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SARS-CoV-2引起的COVID-19暴发,对全球构成了重大公共卫生威胁。动物模型对于阐明病毒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药物和疫苗评价十分关键,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部署的五大主攻方向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率先建立了COVID-19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和恒河猴模型,并于2020年2月18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新冠动物模型鉴定。  相似文献   

2.
SARS-Co V-2引起的COVID-19暴发,对全球构成了重大公共卫生威胁。动物模型对于阐明病毒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药物和疫苗评价十分关键,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部署的五大主攻方向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团队率先建立了COVID-19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和恒河猴模型,并于2020年2月18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新冠动物模型鉴定。这两种动物模型首次阐明了SARSCo V-2感染的致病性,加深了对COVID-19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认知,促进了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3.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新的传染病,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流行,其高传染率和死亡率威胁全球。为加速COVID-19急性传染病的研究,多种实验动物被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非人灵长类、小鼠、叙利亚仓鼠、雪貂和家猫都能支持SARS-CoV-2的复制,其中有些动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COVID-19动物模型在研究SARS-CoV-2传播、发病机制及测试药物和疫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半年来COVID-19动物模型制备情况及各种动物模型的特征与使用范围进行总结分析,为将来优化及选择COVID-19动物模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大流行带来了一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疫苗的成功研发及人群广泛接种虽可使SARS-CoV-2感染者出现症状、重症、危重症以及死亡的人数显著减少,但疫苗的效力还会受到病毒进化和新变种出现的影响。因此,COVID-19的防治不能仅靠疫苗,仍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以阻止疾病的进展。抗病毒药物可在SARS-CoV-2感染的各个阶段提供帮助,这包括暴露前或暴露后的预防、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在本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针对SARS-CoV-2已上市及还处于临床试验期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文献,讨论了这些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SARS-CoV-2感染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并对未来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年龄段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由于ACE2在人类多个器官系统上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ARS-CoV-2除感染呼吸系统外,同样可以感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睾丸为富含ACE2的器官之一,部分男性COVID-19患者精液中检出SARS-CoV-2,SARS-CoV-2可能损伤生殖系统。但SARS-CoV-2参与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SARS-CoV-2对男性生殖的短期影响,并越来越重视其长期影响。本文总结了SARS-CoV-2介导男性COVID-19患者的生殖细胞损伤、性腺功能减退、睾丸炎症的可能机制,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男性COVID-19患者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扩宽思路。  相似文献   

6.
COVID-19的流行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对SARS-CoV-2的基因组结构和生命周期,以及该病毒引起的COVID-19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和探讨,旨在为SARS-CoV-2及COVID-19的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正>2019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2019年人类发现的一种新型疾病[1],引起COVID-19的病毒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r 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目前人类对SARS-CoV-2的生物特性还未完全了解,包括针对此病毒的疫苗、特效药和COVID-19的病程最长时  相似文献   

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过程中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与干扰素(IFN)的异常表达有关。查阅相关文献,从SARS-CoV-2的病原学特征、机体抗SARS-CoV-2感染的免疫机制、IFN抗SARS-CoV-2的调控机制、IFN抗SARS-CoV-2的疗效分析及异质性评估等方面,探讨COVID-19免疫病理损害的复杂性以及IFN在COVID-19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异质性,从而为临床合理选择IFN抗SARS-CoV-2的治疗时机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COVID-19)呈全球流行。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疫苗或疫苗加强针需要被开发以应对COVID-19疫情。本文综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现状以及重点探讨了仿生纳米疫苗的研发前景,希望对后续新冠疫苗的研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迫切需要有效的抗新冠肺炎(COVID-19)药物.疫苗、抗体和小分子药物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口服小分子药物具有成本低、易生产、方便运输等优点,已成为开发抗COVID-19特效药的焦点.近日,有两款口服小分子药物成功获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方法 将来自上海市COVID-19患者的3份鼻/咽拭子样本以TPCK胰酶处理,然后接种Vero E6细胞;待大部分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取细胞培养上清用q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并用反转录PCR扩增病毒受体结合区(RBD)基因片段;将病毒扩增培养后感染接种于96孔板中的Vero E6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蛋白。结果 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接种的Vero E6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新复制产生的SARS-CoV-2核酸,扩增出的RBD序列与早期分离出的SARS-CoV-2相应序列完全一致;病毒感染的Vero E6细胞病变迅速,并能与SARS-CoV-2核衣壳蛋白(N蛋白)单克隆抗体、刺突蛋白(S蛋白)单克隆抗体及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发生反应。结论 从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成功分离出SARS-CoV-2,为后续开展SARS-CoV-2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防治药物与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全世界迫切需要有效、安全的新冠肺炎(COVID-19)治疗及预防药物.疫苗、抗体和小分子药物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由于抗体药物特异性强、安全性好等优点,现已成为开发抗COVID-19特效药的焦点.目前,全球已有美国礼来公...  相似文献   

