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简称“医防合作”)过程中肺结核患者和可疑患者转诊不到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方法 2010年5-7月在喀什地区喀什市、英吉沙县2个地区,经过国家卫生部专家调研分析后,协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统一调查方案,采取分组随机选择的方法,对60例到位与60例不到位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两组调查问卷根据方案均由国家统一设计,内容一致,共调查120例(60例到位,60例不到位),有效回答问卷120例。调查者由经统一培训的结防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并由自治区CDC结核病防治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及每张问卷内容进行审对。统计方法采用直接描述法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到位组中认为自己服药能治愈肺结核的有18例、认为不能治愈的有39例、没考虑的3例;未到位组中认为自己能治愈肺结核有22例、认为不能治愈的有26例、没考虑的12例(OR=1.223,95%CI值为0.700~2.138,Wald χ2=8.40,P=0.015);在到位组中转诊医生告知国家结核病免费诊疗政策的有48例、未告知12例,在未到位组中告知37例、未告知23例(OR=2.486,95%CI值为1.096~5.641,Wald χ2=4.88,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服药不能治愈肺结核(β=-1.871,Waldχ2=7.069,P=0.008,OR=0.154,95%CI值为0.039~0.612)和转诊医生告知国家结核病免费诊疗政策是肺结核患者在非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不到位的影响因素(β=0.886,Wald χ2=4.000,P=0.045,OR=2.424,95%CI值为1.018~5.774)。 结论 喀什地区网络报告肺结核疑似患者不到位的原因在于综合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没有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结核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有很多误区而不愿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从而导致喀什地区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县农村地区人群72859名随访观察1年,队列中80例新发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从该队列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对有关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农村地区肺结核发病率为109.80/10万(80/72 859),男性、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68.11/10万(63/37 476)、48.05/10万(17/35 38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Wald χ2=22251,P<0.001,OR=1.759)、性别(Wald χ2=16.145,P<0.001,OR=0.310)、文化程度(Wald χ2=21.937,P<0.001,OR=0.468)、婚姻状况(Wald χ2=8.320,P=0.004,OR=0.358)、职业(Wald χ2=10.297,P=0.001,OR=0.377)、结核病患者接触史(Wald χ2=7.535,P=0.006,OR=4.166)、结核病病史(Wald χ2=14.637,P<0.001,OR=57.000)、吸烟史(Wald χ2=4.525,P=0.033,OR=1.730)、可疑症状(Wald χ2=46.630,P<0.001,OR=12.758)人群的肺结核发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性别(β=-1.142,Wald χ2=12.904,OR=0.319、95%CI=0.171~0.595)、文化程度(β=-0.743,Wald χ2=14.355,OR=0.476、95%CI=0.324~0.699)、婚姻状况(β=-1.138,Wald χ2=7.537,OR=0.320、95%CI=0.142~0.722)、结核病病史(β=2.852,Wald χ2=5.563,OR=17.329、95%CI=1.619~185.441)、可疑症状(β=1.728,Wald χ2=16.333,OR=5.630、95%CI=2.435~13.016)。 结论 女性、文化程度高和无配偶是肺结核发病的保护因素,有结核病病史和可疑症状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并评价患者各类延误需采取的指标、数据收集方法及其可行性,为制定减少延误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出现症状、首次就诊、确诊结核病和开始治疗)定义了与延误相关的不同指标,包括总延误、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和治疗延误等;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分别在东、中、西部各选择1个县(共3个县)作为研究现场,使用编制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诊疗过程调查表》对研究现场的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2010年5-9月登记发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纳入患者329例。结果 患者中男性占81.5%(268/329),平均年龄51.8岁(95% CI:49.9~53.8),农民占71.1%(234/32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6.6%(285/329),年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者占81.2%(267/329);患者的总延误时间为36d(0~597d),就诊延误15d(0~594d),诊断延误10d(0~429d),就诊延误与诊断延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6, P=0.111);按照发生原因,结防机构因素导致的诊断延误为7d(0~428d),患者因素导致的诊断延误为1d(0~45d),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9, P=0.000);按照就医关键节点,结核病可疑者的发现延误为0d(0~428d),结核病可疑者的转诊延误为4d(0~267d),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5, P=0.001)。结论 使用该研究制定的延误指标可以更为深入地分析延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林森 《中国防痨杂志》2009,31(4):235-236
