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星级酒店女性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在酒店业中从业比例较高,成为促进酒店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工作家庭冲突阻碍了酒店女性员工的职业发展。本文以角色冲突理论和边界理论为基础,采用一对一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法,研究酒店女性工作-家庭平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数据分析显示,酒店女性员工的工作家庭是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其中家庭支持和工作场所支持的影响效应最强。基于调研结论,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提出实现酒店女性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我国女性就业的特殊性,对职业女性就业中的角色冲突与就业困境问题进行分析. 一、1978-1990:变革期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就业困境 1976年至1978年,政府着重清理了“文革”的政治遗产,将工作重点重新拉回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文革”造成的职业女性角色的失误,也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得以矫正.  相似文献   

3.
李扬 《中国妇运》2000,(6):45-46
无论是行色匆匆的普通女工 ,还是身居要职的从政女性 ,只要是有职业的妇女 ,便无法逃避职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 ,无法回避“社会人”与“家庭人”之间的双重角色冲突。以至于女性们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的劳累 ,习以为常的烦恼 ,习以为常的困惑 ,习以为常的诉说……许多女性越来越陷入事业和家庭的两难之中 ,不得不超负荷运转以实现事业和家庭的成功 ,而许多男性也为此感到迷茫和苦恼。“活得太累了” ,已成为职业女性的常用语 ;“中国女人怎么了” ,已成为男性普遍的困惑。致使女性步入这种角色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社会价值导向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工作与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竞争时间、精力投入的竞争性关系、冲突关系。以工作--家庭冲突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工作——家庭冲突是由工作和家庭层面的角色压力引起的角色间冲突,在某些方面是不相容的。即工作——家庭冲突对于个人的角色期望是不同的,个人在完成这些角色要求的任务时,由于时间、精力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工作——家庭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和不匹配。冲突的前因变量表现为工作层面的变量、家庭层面的变量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冲突的后果变量体现为工作层面的后果、家庭层面的后果和个体健康层面的后果。工作——家庭冲突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需要从组织干预、个人应对、家庭支持等层面实行平衡策略,缓解女性的角色冲突,提高女性的工作绩效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职业女性缘何选择隐婚——基于冲突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学习与实践》2008,(2):158-160
本文基于社会学的冲突理论视角,对职业女性选择隐婚的原因进行探讨。初步认为,社会性别角色认知的习惯化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冲突,职业生活中长期以来难以改变的性别矛盾,女性自身对“自由状态”、“自由氛围”的追求和对传统家庭生活方式的向往之间的冲突,是职业女性选择隐婚的深层诱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身心压力,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借助文化堕距这一视角,着力剖析制度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定位、日常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以及二者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当下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因生育中断职业是女性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政府、用人单位通过提供相应的生育保险和社会服务,家庭通过分担婴幼儿的照顾等对女性生育的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女性的职业中断比例。针对当前政府和用人单位在女性遇到生育和职业发展冲突时支持明显不足的现状,应不断完善生育保险,降低女性生育成本,解除职业女性生育的后顾之忧;不断增强托幼园所建设尤其是社区托幼等公共服务支持,建立支持妇女就业的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以降低女性因生育而中断职业的可能性,促进女性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在职场的比例与地位日趋提高。但由于传统观念及现实冲突,职业女性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女性遇到更多职业困境。本文以大连市职业女性为调查对象,了解其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新冠疫情影响,员工在家办公的现象引发对工作-生活平衡的热议。在家办公可能成为未来流行办公形式的趋势下,本文依据对青年在家办公者及其配偶的20次深度访谈,从性别视角分析了在家办公情境下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结果发现,从日程安排、参与态度以及满意评价三个方面上体现出与欧美经验相似的,男性将生活事务置于次级地位而女性兼顾更多无酬劳动;同时又与欧美实证不同的,女性并未减少工作任务而男性增加无酬劳动。其原因主要来自结构层面的传统因素和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社会政策留有的空间,加上个体层面相似社会经济地位和工作生活时空重叠的共同作用。据此,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协同促进在家办公情境下工作-生活平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单独两孩"政策出台以及今后可能的二孩全面放开,不仅意味着中国女性的职业生涯与生育过程有着更长时间的相互交错,而且由于二孩生育所带来的在时间、精力甚至财力上对职业发展的挤压也会加大。如何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合理有效地平衡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已经摆到各位拥有二孩生育意愿的职业女性面前。我以为,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2020年初收集了全国各地75位妇女关于疫情期间日常生活的文字记录资料,并围绕家务、照料对35位妇女进行了深入访谈,探索她们应对生活及家庭关系变化的方式以及由此生发的对性别角色的自我反思与改变。研究发现,女性的自我反思根据照料与家务负担、婚育情况等情境性影响因素以及照料体验、职业发展、个人阅历等观念性影响因素形成不同的类型。是否有照料责任和婚育状态/年龄段是妇女自我反思和关怀的两个首要条件。在有照料责任的妇女中,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体会,都会促成其自我反思与关怀;而对家务负担习以为常的妇女则相反。此外,妇女会因职业发展状态不同产生不同的反思动力,50岁以上的妇女则因丰富的生活阅历与个人体悟而进行深刻反思与积极改变。这三者与妇女在家庭、职业等领域的性别观念相关。