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单向拉伸、双向等拉、平面应变、纯剪四种基本状态的试验和锥杯、扩孔、拉深、杯突四种模拟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基本材料参数和模拟指标。根据这些试验数据,用解析法建立了基本成形性和模拟成形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用数理统计法,探讨了这两类性能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发基本试验、简化和精化模拟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冷轧薄板成形性能研究的重点是成形极限,叙述成形性研究的基本试验和模拟试验方法,分析由这些试验获得的指标参数在评估冷轧薄板成形性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焊缝对拼焊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对冷轧薄钢板进行拼焊,通过对拼焊板进行拉伸试验和模拟成形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焊缝对拉伸性能参数和成形性能参数的影响,比较了拼焊板与母材性能的差异,分析了强度比和厚度比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及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铝合金板拉伸性能与成形能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找到适合于评估汽车用铝合金板成形性能的参数,本文在模拟试验获得的样本数据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汽车用铝合金板单向拉伸性能参数与其拉深性能、胀形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单向拉伸性能参数中,硬化指数n对汽车用铝合金的拉深极限凸模行程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而总延伸率δ对胀形极限凸模行程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n值和δ值分别是评估汽车用铝合金板拉深性能和胀形性能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金属板材渐进成形的成形质量、成形精度、成形效率和成形极限,了解不同渐进成形工艺对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典型方锥台制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2种渐进成形工艺进行了三维建模,对比分析了单点渐进成形和多点复合渐进成形对制件等效塑性应变、厚度分布和成形精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点渐进成形的等效塑性应变和厚度减薄主要集中在制件相邻侧壁间的拐角处,而多点复合渐进成形的等效塑性应变和厚度减薄均匀地分布在制件成形区;相同成形工艺参数下,相比单点渐进成形,多点复合渐进成形更有利于制件的成形效率、成形质量、成形精度和成形极限的提高,更有利于抑制破裂等失稳现象的产生.2种渐进成形工艺的成形试验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相符.  相似文献   

6.
AZ31B镁合金板材冲压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AZ31B镁合金板材的冲压性能.通过室温和中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AZ31B镁合金板材的基本冲压性能,如σb、σs、σs/σb、σ、n、γ和△γ等性能指标;通过模拟成形实验研究了杯突值、弯曲性能、拉深性能、扩孔性能以及成形极限图FLD等,为制定冲压成形工艺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AZ31B镁合金板材的冲压性能室温下较低而中高温则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金属板带成形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体系的构成,以及这些标准的制修订过程,最后提出了标准制修订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该标准体系尚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冲压领域常用板材成形性能试验方法,包括国标收录的拉深、凸耳、杯突、扩孔、弯曲、锥杯、FLC试验,以及国标没有收录的抗凹性、摩擦、拉弯回弹、方板对角拉伸、波纹度试验等试验方法,对各种试验方法从试验目的、试样制备以及试验仪器选用等环节作了详细介绍。然后,针对目前成形性能试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最后,对板材成形性研究领域最新的试验技术以及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纤维金属层合板(FMLs)在基本力学性能、单向拉伸、弯曲、拉深成形及半球胀形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FMLs表面处理方式、组分材料厚度、成形工艺条件、模具结构参数、中间纤维铺层方向及铺层方式等因素对材料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为研发和制造新型轻量化FMLs车身构件进行合理的材料铺层设计、确定优化工艺方案提供依据.指出了建立相应FMLs材料性能预测模型、本构关系模型、成形极限理论、破裂失效判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对ME20M镁合金板料进行了热拉深成形性能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表明,ME20M镁板热拉深成形极限高度随实验参数的不同而不同,其塑性成形性能随温度的升高明显改善;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实验参数下镁合金板料热拉深成形极限的高度.对热拉深成形件传力区部位进行金相实验得知,合理控制热拉深实验参数能保证镁合金塑性成形件微观组织,进而保证成形件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弯曲实验对复合材料夹层板的成形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和单层金属板相比,夹层板的成形有其特殊规律,胶膜和润滑条件对其成形有较大影响,在弯曲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反向弯曲,工艺条件的改进可消除这种反向弯曲。