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病人到县结防机构就诊较远、花费较大,交通不便是影响涂阳病人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1]。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订化疗方案、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或手段[2]。2004年6月,卫生部决定在部分乡镇卫生院设置痰涂片检查点:在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地区,通过在乡镇卫生院设置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查痰点),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查痰,以达到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缩短就诊延误和治疗延误时间,降低结核病传播的目的[3]。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15岁以上常住人口共5878名。2010年5-7月,筛选出调查前6个月内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带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共270名),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270份调查问卷中,259份合格,合格率95.9%。对270名调查对象进行X线胸片检查、3次痰涂片和2次痰培养检查。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59例中,79例(30.5%)没有任何求医行为,86例(33.2%)曾去社区及以上医疗机构正式就诊,89例(34.4%)曾自我药疗,5例(1.9%)曾去私人诊所就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医疗保障与可疑症状者是否正式就诊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1.225,Wald χ2=3.955,OR=3.405, 95%CI=1.018~11.392,P<0.05);有无严重或慢性呼吸道症状与可疑症状者是否正式就诊高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1.601,Wald χ2=22.210,OR=4.959, 95%CI=2.548~9.652,P<0.01);是否感到羞耻与可疑症状者是否正式就诊高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927,Wald χ2=7.767,OR=2.528, 95%CI=1.317~4.853,P<0.01)。 结论 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主动就诊率不高,有无医疗保障、有无严重或慢性呼吸道症状及是否感到羞耻是影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求医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江苏省定点医院在结核病防治新体系中的实施效果,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江苏省采用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的县(市、区)各10个,收集这20个地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现登记的10 578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延迟、转诊追踪、系统管理、治疗结局、资料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模式的运行效果。 结果 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下的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55.60/10万(4768/8 575 823)和55.93/10万(5810/10 388 634),χ2=0.091,P=0.763]、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9.1%(4939/4985)和99.2%(6064/6111),χ2=0.780,P=0.3771]、从诊断至报告的时间[分别为(0.021±0.009)d和(0.025±0.010)d,t=0.419,P>0.05]、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9.0%(5048/5097)和98.7%(5645/5719),χ2=2.65,P=0.103]、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分别为96.6%(3182/3295)和97.4%(3661/3760),χ2=3.82,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定点医院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从发病到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1.117±6.109)d,显著低于CDC模式的(15.399±6.866)d(t=12.42,P<0.001),而且因症就诊比率定点医院模式与CDC模式[分别为52.0%(2479/4768)和33.8%(1966/5810),χ2=352.468,P<0.0001)、转诊率[分别为99.1%(4941/4985)和98.5%(6017/6111),χ2=9.606,P=0.0019]、追踪到位率[分别为99.6%(1320/1325)和97.9%(1559/1593),χ2=16.993,P=0.000 04]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定点医院模式与CDC模式比较,新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9.8%(1172/1305)和94.7%(1293/1366),χ2=22.03,P<0.0001]、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0.8%(274/339)和88.9%(335/377),χ2=9.06,P<0.01)、信息录入及时率[分别为98.9%(23 571/23 840)和99.0%(28 773/29 050),χ2=4.088,P=0.043]和完整率[分别为98.8%(28 272/28 608)和99.4%(34 646/34 860),χ2=60.113,P<0.0001]均低于CDC模式,但均能够满足相关工作要求。 结论 江苏省县(区)级定点医院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定点医院模式是符合我国医疗机构改革大方向的必然趋势,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可以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结核病流行现状,为更好地制订番禺区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现场调查点选番禺区东环街、石楼镇,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两个调查点的全部常住人口(共调查86 212名)进行基线调查,分析肺结核的流行现状。 结果 (1)经筛查,在86 212名常住人口中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9例,其中涂阳33例,新发涂阳29例。(2)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03.23/10万,涂阳患病率为38.28/10万。