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乙醛脱氢酶(ALDH1)、Polo样蛋白激酶4(PLK4)的表达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收集本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卵巢癌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析两种标本中的ALDH1和PLK4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卵巢癌不同FIGO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ALDH1和PLK4蛋白表达有关。结果显示,与良性组卵巢肿瘤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的ALDH1和PLK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卵巢癌组织中的ALDH1和PLK4蛋白在不同FIGO分期、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ALDH1和PLK4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P-糖蛋白(P-gp)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组25例,化疗耐药组25例)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LR4、P-gp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LR4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6%,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20%和10%(χ2=5.939、4.500,P<0.05)。卵巢上皮癌化疗耐药组TLR4和P-g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χ2=6.876、6.522,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TLR4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χ2=6.848、6.376、5.433,P<0.05),P-gp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χ2=9.071、6.402,P<0.05);TLR4、P-gp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92,P<0.05)。结论 TLR4和P-gp的高表达及其相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化疗耐药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protein,LRP)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2例正常卵巢、11例卵巢良性肿瘤及35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EGFR mRNA和LRP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EGFR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EGFR mRNA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手术病理分期有关,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高于Ⅰ-Ⅱ期(P〈0.05);LRP mRNA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EGFR mRNA和LRP mRNA的表达水平与化疗敏感性有关;EGFR和LRP基因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29,P〈0.01)。结论EGFR和LRP基因高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产生有一定相关性,二者可能有协同作用。检测卵巢癌EGFR和LRP对靶向化学治疗可能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人附睾蛋白4(HE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例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138例患者,依据卵巢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正常卵巢组织,42例)、良性组(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45例)及恶性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5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E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E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对照组HE4阳性表达率为0%(0/42),良性组为6.7%(3/45),恶性组为80.4%(41/51)。恶性组HE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7、52.340,P<0.05);对照组和良性组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年龄无关(P>0.05);中晚期患者HE4表达阳性率高于早期患者(P<0.01);低、中分化患者HE4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患者(P<0.01);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E4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HE4表达水平较高,且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10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标本中ER和PR及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45岁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5岁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2=3.945、3.688,P<0.05);甲状腺滤泡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P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3.861,P<0.05)。甲状腺滤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1,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ER及PC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6.561、8.412、4.520、7.695,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5.519,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者的ER、PR及PCNA染色阳性分级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4.520,5.988,3.256,3.635,3.968,5.509,P均<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癌中,ER与PR呈正相关(r=0.459、0.618,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及PR均呈负相关(r=-0.456、-0.442,P均<0.05)。甲状腺滤泡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中ER、PR、PCNA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ER、PR、PC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ER、PR、PCNA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B13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保存的胃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XB130蛋白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XB130mRNA表达,并分析XB130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26例,阴性表达46例,阳性表达率36.1%(26/72);72例癌旁组织标本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52例,阴性表达20例,阳性表达率72.2%(52/72);胃癌组织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16.200,P<0.05)。低、中分化胃癌组织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分化胃癌组织(χ~2=5.786,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胃癌组织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81,P<0.05)。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B130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0.46、3.28±0.51,胃癌组织中XB130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21.744,P<0.05)。高分化胃癌组织中XB130 mRNA表达显著高于低、中分化胃癌组织(t=-13.982,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胃癌组织中XB130 mRNA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19.906,P<0.05)。XB130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7.040±14.826)、(21.529±11.789)个月,XB130 mRNA高表达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XB130低表达患者(t=9.121,P<0.05)。结论 XB130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SE)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胰腺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HPSE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HPSE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χ2=22.35、29.79,P<0.05).淋巴结转移组HPS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4.60,P<0.05).Ⅲ+Ⅳ期组HPSE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组(χ2=6.91,P<0.05).结论 在胰腺癌组织中HPSE高表达,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HPSE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和NF-资Bp65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及42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53和NF-k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53%。低分化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χ2=7.486, 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中阳性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χ2=6.368, P<0.05);Ⅲ、Ⅳ期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χ2=13.864,P<0.01);胃底/贲门、胃体、胃窦/幽门胃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性(χ2=2.529,P>0.05)。胃腺癌组织中NF-资Bp65阳性表达率为58%。低分化、中高分化胃腺癌之间,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胃腺癌之间,芋、郁期和玉、域期胃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4.624,P<0.05;χ2=3.876,P<0.05;χ2=7.436,P<0.01),而胃腺癌部位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性(χ2=3.306,P>0.05)。4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53和NF-kB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5%和35.71%,均明显低于胃腺癌原发灶(χ2=4.861,P<0.05;χ2=8.052,P<0.05),p53和 NF-kBp65在胃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c=0.505,P=0.001;c=0.316,P=0.041)。结论:p53的异常表达和NF-资Bp65分别在胃腺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p53的和NF-资Bp65在胃腺癌中协同表达,提示可能共同参与胃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胃腺癌中p53和NF-κBp65表达,可为临床诊断病情发展程度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RhoC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hoC和MMP-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判定卵巢上皮性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2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9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RhoC与MMP-2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hoC及MMP-2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和68.1%,RhoC和MM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中、低分化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卵巢癌(P<0.05,P<0.005),Ⅲ~ Ⅳ期卵巢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 Ⅱ期卵巢癌(P< 0.005 ),有转移的卵巢癌RhoC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卵巢癌(P< 0.005,P<0.05),卵巢癌组织中RhoC与MMP-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5)。结论:RhoC 与MMP-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密切相关,且两者呈正相关。临床检测卵巢癌RhoC与MMP-2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玉华  孙炜  孙炯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211-1212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卵巢上皮癌、24例卵巢良性肿瘤、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90.9%(20/22)、66.7%(16/24)和41.5%(34/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蛋白在卵巢上皮癌Ⅰ、Ⅱ期中的阳性率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卵巢上皮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与中、低分化卵巢上皮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在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上皮癌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