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颌骨肿瘤的X线、二维及三维CT影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对颌骨肿瘤显示的优缺点。方法 对51例颌骨肿瘤患者行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对颌骨肿瘤显示的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对下颌骨肿瘤三种检查方法均能有效地显示,以三维CT显示得最为直观明了。对上颌骨肿瘤,三维CT通过旋转与切割,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及毗邻关系,尤其对腭板、眶下壁以及颅底骨质破坏的显示更具优越性;二维CT对肿瘤的囊性或实性改变、肿瘤的软组织成份以及颅内受侵情况的显示最为有利;常规X线对肿瘤区牙根周围的改变显示得最为清楚。结论 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对颌骨肿瘤的显示各有优缺点,三者结合能提高肿瘤显示的准确性、对颌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对下颌骨病变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2例下颌骨病变患者行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检查 ,并将三种检查方法显示的影像学特征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下颌骨病变三维CT均能立体直观显示。二维CT有利于鉴别肿瘤的囊性或实性改变及周围软组织以及颌骨内的显示 ;常规X线对肿瘤区牙根周围的改变显示得最为清楚。结论 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对下颌骨病变的显示各有优点 ,三者结合能提高病变显示的准确性 ,有利于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X线、螺旋CT二维及三维成像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颌面骨病变患者,全部行常规X线、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并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对于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和鼻骨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优于二维CT;对于筛骨、蝶骨和腭骨骨折效果明显不如二维CT。在显示肿瘤的囊性或实性及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上,二维CT优于三维CT,而显示病变骨的形态学改变和临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CT优于二维CT。对于颌面骨发育畸形的显示,三维CT效果明显优于二维CT,常规X线对肿瘤区牙根周围的改变显示得最为清楚。结论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常规X线、螺旋CT二维及三维成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综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常规X线平片、二维和三维CT成像3种影像学检查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分别行常规X线片、二维和三维CT重建,对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X线平片、二维CT影像比较,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塌陷深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 三维CT图像结合二维图像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化CT重建成像技术在复杂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120例复杂颌骨骨折患者行X线摄片、二维CT及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检查,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判断各种检查方法对复杂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X线摄片、二维CT和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检查对120例复杂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 72/120 )、70%(84/120)、95%(114/120),X线摄片、二维CT分别与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对于复杂颌骨骨折的术前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93例外伤骨折患者,均摄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行骨三维重组。结果:颌骨体、颏部骨折X线平片、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清晰显示。三维成像准确显示全部髁状突骨折、颞颌关节脱位,而X线仅显示1例髁状突骨折、1例颞颌关节脱位。肩关节盂及肩胛骨骨折,平片较难显示,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准确显示。脊柱骨折38例。X线平片能显示骨折的存在,对椎管内的碎骨片或小关节等骨折显示不清。三维成像能立体观察椎体前中后柱及附件骨折,椎管狭窄程度。X线平片对髋臼骨折显示不清,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显示。结论:X线平片及常规CT仍是判断骨折的可靠手段。三维成像能直观、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象在髋部骨折、脱位、退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部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成象并进行分析,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与常规X线片及CT二维成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髋关节骨折脱位26例,退变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坯 锴6例。常规X线片能显示骨折脱位,但有漏诊且难以确定骨折类型,对退变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影像显示结构重叠;CT二维成象可明显髋部病变的具体影像学改变,降低髋部骨折的漏诊率并明显骨折类型,但需有丰富的阅片经验;CT三维重民象可以得到髋部骨折、脱位、股骨头塌陷等病变最全面、直观的图像。结论 常规X线片诊断髋部病变的影像显示有限;CT二维成象能显示髋部病变的具体影像学改革,可降低漏诊率:CT三维重建成象是二维成象的重要补充,能直观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尤能明确复杂骨折的移位和粉碎程度,并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踝关节三维CT重建检查的价值以及能否根据三维图像进行踝关节骨折的空间分型。[方法]收集2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片和三维CT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与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结果相符的6例(30%),X线平片发现了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更多骨折的5例(25%),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确定诊断的6例(30%),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更正X线平片诊断的3例(15%)。[结论]可以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对踝关节骨折进行简单而直观的三维空间分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相结合在颌面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颌面骨病变患者行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检查,并将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两种方法相结合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颁面骨病变三维CT均能立体显示,三维CT在显示颌面骨骨折比二维CT或平片更为优越,在显示骨折的类型、位置、走行等空间信息优于二维CT。而二维CT有利于鉴别肿瘤的囊性或实性改变及周围软组织以及颁骨内的表现。结论二维CT及三维CT成像在颌面骨病变中的显示和诊断中各有其特点,两者相结合能提高病变观察的准确性,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吴俊伟 《广东医学》2004,25(12):1432-1433
