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GL-V9对人体低分化胃黏液腺癌细胞系MGC-803和BGC-823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GL-V9作用于两种胃癌细胞后对其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DAPI染色法观察GL-V9对MGC-803细胞株凋亡率和细胞核形态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GL-V9对MGC-803细胞株中主要凋亡蛋白caspase-9,caspase-3的影响。应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 AM检测GL-V9对MGC-803细胞株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L-V9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细胞活性,改变MGC-803细胞核形态,激活caspase-9,caspase-3蛋白,诱导细胞凋亡。同时,GL-V9可以显著上调MGC-803细胞中钙离子水平,这可能与GL-V9作用下的胃癌细胞株中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干扰素(IFN-γ)与5-氟脲嘧啶(5-Fu)联合应用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TUNEL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等检测IFN-γ与5-Fu联合应用前后胃癌MGC-803细胞株的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的变化.[结果]5-Fu在5~100mg/L,IFN-γ在50~10000U/mL浓度范围内时对胃癌MGC-803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25mg/L的5-Fu与不同浓度的IFN-γ联合应用时,显提高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的抑制率.不同浓度的5-Fu和IFN-γ分别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株后,细胞凋亡率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加,当药物作用时间达48h时,细胞凋亡率达高峰;而PCNA阳性表达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5mg/L(ID50)5-Fu与不同浓度的IFN-γ联合应用时,显提高胃癌MGC-803细胞株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应用25mg/L 5-Fu于胃癌MGC-803细胞株48h后,p53,bcl-2,C—myc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结论]5-Fu和IFN-γ均对胃癌MGC-803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王晚萍  周云 《中原医刊》2007,34(15):1-2
目的 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加胃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胃癌细胞BGC-823,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测定重组人p53腺病毒单独及联合5-Fu用药的不同浓度处理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 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BGC-82348h,p53蛋白在BGC-823中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5-Fu用药增加5-Fu的敏感性,有剂量时间的依赖性。结论 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BGC-823细胞诱导凋亡并增加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本实验为p53基因治疗与胃癌化疗临床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03凋亡的作用及其对胃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观察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survivin基因的表达后,藤黄酸对胃癌细胞BGC-803的抑瘤效应.方法:应用MTT、DNA ladder等方法研究藤黄酸对胃癌细胞系BGC-803凋亡的诱导作用,运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析藤黄酸和survivin-siRNA对胃癌细胞survivin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藤黄酸对转染survivin-siRNA后的BGC-803细胞株抑瘤作用.结果:藤黄酸可抑制BGC-80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藤黄酸作用BGC-803细胞后,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通过siRNA有效阻断BGC-803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后,藤黄酸对细胞的抑瘤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结论:藤黄 酸可以有效的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survivin-siRNA与藤黄酸具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40配体激活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CD40L作用后AGS胃癌细胞株存活率,选定最佳干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sCD40L最佳干预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AGS、BGC-82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sCD40L的最佳干预浓度为2μg/ml;与胃癌细胞株AGS、BGC-823共育48h,sCD40L可使高表达CD40的AGS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对CD40低表达的BGC-823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并且AGS、BGC-823细胞均无明显的凋亡变化。结论sCD40L可明显抑制CD40高表达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是使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0配体激活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检测不同浓度sCD40L作用后AGS胃癌细胞株存活率,选定最佳干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sCD40L最佳干预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AGS、BGC-82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sCD40L的最佳干预浓度为2μg/ml;与胃癌细胞株AGS、BGC-823共育48h,sCD40L可使高表达CD40的AGS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对CD40低表达的BGC-823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并且AGS、BGC-823细胞均无明显的凋亡变化。结论 sCD40L可明显抑制CD40高表达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是使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7.
周蕾  俞岚  于东红  王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5):509-511,515
目的:观察姜黄素(CCM)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0、30、60、90、120μmol/L CCM分别与人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24、48 h。采用显微镜直接观察BGC-823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BGC-823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胃癌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CM作用后的BGC-823细胞伪足回缩,细胞变小、变圆,瘤巨细胞减少或不见瘤巨细胞。MTT检测显示CCM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FCM检测提示CCM影响胃癌细胞周期,使其阻滞于G2/M期。TUNEL法表明CCM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出现凋亡(P0.05~P0.01)。结论:姜黄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改变其细胞周期分布,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小干扰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BGC-823、HGC-27、MGC-803及SGC-7901细胞株,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中期因子基因mRNA表达;筛选出中期因子表达最高者.采用中期因子基因小干扰RNA转染胃癌细胞株,分别以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中期因子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然后以四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黏附性,以Boyden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力.结果:4株胃癌细胞中,中期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以胃癌BGC-823细胞最高;以MK siRNA转染胃癌BGC-823细胞后,癌细胞中期因子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转染组细胞黏附数量明显下降,细胞侵袭力明显下降.结论:中期因子基因在胃癌细胞黏附和侵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siRNA转染胃癌细胞,可抑制胃癌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联合DC-CIK细胞对胃癌BGC-823细胞及其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从胃癌BGC-823细胞中分离获得BGC-823-SP细胞,将BGC-823细胞设为A组,BGC-823-SP细胞设为B组;取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用MTT比色法测定5-FU、DC-CIK细胞对A、B 两组胃癌细胞的杀伤率,并测定两者联合对A、B两组胃癌细胞的杀伤率。结果①不同浓度5-FU对A组胃癌细胞杀伤率均高于B组,即B组比A组对5-FU的耐药性更强;②不同效靶比DC-CIK细胞对两组细胞均有较强杀伤作用,且随着效靶比的增加杀伤效果逐渐增强。同一效靶比下,DC-CIK细胞对A组与B组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5-FU联合DC-CIK细胞对两组胃癌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5-FU或DC-CIK细胞。结论5-FU联合DC-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及其BGC-823-SP细胞的生长,可为临床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抑制BGC-823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Gen与5-FU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BGC-823细胞24、48及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Gen与5-FU单独及联合处理胃癌BGC-823细胞72 h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20件μmol/LGen和10tμmol/L 5-FU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导致了更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Gen、5-FU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诱导BGC-823细胞凋亡;Gen、5-FU联合应用时对BGC-823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和Bax表达上调的作用较单独时明显(P<0.05).结论:金雀异黄素可能通过上调Bax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而增加BGC-823细胞的凋亡,增加5-FU的抗癌活性.金雀异黄素是一种无毒的抗癌药,其与5-FU合用于胃癌患者可能提高化疗的效果.有必要开展金雀异黄素和5-FU合用的临床试验来检验该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