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腭帆提肌止点后上推移术与传统腭裂整复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腭裂功能性整复术 ,提出一种新术式———腭帆提肌止点后上推移术。方法 :在腭帆提肌及相关肌肉尸体解剖基础上 ,应用腭帆提肌止点后上推移腭裂整复术实施 2 0例 ,术后应用鼻咽镜、语音分析进行腭咽闭合功能及语音评价 ,与传统术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 0例手术术后均一期愈合。鼻咽镜检查示全部病例腭咽肌肉运动良好 ,发音时达到完全腭咽闭合 ,语音均得到改善。结论 :腭帆提肌止点后上推移术使软腭充分向后上提拉完成腭咽闭合 ,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术式术后存在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问题 ,是一种较好的腭裂功能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腭裂整复手术的基本理论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腭咽闭合的生理基础腭帆提肌的解剖生理腭帆张肌与凿断翼钩的问题咽上缩肌与咽腔解剖派氏垫 ( Passavant ridge)的评价腭咽闭合过程中的生理代偿功能二、腭裂的修复手术1 .手术时间的选择——婴幼儿语言发育时期为一岁左右国际上序列治疗的时间 ,对腭裂修复术为 1 2 -1 8个月早期手术的优点 :1恢复语言功能2避免中耳感染 (十聋九哑 )3有利于软腭的生长发育早期手术的缺点 :手术创伤和腭部裸露的骨面形成的瘢痕 ,影响上颌骨发育导致牙颌畸形故有两期手术的治疗方式 ,兼顾上述优缺点早期——修复软腭手术期——修复硬腭2 .手术方法及其特…  相似文献   

3.
腭裂修复的目的是修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改善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为正常吸吮、吞咽和语音、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能恢复腭帆提肌的正常解剖位置.有助于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本研究对181例腭裂患者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进行修复.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腭裂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封闭裂隙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目前有各种手术报导来达到这个目的。进行功能性腭裂修补术,必须了解腭的外科解剖和腭咽闭合功能的知识。与手术直接有关的腭部肌肉。神经血管叙述如下: 一、腭部的肌肉: 有提腭帆肌、张腭帆肌、腭舌肌、腭咽肌和悬雍垂肌等5对肌肉。但与腭裂成形术有关的肌肉是提腭帆肌和张腭帆肌,此两肌肉进入软腭行使不同的功能。提腭帆肌有专门关闭鼻咽腔的功能;而张腭帆肌则司理耳  相似文献   

5.
腭裂修复的主要目的是重建腭咽闭合恢复语言功能。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强调腭帆提肌对腭咽闭合的作用,主张通过手术恢复腭裂病人腭帆提肌的正常位置。这类手术属“功能性修复”,一般称为提肌重建术。  相似文献   

6.
以主客观评判法对3种腭成形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寻找能恢复腭咽部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主客观评判法,对97例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的语音学特点进行评判。结果:采用提肌重建术和软腭反向双"Z"瓣移位术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70%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采用兰氏法,语音改善明显。结论:提肌重建术和软腭反向双"Z"瓣移位术能够充分延长后退软腭,充分发挥腭帆提肌的作用,对实现完善的腭咽闭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在不完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一种具有良好腭咽功能、对上颌生长发育影响小的不完全性腭裂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38例不完全性腭裂进行手术修复,术后应用语音分析、头颅侧位X线咽腔造影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28例(73.7%)没有做松弛切口,10例(26.3%)行两侧约5~10mm松弛切口。20例术后6个月复诊,其语音清晰度、高鼻音以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改善。咽腔造影结果显示:17例达到完全腭咽闭合,3名软腭动度良好,发“i”时腭咽间隙在3mm以内。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腭吊带,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并可尽量不做松弛切口,避免了硬腭裸露骨面造成对上颁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术式所遗留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对上颌骨发育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腭咽闭合功能的腭裂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岛状颊黏膜肌瓣术,共修补37例腭裂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诊1~3年,语音清晰度满意,无腭瘘发生。结论: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岛状颊黏膜肌瓣术较好地恢复了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获得了良好的腭咽闭合,有效降低了腭瘘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术。  相似文献   

9.
