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评估了这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3 mL/g,乙醇浓度为58%,提取时间为34.5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525%。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大蒜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然后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大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6,超声时间18 min,超声温度5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蒜总黄酮得率达到3.99%。最后进行邻苯三酚自氧化试验,发现大蒜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抑制率为60.43%,表明大蒜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益母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料液比等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设计,对单因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提取益母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54 min,料液比1∶30.63,乙醇浓度73.41%。此时吸光度为0.295 9。在此条件下益母草的总黄酮提取率为1.2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益母草的总黄酮提取率高,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合萌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对合萌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选取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温度为影响因子,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合萌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乙醇浓度65%,液固比(g∶m L)25∶1,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合萌总黄酮得率为4.08 mg/g,接近模型预测值4.11 mg/g。结论:响应面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合萌总黄酮得率,表明响应面法用于合萌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余甘子干粉为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余甘子总黄酮。单因素试验分析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余甘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余甘子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82:1(V/W)、乙醇浓度45%、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210 W,在此条件下余甘子总黄酮的实际提取率为6.12%。  相似文献   

6.
超声法提取菝葜中总黄酮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法提取菝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超声法提取菝葜中的总黄酮,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50W、40KHz,超声时间30 min,乙醇浓度80%,液固比30.  相似文献   

7.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山楂中总黄酮提取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楂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用自编MATLAB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得出山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6%、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2 h、固液比19∶1,提取率为74.7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技术从田基黄中提取活性物质。运用响应面法确定超声提取田基黄的最佳条件。运用单因素试验选取三个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设计评价这三个自变量对总黄酮和总多酚提取、DPPH和ABTS+活性清除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显示,二次模型对反应的贡献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运用响应面法进行最优化研究,并用数学模型绘制出三维响应面。通过结合反应得出最佳试验条件:超声时间48.89 min,乙醇浓度63.72%,超声温度66.92℃。总黄酮值为105.06 mg RE/g DW,总多酚值为51.75 mg GAE/g DW,%DPPHsc为58.81%,%ABTSsc为64.99%。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试验值与方差分析预测值一致。结果表明,采用四个模型和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提取、DPPH和ABTS+活性清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蕤核叶片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蕤核叶片中提取总黄酮.利用响应面法(RSM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务件为:超声时间50.1 min,乙醇浓度59.5%,液料比24.9:1,提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黄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为响应因素,黄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实验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结果:确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9.53 min、超声功率为400.76w、料液比为1:42.19、乙醇浓度为79.6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1.15 (mg/g).结论: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问题,将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修正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40、乙醇浓度80%,进行3次平行试验,结果总黄酮提取率为11.09 mg/g,绝对误差为0.057%,说明实验结果与模型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