(3)疫情特点为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接近,男性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23.11/10万,女性为85.53/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2,P=0.086);发病年龄集中在中青年人群,25~<35岁组活动性肺结核29例(32.58%);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城镇(142.06/10万)与农村(94.26/10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4,P=0.088),但涂阳患病率城镇(67.94/10万)高于农村(31.42/10万)(χ2=4.585,P=0.032)。 结论 番禺区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应继续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青壮年劳动力人群仍然是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掌握广东省结核病疫情现状,对2001-2010年广东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成效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为制定下一阶段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 进行抽样;以可疑症状调查、X线胸片、痰涂片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等为主要检查和诊断方法 ,采取问卷形式开展社会经济学调查和知晓率调查。结果(1)全省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229.97/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39.75/10万,菌阳患病率为62.46/10万。(2)疫情特点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9.1,P<0.01);老年人群患病率高于非老年人群(χ2=89.3,P<0.01);农村高于城镇(χ2=19.0,P<0.01);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χ2=28.7,P<0.01);总耐药率达到22.0%。(3)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较2000年和1990年分别下降36.8%和60.4%;涂阳肺结核患病率较2000年和1990年分别下降66.7%和71.7%。结论 (1)近10年来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疫情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较1990年下降60.4%,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平均年递降率10.4%,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平均年递降率接近世界水平;(2)广东省结核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仍面临着耐药结核病等诸多挑战。因此,应继续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涂阳与胸部X线表现之间的关联性,为有关科室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结核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119例肺结核患者痰涂阳与胸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痰涂阳1+~2+和3+~4+将其分为痰涂阳程度低和程度高的两组作对比研究,对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结核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即痰涂阳)与肺结核病灶分布部位(涂阳1+~2+组与3+~4+组在左右肺病灶分布分别为90个和88个,经比较:χ2=0.208,P=0.649)、范围(本组涂阳1+~2+组其病灶范围为2.37个肺野/例:180个/76例;3+~4+组为2.33个肺野/例:100个/43例,χ2=0.006,P=0.936)、空洞大小(χ2=3.300,P=0.069,OR=2.028, 95% CI:1.012~4.350)、有无引流支气管(χ2=0.092,P=0.761,OR=0.889,95% CI:0.418~1.89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分型(本组Ⅲ型110例,占92.4%)、分期(本组进展期79例,占66.4%;好转期33例,占27.7%;稳定期7例,占5.9%)、X线表现中空洞分布范围(χ2=13.553,P=0.000, OR=2.283,95% CI:1.471~3.543)、数目(χ2=15.427,P=0.000, OR=2.474,95% CI:1.574~3.887)、洞壁情况(χ2=11.166,P=0.001, OR=2.691,95% CI:1.506~4.808)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核患者痰涂阳及菌量与胸部X线表现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闵行区结核病流行现况和特点,建立队列观察人群,为结核病预警模式的建立及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结核病预警模式研究”项目要求,采取前瞻性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选取莘庄镇为现场实施点,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莘庄镇户籍人口121 898名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人群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对不同人群患病情况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莘庄镇共调查户籍人口120 637名居民(男61 055名,女59 582名),受检率为98.97%(120 637/121 898),发现结核病可疑者551例(可疑症状者194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357例),现患肺结核16例,可疑者经进一步检查1例确诊为肺结核。莘庄镇结核病患病率为14.09/10万(17/120 637),涂阳患者11例,其中新涂阳为6例。患者以男性为主(13例),男性患病率为21.29/10万(13/61 055),明显高于女性(6.71/10万,4/59 58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9,P=0.049);55~65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38.68/10万,8/20 681),55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9.64/10万(11/37 113),明显高于0~55岁人群患病率(7.18/10万,6/83 52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6,P=0.004)。 