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堰农村0~6岁儿童意外伤害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十堰农村地区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类型和严重程度 ,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十堰市农村 11个自然村在 2 0 0 1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2月 31日期间 0 - 6岁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从 2 0 0 1年 1月 1日到 2 0 0 1年 12月 31日的一年时间中调查区域内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类型前三位是碰伤、摔伤或扭伤 (37.70 % ) ,锐器刺伤或切割伤 (2 4 .5 9% ) ,烧烫伤 (8.6 1% )。伤害造成死亡 1人 ,残疾 2人。调查区域该年度因意外伤害支出医药费 132 4 4 .6 0元 ,每人次 2 2 0 .74元。结论 :2 0 0 1年十堰农村所调查区域内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较多 ,意外伤害是儿童不容忽视的问题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0~14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探讨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北京市城市和农村各1个区县2 368例0~14岁儿童,采用家长问卷方式,调查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0~14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及相关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13.05%。与意外伤害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儿童与同龄人相处能力、家长是否担心儿童发生意外伤害、是否对家庭室内电源进行保护性处理等。结论北京市0~14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1998年所有发生意外伤害的0—6岁儿童,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该地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56%,男女比例为2.67:1。跌伤、烧烫伤和动物咬伤是最常见类型。13.63%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因伤害致残疾者占1.82%。意外伤害医疗资用支出占家庭年总收入的3.94%。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照顾者、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行为特点等。结论 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0-6岁儿童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村级医师,开展健康教育,尤其需要提高儿童家长的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 0~6 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现状和疾病负担,探讨家庭安全隐患对儿童伤害的影响,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平谷区 3 个镇 53 个行政村和 25 个幼儿园的 2 558 名 0~6 岁儿童进行伤害状况调查及家庭安全状况观测.结果 平谷区 0~6 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 6.45%,伤害发生的高峰为 2 岁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为 1.50∶1.伤害类型前 5 位依次为跌伤(38.18%)、动物咬伤(27.88%)、烧烫伤(15.15%)、锐器伤(5.45%)和被下落物击中伤(3.03%).伤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平均为 708.09元.大多数家庭存在 5~14 个安全隐患,家庭安全隐患越多,儿童伤害发生率越高.结论 北京市农村 0~6 岁儿童伤害情况较为严重,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应该针对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城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况和影响因素,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市青秀区5所幼儿园1010名学龄前儿童(2~6岁),2006年1年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44.37%,男女发生率分别为46.05%及42.2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 .1%.男女前5位伤害均为跌伤、碰伤、咬伤抓伤、刀割伤和车辆伤.意外伤害损伤部位以四肢最常见;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家中和幼儿园为主.多因素分析提示: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孩子的难抚育型气质类型、母亲不良管教和监管方式(未对家庭室内电源进行保护性处理,孩子骑童车母亲未监管)、孩子情绪不稳及多动等行为特点;保护因素为家里备有急救药箱、母亲接受过意外伤害的宣教、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等.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城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0~6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现状和疾病负担,探讨家庭安全隐患对儿童伤害的影响,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平谷区3个镇53个行政村和25个幼儿园的2 558名0~6岁儿童进行伤害状况调查及家庭安全状况观测。结果平谷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6.45%,伤害发生的高峰为2岁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为1.50∶1。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跌伤(38.18%)、动物咬伤(27.88%)、烧烫伤(15.15%)、锐器伤(5.45%)和被下落物击中伤(3.03%)。伤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平均为708.09元。大多数家庭存在5~14个安全隐患,家庭安全隐患越多,儿童伤害发生率越高。结论北京市农村0~6岁儿童伤害情况较为严重,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应该针对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情况,我院对我市农村527名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我市农村11个自然村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期间0~6岁儿童527人作为研究对象。1.2方法采用登门入户的方式调查20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系统,统计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昆明地区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308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年昆明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发生类型是摔碰伤,发生的主要地点是家中;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是性别、年龄、家庭文化程度、安全教育(P <0.05)。结论儿童意外伤并非都是不可预料,无法避免的,应针对存在高危因素者密切关注,积极预防,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小学生意外伤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南通市两所小学3~6年级的学生及家长,以问卷方式调查在过去1年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状况以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水平。结果:共调查350例学生,其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4.57%,伤害次数发生率为26.01%。跌伤和碰撞伤是最常见类型,其伤害的地点是学校。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年龄、行为性格特点等有关。结论:小学生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对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和农村儿童意外伤害100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城市和农村儿童因意外伤害住院的年龄特征、伤害类型、入院时的病情和转归的特征。方法对某医院2007年1月~8月0岁~14岁意外伤害住院儿童调查资料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2007年1月~8月0~14岁因意外伤害的住院儿童1022例,占住院儿童的3.21%,意外伤害儿童中,农村占52.25%,城市占47.75%,农村意外伤害儿童入院时病情比城市重。结论儿童发生意外伤害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1.
