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对QTd的影响。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1 1 3例男性冠心病患者(5 5± 1 0岁 )同步记录 1 2导联心电图 ,测算QTd。结果 :3支血管病变时的QTd同 1支、2支血管病变相比明显延长[(6 9.5± 2 0 .0 )ms和 (5 4 .0± 1 2 .0 )ms、(5 7.0± 1 6 .0 )ms](P <0 .0 5 )。结论 :QTd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 2 0 0 1- 0 8~ 2 0 0 4 - 0 7住院患者 92例 ,按 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1 ]确诊为冠心病并行 CAG证实至少有 1支血管狭窄≥ 5 0 %的病例。糖尿病诊断符合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标准。糖尿病组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4 5例 ,男 2 7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 3.5 8± 6 .72 )岁。冠心病组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冠心病无 2型糖尿病 4 7例 ,男 30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6 4 .32± 7.5 1)岁。患者的基础资料显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差异。1.2 方法 应用 Judkins法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以冠状动…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 :高血压存在着凝血纤溶失衡及内皮细胞的损伤[1] ,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纤溶活性的关系 ,以及同时合并冠心病时其纤溶系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高血压组  40 8例患者中 ,高血压Ⅱ期 12 0例 ,平均年龄 (6 2 0 9± 9 88)岁。男 86例 ,女 34例 ;急性脑梗死 10 0例 ,平均年龄 (6 6 2 8± 7 94)岁。男 82例 ,女 18例 ;陈旧性脑梗死 40例 ,平均年龄 (6 6 4 5± 8 32 )岁。男 35例 ,女 5例 ;腔隙性脑梗死 2 0例 ,平均年龄 (6 4 95± 5 17)岁。男 18例 ,女 2例 ;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普萘洛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2 0 0 0~ 2 0 0 2年住院的病例临床诊断冠心病78例普萘洛尔试验的患者 ,阳性 30例 ,阴性 48例 ,其中男 43例 ,女 32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年龄 5 5岁 ;门诊病例选择对象为心率较快伴有心电图 ST- T改变的非冠心病组 (无器质性心血管病史 ) 6 0例 ,男 2 2例 ,女 38例 ,年龄 42~ 70岁 ,平均年龄 5 6岁 ;试验前均停用相关影响心脏的药物。1.2 方法  78例冠心病组的住院患者 ,试验前首先描记第 1份 12导联常规 ECG,记有 ST- T异常改变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索他洛尔对心肌梗死 (MI)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索他洛尔治疗 4周时MI患者的HRV、QTd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索他洛尔治疗组 (42例 )治疗 4周时 ,多项HRV指标异常程度减轻、HRV昼夜节律恢复、QTd减少 [(5 5 2± 2 5 4 )ms与 (43 6± 1 6 )ms,P <0 0 1) ]。 2 4h缺血次数减少 (2 4 1± 7 7与 2 0 5± 6 8,P <0 0 5 ) ;2 4h缺血总负荷减小 [(95 1± 2 5 7)mm/min与 (380± 14 3)mm/min ,P <0 0 1];2 4h室性早搏次数减少 (2 0 74± 832与 92 0± 345 ,P <0 0 1)。结论 小剂量索他洛尔可使MI患者HRV异常减轻、QTd减小、心肌缺血负荷减轻 ,从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相关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6.
122例老年性疾病中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明 《临床荟萃》2001,16(17):287-287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做如下报道。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患病组 :收集我科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12月间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患者12 2例。年龄为 6 0~ 92岁 ,平均年龄为 (6 9.8± 6 .8)岁 ,病程 3~2 8年 ,平均为 (16 .5± 3.5 )年 ,男 116例 ,女 6例。其中高血压组32例 ,冠心病组 38例 ,腔隙性脑梗死组 14例 ,糖尿病组 38例。对照组 :48例查体健康者 ,年龄 6 0~ 79岁 ,平均年龄为 (6 7.2±4.3)岁。1.2 全部受检者均空腹 13小时后抽血 3ml。用意大利雅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QT间期离散度 (QTd)与P波离散度 (Pd)变化。方法  32 3例 0 0 8~ 16 0 0 (平均3 0 2± 3 0 3)岁先心病患儿 (研究组 )及 77例匹配健康儿童 (对照组 )描记 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选择波形清晰的 3个心动周期人工测量心率 (HR)、Pd 与QTd。微机数理统计。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体重分别为 (12 11± 7 2 0 )kg及 (14 6 3±6 39)kg ,身高分别为 (87 16± 2 2 89)cm及 (94 4 2± 2 1 2 9)cm ;研究组体重减轻 17 2 2 % (P <0 0 1) ,身高降低 7 6 9%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HR增快 (P >0 0 5 ) ,QTmax及Pmax延长 (P <0 0 1) ,QTd 与Pd 分别增大 5 6 0 3%及 38 33% (P <0 0 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心电图QTd 及Pd 明显延长 ,可能与发生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与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离散度 (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最长、最短 QT间期的差值 ,近年研究发现 ,QTd可反映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性 ,不少学者报导 ,急性心肌梗塞 (AMI) ,尤其伴室性心律失常者 QTd增加明显。临床观察 ,QTd增加的确与室性心律出现相关。本文观察我院 AMI组与对照组两组 QTd情况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 1998- 0 6~ 2 0 0 1- 0 6入院 AMI42例 ,其中男 32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6 4.3岁。无心房纤颤或扑动 ,无传导阻滞 ,无电解质紊乱 ,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对照组 48例 ,无心血管疾病 ,性别、年龄与 AM…  相似文献   

