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融合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其中以"机器人+数控机床"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更是目前制造领域应用的热点之一。针对企业提出的密封工件自动化上下料的生产需求,设计开发了一条由注塑机、油温机、振动盘、切边机、RB08型号机器人等设备组成的智能生产线。该生产线融合了制造执行系统、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等各类新技术,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节拍基础上实现了密封工件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协助企业实现了密封工件的大批量、自动化、高效率生产。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工厂、智能化车间及自动化生产线,但其仍存在自主作业能力低,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多机及人机协作能力等技术缺陷。现构建一种基于结构光视觉导引协作机器人的自动上下料系统,针对系统标定、毛坯上料和成品下料,制订了一种自动上料策略,搭建了自动上下料实验平台,开展了毛坯与成品的上下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可稳定高效地完成自动上下料工作,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及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自动化装备等细分产业得到重点关注,并不断向FMS柔性制造系统或FMC柔性制造单元发展。设计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以安装在行走导轨上的机器人为基础,同时负责两台数控车床、两台数控加工中心的上下料工作。生产线中还配置了由回转上料机构与取料机构组成的自动上料系统和自动换夹具系统,并在取料台上方安装了视觉系统。当更换加工产品时,机器人只需要作出有限调整,就可以很快进行不同产品的加工,具有较高的柔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业机器人搬运、上下料领域的优势,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AGV小车、自动加工单元、自动检测单元、自动装配单元、PLC、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能够实现电机智能生产的生产线系统,通过该产线能够实现电机主要零件的自动加工、检测、标识处理、装配等工序,通过该生产线的建立,为机器人在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教学应用提供一种创新、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后续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Loader轴控制取代传统PLC控制技术在机床自动上下料桁架机械手上的应用。以笔者公司的实际应用作为案例,介绍了生产线的构成、控制硬件的搭建、参数设置方法以及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6.
围绕汽车变速箱齿轮、输入输出轴制造行业车削加工需要解决的自动化问题,建立包括主机设备、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一体的自动生产线。为了解决斜齿轮在整个工序加工过程中,需要旋转一定角度上料,创新设计了特殊机构,实现斜齿轮的自动上下料需求。  相似文献   

7.
当今工厂制造行业的竞争逐渐由之前的低成本竞争转为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为主导,为提高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快物流速度,"智能仓储"的概念被提出。在柔性制造领域,机械手自动上下料装置是机器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仓储智能化发展,桁架机械手在仓储中自动上下料技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鉴于此,介绍了桁架机械手智能仓储系统,其基于模块化工控平台,以网络为桥梁,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信息软件技术等,可实现对系统内物料的全程监控和高效管理。并研究了机械手上下料系统的控制时序,以便设计合理的控制程序,很好地实现机械手与上位工控机的通信功能,有效地集桁架机械手扫描、上下料、翻转技术于一体,最终实现快速高精度上下料功能,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机电信息(北京)》2014,(2):108-108
机床自动化是现代制造业自动化的基础,从本次CCMT的展会上,也体现了自动化水平日臻成熟的特点,从单机自动上下料制造单元,到柔性制造单元,再到自动生产线的控制与网络控制等多项自控功能,展品正在不断深化发展。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本次展会主题为:与您共创自动化的新时代。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CCMT2014的参展展品主要有:应用数控车床单机自动化的两轴桁架式机器人;针对客户工厂面积和高度,开发的伸缩竖梁的桁架机器人;应用于磨床上下料的双竖轴桁架机器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制造和数字车间的不断推进,公司设计、制造了一套自动上下料装置,将原有的3台数控机床进行改造,最后集成为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项目。在项目中,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为BECKHOFF嵌入式控制器,数控机床的主控制器为SIEMENS 810D数控系统,根据集成生产线的控制要求,要求在倍福和西门子两个异系统之间实现多组不同种类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数控加工程序的加载、卸载和选择等工艺。主要阐述如何利用DP耦合器在异系统之间通信配置、变量定义、建立联系,针对数控加工程序管理等功能开发PLC控制程序等。  相似文献   

10.