儿童意外伤害与心理行为关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意外伤害使儿童,青少年早死或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为了解儿童意外伤害与心理行为关系,采取分层整群随体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部分城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展开了现场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行为特征,心理发展因素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提示应重视加强对儿童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训练,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干预方案,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及 非故意伤害事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儿童认知发展特征及社会学习理论, 建立以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危险行为后果负性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干预方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一所长沙市市 区小学,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连续5周,每周1次的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非故 意伤害危险行为得分的比较,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非故意伤害次数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94名儿童完成 了随访,其中男童96人(49.5%),女童98人(50.5%),年龄7~8岁;干预组98人,对照组96人。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 组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得分分别是14.42±5.67和14.14±8.95,低于干预前的16.85±8.48,且低于对照组(P=0.001); 干预后6个月内,干预组的轻微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人次从干预前的119减至56,≥2次轻微伤害人数从34人减至10人 (P<0.001),均低于对照组(P=0.011);干预组的轻度及轻度以上非故意伤害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30)。结论:以 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和危险行为后果负性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和非故 意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地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2 430名,回顾性调查1年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4.24%,男生(36.85%)高于女生(31.51%)(χ2=7.685,P=0.006),郊区(38.97%)高于城区(29.48%)(χ2=24.281,P=0.000);四年级最高(56.52%),年级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82,P=0.000)。居发生率前3位的意外伤害分别为跌伤(18.81%)、碰击伤(3.37%)、烧烫伤(2.22%)。以轻伤为主,占92.8%;下肢(34.4%)、手指(20.7%)为主要伤害部位,家里或宿舍(28.3%)、学校(24.6%)、上学途中(22.4%)为主要伤害发生场所。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高,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205.566,P=0.000)。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安全管理教育预防伤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海珠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儿童保健常规报表收集的627例儿童意外伤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0~6岁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是跌伤(77.99%)、烫伤(6.06%)、器械伤(6.06%)、道路交通伤(3.99%)、动物伤害(1.59%);学龄前期儿童所占比例最高,为79.11%;伤害的性别分布为男∶女=2.17∶1.00倍;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玩耍/娱乐活动为主,占54.38%;59.65%的儿童发生伤害后能被及时送到医院就诊;发生伤害的儿童98.88%治愈,1.12%的儿童致残或死亡。结论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应全社会参与,加强安全立法、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某县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县5所中小学共2 90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收集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情况,并利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辅助问卷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留守儿童1 630名,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55人(34.0%),高于非留守组的354人(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前5位的伤害类型为跌落伤228人(14.0%),烧烫伤91人(5.6%),锐器伤59人(3.6%),咬伤49人(3.0%),砸伤26人(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年龄、学校开展户外活动及交通拥挤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应针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承德市6~17岁儿童肥胖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城区和农村10所中小学,对入选的16 811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计算超体质量、肥胖率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儿童超体质量、肥胖率.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筛选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将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 抽取的16 811例儿童中,超体质量率为13.09%,肥胖率为12.1%.其中男孩的超体质量、肥胖率高于女孩;城市、农村儿童超体质量、肥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超体质量、肥胖发生率高于青春前期;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父母超体质量、喜喝含糖饮料、上网看电视时间长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市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合理饮食、正确生活方式、增加运动可以部分减少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儿童意外损伤对儿童的生命安全、健康及生活质量极具威胁,是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研究农村儿童常见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的预防对策,可以大大降低农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