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国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商品名:欣维宁)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经危险度分层归为高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SEMI)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60例,在冠脉造影后,拟行PCI术时,在导丝/球囊通过病变处后,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10μg/kg,3min内推注,继之以0.15μg/(kg.min)静脉泵入,持续24h;对照组60例,常规行PCI;比较二组PCI术后即刻造影的TIMI血流分级,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相关血管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即刻TIMT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小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二组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减少。结论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9例高危NSTE-ACS患者行介入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不少于3min弹丸式注射,随后0.15μg.kg-1.min-1维持24~48h;术中推注普通肝素50~70U/kg;观察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30d及6个月的复合临床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血管化)。结果患者均无出血性脑梗死、严重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牙龈出血发生率为10.2%,皮下出血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3.4%,随访30d及6个月患者均无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血管化率为6.8%。结论替罗非班在高危NSTE-ACS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予替罗非班负荷量10μg/kg,3min内推完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继以0.15μg/(kg·min)持续24~36h。观察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心功能、血小板计数。结果试验组30d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降低(9.5%比20.0%,P〈0.05),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明显减少(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可进一步减少心月几缺血事件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与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观察2d、30d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2d、30d的临床终点事件(包括死亡、新发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即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未见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阿司匹林、依诺肝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血运重建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48例ACS患者,其中男27例,女21例。患者均符合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适应证。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按0.4μg.kg-1.min-1剂量静脉滴注,术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减为半量,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按ACS的常规剂量使用;观察用药后4.5d和30.0d内任何原因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4.5d和30.0d内均未见新的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发生,亦无死亡发生,3例(6.2%)无复流或慢血流患者经应用替罗非班后恢复正常血流。4例(8.3%)发生轻中度出血,无严重出血发生。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后明显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是一高选择性、抗血小板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6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行PCI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23.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替罗非班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行PCI术前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手术前加用替罗非班,并维持72h。观察两组30d发生的复合终点事件、介入治疗术后TIMI血流的恢复、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给药后24h及30d内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血运再重建等复合终点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性;治疗组术后恢复血流TIMIⅢ级比例为90%,而对照组为81%,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比对照组有增多,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安全用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可进一步改善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减少其心肌坏死,最大程度上保护心脏功能,且可降低24h及30d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诊断为高危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评价并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严重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可提高高危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抗血小板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分别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或低分子肝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1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阿司匹林300 mg和氟吡格雷600 mg负荷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依诺肝素组,前者使用替罗非班静脉用药12~24 h,后者接受依诺肝素皮下注射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缺血事件,严重出血并发症和轻微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穿刺部血管并发症.结果 替罗非班组心脏缺血事件、严重出血并发症、轻微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少症、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为8.0%,3.4%,6.8%,3.4%,3.4%.依诺肝素组分别为7%,2.3%,1.0%,2.3%,5.8%.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充分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负荷治疗并行经皮冠脉治疗的前提下,术后加用替罗非班或依诺肝素效果良好,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替罗非班12~24 h与使用依诺肝素5 d的安全性与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晋辉  薛永华 《中外医疗》2013,32(9):105+107
目的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并冠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确诊NSTE-ACS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全量组和半量组各40例,常规给予抗凝抗栓治疗并行PCI术,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前4~6h开始应用替罗非班,全量组起始推注剂量、持续静脉泵入速率分别为10μg/kg和0.15μg/(kg·min),半量组均减半应用。结果半量组TIMI3级血流获得率、TMPG灌注2~3级获得率、MACE事件发生率与全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全量组(P<0.05)。结论半量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NSTE-ACS,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近期预后理想,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冠脉内注射欣维宁(替罗非班)及静脉泵入欣维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2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30例)进入导管室前静脉泵入欣维宁5ml/h,如术中发生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血栓形成,再冠脉内注射欣维宁10-30ml/次,术后继续静脉泵入5-7ml/h,维持36-72小时,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0例PCI中有1例因高龄死于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1例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停用欣维宁后面发生支架内再闭塞,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因牙龈出血而减量,改为欣维宁2ml/h静脉泵入,无严重并发症和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静脉内泵入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术后出现的事件或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结果:两组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在经桡动脉PCI围术期与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替罗非班,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比较两组48 h和7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治疗组48 h和7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抗血小板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分别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或低分子肝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1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600mg负荷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依诺肝素组,前者使用替罗非班静脉用药12~24h,后者接受依诺肝素皮下注射5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缺血事件,严重出血并发症和轻微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穿刺部血管并发症。结果 替罗非班组心脏缺血事件,严重出血并发症,轻微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少症,穿刺部血管并发症为8.0%,3.4%,6.8%,3.4%,3.4%。依诺肝素组分别为7%,2.3%,1.0%,2.3%,5.8%。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充分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负荷治疗并行经皮冠脉治疗的前提下,术后加用替罗非班或依诺肝素效果良好,严重出血并发症率低;使用替罗非班12~24h与使用依诺肝素5天的安全性与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2例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心电图改变、心功能影响以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明显减少(P〈0.05);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围术期皮肤、黏膜及穿刺部位并发症较对照组略增高。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有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共入选123例ACS患者,其中男69例,女54例,均符合冠脉介入治疗适应证并成功进行了冠脉血运重建。替罗非班按0.4μg.kg^-1.min^-1静脉滴注,30 min后改为0.1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24~48 h。术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减为半量,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按ACS的常规剂量使用。观察用药后30 d及1年内任何原因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30 d内因颅内出血死亡1例(0.8%),无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发生。随访1年内无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发生,发生心绞痛2例(1.6%)。发生轻中度出血15例(12.2%),严重出血2例(1.6%)。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是一种选择性高、抗血小板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长期随访疗效肯定,适合ACS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07~2011-04间,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6).比较PCI前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分级、出血事件和血...  相似文献   

18.
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非ST段抬高ACS高危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52例(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24h和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等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9.6%、16.7%,P<0.05),两组均未见大量出血或小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ACS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背景:已证实在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时,依诺肝素或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替罗非班与普通肝素合用的效果都优于单用普通肝素。依诺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合用是否与目前普通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合用的标准治疗方案同样安全有效,尚不清楚。目的:与普通肝素、替罗非班合用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比较,评价依诺肝素、替罗非班合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机构和受试者:一项在接受替罗非班和阿司匹林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进行的前瞻性、国际性、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试验,…  相似文献   

2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258-261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3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术中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术后以0.2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20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h)持续静脉滴注24~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落百分比(91.3%和93.7%),TIMI 3级血流比例(95.9%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0%和1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出血率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