基于研究,本文将妇女分为习得型反思者、温和型反思者、成长型反思者和觉悟型反思者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A central premise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training of women for leadership roles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as a whole. This was the central point of departure for a study that aimed to review women's leadership training programs in South Africa.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is study in which 38 organization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participated. Three main data sources were used: Organizational material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analysis examined the following key features: Motivation for leadership training, approaches to leadership, understandings of gender difference, training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and outcomes. The findings revealed trends that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best practice frameworks in interventions targeted at leadership, gender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领导者出现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上。女性领导者自身所拥有的特殊性格和品质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但传统文化、心理特性、社会习惯及女性群体自身的特质等一些非制度性的障碍因素仍制约着女性领导力的提升,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提升女性领导者的领导意愿、塑造女性领导者的人本主义精神和人性化的领导风格、提高女性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水平、保障女性领导者的权益和工作时间对提升女性领导力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高龄女性贫困"的倾向日渐凸显。究其政策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优先对经济发展投资,将育儿养老等再生产领域的社会支出压缩到最低限度。由此形成的男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从事有酬劳动、女性承担再生产领域的家务劳动从事无酬劳动的格局,虽然使日本创造了快速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其代价是牺牲了一代女性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权利与机遇,并引发了当前的"高龄女性贫困"问题。近年来,日本注重探索家务劳动再分配政策路径,通过推进男女机会平等政策改革,提高家庭福利水平,改善女性劳动环境,防止"高龄女性贫困"问题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延安时期新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女性的经验和视角出发,探究延安时期新女性所经历的“妇女解放”的艰辛历程。以翔实的资料,展现出延安新女性在革命者与妻母角色、家庭责任与女性自我发展、男性歧视与女性的苦闷这些矛盾冲突中的现实处境。  相似文献   

16.
潘光旦社会思想中有关个性和种族之间的张力问题比较突出,尤其体现在女性的个性发展以及生育职责的承担方面。优生学的立场对女性而言是"冷酷"的,潘先生寄希望于社会施行性别教育,让女性自觉认识到生养教对种族发展的意义,并提出社会应将这一"大义"置于较高位置。潘先生的女性观意图不在于挤压女性的个性,而在于人类发展。其背后是生物人、社会人以及文化人的整全的人性假设,经由社会制度安排,实现个人、社会和民族间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人的自然性和伦理性的和谐,实现民族大义。这是将人性(尤其是遗传、生理、心理等)纳入制度框架的一个有益尝试。本文将潘先生的女性观置于他的社会思想之中,试图打捞其女性观的合理之处,并剖析其历史局限,从而为新时期的家庭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过家人"是豫西南D县农村青年以建立、维系和发展父系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想,包括"成个家""过日子""成为一家人"三个基本维度。通过择偶成家、婚姻维持、理解认同三个层面的考察发现,"过家人难"背后的婚姻风险化产生于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有的传统婚姻策略失效,个人被释放的利益和情感追求因缺乏社会支持条件而变成新的风险源。婚姻不稳定的风险情境推动了婚姻策略的个体化倾向,但强调个体化的利益保护策略并不能成功实现"过家人"。从择偶、持家到维系,"过家人难"不仅体现在确定可靠人生道路的消解,也体现在对个体资源、智识和能力的高度依赖,还体现了女性身陷多元角色矛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党的统战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学校的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推进高职院校统一战线工作,必须设立统战部门,建立党委领导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非党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信息化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各种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华中地区一高校,采用顺序式解释性混合研究设计来探讨大学生薪水期望的性别差异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男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期望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深度访谈资料,本文认为大学生薪水期望的性别差异与大学生的家庭性别角色观念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本研究发现:即使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仍然持有一些传统的家庭性别角色观念,如他们认为男性应该主要承担养家户口的责任;而女性则无须承担此责任,她们成家后的重心应该在家庭上。最后,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来讨论此结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角色分工观念的影响;传统文化关于性别观念的复兴以及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的确立和实现,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共产党有效领导、积极组织和大力推进的结果,《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核心"地位。但实践中,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之间出现了不协调,只有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人们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改变党的领导观念和领导方式,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把基层党的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党对村民自治的坚强领导,保障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