智能物料输送和上下料系统作为光伏硅片制造企业机械加工、物料转运和成品出入库的重要枢纽,对企业人力资源和运营成本的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高效利用以及产品良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光伏硅片制造企业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及自动上下料系统存在作业信息不透明、信息交互延迟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以单晶硅棒(简称晶棒)机械加工及自动上下料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单晶硅棒开方、磨倒及暂存工序自动上下料等工艺,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系统性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我国已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其中就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等等作出具体技术分析,建立了基于FMS柔性制造系统或制造单元生产线技术体系。探讨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并对其柔性生产线中子系统的实践应用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分别介绍了自动上料机构、下料输送线系统以及中转台系统具体实践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亮点频出,智能功能、绿色制造等成为新的卖点,而柔性、复合、五轴联动、高精、高速、高自动化、安全、宜人化仍是当今数控机床发展的主流。多种先进制造技术,如直驱技术、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内装式电主轴、桁架或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机内激光对刀、铣头自动更换、多工作台自动交换、在线绝对测量、热变形控制技术、结构优化技术以及人机工程技术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20(6):47-47
中国首条自主研发、制造和集成的大型压力机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近日在山东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投入使用。这一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由济南二机床集团研制,目前该生产线的20个机器人端拾器已调试完毕并开始工作,包括汽车左右侧囤、各个车门等部件都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这条生产线的压力机部分由1台多连杆2000t压力机和3台1000t压力机组成,自动化送料系统在上下料的关键环节上,首次采用了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六轴冲压专用机器人,使得整线上下料更智能,定位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增压器壳体五轴手动夹具的研究,适合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研究增压器壳体零件五轴液压自动夹具定位基准和装夹位置,设计带有高精度芯轴结构、自动清理铁屑、气密检测装夹可靠性的液压自动化夹具。使增压器壳体零件生产线机器人上下料成为可能,为增压器壳体自动化生产线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围绕铁路轴承行业磨削加工需要解决的自动化问题,建立包括主机设备、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一体的自动生产线.为了解决轴承套圈在整个工序加工过程中,工件姿态角度的不同,创新设计了新型的四轴桁架机械手,实现不同工件姿态的上下料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对机械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自动上下料"流程是加工体系中的重要的环节之一,精确、高效、安全地进行上下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完成上下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色系识别小车由车体、机械夹爪、控制系统、颜色检测系统和循迹检测系统组成,以数控车自动上下料为例,利用颜色识别工位,并通过机械手爪完成抓取和放置等动作.通过三维建模与动作仿真验证小车的动作流程,采用Arduino为控制系统核心,完成小车机械手爪动作的控制,利用探索者模型完成小车的装配并进行测试,为数控车自动上下料智能小车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生产保险柜锁芯工件为例,设计了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介绍了项目的设备、工作流程,给出了项目的目标、实施步骤和评分标准,并对项目进行了总结.教学实践表明,这一项目能够有效完成工业机器人机床上下料工作站的布局和仿真,使学生系统掌握机器人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工作站的设计流程、机械装置的创建方法,以及多机器人通信协调和多机编程等技能,提高学生解决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企业的销轴和销套生产项目,开发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和KUKA机器人棒材车削自动上下料生产线,PLC是主控单元,通过编制的程式控制KUKA机器人、棒材台阶式供料装置、待加工翻转装置、NC机床、双层收料装置的动作,完成自动供料、上料、加工、翻料、下料和收料的生产过程,提高了现有产品加工装置自动化程度,极大改善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引进发动机设计技术的同时,更需要深入了解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制造技术,江铃发动机厂已建厂10余年,当时双班年产12万台套(六天工作制,缸盖线为7.2万纲领),主要共线生产4JB1/4JA1缸体、缸盖、曲轴和连杆四大件。因设计纲领为单一产品大批量生产,缸体、缸盖线采用的是专机自动输送线,而曲轴线采用的是单机、手动和自动上下料结合的生产线,连杆线采用的是单机手工上下料的流水线形式。生产线设备大多采用的是专机和数控控制,加工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发动机缸体柔性加工生产线,研究自动上下料装置的解决方案。根据生产线布局确定自动上下料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根据发动机缸体结构及加工工艺确定机床夹具结构,从而完成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集成和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