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帮助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功能锻练,使病人尽快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我们设计了一套康复操,按不同的阶段指导病人锻练患肢功能,以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尽早进行术后综合治疗。结果20例病人中5例保乳手术的有3例2周后可基本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2例3周后可基本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行改良根治术者10例中有5例3周后可基本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上肢有轻度水肿现象。行经典根治术者5例中有3例1月后可基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上肢有轻度水肿现象。结论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运动,促进了病人术后恢复,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实施渐进式康复操训练。结果康复组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渐进式康复操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侧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新型功能康复操的创作及临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侧上肢活动功能障碍。方法采用自已创作的一套新型功能康复操对418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训练,以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87例病人经四五周左右的锻炼,患侧上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康复率71%,无不良反应。结论该新型功能操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有较好的作用,练习起来顺畅自如,参与性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进行患肢功能康复操锻炼,于术后2周及出院前测量上肢肩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肩关节活动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应用康复操进行康复锻炼,能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有利于调节病人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氧健肢训练康复操(有氧运动康复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有氧运动康复操运动处方的3个不同的阶段进行锻炼;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4周、12周评价两组患者术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2周行术侧上肢容积测量.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外展、内收、前屈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有氧运动康复操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预防和缓解患肢肿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新型功能康复操的操作及临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侧上肢活动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自己创作的一套新型功能康复操对418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训练,以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87例病人经四五周左右的锻炼,患侧上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康复率71%,无不良反应。结论 该新型功能操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有较好的作用,练习起来顺畅自如,参与性较佳。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6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实施渐进式康复操训练。术后调查患者上肢水肿、皮下积液、上肢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评价康复操的锻炼效果。结果 康复组术后没有上肢水肿的并发症发生。另外,康复组患者患肢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渐进式康复操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上肢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与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进行患肢功能康复操锻炼,于术后2周及出院前测量上肢肩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肩关节活动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应用康复操进行康复锻炼,能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有利于调节病人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当天即开始实行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术后3~5 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及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1 d患肢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可大大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有计划的指导训练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使她们在短时间内恢复手臂正常功能,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让其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在术后第6天开始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嘱其按时功能锻炼,实验组除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外并教其做有氧恢复操[1].结果 实验组恢复时间平均43.3 d,淋巴水肿轻度3例,中度0例,自我评价满意.对照组恢复时间平均61.7 d,其中淋巴水肿轻度17例,中度6例.结论 通过有氧恢复操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还可增强身体免疫力,使身体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健肢训练康复操(有氧运动康复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有氧运动康复操运动处方的3个不同的阶段进行锻炼;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4周、12周评价两组患者术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2周行术侧上肢容积测量。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外展、内收、前屈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操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预防和缓解患肢肿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收治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18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康复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以及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水肿及皮下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操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上肢功能,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康复组术后进行患肢功能康复操锻炼,于术后1月及3月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患肢活动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通过康复操训练,能有效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疏松结缔组织的形成,扩大上肢活动范围,缩短上肢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结合健康教育在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相关疾病的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74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患肢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功能均优于术后1周(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上肢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术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术后患者出现的患肢功能障碍和水肿仍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乳腺癌护理小组设计了一套“乳腺癌术后康复操”,试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肢功能锻炼,旨在促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减轻和消除水肿,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现将此套“康复操”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有计划的指导训练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使她们在短时间内恢复手臂正常功能,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让其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在术后第6天开始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嘱其按时功能锻炼,实验组除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外并教其做有氧恢复操[1]。结果实验组恢复时间平均43.3d,淋巴水肿轻度3例,中度0例,自我评价满意。对照组恢复时间平均61.7d,其中淋巴水肿轻度17例,中度6例。结论通过有氧恢复操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还可增强身体免疫力,使身体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邱琼  成沛玉  彭翠娥  彭丽彬  李理 《现代护理》2007,13(8):2066-2068
目的探讨有氧健肢训练康复操(有氧运动康复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有氧运动康复操运动处方的3个不同的阶段进行锻炼;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锻炼。于术后4周、12周评价两组患者术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2周行术侧上肢容积测量。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肩外展、内收、前屈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侧上肢容积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操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预防和缓解患肢肿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自行设计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应用的康复探,并撂讨其使用效果.方法 设计康复探,并根据135例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创面大小,按照恢复日程实施个体组合锻炼计划,按疾病恢复的不同阶段分别指导患者锻炼患肢,并每周测量患肢肩郝功能恢复情况.出院后每月测量1次,直至功能完全恢复,回顾性调查68例未行康复训练的乳腺癌患者患上肢功能情况,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3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对康复探使用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康复操能有效改进术后患肢的外展、前屈、后伸、手指爬墙功能,两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个性特点的康复探锻炼计划有利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肩部功能的恢复,可明显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8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的锻炼(康复组)及88例未曾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患侧上肢的水肿情况,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收治78例乳腺癌行根治术治疗,术后均发生患侧上肢水肿,给予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乳腺癌术后并发患肢水肿患者78例,均为女性,25~74岁。其中60岁以上18例,占23.08%,体重75kg以上24例占30.78%;术后放疗患者52例,占66.67%;行乳腺癌仿根治术者71例,占82.05%;行乳腺癌保乳根治术者7例,占8·97%。所有病例中轻度水肿51例,中度水肿21例,重度水肿6例。使用简单易行的周长测量法,即指间隔一定距离测量上肢不同部位周长,与对侧上肢做比较,一般定为患肢周长比对侧上肢周长长3 cm为轻度水肿,3~5 cm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