李冰  陈岩  姜成惠  李盛  江宏兵 《口腔医学》2019,39(11):1027-1031
目的探讨隐匿性黏膜下腭裂(occult submucous cleft palate,OSMCP)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8例体格检查未发现明确腭部裂隙但存在高鼻音的患者,外院体检排除系统性疾病及综合征可能。行语音评估(以高鼻音程度为评分指标)及电子鼻咽镜检查后确定存在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VPI)。对以上患者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腭部结构,将发现存在腭帆提肌(levator veli palatine muscle, LVP)解剖异常的患者列为OSMCP病例。对其实行手术探查并行腭帆提肌重建术加软腭逆向双"Z"形瓣移位术(Furlow术式)。术后3个月行电子鼻咽镜复查腭咽闭合情况,重新行高鼻音程度评估。结果 8例患者经MRI检查后有6例显示双侧LVP肌肉组织在软腭部结构不连续。外科手术过程证实这6名患者双侧LVP失去正常连接并在腭部向前方异常附着。每位患者术后语音和腭咽闭合率均得到良好改善。结论 MRI能较有效可靠地辅助OSMCP诊断。OSMCP患者手术采用腭帆提肌重建合并软腭逆向双Z形瓣移位术修复腭功能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皮罗序列征患儿腭裂安全、有效的功能性外科方案。方法 选择12例重度皮罗序列征腭裂患儿,腭裂修复术前,为纠正重度缺氧,均实行下颌骨牵张成骨。采用软腭不后退腭帆提肌重建的改良手术进行腭裂修复。结果 12例患皮罗序列征的腭裂患儿,经软腭不后退提肌重建的改良手术后,随访10~12个月,均获得了腭咽闭合功能恢复又不造成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结论 对皮罗序列征的腭裂患儿进行腭裂修复手术,有别于一般的腭裂修复手术,应防止腭瓣后徙引起的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咽后壁瓣术在先天性腭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咽后壁瓣术,共修补47例先天性腭裂患者,其中单侧完全性腭裂21例,不完全性腭裂26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腭瘘,随诊1~3年,语音清晰度满意。结论 腭帆提肌重建联合咽后壁瓣术较好地恢复了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获得了良好的腭咽闭合,并有效地降低了术后腭瘘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后腭咽闭合完全患者生长发育期腭咽结构特征与腭咽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例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完全患者(T1组)、14例Langenbeck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T2组)及正常人13例(对照组)进行鼻咽纤维镜检测和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比较3组间腭咽闭合度、软腭长度、咽腔深度、Adequate ratio(软腭长度/咽腔深度)的差异,分析软腭与咽后壁接触点PPW在腭咽三角的位置关系。结果 T1组18例患者腭咽闭合完全;T2组有7例患者腭咽闭合度达到70%,5例为50%~70%,2例在50%以下。T1组软腭长度、Adequate ratio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腭咽结构图与对照组相似。T2组软腭长度和Adequate ratio分别为(22.9±2.3) mm、0.95±0.14,均小于T1组[(25.7±2.3) mm、1.43±0.26]及对照组[(29.9±2.7) mm、1.45±0.2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W点在腭咽三角的位置相对于对照组偏上。结论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后腭咽闭合完全患者的腭咽结构与正常人相似;Langenbeck法修复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表现为咽腔过深,Adequate ratio值小于1.0,整个腭咽三角呈逆时针偏转上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腭裂修复术时间选择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腭裂修复术是封闭腭部裂隙的重要方法 ,也是重建腭咽闭合的必要措施。修复腭裂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音功能 ,而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是恢复语音的关键。随着外科修复术技术的提高 ,序列治疗的开展 ,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以提高 ,但在腭成形术施术时间的选择方面目前尚有争议 ,早期手术被认为有利于正常语音功能的建立 ,但可能严重影响上颌骨发育。