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间接测定铝硅的应用已有报导,本文在对铜电极间接测定铝的一系列条件探索的基础上,拟定出适用于铝合金,石油裂解产物催化剂及水样中的高、中、微量铝的测定方案,通过实际样品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方法简便、快度、准确,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动络合电位滴定测铝或铝,铁,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以铅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利用 EDTA 和氟化钾的选择性络合和置换作用,硝酸铅为滴定剂,间接测定铝或铝、铁、钛。方法简便、快速。应用本方法,不经分离,测定了钢样和冰晶石中的铅,连续测定了甲长石中的铝、铁、钛。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铅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通过EDTA和KF的选择络合性与置换,间接电位滴定铅—钛二元混合物,同时对铜矿、铜合金和石灰石样品中的Al、Ti进行了测定,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对选择性置换剂KF的用量及置换条件进行了研究;对滴定体系的pH值、滴定介质、滴定剂的浓度、缓冲剂种类及用量对滴定终点的影响、多种共存离子的干扰也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镍的测定方法有丁二肟重量法、光度法和EDTA容量法。铜的测定方法亦有光度法,容量法和重量法等。自1959年Bhatt首先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C)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包括Ca~(2+)、Cd~(2+)、Pb~(2+)等在内的金属离子,以后亦有人作过类似工作。笔者在报导中,用硫化银电极为指示电极,利用NaDDC为滴定剂,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铜基合金中的铜等。但尚未见用此方法连续滴定实际样品中的铜和镍报导。本文提出用铜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在适当的浓度的乙醇介质中,用NaDDC为滴定剂,连续电位滴定铝合金中的铜和镍或单独测定铜或镍。大量的铝及小量的铁可用  相似文献   

5.
铝与氟生成多级络合物,其平均配位效为(?)=(C_F~-—[F~-])/C_(Al),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当[F~-]一定时,(?)为一常数,因而 C_(Al)与 C_F~-呈线性关系。本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在pH=3.8、I=0.5的溶液中,用固定电位标准曲线法实现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铜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在同一酸度下,采用 Trien和 EDTA 两种滴定剂,同时连续滴定铜(Ⅱ)、锌(Ⅱ)两离子,结果满意,用于人发中微量铜(Ⅱ)、锌(Ⅱ)离子的测定,其标准偏差为±2.6μg,方法回收率为97.7~104%之间,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标准 NaF 溶液作滴定剂,测定磷铵、磷酸和磷矿中的铝含量。本法测定铝时,钙和硅不干扰,用抗坏血酸掩蔽铁,用乳酸掩蔽钛和镧系元素。本法操作简便、快速、与络合滴定法比较,误差在2%以内。相对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8.
钡离子选择电极给钡的测定带来了方便,以它指示,能用沉淀滴定法或络合滴定法测定钡离子。本文研究了以四甘酰双[二(对辛基苯)胺]PVC膜钡离子选择电极指示,分别以EDTA,硫酸钠或重铬酸钾为滴定剂时,共存离子的影响,拟定了在30%乙醇中,以硫酸钠或重铬酸钾溶液电位滴定法测定某些钡盐、氢氧化钡和氧化钡中钡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及生活用水中,硫酸盐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大多是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或EDTA滴定法测定,本文报告用铅离子电极作指示电极,用添加标准铅溶液的方法进行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所用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组成为铜—锌—铬或铜—锌—铝。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测定铜—锌混合液及成品中铜含量。通常用EDTA络合滴定铜—锌含量,再取一样掩蔽铜滴定锌,以差减法求铜含量,铜的结果受两次滴定误差的影响,滴定中又要消耗乙醇。本文用铜离子选择电极租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铜。锌不干扰测定。铬的干扰以过氧化氢还原铬至三价,然后以柠檬酸掩蔽。铝的干扰可加入氟化钠掩蔽。  相似文献   