目的 探讨多排探测器CT(又称多层CT ,Multi-sliceCT)三维成像在颌面骨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最先进的GELightSpeed 16排CT对 2 3例颌面复杂骨折患者 ,术前行螺旋扫描 ,并进行三维骨表面重建 ,形成三维图像 ,显示颌骨的三维结构 ,准确测量骨折移位的距离 ,并与健侧对比 ;术后进行CT三维扫描 ,进行三维CT体积重建 ,定性评价骨折复位效果。结果 多排探测器CT三维成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 ,从不同的角度 ,直观精确地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情况 ,为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影像资料。 2 3例颌骨骨折复位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三维CT对骨折全貌、骨折断端及其移位程度的显示明显优于二维CT。结论 多排探测器CT三维成像立体、直观 ,能完整地显示骨折全貌 ,对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颌面骨骨折临床诊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4 0例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患者均行X线片、CT平扫及三维CT重建检查 ,比较以上三种检查方法 ,评估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片对移位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 ,但易造成漏诊或诊断不确定 ,对某些特殊部位的骨折不能较好显示 ;CT平扫可以较好显示骨折部位 ,但需要阅片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知局部解剖结构 ,否则 ,易造成诊断不全面。结论 :三维CT重建对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可提供正确指导 ,是目前理想的诊断骨关节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5 0例外伤患者均行CT检查和三维重建 ,分析图像表现 ,并与X片进行对照。 结果 :5 0例外伤患者中CT横断面结合多平面键 (MPR)和重建容积 (VR)显示骨折 4 3例 ;CT发现了 11例X线平片上漏诊的多骨骨折。 2 1例的SSD和VR ,从外部立体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走向 ,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间位置及骨折的移位和关节对位状况 ;MPR图像能准确地显示骨表面和骨内部的骨折线 ,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的细节。 结论 :螺旋CT结合SSD、VR、MPR图像可以提供骨关节创伤非常有用的空间信息 ,临床应用价值大 ,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杰 《中原医刊》2009,(10):23-2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Hispeed螺旋CT扫描机对75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其中男53例,女22例;年龄20~55岁,平均34岁。全部数据输入SunSpace20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二维CT(2DCT)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所有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肓法进行评估。结果将X线平片、2DCT、3DCT图像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所得结果与X线平片合并2DCT图像评估相比较,在显示椎管内骨折片的数量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0.01)。多平面重建(MPR)能清晰地显示椎管内脊髓受压迫情况。结论3D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颌面骨肿瘤,其中造釉细胞瘤14例,骨血管瘤8例,骨肉瘤3例,骨化性纤维瘤3例,纤维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粘液瘤1例.术前均行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2 mm,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法(MPR)、曲面重组(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术后将二维和三维图像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 33例颌骨肿瘤,二维横断位图像能提供病灶详细的病理影像学特征,而在显示病变骨的形态学改变和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图像优于二维图像.良性病变在CT上多表现为颌骨膨胀性改变,病灶密度不均,边缘光整,类圆形或分叶状;恶性者常有骨质破坏及邻近软组织肿物.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确颌骨肿瘤范围、骨质改变,对疾病的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二维CT、MPR、VRT及CPR在显示颌骨肿瘤上各有特点,联合应用对临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37-1438
目的 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60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胸部外伤患者,应用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39例76处肋骨骨折,完全性骨折21处和不完全骨折55处,另外同时发现胸骨骨折3例,锁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3例,胸椎骨折10例,肺部挫伤28例,气胸9例,胸腔积液29例.结论 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能快速、直观、准确地显示肋骨骨折,较常规X线平片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并可同时发现合并症,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髌骨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对50例X线正侧位片阴性或可疑阳性的疑诊髌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加拍X线轴位片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观察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并作比较。结果各型髌骨隐匿性骨折CT的骨折检出率均高于X线轴位平片,总体阳性率X线轴位平片为12.0%,计算机体层摄影为9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隐匿性骨折特异度达100%。结论 X线平片在髌骨骨折中应优先考虑选用,但CT检查清晰、快捷、准确,有利于临床决策,在各类髌骨隐匿性骨折中可权衡使用CT检查作为X线平片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 MIP重建法在颌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双螺旋CT扫描检查上、下颌骨病变17例,扫描后用MIP法重建影像。同时,对患者行口腔全景X线摄片检查。将两组图像对比,作出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对比,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 CT MIP重建图像清晰,能真实地反映骨质的病变情况,破坏范围,涉及的牙齿及骨质破坏是否规则。而口腔全景片较模糊,所提供的信息远远小于CT MIP重建图像。CT MIP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结论 CT MIP重建法能清晰地显示骨质的密度及其变化情况,对颌骨肿瘤及牙槽突骨质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