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两种非晶硅酸铝纤维经热处理产生的莫来石晶相(3Al2O3·2SiO2),纤维截面上Al+3、Si+4和O-2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它对纤维预制体真空过滤成型性的影响,并阐明其机理。结果表明:晶体化热处理后,非晶纤维出现占重量约50%的莫来石相,其余为非晶相;晶体化过程中,纤维截面上距表面约400A的薄层内,伴随人Al+3,Si+4和O-2分布变化,表面薄层富集Si+4,即SiO2。这些变化,为单根纤维抗拉强度下降三分之二左右的原因;经热处理、机械打断和湿过程处理后,纤维的平均长度明显降低,环状预制体自由形成表面的粗糙度Ra急剧下降,内表面光滑圆整,真空过滤成型性比原始纤维好得多。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compares negative incremental forming (NIF) and positive incremental forming (PIF) processes by geometrical considerations,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alyses,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Conical frusta were manufactured starting from AA5052H19 aluminum alloy sheets using both techniques. The processes were also simulated with LS-DYNA software and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was observed. The analysis of forming forces, forming limit diagrams (FLDs), and sheets thinning highlights that the PIF technique allows one to reach higher formability and geometrical accuracy. Finally,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urface quality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骨组织工程PLGA/TC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小琛  颜永年  熊卓  孙磊  陈磊  陶剑锋 《材料导报》2003,17(12):77-79,76
骨组织工程的支架要求有与人骨在功能梯度上相一致的材料结构、几何结构和生理功能。PLGA/TCP复合材料具有适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综合性能。以快速成形技术低温沉积工艺的成形效果来评价材料的成形性能,以体外降解试验来评价材料的降解性能,以国家标准的方法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对PLGA和TCP不同配比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TCP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细胞毒性,加快了材料的降解,但同时降低了材料的成形性能。从骨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来看,低的细胞毒性是需要首先得到保证的,成形性能则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带有反向压力粘性介质压力胀形过程中接触条件对板材成形性的影响规律,利用DEFORMTM-2D结合韧性断裂准则对覆层板粘性介质压力胀形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接触表面无摩擦单纯依靠反向压力能够提高板材成形极限,随着接触表面摩擦系数增大,板材壁厚分布愈均匀,板材的破裂位置由试件顶端转移到凹模圆角处,板材成形极限显著提高.因此,在三维应力状态下有效控制板材所受法向压力和界面摩擦力可以提高板材成形性.  相似文献   

16.
张峥 《材料工程》1998,(9):39-41
在简介介可焊Al-Li合金发展过程的同时,综述了合金微观组织特点及添加元素的作用、焊接性能及冷加工性能,介绍了该合金在航天领域中的几个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7.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etch flange forming of Al–Mg sheet AA5182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 constitutive models of Gurson–Tvergaard–Needleman (GTN) and Sun and Wang, respectively. Stress and strain-controlled nucleation rules are adopted for both models. The lower bound model of Sun and Wang has been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void coalescence criterion of Tvergaard and Needleman to form the so-called Sun–Tvergaard–Needleman (STN) model. Upper and lower bound formability predictions are combined to create a predictive formability band as actual formability lies between these limits. The resulting formability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 appropriate void nucleation stress and strai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 NX 平台,构建了参数化关联驱动的汽车覆盖件可成形性分析系统 QFW( Quick Forming Wizard) 。 通过自定义数据框架和关联存储技术,建立了合理的驱动更新机制,实现了 CAE 仿真过程参数化更新。 系统直接在 NX 产品模型中进行 CAE 建模,将 CAE 分析直接与产品进行参数关联,不用反复建模便可实现产品数学模型和工艺参数更新后的模拟。 采用改进的有限元逆算法,能快速预测覆盖件产品的整体可成形性和局部翻边区域可成形性,同时计算出修边线尺寸。 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参数化更新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