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正位接生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18年1—12月符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0例。观察组产妇实施无保护会阴正位接生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水肿程度及伤口愈合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会阴伤口均为甲级愈合;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无保护会阴正位接生配合拉玛泽呼吸法进行阴道助娩能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及伤口肿胀程度,且不会延长第二产程时间,不会增加产后2 h出血量,对新生儿Apgar评分没有影响,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减轻助产医师颈椎、腰椎肌肉及关节劳损,在自然分娩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经阴道分娩产妇945例,随机分为传统接产组及无保护会阴接产两组,对比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发生率。结果:两组平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裂伤例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保护会阴组裂伤例数少;两组会阴侧切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传统接产组会阴侧切率高;两组新生儿窒息和产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会阴侧切率低,会阴完整率高,助产士劳动强度低,而且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阴道分娩的2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接生法,研究组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2组产妇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会阴侧切率、伤口感染率、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分娩时产妇会阴的创伤,减少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花生球与无创助产联合对降低阴道分娩裂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保护分娩)与试验组(采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各50例。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产后2d会阴疼痛程度及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产后2d会阴无痛率均较对照组高,会阴Ⅱ度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二产程用时较短,产时、产后2h出血量均较少,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较高(P<0.05)。结论:应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能够减少产妇会阴裂伤及侧切,缓解产后会阴疼痛,同时能减少产时与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5.
邓莉 《中国医学创新》2013,(31):130-131
目的: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的分娩结局状况。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3月本院接诊的280例阴道顺产的初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采取会阴侧切,对照组未进行会阴侧切,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状况。结果:观察组在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性生活恢复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不如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生产中阴道裂伤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是不利于产后性生活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200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法。比较两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及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有效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176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方法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会阴完整、会阴侧切、会阴I度裂伤、会阴II度裂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会阴完整、会阴侧切、会阴I度裂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度裂伤、轻度窒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产伤均为0例,说明会阴无保护接生不增加这些风险。结论初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分娩对母婴损害小,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7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接生方法分为观察组(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对照组(保护会阴接生法),各235例.对比2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产程、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会阴水肿率及会阴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产后尿潴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第二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接产者、管床医师及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会阴损伤小,有利于产妇分娩后恢复,且可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零恒莉  潘敏  王巧霜 《广西医学》2014,(3):398-399,409
目的:探讨控制胎头娩出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27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接生时不用保护会阴,只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不对会阴及阴唇的扩张进行干预;以经阴道自然分娩,接生时采用传统的托肛保护会阴法的32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和切开例数、羊水情况、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会阴裂伤程度较轻(P<0.01),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产妇羊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胎头娩出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减轻产妇痛苦,实现人性化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4):333-335
目的:探讨McRobert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在初产妇正常阴道分娩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55例),采用McRobert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接产;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同科室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仰卧位膀胱截石位下托肛保护法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及轻微擦伤率、会阴Ⅱ度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产程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1.82%)较对照组(72.73%)下降,观察组Ⅱ度会阴裂伤率(3.63%)低于对照组(18.19%),会阴完整及轻微擦伤率(74.55%)高于对照组(9.09%),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Robert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产较传统仰卧位膀胱截石位下托肛保护法降低了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增加了会阴的完整率,减轻了会阴的裂伤程度,产程也未延长,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水中分娩(水中分娩组)98例,同期传统阴道分娩(对照组)96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产妇主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及入水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产妇入水后疼痛较入水前明显减轻(P〈0.01);水中分娩组无一例会阴侧切,对照组会阴侧切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产妇在第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会阴损伤,对母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接产技术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产科提高分娩质量和护理服务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将2015年1—12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建卡产检、分娩的460例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技术分娩;观察组孕28周起接受拉玛泽呼吸法学习且坚持每天练习直到临产并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分娩;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初产妇负性情绪状况,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前12 h内SAS评分[(33.20±9.53)分]及SDS评分[(31.15±6.44)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64.38±5.50)分]及SDS评分[(61.89±5.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6、56.79;均P<0.001);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12.17%,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25.65%(59/230),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为2.61%,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9.13%(90/230),观察组会阴完整及Ⅱ度裂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01、9.54;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25.12±46.12) ml]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248.20±50.2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4例(1.74%),低于对照组的19例(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P<0.05)。 结论 采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无保护会阴接产技术能改善初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会阴损伤,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自由体位用力与自由体位接产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320例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用力和接产,对照组采用仰卧截石位用力和接产,比较2组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疼痛指数。 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0%(136/1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6%(113/160,χ2=9.575,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15.4%(2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5.3%(6/113,χ2=6.553,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3.6%(5/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0.3%(23/113,χ2=17.2,P<0.05)。观察组无重度疼痛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出现重度疼痛38例(24.0%,χ2=38.03,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38.9±18.6) min]较对照组[(58.6±23.7) min]明显缩短(t=6.54,P<0.05)。2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P>0.05)。 结论 第二产程采用自由体位用力和接产可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会阴损伤和会阴侧切率,明显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二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体位待产及体位用力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自由体位接产与仰卧位接产对母婴的影响,以探讨更有效的接产方式。 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初产妇300例分为自由体位接产组(实验组)、仰卧位接产组(对照组)各150例,对比观察2组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疼痛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实验组第二产程[(38.9±18.6)min]较对照组[(58.6±23.7)min]明显缩短(t=6.54,P<0.05),2组总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重度疼痛33例(22.0%),而实验组无重度疼痛病例发生(U=-18.11,P<0.01)。实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为14.0%(21/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5/150),χ2=10.78,P<0.01。实验组的会阴侧切率为3.3%(5/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27/150),χ2=16.93,P<0.01。2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2例,占1.3%,对照组中新生儿窒息12例,占8.0%。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49,P<0.01)。 结论 自由体位接产能明显减轻产痛,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程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且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贵  汪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116-1118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第二产程全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方式。对比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缩短、产后2 h出血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转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第二产程中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分阶段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愿意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第二产程初期采用站立位、半坐位、蹲位3种垂直体位分娩,产妇根据自身主观意愿自由交替选择调整分娩体位;第二产程末期胎头拨露后采取侧卧位接产;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取仰卧膀胱截石位分娩。对比2组分娩结局、第二产程时长、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程度、分娩舒适度和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会阴侧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第二产程分阶段自由体位分娩是有效安全的分娩方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减轻会阴损伤,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且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无创接生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84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均分成A组(无创接生+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B组(无创接生)两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会阴撕裂率及其程度、不同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B组产妇的会阴撕裂率(35.7%)明显较A组(9.5%)高.B组产妇在胎儿娩出时(t1)、阴道缝合时(t2)及产妇产后2h时(t3)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A组产妇;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A组产妇产后总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创接生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显著提升阴道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胡继平 《中外医疗》2014,(20):75-77
目的比较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和传统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行传统的托肛接生法。以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产程疼痛、产后2 h出血量、第2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满意率等作为临床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和Ⅰ度裂伤比率为17.6%和48.5%,高于对照组,而Ⅱ度裂伤和Ⅲ度裂伤比率为33.8%和0,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程疼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是一种操作简便、会阴部位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可显著减少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伤痛,受到产妇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初次分娩产妇。将其中18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方式者纳入观察组;252例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分娩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剖宫产率、住院时间、母婴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98%,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1)。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能改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