结论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闵行区结核病疫情相对较低,患者以男性为主,老年人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登记分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特点,了解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制订耐药结核病(特别是MDR-TB)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对痰涂片阳性的新患者、复治(复发、返回和其他)和治疗失败(初治失败、复治失败和治疗3个月末痰涂片阳性的新患者)3类患者收集2份痰标本进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INH、RFP、EMB、S、Km和Ofx)敏感性试验。2006年12月至2012年3月进行痰培养的涂阳肺结核患者2110例,培养阳性1947例(92.3%);经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Mtb感染1800例(92.4%)。 结果 1800例Mtb感染者中总耐药794例(44.1%,794/1800),其中单耐药结核病(SDR-TB) 244例(13.6%, 244/1800)、多耐药结核病(PDR-TB)155例(8.6%,155/1800)、MDR-TB 395例(21.9%,395/1800);MDR-TB检出率明显高于SDR-TB和PDR-TB(χ2=43.4,χ2=123.6,P值均<0.01)。新患者、复治及治疗失败3类患者SDR-TB检出率分别为11.9%(57/480)、14.4%(159/1107)及13.1%(28/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85);3类患者PDR-TB检出率分别为5.4%(26/480)、9.8%(109/1107)及9.4%(20/213),复治与治疗失败PDR-TB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84),但高于新患者(χ2=8.53,P=0.01);3类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4.4%(69/480)、22.5%(249/1107)及36.2%(77/213),经χ2检验,治疗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高于复治和新患者(χ2=17.92,χ2=42.07,P值均<0.01)。 结论 武汉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检出率高;耐药成因复杂,耐药谱呈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结核病控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与诊断延误对产生耐药的影响,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1个省,每省各选择1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课题组编制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诊疗过程调查表》对研究现场结核病防治机构2010年59月登记发现的32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收回329份,有效率100.0%。对329人份痰标本进行痰培养检查,并对痰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4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使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耐药患者和非耐药患者的延误时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88.8%(292/329),痰培养阳性的标本中总耐药率为12.7%(37/292),耐多药率为2.8%(8/292)。耐药患者总延误、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分别为37d(8~465d)、15d(0~462d)和12d(0~218d);非耐药患者总延误、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分别为38d(1~597d)、16d(0~594d)和10d(0~429d),耐药与非耐药患者在总延误、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377、0.142、0.069,P值均〈0.05)。结论延误与耐药发生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从开始就诊到结束治疗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为国家制定、完善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10个县共100名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症状首次就诊医疗机构依次为综合医院、结防机构、乡镇医院和个人诊所,所占比例分别为43%、20%、16%和11%;(2)整个患病过程的费用约为3678.8元,其中直接费用为2724.8元,间接费用为954.0元,有近一半的费用是在确诊后治疗过程中花费的;(3)确诊肺结核后,多数患者及其家庭经济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4)就诊延误为1.5个月,诊断延误为1.6个月。 结论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以减轻结核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的新方法。方法:30个区/县参与本研究。经过培训的村医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进行调查并转诊至县结防所,定点乡镇卫生院或综合医院进行免费痰涂片检查。综合医院报告的结核病病人和可疑者如在转诊过程中丢失,由县级结防人员进行追踪。结果:共发现12091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项目前的36.2/10万提高至项目后的49.9/10万,DOTS策略下的病人发现率达到86%。登记的43464例结核病可疑者中,15363(35.3%)例是由村医和综合医院医生转诊的。转诊率明显上升(P〈0.01)。在转诊的15363例病人中,3870例被诊断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在3类不同的显微镜痰涂片检查中心,其结核病可疑者的痰检率和涂阳检出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追踪率为70.9%,但追踪到位率只有33.1%。结论:加强村医转诊结核病可疑者到县结防所,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病人和村医进行转诊激励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医院系统转诊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方法计算并分析结防机构登记病人中不同就诊来源的构成比及肺结核检出率。结果结防机构登记的病人中,46.9%的初诊病人5、4.3%的涂阳肺结核由医院系统转诊。转诊发现的涂阳肺结核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占47.1%和45.8%。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转诊病人的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33.9%,乡镇卫生院转诊病人的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23.1%。