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稳定的新型靶向侯选化合物N-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酸表阿霉素(Z-GP-EPI)体内分析方法,并考察大鼠单次给药血药浓度变化及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液-液萃取法进行样品处理。色谱条件:色谱柱为UltimateX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TFA水(45∶55,v/v);流速为1 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495 nm,发射波长为590 nm。SD大鼠颈静脉注射给药(18 mg.kg-1),HPLC测定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绘制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统计矩模型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Z-GP-EPI在0.1~1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3),回归方程为:Y=0.526X-0.014,定量下限为0.1μg.mL-1。低、中、高质控样品的萃取回收率、日间/日内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技术指导原则。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为(10.165±2.863)μg.mL-1.h,MRT0-∞为(1.283±0.629)h,t1/2z为(2.208±1.475)h,Vz为(5.458±2.80)L.kg-1,CLz为(1.714±0.885)L.h-1.kg。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Z-GP-EPI体内分析方法,为后续开展系统性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炎琥宁和穿琥宁2种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人2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人,自身前后交叉分别静脉滴注穿琥宁和炎琥宁注射液2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20名健康受试者静脉滴注炎琥宁和穿琥宁注射液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0.31±2.95),(9.80±2.31)μg·L-1,tmax分别为(1.29±0.33),(1.38±0.23)h,t1/2分别为(1.28±0.40),(1.68±0.51)h,AUC0-8 h分别为(19.66±6.48),(25.11±17.72)μg·h·L-1。以AUC0-∞、AUC0-8h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2.52±35.46)%,(98.54±14.60)%。结论 2种注射液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螺旋霉素 (SPM )浓度的测定方法及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 :phenomenex C1 8色谱柱 (5 μm,2 5 0 mm× 4 .6 mm) ,以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 .0 5 mol/ L,p H为 2 .86 ) =5∶ 18(v/ v)为流动相 ,以乳酸司帕沙星为内标 ,流速 1.0 ml/ min,柱温为 2 0℃ ,紫外检测波长 2 32 nm,用螺旋霉素与内标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线性范围 2 5~ 32 0 0μg/ L ,最低检测浓度为2 0μg/ L ,对 18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 4 5 0万 u螺旋霉素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18名健康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数据经 3p97拟合 ,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 ,AU C0~ t为 (44 72 .0± 6 74 .3) μg· h/ L,Cmax为(16 14 .4± 2 98.2 ) μg/ L,Tmax为 (2 .75± 0 .31) h,T1 /2 ke为 (2 .6 4± 0 .70 ) h。结论 :该方法简便 ,稳定性好 ,噪音小 ,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能够满足人体内低浓度药物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曲美他嗪浓度的LC-MS/MS法,并用于盐酸曲美他嗪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20 mg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24 h间隔采集血样。以LC-MS/MS内标法(盐酸丁咯地尔)测定盐酸曲美他嗪血药浓度,采用Inert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含0.1%甲酸、0.2%醋酸铵的水溶液(55∶45,v/v);多反应监测[M+H]+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67→181(曲美他嗪)和m/z 308→237(丁咯地尔)。DAS 2.1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的LC-MS/MS法在0.5~2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5μg.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1.8±0.7)h和(1.8±0.8)h,Cmax分别为(60.1±10.7)μg.L-1和(59.6±10.5)μg.L-1,t1/2分别为(6.1±1.1)h和(6.1±1.0)h,AUC0-24 h分别为(518±126)h.μg.L-1和(518±120)h.μg.L-1。结论:建立的LC-MS/MS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曲美他嗪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利多卡因的浓度,并研究NAL1282利多卡因贴剂(5%)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YMC C18(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1甲酸铵(87:13,v/v);流速:0.25 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40℃,样品室温度为15℃。采用随机、单剂量给药、开放性、两周期交叉设计的单中心试验,分别给予9名健康受试者NAL1282利多卡因贴剂3贴,700 mg·贴-1。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线性范围为0.8~206 ng·mL-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1,方法灵敏、稳定、特异性高。