9.
心率变异能够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特别是迷走神经对机体平衡的调节 ,也能反映生理、病理状态下两者的平衡状况。本文采用心率变异的时域性指标比较了急性心肌梗塞后不同临床情况心率变异的变化 ,旨在进一步了解心率变异在临床上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 2 0 0 1年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治疗的病人共 76例。其中男 49例 ,女 2 7例。平均年龄 (67 2±8 6)岁。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 2 4~ 72h内行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1 2 记录及分析的指标1 2 1 室性心律失常 频发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速、持续性室速、室颤。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理疗作用下体温调节反应和皮肤对温度刺激的反应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Ⅱ期患者2 2 2例,男1 0 8例,女1 1 4例;平均年龄(6 7.3±1 .9)岁,其中6 0~6 7岁1 1 8例,6 8~74岁1 0 4例。将患者分为7组:第1组38例,平均年龄(6 7 1±1 6 )岁,给予半身氯化钠矿水浴;第2组32例,平均年龄(6 8 0±2 3)岁,用四槽氯化钠矿水浴;第3组2 8例,平均年龄(6 5 9±1 5 )岁,给予干二氧化碳空气浴;第4组30例,平均年龄(6 8 2±2 2 )岁,不用理疗(含矿泉) ,作为对照组;第5组34例,年龄(6 7 2±1 7)岁,给予全身磁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院干部保健对象 12 1例进行 QT离散度 (QTd)测定和 1.5~ 3.5 a的跟踪随访 ,以了解 QTd延长组与心源性猝死之间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测定 QTd>5 0 ms、QTcd(心率效正后 QT离散度 ) >5 0 ms为 QTd延长组 ;QTd≤ 5 0 ms及 QTcd≤ 5 0 ms者为正常对照组。心源性猝死诊断标准按 WHO规定的 ,为发病后6 h内死亡者。全部患者均经过 1.5~ 3.5 a随访。QTd延长组 :共 5 1例 ,男 46例 ,女 5例 ,年龄 5 0~ 87岁 ,平均年龄 72 .0 6岁。5 1例中 ,冠心病 37例 ,陈旧性心梗 8例 ,高血压病 14例 ,糖尿病 11例 ,心功能不全 5…  相似文献   

12.
张洪刚 《临床荟萃》2001,16(11):507-508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均为住院患者 ,病程1个月至 2年 ,男 82例 ,女 3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对照组 6 0例 ,常规治疗 ,男 42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2± 6 )岁 ;2治疗组 6 0例 ,精纯克栓酶 +常规治疗 ,男 40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3± 6 .5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1997年 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 ,心肌酶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1.2 用药方法  1常规治疗组 :消心痛 10 mg,每 6小时 1次 ,长效心痛治 2 0 mg,每 12小时 1次 ;肠溶阿司匹林 75 mg,每日 1次 ,劳力型加用倍…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院 2 0 0 2 - 0 4~ 2 0 0 3- 0 1急性心肌梗塞 36例(男 2 5例 ,女 11例 ) ,平均年龄 6 0岁± 9岁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18例 )和卡托普利组 (18例 )。其中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 11例 ,高胆固醇血症 7例。选择经常规检查排除冠心病的 30例患者作对照组 (男 2 0例 ,女 10例 ) ,平均年龄 6 1岁± 8岁 ,其中有原发性高血压 10例 ,高胆固醇血症 6例。两组均排除下列情况 :1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1.2 方法1.2 .1 试验方法 测定受试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1.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 ,本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使用两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 38例 ,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及分组 本组 72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 (6 4± 18)岁。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①洛伐他汀组 (观察组 ) 3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 ,年龄(5 2~ 82 )岁 ,平均年龄 (6 2± 10 )岁 ;②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 ,年龄 (5 4~ 82 )岁 ,平均年龄 (6 3± 10 )岁。两组年龄、性别、吸烟程度、血压、心率、…  相似文献   