结论医院系统转诊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一个重要渠道,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是确保医院系统转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结核诊断及时性对结核病患者家庭、政府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6个贫困级别不同的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的3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包括诊疗过程、医疗费用等的自制问卷调查(问卷通过2次现场预调查,国内外专家4次评审确定),发出386份调查问卷,收回381份,有效问卷354份;比较确诊前后患者家庭、政府和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并用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现延误对结核病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 结果 354例调查患者患病后1年内家庭经济负担总额为829 524.5元人民币(下同),确诊前阶段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总额为478 435元,占57.68%;确诊后总额为351 089.5元,占42.32%。患者家庭直接经济负担(确诊前为300 989元,确诊后为215 795元)、患者直接医疗费用(确诊前为265 299元,确诊后为183 321元)、直接非医疗费用(确诊前为35 690元,确诊后为32 474元)、患者误工经济负担(确诊前为161 882.5元,确诊后为126 182.5元)和陪护误工经济负担(确诊前为15 563.5元,确诊后为9112元),确诊前产生的费用均高于确诊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79、3.7278、2.1429、1.9902、5.995,P值均<0.05)。湖南省政府在患病后1年内对354例患者投入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45 140元,其中确诊前投入为74 340元,确诊后为70 800元。2005年湖南省社会结核病直接经济负担160 742 351.7元(1.61亿元),其中确诊前为88 813 229.25(0.89亿元),确诊后为71 929 122.45(0.72亿元)。就诊延迟天数、就诊延误与否和就诊次数均与家庭肺结核经济负担呈正相关(β=0.604、0.815、0.662;Wald χ2=7.574、10.234、8.215;OR=1.829、2.259、1.939;95%CI=3.004~5.709、1.519~3.36、1.311~2.863);而首诊单位为肺结核防治机构者,呈负相关(β=-1.98, Wald χ2=21.429,OR=0.138,95%CI=0.058~0.327)。 结论 结核病经济负担(包括患者家庭、政府和社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经济负担均主要发生在疾病确诊前阶段,患者就诊及时性和医院的诊疗水平均是影响结核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肺结核耐药现状,探讨影响复治患者耐药产生的因素。 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广西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对14个市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0个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门诊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纳入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4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2例。收集复治患者社会和既往临床诊疗信息。收集痰标本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药敏试验。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复治患者社会经济以及既往诊疗因素对耐药的影响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 监测收集到1545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患者,总耐药率17.22%(266/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药率为11.97%(142/1186),复治涂阳患者耐药率为34.54%(124/359),复治患者总耐药率高于新发患者(χ2=98.473,P=0.000)。耐多药率为6.28%(97/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2.45%(29/118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8.94%(68/359),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新发患者(χ2=127.450,P=0.000);广泛耐多药率为0.19%(3/1545),全部为复治患者,复治患者广泛耐多药率0.84%(3/359)。复治患者耐药单因素分析表明,女性患者耐药率高于男性(OR=2.009,95%CI:1.145~3.523, χ2=6.062,P=0.014);壮族患者耐药率高于汉族(OR=1.609,95%CI:1.024~2.529,χ2=4.289, P=0.038);首次诊疗机构为综合医院的患者耐药率高于到结防机构或专科医院诊疗的患者(OR=1.967,95%CI:1.210~3.198,χ2=7.565, P=0.006);既往治疗次数2次及以上的患者耐药率高于仅接受过1次治疗的患者(OR=4.128,95%CI:2.506~6.801,χ2=33.160, P=0.000);非联合用药患者耐药率高于联合用药者(OR=3.419,95%CI:1.952~5.988,χ2=19.775, P=0.000);低收入家庭患者耐多药率高于高收入患者(OR=4.777,95%CI: 1.117~20.435,χ2=5.336, P=0.021)。 结论 当前广西耐药肺结核疫情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女性、壮族、低收入、不到定点结防机构诊治、反复多次治疗、不联合用药等可能是导致复治患者耐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提高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患者的转诊到位率,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发现率。方法通过广泛的面上宣传、一对一宣传、主动联系宣传及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培训宣传等形式,提高居民对肺结核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做到家喻户晓。