仓通风后粮堆温度达到预期(0℃以下)目的,且各层温度均匀,储粮水分保持不变,单位能耗仅为0.028 k W·h/(t·℃),大大低于以往的离心通风机,是储粮企业理想的降温蓄冷和节能保水的通风风机。  相似文献   

8.
粮食就仓干燥技术主要是一种集干燥、仓储为一体的技术形式,是将新收获的粮食直接装入配有机械通风系统的储粮仓内,通常使用常温空气进行干燥,在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加热降低空气湿度,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模拟粮食自然晾晒环境风温条件,对仓内粮食进行低温通风干燥,保证粮食安全和品质的一种干燥储藏技术。笔者通过对粮食就仓干燥技术进行介绍,阐述了就仓干燥技术的机理与过程,论述了粮食就仓干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对现阶段就仓干燥技术发展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采用22kW离心风机组和1.1kW轴流风机组对华南地区高大浅圆仓冬季通风降温效果。同时对来年平均粮温进行跟踪,对来年夏季杀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通风措施对小麦储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证了稻谷深层就仓通风干燥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确定了立管式多环径向通风干燥工艺路线,对稻谷就仓通风干燥系统进行了参数设计和主要结构受力点的强度压力试验.实现了对稻谷通风干燥过程的远程控制,使烘干后粮食品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钢结构千吨囤的建设情况和降温通风工艺应用情况,通过检测千吨囤风机压力和表观风速等通风参数,对千吨囤的通风降温效果及效能进行评价。千吨囤的通风方式为竖向上行压入式通风,采用数字风压和风速测定仪对千吨囤进行竖向通风参数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千吨囤玉米粮堆竖向通风的表观风速和单位通风量增加,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通风阻力中设施阻力占比较大,中心主风道与出粮通道共用管道设计,便于出粮作业,但增加了通风设施阻力,导致通风能耗增加,且受风道设计影响,囤体东北角区域粮面表观风速较低,局部通风效果不佳,建议优化风道设计,可将主通风道与支风道呈放射状均匀布置。千吨囤通风后,粮堆整体温度降低11.3℃,每层平均温度降至-6℃左右,除局部位置温度下降不明显,其余通风降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卷接机组集中风力供给系统中离心风机的运行工况特性,分析了离心风机发生喘振现象的原因,给出了卷接机组集中风力供给系统中风机运行工况的调节方法:风机变速调节、改变管路性能调节、旁路补偿调节等,为卷接机组集中风力供给系统的设计与风机选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Two trials on the cooling of grain with refrigerated air are described. The chilling unit had the fan positioned after the evaporator to lower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cooled air entering the grain. A bin containing 699 metric tonnes of wheat was cooled in summer from 30–37°C to 18–19°C in 160 hr at an energy consumption of 4·6 kW/hr/tonne. The second bin containing 863 tonnes of wheat was cooled in winter from temperatures of up to 42°C to 15–21·5°C in 236 hr at an energy consumption of 4·7 kW/hr/tonne. It was shown that grain was not moistened as a result of cool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both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cool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and this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aeration using ambient air.  相似文献   

14.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超高压原理,将受力的洁净水接入带有射流技术的单流体雾化装置,分别在高压雾化泵、加速扩容腔和喷口前端完成3次雾化后,采取上行式、上行循环式通风方法,30 d将平均水分增至11.91%,且粮情变化正常,投入与产出比1:3。  相似文献   

15.
在高大平房仓散装大豆出仓前,利用高湿空气,优化通风参数,采用大功率离心风机进行下行吸出式通风试验,均衡了粮温,减少了水分损耗,改善了大豆品质,且能耗低、费用少,取得了较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高效使用通风设备对粮仓通风,可有效控制粮堆温度,保障粮食储藏安全。为探究谷物冷却机通风过程中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谷物冷却机先后对2个浅圆仓、3个超高大平房仓进行冷却通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浅圆仓通风效果良好,温度迁移速率约为1.7~1.9 m/d,通风11 d后会降低整仓粮温,无通风死角;平房仓通风过程中会形成风道,打乱粮堆原始冷心,有效降低平均粮温但无法实现整仓粮温均匀降低,存在通风死角。  相似文献   

17.
施用剂量1.5g/m3的磷化铝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对浅圆仓中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26d后粮堆中害虫全被杀死,取得了很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磷化氢与二氧化碳环流熏蒸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宿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用剂量1.5g/m^3的磷化铝与二氧化碳气体,对高大平房仓中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熏蒸21d后,粮堆中害虫全部被杀死,取得了很好的杀虫效果,同时指出了环流熏蒸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