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配制复方银杏叶口服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浸膏、五味子提取物等组方制成复方银杏叶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总黄酮醇苷;选择174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复方银杏叶口服液组)84例,对照组(银杏叶口服液组)90例。结果:本品1mL含银杏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3.6mg;治疗两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1.11%(P〈0.05)。结论:复方银杏叶口服液配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可控;加用复方银杏叶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优于加用银杏叶口服液。  相似文献   

2.
罗瑛  高秋芳 《医药导报》2008,27(12):1453-1454
[摘要]目的比较银杏磷脂胶囊与银杏叶胶囊的主要药效学。方法取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银杏叶胶囊组,银杏磷脂胶囊低、高剂量组,大豆卵磷脂组,混合物组,淀粉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以MS 302生理药理多用仪监测心功能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银杏磷脂胶囊两个剂量组CK、LDH含量较淀粉模型组明显降低;银杏磷脂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且银杏磷脂高剂量组明显优于等剂量(总黄酮醇苷)银杏叶胶囊组和混合物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和银杏磷脂复合物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酶的活性,且银杏磷脂复合物该作用明显强于等剂量(总黄酮醇苷)的EGb与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银杏叶胶囊系解放军第85医院制剂室(本人在其药剂科进修1年)根据临床实践组方开发成功的银杏叶复方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血液流变性异常有显著疗效,其主要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Egb)和醋柳黄酮。为了控制制剂质量,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银杏叶胶囊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静可福     
[通用名称]复方银杏叶萃取物 [药物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粒胶囊含:银杏叶萃取物(含24%黄酮糖苷和6%的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14mg,盐酸庚胺醇300mg,三羟乙基芸香素300mg.  相似文献   

5.
张惠东 《上海医药》2004,25(11):511-512
注射用银杏达莫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主要成分为银杏总黄酮(每支含10mg)和双嘧达莫(每支含4mg)。作者参考银杏叶胶囊含量测定方法并加以改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银杏达莫中的银杏黄酮和双密达莫。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银杏叶胶囊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其方法学考察。方法总黄酮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法提取。以无水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260nm,按外标法计算样品含量。结果回归方程:A=0.03308X-0.00996,r=0.9999。线性范围:2.040~12.240μg/ml,平均回收率:96.68%,RSD=1.47%,三批样品总黄酮含量:26.58、31.37、25.15mg/粒。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复方银杏叶胶囊的总黄酮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银杏通脉胶囊中总黄酮醇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选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以甲醇∶0.4%磷酸(65∶3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8.0~96.0μg/mL、7.7~92.6μg/mL、5.6~69.4μg/mL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测定3个批号的复方银杏通脉胶囊中总黄酮醇苷平均含量为10.76 mg/g。结论该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方银杏通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胶囊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总黄酮为主要成分之胶囊,用以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我们应用该药治疗冠心病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0~68岁,平均(54.8士7.2)岁。随机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9.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国产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其主要含有白果内酯2.9%,银杏苦内酯3.1%及银杏黄酮苷24%[1].其为复方制剂,含银杏总黄酮9.0~11.0 mg、双嘧达莫3.6~4.4 mg.近年来间断报道此药出现过敏性反应[2-3],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4-6].我院发生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片和银杏酮酯片的质量比较和用药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市售3个厂家银杏叶片和银杏酮酯片、2个厂家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酮酯中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为评价2种制剂的质量提供依据;并分析2种银杏叶制剂的药物经济学。方法 通过交叉试验,采用UV检测2种制剂和原料药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HPLC检测2种制剂和原料药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结果 2种制剂和原料药分别在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就患者日用金额考虑,银杏叶片更适合患者使用。结论 银杏叶片较银杏酮酯片更适合用于临床上慢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实验室制备的复方红花滴丸中银杏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方法:单波长扫描在最大吸收波长入max=370nm处,以芦丁对照品为对照,对实验室制备的复方红花滴丸中银杏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实验室制备的复方红花滴丸中的银杏总黄酮在4~1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8%,RSD=0.288%(n=5),五批实验室制备的复方红花滴丸中银杏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3.953%、22.063%、25.322%、26.086%、42.000%。结论:薄层扫描法测定实验室制备的复方红花滴丸中银杏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可作为该制剂的银杏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叶胶囊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高脂模型后,以复方银杏叶胶囊灌胃3周,观察大鼠血清TC、TG、HDL、LDL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银杏叶胶囊高、中剂量组TG明显降低。结论复方银杏叶胶囊有降低血清三酰甘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银杏达莫注射液新的严重不良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栓形成,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缓解脑部、心脏缺血缺氧及脑水肿、心室纤维化,改善神经元功能,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临床应用不当,易引起不良反应。现将一例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优化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建立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和总银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总黄酮醇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银杏叶提取物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并以总黄酮醇苷的含量和总银杏酸限量为指标成分,建立该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称取银杏叶药材细粉,采用药材质量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即得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3批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不低于100 mg·g-1,总银杏酸不高于10μg·g-1。结论:本文所建立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简单而稳定,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障所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质量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15.
荧光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银杏叶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日照沿海地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银杏黄酮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日照地处沿海,季节变化缓慢,与内陆地区相比秋季来临要推迟,因此,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峰值也随之推迟,所以可将药用银杏的叶片适宜采收期确定在10月至11月上旬。通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及超声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提取率要高于索氏回流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银杏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义梅 《医药导报》2005,24(8):722-722
目的研究复方银杏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复方银杏口服液样品用亚硝酸钠与硝酸铝显色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为500 nm,对照品为芦丁。结果测得3批复方银杏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0.598 4 mg·mL-1,加样回收率为101.6%,RSD=0.9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复方银杏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供试品经盐酸水解法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色谱峰分离良好(R〉1.5),供试品其他组分对其均无干扰,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43.75X1-34.30(r1=0.9998),Y2=43.96X2—18.66(r2=0.9998),Y3=41.67X3-35.72(r3=0.9999);峰面积RSD分别为1.54%,1.85%,1.63%(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99.38%,99.24%。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黄酮内酯及天然配比抗氧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表明银杏叶 (ginkgobiloba ,EGb)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1] ,其中银杏总黄酮是主要活性部分。但银杏叶特有的另一部分———银杏内酯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 ,目前还未有定论 ,并且黄酮内酯天然配比是否加强其抗氧化作用也未见有报道。目前所用的银杏制剂中银杏黄酮为 2 4% ,银杏内酯为 6 % ,二者之比为 4∶1[2 ] 。这一天然配比在对于较高含量的黄酮内酯是否也适用。对此进行研究 ,对于从有效部位层次来阐明银杏叶抗氧化作用的特点及其物质基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与试剂 银杏总黄酮部分 (…  相似文献   

19.
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达莫注射液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栓形成,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阻止脑部、心脏缺血缺氧及脑水肿,心室纤维化,改善神经元功能,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于2000年6月开始使用,2006年在门诊发生1例严重过敏性休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复方银杏叶胶囊中总黄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红  胡文军 《中国药房》2008,19(12):927-928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银杏叶胶囊中总黄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seido MG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68∶32),检测波长为378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检测浓度分别在6~120μg·mL-1(r=0.99997)、3~60μg·mL-1(r=0.99998)、1~20μg·mL-1(r=0.99996)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3批样品中的总黄酮苷含量分别为10.14、10.01、10.07mg。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