结果2014年阿克陶县新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中痰涂片阳性患者56例、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79%,2015年涂阳肺结核病患者109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21.25%,两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 3,P0.001);涂阳登记率由2014年的256.84/10万提高到2015年的482.66/10万,两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8,P0.001);2015年920例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患者中,有850例主动到县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诊疗,转诊到位率由2014年的67.53%提高到2015年的9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5,P0.001);本县辖区医疗机构患者648例,接受到健康教育后主动到县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573例、到位率97.62%,本县以外医疗机构患者439例,到县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277例、到位率83.18%,治疗到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P0.001)。结论在新疆边远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和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提高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登记率。  相似文献   

19.
刘英  曹奕  张文  成君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0):808-811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6个区(县)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探索重庆市的耐药结核病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峡库区6个区(县)收集的1189 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传统药敏试验,其中1015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174例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根据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数据,分析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中的耐多药肺结核检出率、菌株运输情况及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未纳入治疗的原因。结果1189 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84 例(7.1%) 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不同性别耐多药检出率比较,男性为6.9%(61/883)、女性为7.5%(23/306),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不同年龄组间耐多药检出率比较,≤20岁、>20~岁、41~岁、61~80岁分别为6.9%(7/102)、8.7%(25/286)、7.8%(39/499)、4.3%(13/302),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05);从患者分类来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检出率为3.6%(37/1015),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7.0%(4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1)。耐多药可疑患者留痰至开展药敏试验的总体时间间隔平均为90.9d (66.0~118.9d)。84例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22例纳入治疗,纳入治疗率为26.2%(22/84);62例未纳入治疗,经济困难为未纳入治疗的第一位原因,其患者占41.9%(26/62)。结论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的筛查对象应为高危人群,应就近设立定点医院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诊疗管理点,并落实医保政策,解决患者的诊疗费用,以保障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2005-2009年北京市平谷区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登记和治疗管理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山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和治疗管理模式。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平谷区2005-2009年563例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登记数据、管理模式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2005-2009年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下达新涂阳发现任务指标总数为280例。 结果 2005-2009年全区共登记治疗管理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63例,山区、半山区肺结核患者381例,占67.7%,新登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32.86/10万;平原地区新登肺结核患者182例,占32.3%,新登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22.12/10万。山区、半山区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χ2=19.562,P<0.001)。2005-2009年年平均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13.27/10万,发现方式以转诊和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方式为主,达94.1%(530/563),新涂阳发现任务指标平均完成率为83.9%(235/280)。金海湖镇为我区肺结核的高发地区,2005-2009年新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8例,占全区的21.0%,其中合并有矽肺的涂阳肺结核患者22例,占金海湖镇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37.9%(22/58)。563例患者100%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全部采用家庭成员为督导员的全程督导管理方式,新涂阳患者强化期末平均痰菌转阴率为79.6%(187/23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88.9%(209/235)。 结论 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边远山区,及时主动发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并给予彻底、规范化的治疗,有效控制肺结核病在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