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锐 《烹调知识》2016,(5):77-77
中国菜举世闻名,中国菜名丰富多彩,形成了浓郁的文化特色,人们在品尝菜肴色香味的同时,一品菜名的优雅,便生无限情趣。有的菜名源于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说。太湖流域的鲤鱼菜"鱼肠剑",就出自春秋故事。传说,吴国公子姬僚代嫡继位,原应继位的公子姬光,特请勇士专诸除掉吴王姬僚。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认为判断一道中国菜名的英译是否恰当,要看这道菜名是否准确传递了菜肴的信息,能否勾起外国食客的食欲并产生与中国食客相同或者相似的反应,本文作者指出了中国菜名英译的现状,并分析了导致中国菜名英译混乱的原因,并提供了一些英译的策略。中国菜名英译现状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涉足中国菜  相似文献   

3.
中华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作为美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菜名在英译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菜名英译存在的不足,随后给出了菜品英译时可采用的几种方法,希望能为今后的译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早日使中国菜名的英译更加完善和准确。  相似文献   

4.
某日与几位朋友小聚,桌上自然少不了几盘美肴。举杯挥箸间,话题也围着一个“吃”字打起了转转,当最后大家聊到中国的菜名时,有位兄台说:“中国菜动人思绪之处,非菜名莫属。先知其名动心,再见其色其味动口。中国之菜名,或抒情写意,或一语惊人,或内藏玄机,或喻物拟人,反正名堂多多,出得一个妙,觉出一个巧,实为一绝也!”  相似文献   

5.
中中国人的餐桌上,每道菜都有个菜名。有雅名,有巧名,有趣名,有俗名也有怪名,还有译成外文令人尴尬的菜名。这就出现了“以名夸菜”或“以名坏菜”的不同情形。菜名作用不可小视,小菜名有大名堂,也展示着中华餐饮文化的发展脉络。2012年,本刊特邀中国餐饮文化学者、中国科普作家单守庆先生读解菜名里各种各样的名堂。  相似文献   

6.
单守庆  洪滢 《中国烹饪》2012,(2):116-117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道菜肴都有个菜名。有雅名,有巧名,有趣名,有俗名,也有怪名,还有译成外文令人尴尬的菜名。这就出现了“以名夸菜”或“以名坏菜”的不同情形。菜名作用大可小视,小菜名有大名堂,也展示着中华餐饮文化的发展脉络。2012年,本刊特邀中国餐饮文化学者、中国科普作家单守庆先生解读菜名里各种各样的名堂。  相似文献   

7.
菜名的名堂     
单守庆  张洋图 《中国烹饪》2013,(12):124-125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道菜肴都有个菜名。有雅名,有巧名,有趣名.有俗名.也有怪名。还有译成外文令人尴尬的菜名。这就出现了“以名夸菜”或“以名坏菜”的不同情形。菜名的作用不可小视.小菜名有大名堂。也展示着中华餐饮文化的发襞咏络。2013年。本刊继续邀请中国餐饮文化学者、中国科普作家单守庆先生解读菜名里各种各样的名堂。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道菜肴都有个菜名。有雅名,有巧名,有趣名,有俗名,也有怪名,还有译成外文令人尴尬的菜名。这就出出了“以名夸菜”或“以名坏菜”的不同情形。菜名作用不可小视,小菜名有大名堂,也展示着中华餐饮文化的发展脉络。2012年,本刊特邀中国餐饮文化学者、中国科普作家单守庆先生解读菜名晨各种各的名堂。  相似文献   

9.
吃的文化     
中国恐怕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了。不要说菜的做法博大精深,就连菜的名字也是五彩缤纷。吃文化会直接反映在菜名上,给菜起名字很有讲究,一个雅名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绝句妙语,令人反复品评;一个巧名或许就是一个生动传说,令人拍案叫绝;一个趣名可能包涵一个历史典故,使人回味无穷;即便是一个俗名,出许就是一个谐趣笑谈,却可以逗得你前仰后合,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郑州举行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发布会上作《向世界发布"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主题名筵》报告,正式公布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名单。这也意味着8大菜系成历史,"全国地域菜系"成新潮。其中,入选广东十大主题名宴有薄科宴、五朝宴、中山名宴宴、岩前禅素宴、南越王宴、顺德全鱼宴、客家迎亲宴、黄埔宴、新兴全羊宴和九大簋宴。  相似文献   