利多卡因贴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24和AUC0→∞分别为(61.6±18.5)ng·mL-1;9 h(6 h,12 h);(848.4±231.7)ng·h·mL-1;(1129.3±324.0)ng·h·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并可应用到人体利多卡因贴剂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静  宋薇  周伦  冯智军  丁一  贾艳艳  杨林  文爱东 《中国新药杂志》2012,(24):2928-2931,294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米屈肼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蛋白沉淀后,采用DIK-MA Inspire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55∶45,v/v),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检测模式,以选择性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测定,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147.2→58.3和m/z 152.0→110.0。结果:米屈肼血药浓度在0.0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7.6%;提取回收率(低、中、高)分别为(83.6±5.1)%,(89.7±5.0)%和(89.3±3.6%)%;介质效应(低、中、高)分别为(95.3±4.5)%,(93.6±2.4)%和(98.0±2.0)%。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米屈肼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HPLC-MS测定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的穿心莲内酯的HPLC-MS测定法,研究两种穿心莲内酯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样品液液萃取后,进行LC-MS分析,色谱柱为汉邦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v/v),检测离子为m/z373.6(穿心莲内酯)、m/z 267.7(奈韦拉平,内标).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单次口服穿心莲内酯分散片T或R各0.15 g,在不同时间点取血,样品以新建立的HPLC-MS法测定,研究比较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穿心莲内酯在1.343~268.6μ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1.343μg/L.方法回收率为95.7%~104.7%,日内RSD小于6.4%,日间RSD小于12.4%.单剂量口服穿心莲内酯分散片T和R 0.15 g后两种制剂的Cmax为(114.26±37.20)μg/L、(107.95±32.44)μg/L、;Tmax为(1.0±0.3)h、(1.1±0.3)h;AUC0→36为(375.96±89.86)μg·h/L、(368.84±89.14)μg·h/L;AUC0→∞为(388.39±91.14)μg·h/L、(382.81±97.14)μg·h/L;T1/2为(7.65±2.24)h、(7.90±2.16)h.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穿心莲内酯的体内过程研究.药动学参数经方差分析表明,穿心莲内酯分散片T和R中穿心莲内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的方法及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 :Phe nomenex C18 色谱柱 (5μm ,250mm×4 6mm) ,柱温 :室温 ,以乙腈 -甲醇 -0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 pH=7 0) -四氢呋喃 (35∶35∶27 5∶2 5v/v)为流动相 ,以西替利嗪为内标 ,流速1 5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42nm ,用盐酸氨溴索与内标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线性范围640~10μg/L ,最低检测浓度为5μg/L。对1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90mg盐酸氨溴索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12名健康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拟合 ,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 ,AUC0~t 为 (2240 67±798 48) μg/(h·L) ,Cmax 为(253 17±65 11) μg/L ,Tpeak 为 (2 22±0 68)h ,T1/2ke 为 (4 18±1 27)h。结论 :方法简便 ,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完全能满足人体内低浓度药物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预防与治疗骨关节炎药)在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48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_(1/2)分别为(1.57±0.67)、(1.40±0.46)h;t_(max)分别为(2.75±0.43)、(2.86±0.48)h;C_(max)分别为(1.17±0.97)、(1.27±1.07)μg·mL~(-1);AUC_(0→t)分别为(3.28±2.05)、(3.38±1.94)μg·h·mL~(-1);AUC_(0→∞)分别为(3.48±2.06)、(3.56±1.93)μ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8±31.92)%。结论2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β-葡萄糖醛酸苷酶解法与LC-MS-MS法相结合测定人体血浆中灯盏乙素的苷元,研究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甲醇蛋白沉淀,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50 mm,5μm),运用乙腈-甲醇-水洗脱,多反应监测(MRM)灯盏乙素苷元([M-H]-,m/z285.0/136.8)和内标槲皮素([M-H]-,m/z 301.1/120.8)。12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120 mg后,采用该方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苷元,使用DAS 1.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灯盏乙素苷元在4.01~513.38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7.22%,提取回收率大于84.23%。12名健康男性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120 mg后,以灯盏乙素苷元为检测对象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μg·L-1):159.97±58.14;AUC(0-19)(μg·L-1·h):1151.37±279.80;AUC(0-∞)(μg·L-1·h):1194.13±264.51;Tmax(h):6.33±1.67;T1/2(h):2.83±0.60。结论建立的酶解与LC-MS-MS相结合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灯盏乙素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曾创 《北方药学》2011,8(7):3-5