13.
周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2,42(1):44-48+76
PAK1是主要的“致病”激酶,其异常激活导致人类出现多种疾病,包括衰老、癌症、炎症、疟疾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等大流行性病毒感染。特定的疫苗是治疗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及临床试验。在缺乏针对SARS-CoV-2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的情况下,天然的PAK1抑制剂或可成为抵御SARS-CoV-2感染/治疗COVID-19的潜在靶标药物。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其大流行已成为全球威胁,对公共卫生、生命和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目前针对这种病毒仍没有特效药,为了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全球开始广泛的疫苗接种工作。本文通过对SARS-CoV-2疫苗与抗体的研究作一总结,以期为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仍在不断蔓延,但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尚在研发当中。本文基于冠状病毒生物学特点和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刺突蛋白,介绍了相关药物作用位点及研究进展,为抗SARS-CoV-2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信息依据,为治疗COVID-19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于2019 年12 月在中国武汉被发现。由 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爆发了以湖北省为中心,借助春运快速波及至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认清疫情变化规律和了解临床针对性的药物研发进展,对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 从SARS-CoV-2 的特性、COVID-19 疫情的流行病学表现、治疗药物研发和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损伤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神经系统,甚至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本文从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及治疗预后3个方面阐述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对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现状,系统性归纳了COVID-19神经系统病变的病理机制,为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和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quantum dot-based immunohistochemistry,QD-IHC)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比较并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诊断、预防及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4例COVID-19确诊、疑似和排除组患者分别用CLIA和QD-IHC法进行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两种方法检测SARS-CoV-2抗体在COVID-19患者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能满足临床需要.与核酸检测相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高.②SARS-CoV-2抗体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③间断观察9例确诊组患者发现,1例SARS-CoV-2抗体于发病100天内转阴;3例患者于100~180天内转阴.结论 抗体检测能提高COVID-19患者的确诊率,适合作为COVID-19的初筛及疑似病例的辅助诊断,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转归、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应用的有效周期具有重要意义,CLIA优于QD-IHC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男性生殖系统症状与体征,研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精液中检出情况,探讨SARS-CoV-2对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COVID-19确诊男性患者112例的一般情况、症状及体征等病历资料,收集适龄COVID-19男性患者精液SARS-CoV-2 RNA检测结果,利用HPA在线数据库检索并分析ACE2蛋白及RNA在人类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评估SARS-CoV-2对睾丸功能的影响。结果:HPA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ACE2蛋白及RNA在睾丸组织高表达。112例男性COVID-19患者中,3例(2.7%)重症患者出现睾丸坠胀,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男性生殖系统异常症状及体征。17例有生育需求的男性患者,精液SARS-CoV-2 RNA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SARS-CoV-2对睾丸功能有潜在损伤,但目前并无证据显示COVID-19患者出现疾病相关的男性生殖系统异常症状与体征,也未在COVID-19患者精液中检出SARS-CoV-2 RNA。SARS-CoV-2对睾丸功能的远期影响还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具有高度传染性。该病毒已出现多种具有更高传播性和致病性的变异株,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是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新药,能够有效抑制SARS-CoV-2在体内的复制,并对多种变异株表现出抗病毒活性。临床试验表明,该药能有效降低COVID-19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和进展为重度COVID-19风险增加的COVID-19患者,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COVID-19的新型组合药物。本文对Paxlovid的基本组成成分、分子作用机制、药理学作用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特殊人群用药及不良反应等进行阐述,为该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