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无监督解混算法普遍存在着目标函数对噪声敏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端元提取和丰度估计性能不佳的缺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稳健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算法。方法 首先在传统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基础上,对目标函数加以改进,用更加稳健的L1范数作为重建误差项,提高算法对噪声的适应能力,得到新的无监督解混目标函数。针对新目标函数的非凸特性,利用梯度下降法对端元矩阵和丰度矩阵交替迭代求解,进而完成优化求解,得到端元和丰度估计值。结果 分别利用模拟和真实高光谱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模拟数据集中,将本文算法与具有代表性的5种无监督解混算法进行比较,相比于对比算法中最优者,本文算法在典型信噪比20 dB下,光谱角距离(spectral angle distance,SAD)增大了10.5%,信号重构误差(signal to reconstruction error,SRE)减小了9.3%;在真实数据集中,利用光谱库中的地物光谱特征验证本文算法端元提取质量,并利用真实地物分布定性分析丰度估计结果。结论 提出的基于稳健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无监督解混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的端元提取和丰度估计精度,解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高光谱解混是高光谱遥感数据分析中的热点问题,其难点在于信息不充分导致的问题病态性。基于光谱库的稀疏性解混方法是目前的代表性方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高光谱数据通常包含高斯、脉冲和死线等噪声,且各波段噪声的强度往往不同,因此常用的稀疏解混方法鲁棒性不够,解混精度有待提高。针对该问题,本文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非负稀疏分量分解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稀疏分量分析的鲁棒解混方法。方法 首先综合考虑真实高光谱数据的混合噪声及其各波段噪声强度不同的统计特性,在最大后验概率框架下建立非负矩阵稀疏分量分解模型,然后采用l1,1范数刻画噪声的稀疏性,l2,0范数刻画丰度的全局行稀疏性,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正则项刻画像元的局部同质性和分段平滑性,建立基于非负稀疏分量分析的高光谱鲁棒解混优化模型,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设计高效迭代算法。结果 在2组模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5种对比方法,提出方法在信号与重建误差比(signal to...  相似文献   

3.
杨亮东  杨志霞 《计算机应用》2019,39(5):1275-1281
针对鲁棒非负矩阵分解(RNMF)的运算规模随训练样本数量逐渐增多而不断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限制的增量式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对初始数据进行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然后,将其分解结果参与到后续迭代运算;最后,在对系数矩阵增加稀疏限制的情况下与增量式学习相结合,使目标函数值在迭代求解时下降地更快。该算法在节省运算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分解后数据的稀疏度。在数值实验中,将所提算法与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稀疏限制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RNMFSC)算法进行了比较。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运算时间和分解后数据的稀疏度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个算法,并且还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尤其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当聚类类别数为3时该算法的聚类准确率达到了91.6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混合像元问题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分析中普遍存在,非负矩阵分解的方法被引入到高光谱图像解混中。本文提出结合空间光谱预处理和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混合像元分解流程。方法 结合空间光谱预处理的约束非负矩阵分解,如最小体积约束、流行约束等,通过加入邻域的空间和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得更优的预选端元,从而对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结果进行优化。结果 在5组不同信噪比的模拟数据实验中,空间预处理(SPP)和空间光谱预处理(SSPP)均能够有效提高约束非负矩阵分解(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和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结果,其中SPP在不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都能优化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结果,而SSPP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预处理效果更佳。利用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矿区数据进行真实数据实验,SPP提高了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精度,而SSPP在复杂场景下,解混精度更佳。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实验均表明,空间光谱预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精度,特别是对于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融合空间和光谱信息对噪声有很好的鲁棒性。结论 本文对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添加空间光谱预处理,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空间和光谱信息,优化预选端元,加入空间光谱预处理的非负矩阵解混实验流程,在复杂场景情况下,对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非平滑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sNMF)在处理高光谱数据时,存在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nsNMF算法。采用传统nsNMF算法迭代的结果作为初始值,以避免PSO的盲目搜索。通过PSO搜索端元光谱矩阵,利用nsNMF算法更新端元光谱矩阵和丰度矩阵,以缩小搜索空间,降低计算复杂度,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nsNMF算法相比,该算法能获得更好的全局最优解,端元光谱和丰度值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既忽略数据的非局部结构,又难以有效应对噪声和野值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用于聚类的鲁棒结构正则化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分别构建一个近邻图和一个最大熵图描述数据的局部结构和非局部结构,并使用L2,1范数代价函数尝试解决噪声问题,从而学习到鲁棒具有判别力的表征。给出一个最优的迭代算法求解两个非负因子,该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已被理论和实验证明。在七个图像数据集上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无噪声和有噪声情况下聚类均优于其他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光谱图像解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高光谱图像中各个端元的分布不完全独立,不能将盲源分离方法直接应用于高光谱图像解混。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搜索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该算法根据高光谱图像丰度非负和丰度和为一特性构造相应的约束项,与互信息相结合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差分搜索算法对该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来实现高光谱图像解混。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高光谱图像解混问题,与已有其它算法相比,提高了图像解混的精度,并且针对不含纯像元的高光谱图像具有很好的解混效果。  相似文献   