15.
郭丽娟  朱铁年  王彦卿  周学敏 《临床荟萃》2003,18(17):1020-1020
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分析是一种定量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无创性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但对肺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目前尚少见报道 ,我们对此进行观察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肺心病组 4 0例 ,均为我院 1998年 3月至2 0 0 3年 2月诊治的符合肺心病诊治规范的稳定期患者[1] 。男 2 0例 ,女 2 0例 ,年龄 5 6~ 75岁 ,平均 (6 4± 5 )岁。对照组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5 3~ 70岁 ,平均 (6 3± 5 )岁 ,为来我院常规查体的无心肺疾病患者。1.2 检测方法 全部患…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异常与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将近几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 ECG改变进行总结 ,以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异常对疾病的预后及死亡率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病例组 ,把急性脑卒中分为脑梗塞及脑出血组 ,诊断标准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仪修订的标准 ,全部经头颅 CT证实 ,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病病史 ,排除了严重的肝肾疾病 ,样本采自 1998- 11~ 2 0 0 2 - 10住院患者 ,脑梗塞组 110例 ,脑出血组 5 0例。其中脑梗塞组男 78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6 4.7岁± 6 .6岁。脑出血组 ,男 4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0 .5岁± 7.5岁。 2对照组 ,年龄、性别与上…  相似文献   

17.
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振力 《临床荟萃》2000,15(9):401-402
心率变异 (HRV)分析是反映心血管自主神经活性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在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 (CHD)具有预后及猝死预报因子等的应用前景。 90年代以来开始对 HRV异常进行以药物为主的干预。加服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 CHD患者 HRV的干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 1996年 5月至 1998年 11月心血管病区住院患者 34例 ,除外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 级以上并发症者。男 2 8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 5± 12 )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79年 WHO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陈旧性心…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并不少见 ,但因临床症状不典型 ,常常误诊 ,收集我院 1 996- 0 1~ 2 0 0 2 - 0 7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 47例 ,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 47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为 54岁± 4.6岁 , 型糖尿病 44例 , 型糖尿病 3例 ,均符合 WHO规定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照组是行胃镜检查示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 45例 ,男 2 2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2 .8岁± 3.2岁 ,2组性别及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1 .2 方法1 .2 .1 材料 胃泌素药盒由…  相似文献   

19.
资料和方法  脑梗死患者 6 7例 ,均经头颅CT确诊 ,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并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2 ] 分轻中重型 ,分为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 (UDIO )组 35例 ,其中男2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4 .1± 2 .5)岁 ;病程(2 .5± 0 .5)d ;轻型 5例 ,中型 2 3例 ,重型 7例 ;神经功能损失评分 19.8± 4 .0 ;伴发病评分 4 .8± 2 .0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组 32例 ,其中男 2 6例 ,女6例 ;平均年龄 (6 2 .3± 2 .8)岁 ;病程 (2 .9± 0 .7)d ,轻型 3例 ,中型 2 0例 ,重型 9例 ;神经功能损失评分…  相似文献   

20.
酒精棉球擦拭体温表致体温误差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量体温是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体温值准确与否关系到疾病诊断与治疗。减少误差是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溶液所浸棉球擦拭体温表后体温数值变化 ,观察擦拭前后体温数值差异 ,旨在寻求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0 6例 ,其中男 40 5例 ,女 3 0 1例 ,随机分为 3组。甲组 3 0 1例 ,其中男 185例 ,女 116例 ,平均年龄(52 .5± 16.5)岁 ;乙组 2 0 5例 ,其中男 112例 ,女 93例 ,平均年龄 (53 .6± 14 .2 )岁 ;丙组 2 0 0例 ,其中男 10 8例 ,女 92例 ,平均年龄 (51.8± 15.7)岁。1 2 材料。选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