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酪酪肽(PYY)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30只周龄为9周SD雄性大鼠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根据双歧杆菌灌胃剂量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T2DM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双歧杆菌连续灌胃6周后,测所有大鼠空腹血糖(FBS),处死后取血浆检测PYY、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HOMA-IR,比较4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HbA1c、FBS、FINS、HOMA-IR和三酰甘油低于T2DM组(P < 0.01),但高于N组(P < 0.05~P < 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YY高于T2DM组(P < 0.01),但低于N组(P < 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YY和HOMA-IR呈负相关(r=-0.783,P < 0.01)。结论双歧杆菌可以降低T2DM大鼠HbA1c、FBS、FINS、TG和HOMA-IR,升高PYY。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对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后恢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加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的治疗。检测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D3+T细胞、CD4+ T细胞、CD8+T细胞、CD4+/CD8+等指标,并记录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及术后第1、4天,2组病人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IL-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第7天,2组病人的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CRP、PCT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术后第4、7天,观察组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较对照组高(P < 0.05~P < 0.01),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用于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后的治疗,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增强肠道屏障,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病人胱抑素C(Cys-C)、降钙素原(PCT)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病人12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呼吸困难评分、Cys-C、PCT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各指标均升高(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6 min步行试验得分均升高(P < 0.05~P < 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Cys-C、PCT均降低(P < 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SaO2、PaO2均升高(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2组病人PaCO2均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能够有效缓解AECOPD病人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Cys-C、PCT水平,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互联网思维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肿瘤病人院外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自我维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PICC置管病人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思维下的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指导。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院外自我维护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1个化疗周期内人均往返次数少于对照组(P < 0.05),人均差旅费、误工费和人均经济总负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运用互联网思维下延续性护理指导肿瘤病人进行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有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为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EN组),观察组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PEEN组)。比较2组病人术前、肠内营养液输注后1 d、肠内营养液输注后5 d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首次通气时间、恢复经口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前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5 d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胃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程度,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肺炎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传统体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33%(P < 0.01);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 0.05),且患儿家长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 < 0.05)。结论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道细菌移位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SAP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发病至入院时间将SAP病人分为观察组(发病至入院≤48 h)与对照组(发病至入院时间>48 h),各50例,2组病人入院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比较2组病人肠道菌群数目(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及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菌群数及葡萄球菌菌群数明显减少,有益菌菌群数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外周血IL-6、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IL-4、IL-10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早期超声引导腹腔穿刺引流可以减少SAP病人肠道细菌移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直肌鞘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宫产术产妇60例,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腹直肌鞘阻滞组(R组),各3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R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直肌鞘阻滞,N组不进行腹直肌鞘阻滞。2组产妇术后均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术后6 h(T1)、12 h(T2)、24 h(T3)及48 h(T4)产妇切口痛(静息及咳嗽状态)、子宫收缩痛,产后抑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R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时及咳嗽时,切口痛NRS评分均低于N组(P < 0.01)。R组产妇子宫收缩痛均低于N组(P < 0.01)。R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低于N组(P < 0.05~P < 0.01)。结论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产妇满意度,优于单纯使用静脉镇痛泵,并且减少术后48 h内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病人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碘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给予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比较2组术后1个月、3个月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E-钙黏蛋白(EC)]、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并统计对比2组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57.50%、82.50%)均高于对照组(30.00%、60.00%)(P <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CA199、AFP、E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发热发生率、CINV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73.68%)高于对照组(51.35%)(P < 0.05)。结论采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病人,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且对病人肝功能影响更小,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旨在为病人选择合理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80例卵巢囊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比较2组术前、术后超声检查指标、血清激素水平及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组病人卵巢基质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水平高于术前(P < 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低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PSV、EDV、窦卵泡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PI和R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3个月2组病人血清雌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5 d 2组病人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病人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能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加快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且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更小,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化疗药物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胃癌与大肠癌患者12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00%),而对照组60例中有58例(96.7%)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外周神经毒性、纳差、恶心和手足综合征,而对照组最多见的是纳差、恶心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出现较多的手足综合征和外周神经毒性(P<0.05);而对照组出现较多的恶心、脱发和外周静脉炎(P<0.05),其余不良反应在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ELOX和FOLFOX6方案在胃癌与大肠癌辅助化疗中总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相似的,多为恶心与纳差反应,血液学毒性较轻,安全性总体上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早期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SAP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病人均给予SAP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腹腔穿刺术,观察组行腹腔穿刺术联合应用血必净。