8.
邹丽  蔡希彪  孙静  孙福明 《计算机科学》2018,45(12):251-254, 278
在高光谱图像中混合像元普遍存在,这极大地阻碍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进程,因此,在利用光谱图像的过程中,如何准确高效地进行混合像元解混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使用原始的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算法面临一些困难:首先,其目标函数为非凸函数,难以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其次,混合像元中并不存在纯像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基于双图正则的半监督NMF(Dual graph-regularized Constraine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DCNMF)混合像元解混算法。该算法采用了梯度下降法和迭代更新法则,既考虑了高光谱数据流形与光谱特征流形的几何结构,又能跳出局部极值,从而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通过真实的高光谱图像数据仿真实验表明,DCNMF算法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改善了解混效果,提高了解混精度,节约了计算时间,加快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谱重建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提出了一种高光谱与全色图像的有效解混方法.首先在高光谱图像的非负矩阵分解中引入光谱重建误差最小化的正则项,通过多目标寻优寻找最佳的正则项参数,以鼓励分解的光谱特征矩阵包含更真实的光谱特征;然后对全色图像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获得描述图像细节的丰度矩阵;最后利用光谱特征矩阵和丰度矩阵重建得到融合结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融合结果能在较好地保留全色图像细节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光谱畸变,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实际高光谱解混(HU)中噪声对解混精度的影响和光谱、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光谱距离聚类的群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首先,引入了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辨识算法(Hysime),通过计算特征值的方式估计信号矩阵和噪声矩阵;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光谱距离的聚类算法,对多个波段生成的光谱反射率距离值小于某一值的相邻像元进行合并聚类生成空间群结构;最后,在生成的群结构基础上进行稀疏化非负矩阵分解。实验分析表明,对于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而言,该算法都比传统算法产生更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光谱角距离(SAD),能够产生优于同类算法的解混效果。  相似文献   

11.
袁博 《计算机应用》2017,37(12):3563-3568
针对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高光谱解混存在的初始化与"局部极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空间相关约束NMF线性解混算法(MRF-NMF)。首先,通过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识别(HySime)法估算端元数量,同时利用顶点成分分析(VCA)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FCLS)初始化端元矩阵与丰度矩阵;其次,利用MRF模型建立描述地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能量函数,以此描述地物分布的空间相关特征;最后,将基于MRF的空间相关约束函数与NMF标准目标函数以交替迭代的形式参与解混,得出高光谱数据的端元信息与丰度分解结果。理论分析和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光谱数据空间相关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相比最小体积约束的NMF (MVC-NMF)、分段平滑和稀疏约束的NMF (PSNMFSC)和交互投影子梯度非负矩阵分解(APS-NMF)三种参考算法,所提算法的端元分解精度仍分别提高了7.82%、12.4%和10.1%,其丰度分解精度仍分别提高了8.34%、12.6%和9.87%。MRF-NMF能够弥补NMF对于空间相关特征描述能力的不足,减小解混结果中地物的空间能量分布误差。  相似文献   

12.
基于FAN模型的广义非负矩阵分解是一种非纯像元假设下有效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光谱解混算法。针对基于FAN模型的广义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快速实现问题,基于CUDA编程模型与存储器模型设计并行优化,对优化后算法的串行与并行部分进行任务分配与线程映射,设计合理的核函数实现各关键步骤。通过真实高光谱数据的光谱解混实验,结果表明CUDA并行优化后的算法相比串行算法,能达到较高的加速比,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动态WNMF及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鹏  郝群  宋勇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9):1266-1271
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有限,造成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不高,视觉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对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思想并将之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通过加权系数的设计指定重要特征,并在迭代过程中根据各区域相对重要程度的变化对加权系数进行动态调整,与标准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相比较,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目前常见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区域突变度作为目标函数的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平均梯度提高了36%以上,标准差提高了17%以上.  相似文献   