目的:建立夫西地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4.6mm×200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10mM乙酸铵(0.1%乙酸)-甲醇(13∶87,v/v),检测波长为235nm,流速1mL·min-1,进样量为20μL,样品室温度4℃。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夫西地酸钠250m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夫西地酸在0.57~73.3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86.9%(RSD=4.7%,n=15)。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48和AUC0→(∞均数±标准差)分别为:11.5±6.2和12.9±5.7μg·mL-1;3(2,4)和2(1.5,4)h;186.6±67.3和175.7±58.3μg·h·mL-1;202.5±74.3和187.7±69.5μg·h·m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48作为评价依据)为106.6%(96.7~111.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准确,重复,可靠,适于夫西地酸血药浓度的测定;经统计学分析,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夫西地酸钠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朱春健 《中国药房》2012,(30):2833-283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片浓度的方法并考察其药动学。方法:选择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在0.1~1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均<9%,方法回收率为89.00%~103.00%;阿托伐他汀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14.40±7.10)h,tmax(1.50±0.70)h,cmax(6.10±3.40)μg·L-1,AUC0~48h(50.60±43.60)μg·h·L-1,AUC0~∞(56.70±42.50)μg·h·L-1,MRT0~48h(3.68±0.75)h,MRT(3.82±0.71)h。结论:本方法适用于阿托伐他汀人体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依达拉奉的HPLC-UV法,并研究经灌胃给药后的依达拉奉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经乙酸酸化的血浆样品以高氯酸直接沉淀后,进行LC-UV法分析,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5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40∶6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测定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依达拉奉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依达拉奉浓度在0.2~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药动学参数:Cmax为(40.7±3.5)μg.mL-1;tmax为(0.22±0.11)h;AUC0~10为(41.6±6.1)μg.h.mL-1;AUC0~∞为(42.4±6.3)μg.h.mL-1;t1/2为(2.5±0.6)h。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依达拉奉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黎明珍  谭常青  龙红萍 《中国药房》2012,(45):4238-4240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胺碘酮包衣脉冲片在家犬体内血药浓度的方法,研究其药动学特征。方法:将家犬随机均分成盐酸胺碘酮包衣脉冲片组和普通片组,每日灌服200mg,1周后交叉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24h内盐酸胺碘酮在2组家犬体内的血药浓度,并计算比较2组的药动学参数。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2%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4.8)-乙腈(30:70),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42nm。结果:盐酸胺碘酮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mL-1(r=0.9999),提取回收率为91.62%~95.82%,RSD为1.83%~3.68%;盐酸胺碘酮在包衣脉冲片组和普通片组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为(17±1.68)、(18±2.16)h,tlag为(4.42±0.3)、(0.2±0.05)h,AUC0~24h为(298.4±32.5)、(278.4±24.8)μg·h·mL-1,cmax为(23.56±2.12)、(24.89±1.56)μg·mL-1,其中tlag有明显差异(P〈0.01),而t1/2、cmax、AUC0~24h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包衣脉冲片具有缓释作用,体内实验满足脉冲释药时滞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汉族和藏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苯扎贝特片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健康志愿者20名(其中汉族和藏族各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笨扎贝特片400 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苯扎贝特的含量.用DAS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对不同性别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00 mg苯扎贝特片后,汉族健康志愿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Gmax为(11.33±3.02)μg·mL-1,tamx为(1.96±0.21)h,t1/2为(2.05±0.37)h,AUC0-12为(40.54±11.25)μg·h·mL-1;AUC0~∞为(46.63±12.42)μg·h·mL-1.藏族健康志愿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1.17±3.26)μg·mL-1,tmax为(2.05±0.32)h,t1/2为(2.04±0.31)h,AUC0~12为(38.25±9.74)μg·h·mL-1; AUC0-∞为(44.52±10.35)μg·b·mL-1.结论 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苯扎贝特片的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由于样本数太少,以上结果仅是初探,要得出有无种属差异的结论,尚需扩大样本数,作进一步研究才行.  相似文献   

16.