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施术后 2年 ,以鼻咽内窥镜 ( nasopharyngeal fiberscop,NPF)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对比观察 ,提出早期手术有利于语音功能恢复 ,并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论证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腭咽环扎术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腭帆提肌重建联合腭咽环扎术修复较宽大腭裂26例,观察其修复腭裂后的伤口愈合和语音恢复效果。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无复裂和瘘发生。随访16例患者,其鼻漏气得到有效控制,语音清晰度状况优良。结论:腭帆提肌重建联合腭咽环扎修复术可较好的恢复腭部的形态和腭咽功能,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和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颞肌瓣修复上颌骨及腭部缺损的语音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颞肌瓣即刻修复上颌骨及腭部术后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通过对 19例应用颞肌瓣修复上颌骨及腭部缺损的患者进行腭咽闭合功能、头颅腭咽侧位X线片测量和语音清晰度测定 ,分析评价颞肌瓣即刻修复上颌骨及软腭部术后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中 ,有 15例 (78.0 0 % )为完全腭咽闭合 ,3例 (15 80 % )为边缘性腭咽闭合 ,1例 (5 2 6 % )为腭咽闭合不全 ,平均语音清晰度为 94 3% ,接近正常人语音清晰水平。结论 颞肌瓣修复上颌骨及腭部缺损能够较好地重建口腔发音结构 ,维持腭部功能 ,较好地恢复术后语音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6例功能性腭裂修复术,介绍了手术方法,即保持腭部的解剖,仅作翼内板与翼外板的板间截开,不作翼钩的凿断,不松解腭帆张肌,不作腭小孔部位的分离,避免损伤支配软腭的腭小神经,将翼内板与软腭作整块分离,在其间隙安置一块2×1.5×0.5cm~3的羟基磷灰石块状体,由于有固体物支撑故能长时间的保持咽腔缩小,以改善腭咽闭合功能。该法改变了以往在松驰切口中填塞碘仿凡士林纱条,而作关闭性缝合,以确保羟基磷灰石块状体的种植成功,并在腭部打包缝合以固定硬腭区,保护腭部的手术创面。该手术注重保持腭部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确保腭咽闭合的形成,同时改变腭裂修复术创面的延期愈合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和Furlow反向双"Z"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联合两种术式的改良设计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腭裂修复术后确诊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采用Sommerlas术式重建腭帆提肌,恢复肌肉功能的同时,采用Furlow术式延长软腭,重建腭咽闭合生理功能的解剖学结构。术后3个月经鼻咽纤维镜检查评估腭咽闭合功能。结果改良的联合术式设计可明显提高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腭咽闭合率。结论将2种不同术式联合应用,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组织精细解剖复位和准确可靠的缝合技术是确保该术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可用于腭裂术后继发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改良腭咽肌瓣重建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腭咽肌瓣重建腭咽闭合功能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实施改良的腭咽肌组织瓣转移术。结果:手术效果好,高位形成新的咽环,腭咽肌瓣同软腭协同作用完成腭咽闭合。鼻音计检测鼻音化率明显降低,语音功能改善。结论:改良腭咽肌组织瓣转移术用于治疗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手术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腭裂手术采用两侧颊粘膜肌瓣呈T形翻转覆盖修复裂隙,不做传统的粘骨膜切开翻瓣以及后推术,同样达到关闭裂隙后推软腭的目的.该手术特点在于,避免腭裂手术广泛剥离腭部粘骨膜所造成的上颌骨发育畸形,同时又将异常的腭帆提肌重建悬吊。达到功能性修复腭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腭咽环扎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评价腭咽环扎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本文对腭咽环扎术后的289例病人进行了信函随访,并对随机抽样复查的20例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语音检查。采用了鼻咽部敷钡剂后,颅底位和咽腔侧位电视透视、拍片以及EYBH—81型腭咽闭合功能检测仪等综合性检查,并以咽后壁瓣手术及兰氏手术后的患者作为对照。据观察腭咽环扎术能使软腭充分延长,鼻咽腔全面缩小,并且软腭和鼻咽腔活动良好,有利于患者语音功能的改善。其语音效果优于兰氏手术。与咽后壁瓣手术相比,其优点是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