11.
佛跳墙、狮子头、玉带虾.驴打滚、猫耳朵……形象生动、饶有情趣的中餐菜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高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独有偶的是,海外各国也有很多生动有趣的菜名。作为中国外交人员,笔者曾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耳闻且麓了许多西鲁的奇巧菜名,借此介绍给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12.
王斌 《烹调知识》2010,(4):12-14
三、奇巧之美制作奇巧,出人意料,因而菜名也令人拍案称奇。"玲珑牡丹酢"和"辋川小样"是人们熟悉的古代花色菜与造型工艺菜。《烧尾食单》上的"生进二十四气馄饨",便是用二十四种花形与馅料制成的,与常见的馄饨相比,当然是奇巧无比了。  相似文献   

13.
单守庆  张洋图 《中国烹饪》2013,(10):128-129
在中国入的餐桌上。每道菜肴都有个菜名。有雅名。有巧名。有趣名。有俗名。也有怪名。还有译成外文令人尴尬的菜名。这就出现了“以名夸菜”或“以名坏菜”的不同情形。菜名的作用不可小视,小菜名有大名堂,也展示着中华餐饮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故弄玄虚的菜名"波黑战争""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白马王子"绝代双骄""红灯区"——看到这些名字,你是不是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没错,其实这些都是菜名。如今大江南北,城乡市井,都市小镇,酒店饭庄,有些菜名稀奇古怪,甚至令人恶心!曾几何时,一些餐馆为了显示"另类",甚至为了宰客.又别出心裁,故弄玄虚,把一些菜名弄得不伦不类,叫人真不知说什么才好!如若不信,请听笔者细细讲述——日前笔者在南阳市政府宾馆旁边的饭店点过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菜的核心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世界有三大菜系:中国菜、法国菜、土耳其菜,中国菜当为首,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影响所以大,不只是吃的人多,更重要的是它的多变性、文化性、艺术性、神秘性。但是中国菜不论有什么特性,它的核心还是它的味道。中国菜以味为核心这是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6.
菜名文化是菜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在菜名文化中得以渗透,地方特色在菜名文化中得以弘扬,"比德"现象在菜名文化中得以凸显,层次需求在菜名文化中得以反映。菜名文化已成为中华餐饮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烹调知识》2011,(18):6-7
2011年5月19日由屈浩烹饪学校主办的"全国创意中国菜烹饪大赛"在北京天通绿色生态园圆满落下了帷幕。大赛现场竞争激烈,参赛选手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认真准备,赛出了高水平。此次大赛出品新颖,有寒冬尽至,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感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个个都是精品,样  相似文献   

18.
Fiona  David 《美食》2019,(11)
正现任金陵饭店太平洋西餐厅主厨的Nino,是一位意大利人,来金陵饭店工作快2年,用他的话说,"这里是我的家"。Nino非常喜欢中餐,做得一手美味的意大利菜,他总是有很多创意和想法,对食材的新鲜度要求严格,并注重摆盘的造型与色彩搭配,在心血来潮的时候会做出几道新菜,然后豪气地告诉小编尽情品尝,但是没有菜名!这可难住了每道菜必问菜名的小编,下面来欣赏一下"没有菜名"的意式美食,说不定能帮Nino起一个同样有美感的菜名。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爱窝窝、上海的面筋百叶、天津的桂发祥什锦麻花、四川的龙抄手、陕西的石子馍……我国各地的名特小吃和传统小吃,都具有“饮食名片”的作用。它们不仅大名鼎鼎,有的还别名多多,形成了独特的小吃文化现象,也引起了菜名研究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烹调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艺术,甚至可以说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菜好吃",这已是各国友人在宴席之上,餐厅之外异口同声的赞誉。"中国菜好吃"奥妙在哪里呢?1.技法多样:中国菜的烹调技法多达数十种,如炒、爆、烹、炸、溜、烩、煎、贴、烧、焖、扒、蒸、烤、涮、汆、炖、煨、酱、卤、熏、拌、炝、煮、熬以及甜菜的拔丝、蜜汁、挂霜等,各种技法各有各的独特风味。2.花样多:中国菜的花样没有精确统计过,但至少在万种以上。仅以山东、四川、湖南、江苏、广东五大风味菜系来看,就有名菜数千种,如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有些国际友人说:"吃中国菜是一种令人难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