11.
史生华  李玉虎 《化学传感器》1993,13(2):58-64,39
铅离子选择电极除直接用于测定铅外,还广泛地被用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酸根、草酸根、磷酸根等能与铅离子形成难溶盐的阴离子。关于用其间接测定其它金属离子,文献中未曾见到。本文将阐述用铅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测定锌镁钙等金属离子的方法。一、仪器和试剂pHS—2型酸度计(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磁力搅拌器(上海南汇电讯器材厂)217型双接界饱和甘汞电极,外套管充饱和硝酸钾溶液。(江苏电分析仪器厂)铅离子选择电极:自制 Ag_2S—PbS 均相膜全固态铅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12.
离子选择电极多数根据直接电位法或不同滴定剂下指示滴淀终点,作专有主离子(Primary ion)的测定,但由于主离子的选择性显示不出十分有力,不同条件下往往存在某些离子的干扰,而且电极种类又少,应用常受限制。事物却有它的两面性,因此利用不利的这一面,可作某些离子的间接测定。另外由于离子间的反应范围广阔,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作不同的应用;即使反应完全不属于平衡反应,亦可以利用不同反应速率或某离子的催化作用进行动力学法测定。近年来离子选择电极新应用不断发展,有直接有间接,促  相似文献   

13.
铅离子选择电极用作指示电极,在电位滴定法单独测定硫酸根、草酸根方面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将叙述连续电位滴定法测定阳极氧化液中草酸和硫酸的条件和方法:(1)溶剂体系的选择;(2)消除铝干扰的条件;(3)计算等当点的方法;(4)阳极氧化液中草酸和硫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二十年来电分析化学的重要进展之一。作为分析工具,它在实验室已经得到了广泛、普遍的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测得的是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活度(在固定离子强度时是浓度)。因而,它也是研究溶液中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有力工具。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络合物的络合平衡,不仅具有方法简单、准确等优点,而且,它还可以测定出许多过去用别的方法无法测定出的离子的自由浓度,从而解决了这类物质络合物稳定常数测定的难题。本文用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钴(Ⅱ)硫氰络合物的络合平衡,测得络合平衡常数:logβ_1=0.97、logβ_2=1.90。  相似文献   

15.
总硬度一、原理:该法测定原理与EDTA滴定法相似,测定中以银电极代替铬黑T指示终点变化。由于EDTA与钙、镁形成铬合物的稳定常数大于银和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PKCa~(2+)=10.6,PKMg~(2+)=8.7,PKAg~+=7.3),而且溶液中的Ag~+又很少,所以只有在钙、镁离子全部络合完以后,银离子才与EDTA发生作用,使银电极电位发生变化,指示出等当点。  相似文献   

16.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铅精矿中微量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以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了铅精矿中微量氟离子,铝、铁等阳离子的干扰,可由柠檬酸根和EDTA络合消除.方法简单、快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n=6),加料回收率为98%~102%,最低可测定0.001%的氟离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铁(Ⅲ)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铜电极测定铁(Ⅲ)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过去氟化铝溶液中氟含量的分析采用蒸馏——硝酸钍滴定法,手续见繁。近年来氟电极已广泛使用于氟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经济,适合于日常分析。用氟电极测定氟的主要干扰是铝离子,为了消除氟化铝溶液中铝的干扰,我们在选择掩蔽剂方面做了试验。消除铝的干扰最常用的掩蔽剂是柠檬酸钠和环己二胺四乙酸(DCTA)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这些掩蔽剂只能掩蔽少量的铝,而且由于与氟化钢单晶薄膜作用,使平衡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9.
焊尘中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焊接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程度。准确测定焊尘中可溶性氟含量,对改进焊剂成分,改善劳动条件和研究环境卫生等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根据所测“低氢”焊条焊尘中铝含量较高的实际情况,选用磺基水杨酸作掩蔽剂,在pH6—6.5的条件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用标准加入法对焊尘中可溶性  相似文献   

20.
前言离子选择电极测试方法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相当快的分析手段之一,已用于很多离子的测定,同时它可进行反应机理的研究,国外有关于反应机理的报道,国内这方面似尚未见公开发表过。现报告我们尝试用国产商品碘电极观察I~--Cd~(2 )的络合反应的结果。碘-镉络合反应,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两种形式如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