14.
陈善学  储成泉 《计算机应用》2019,39(8):2276-2280
针对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高光谱解混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受初始值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和正交约束相结合的NMF的线性解混算法SONMF。首先,从传统的基于NMF的高光谱线性解混方法出发,分析高光谱数据本身的理化特性;然后,结合丰度的稀疏性和端元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将稀疏非负矩阵分解(SNMF)和正交非负矩阵分解(ONMF)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到高光谱解混当中。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实验表明,相比顶点成分分析法(VCA)、SNMF和ONMF这三种参考解混算法,所提算法提高了线性解混的性能;其中,评价指标光谱角距离(SAD)降低了0.012~0.145。SONMF能够结合两种约束条件的优势,弥补传统基于NMF线性解混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表达的不足,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以凸几何模型为基础的标准线性解混模型的计算精度,利用离散粒子群算法((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来求解分段凸多模态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D-PSO为智能随机搜索算法,适合求解非凸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减少由凸分段数不确定性引起的解混误差。选取了16个地物作为端元,利用D-PSO方法求得其解混丰度反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端元位置与地面真值图上的端元位置互相匹配,D-PSO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高光谱图像中的目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非负矩阵分解(NMF)法用于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时产生的分解结果精度不高、对噪声敏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的流形正则化稀疏约束NMF混合像元分解算法——MRS-NMF。首先,通过基于熵率的超像素分割来构造高光谱图像的流形结构,把原图像分割为k个超像素块并把每个超像素块中具有相似性质的数据点标上相同的标签,定义像素块内有相同标签的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的权重矩阵,然后将权重矩阵应用于NMF的目标函数中以构造出流形正则化约束项;第二,在目标函数中添加二次抛物线函数以完成稀疏约束;最后,采用乘法迭代更新法则求解目标函数以得到端元矩阵和丰度矩阵的求解公式,同时设置最大迭代次数和容忍误差阈值,迭代运算得到最终结果。该方法有效利用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的高光谱数据中,与传统的流形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GLNMF)、L1/2-NMF和顶点成分分析-全约束最小二乘法(VCA-FCLS)等方法相比,MRS-NMF可以提高0.016~0.063的端元分解精度和0.01~0.05的丰度分解精度;而在真实的高光谱图像中,MRS-NMF较传统的GLNMF、顶点成分分析法(VCA)、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MVCNMF)等方法可以平均提高0.001~0.0437的端元分解精度。所提MRS-NMF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混合像元分解的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解混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2个问题:(1)用低分辨率高光谱图像(low-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image,LR-HSI)的光谱特征重建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high-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image,HR-HSI),而LR-HSI的空间降质会导致光谱的精度损失;(2)基于非负矩阵解混的算法由于目标函数非凸性,其求解对初始值敏感,导致端元和丰度值不稳定.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基于类解混的高光谱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图像聚类,以距离聚类中心最近的像素代替解混端元,避开了直接解混导致的解不稳定问题.其次,为每类地物分别学习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的相同场景HR-HSI和LR-HSI在光谱域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弥补由于空间降质导致的端元光谱精度损失.文中借鉴解混合思想,由低分辨率高光谱图像的端元重建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的端元,将其与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high-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image,HR-MSI)的稀疏系数结合得到HR-HSI.在4组数据集上验证本算法性能,与多种融合算法比较.实验表明,Salinas数据的实验结果在SAM,RMSE和ERGAS指标与次优的方法相比,它们的数值分别降低了5.5%,5.5%和1.6%;在Cuprite数据上数值降低了1.3%,3.9%和3.8%;在Indian Pines数据上数值分别降低了1.7%,4.0%和3.9%;在Pavia Center数据上,采用双三次插值时在SAM和ERGAS指标上与次优的方法相比数值分别降低了2.9%和8.5%;采用双线性插值时数值分别降低了3.5%和3.4%.所以,文中算法在有效地提升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考虑时间窗的甩挂运输多目标调度模型,提出一种改进樽海鞘算法的求解策略。通过引入混合变异算子,改进樽海鞘算法领导者位置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增加种群多样性;通过引入动态惯性权重策略,使追随者在迭代后期减小搜索步长,提高算法收敛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的樽海鞘算法具有较高的全局搜索能力,能有效得出甩挂运输多目标问题最优解,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为大型企业运输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的高光谱解混(Hyperspectral Unmixing,HU)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可以将一个非负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ry, HSI)数据矩阵分解为两个非负矩阵的乘积,分别对应于端元矩阵和丰度系数矩阵。目前,图约束的NMF算法已经被证明对高光谱解混是有效的,因为它们可以捕获HSI的几何特性。为了挖掘数据在混合过程中的几何结构和稀疏性,提出了一种稀疏的Hessian图正则化NMF(SHGNMF)算法。SHGNMF算法是将丰度矩阵的L1/2正则化器和Hessian图正则化项都添加到每个NMF模型中,同时采用乘法更新规则。最后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SHGNMF算法相对于其他NMF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自适应鲁棒最小体积高光谱解混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高光谱图像解混的目的在于从低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图像中找到端元与对应的丰度.本文根据解混算法中的最小体积准则,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最小体积高光谱解混算法(Robust minimum volume based algorithm with automatically estimating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s for hyperspectral unmixing,RMVHU).本算法通过引入负数惩罚正则项,替换了同类算法中的丰度非负性约束(Non-negativity constraint,ANC),使算法对图像中的噪声与异常值具有更强的鲁棒性;采用循环最小化方法,将非凸优化问题分解为凸优化子问题,然后应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解决随着像素点个数增大带来的求解困难问题;对于正则项系数,本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并且通过定性分析,说明了该调整方法的合理性.将算法应用于合成数据与实际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取得更为优秀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