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和入院第3、5、7天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肝素结合蛋白(HB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CT严重程度指数(CTSI),以及2组入住E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入院时WBC计数、CRP、SAA、HB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CTS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2组上述指标均较入院时升高(P < 0.05),随后在第5、7天降低(P < 0.05),但观察组在第3天,除WBC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CRP、SAA、HB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CTSI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第5、7天上述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E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结论SAP病人在早期应用腹腔穿刺引流术联合血必净有助于减轻病人炎症反应,改善预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单宏杰  马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3):348-350, 354
目的研究整合化疗在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局部晚期胃癌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口服替吉奥,介入灌注药物为氟尿嘧啶1.0 g/m2+奥沙利铂130 mg/m2,术后一周口服替吉奥40毫克/次,一日2次,连服4周,休息2周,为一周期,两周期评估治疗情况。对照组采用口服替吉奥,剂量及疗程同观察组,静脉应用奥沙利铂150 mg/m2。比较2组病人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83.3%,对照组分别为26.6%、50.0%,2组病人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病人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反应,对症处理后均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个月,95%CI:16.53~25.28,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3个月,95%CI:10.98~14.18,观察组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生存情况与肿瘤位置、病期、是否手术、化疗后情况等因素有关(P < 0.05~P < 0.01),与病人性别、病理类型、大体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组情况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95%CI=19.89~21.54)。结论应用整合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能改善病人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化疗病人肺功能、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手术治疗并接受化疗的12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训练干预,比较2组6 min行走距离(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CRF程度、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病人6WMT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及PF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 < 0.05~P < 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2组病人除经济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肺癌化疗病人给予肺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增强肺功能,改善CRF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癜风病人1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每天2次。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2组病人皮损处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5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39/65)(P<0.01)。2组进展期病人的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期(P<0.05);进展期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2组病人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病人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的IL-17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7%(7/65),与对照组的7.69%(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外涂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白癜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皮损区IL-17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128例,按是否行PTGD分为观察组(64例,行PTGD引流术)和对照组(64例,不行胆囊穿刺),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指标[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WBC)、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降钙素原(PLT)、乳酸、Bahhazar CT评分]、并发症情况包括胰周积液、胰周感染、胰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胰周积液率、胰周感染率、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病人胰瘘率、ARDS率、MODS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2组病人入院时WBC、ALT、胆红素、PCT、乳酸和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 d和6 d时WBC、ALT、胆红素、PCT和乳酸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入院7 d时Balthazar CT评分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PTGD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DH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选取合并不同类型DHCP孕妇16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的正常孕妇168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统计并分析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围产妇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48.81%,对照组3.57%。2组产妇除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产妇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产妇合并2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2组产妇合并3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58.42%,对照组为6.90%。观察组胎儿死亡、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胎儿合并2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2组胎儿合并3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46.55%,对照组为4.93%。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新生儿合并2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2组新生儿死亡及合并3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围产妇胎盘早剥、胎儿死亡、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CP严重影响围产妇母婴预后,且随着疾病进程的发展,影响逐渐增加。临床应加强筛查,尽早发现和干预,改善母婴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榄香烯口服乳联合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晚期食管鳞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榄香烯口服乳联合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方案)和对照组(23例,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21?d为1个化疗周期。2个周期后行疗效、生活质量、体重、毒副作用和免疫功能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的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前后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增加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WBC减少、PLT减少、ALT升高、胃肠道反应等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K细胞活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口服乳联合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加体重,且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