白帮富  程渝  颜雨 《中国药房》2010,(26):2453-2455
目的:比较2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计算机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2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69±1.00)、(1.71±1.02)μg.mL-1,tmax(3.22±1.11)、(3.06±1.00)h,AUC0~2(48.42±4.38)、(8.87±5.32)μg.h.mL-1,AUC0~∞(10.35±5.01)、(10.81±5.86)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4.93±14.54)%。结论:2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雷他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氯雷他定口崩片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其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8例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实验设计,单剂量口服氯雷他定口崩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mg,HPLC法测定服药后12h内不同时间血浆中氯雷他定的质量浓度,BAPP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0.90±0.30)和(0.80±0.10)h;Cmax为(42.57±7.88)和(42.96±6.97)ng.mL-1;t1/2分别为(2.20±0.35)和(2.07±0.5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h)分别为(126.00±23.30)和(123.24±30.55)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6%±14.7%。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统计学分析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按25mg.kg-1的剂量分别灌胃给予甘草酸2种差向异构体,使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α-甘草酸组和β-甘草酸组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体内转化为甘草次酸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α-甘草酸组AUC0-36为(57.04±14.64)μg.mL-1.h,Cmax为(4.68±2.56)μg.mL-1t1/2为(5.56±1.65)h,tmax为(10.0±4.0)h;β-甘草酸组AUC0-36为(36.55±13.18)μg.mL-1.h,Cmax为(4.24±1.69)μg.mL-1,t1/2为(7.88±2.40)h,tmax为(9.0±1.1)h。结论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在体内转化为甘草次酸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颗粒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奥拉西坦颗粒(受试试剂)和奥拉西坦胶囊(参比试剂),剂量均为16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奥拉西坦的浓度,用DAS2.1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奥拉西坦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奥拉西坦的Cmax分别为(32.9±13.9)mg.L-1和(31.9±6.4)mg.L-1,tmax分别为(1.01±0.34)h和(1.1±0.4)h,t1/2分别为(4.2±2.3)h和(4.0±2.2)h,AUC0→24分别为(147.7±63.6)μg.h.mL-1和(148.2±41.1)μg.h.mL-1,AUC0→∞分别为(153.7±64.6)μg.h.mL-1和(153.1±42.7)μg.h.mL-1。AUC0-24、AUC0-∞和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84.9%~107.2%,85.6%~108.1%和89.7%~107.0%。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24和F0-∞分别为(99.9±29.6)%和(100.7±28.8)%。结论:奥拉西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的浓度,研究2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美利曲辛,经乙腈沉淀蛋白提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建立的方法测定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的血药浓度,求得药动学参数,并对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在0.02~20 n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98.4%~103.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单次口服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的Cmax分别为(1.9±1.5)ng·mL-1和(1.8±1.1)ng·mL-1;tmax分别为(0.8±0.5)h和(1.0±0.8)h;t1/2分别为(3.4±1.6)h和(3.5±1.5)h;AUC(0-48)分别为(4.4±4.3)h·ng·mL-1和(4.4±4.6)h·ng·mL-1;AUC(0-∞)分别为(4.7±4.4)h·ng·mL-1和(4.7±4.7)h·ng·m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2±32.8)%。结论:该方法灵敏,无杂质干扰。测得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表明2种制剂在人体内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