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莲湖区3~6岁儿童乳牙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整群随机选取西安莲湖区10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和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998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66.03%,重症低龄儿童龋齿(SECC)占51.90%;龋均为2.89,龋齿充填率为2.81%。低龄龋病儿童(ECC)和SECC的发生率,随患儿年龄升高的线性增加趋势有统计学性意义(均P<0.05)。龋患率最高的牙位为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上颌呈W型分布,下颌呈倒V型分布。经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368)、含奶瓶入睡(OR=2.273)、经常摄入甜食或含糖饮料(OR=1.873)和睡前进食(OR=1.162)为影响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家长乳牙保健意识(OR=0.254)、3岁前开始刷牙(OR=0.649)和刷牙频率(早晚刷牙)(OR=0.331)为影响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西安市莲湖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较高,龋齿充填率低;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含奶瓶入睡、经常摄入甜食或含糖饮料和睡前进食,保护因素为家长乳牙保健意识、3岁前开始刷牙和刷牙频率。应对家长加强乳牙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牙龋齿对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的影响。 方法 2016年11月整群随机抽样选择珠海市区三所小学一年级7岁儿童开展口腔龋齿检查,将有乳牙龋齿的学生作为乳牙龋齿组,乳牙无龋齿的作为对照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第一恒磨牙龋患率;分析第一恒磨牙的龋齿数与乳牙龋齿数相关性;比较第一恒磨牙在不同萌出阶段的龋患率。 结果 三所小学7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率92.5%,第一恒磨牙龋齿率为13.5%,第一恒磨牙龋均为(1.99±1.06)。乳牙龋齿率61.93%,乳牙龋均(4.35±2.67)。女生第一恒磨牙龋齿率18.54%,男生第一恒磨牙龋齿率9.06%,女生第一恒磨牙龋齿率高于男生(χ2=11.453,P=0.001)。女生乳牙龋齿率66.67%,男生乳牙龋齿率57.87%,女生乳牙龋齿率高于男生(χ2=5.68,P=0.017)。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乳牙龋齿组相对于对照组发生第一恒磨牙龋齿的相对危险度(RR=3.18,95%CI:1.84~5.51),在女生中(RR=4.15,95%CI:1.84~9.36),男生乳牙龋齿组和对照组第一恒磨牙龋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恒磨牙龋齿数与乳牙龋齿数正相关(r=0.308,P=0.003)。第一恒磨牙在萌出第1个时龋齿率最高(44.4%)。 结论 7岁儿童的乳牙龋齿是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在第一恒磨牙刚萌出时应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西安市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龋病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西安市3所幼儿园88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西安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分别为51.08%、2.25颗和8.88%,各年龄组间患龋率(χ2=13.260,P<0.05)和龋均(F=24.3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龋率和龋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患龋率和龋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增大、断奶年龄晚、每天食用甜食频率高、软垢指数高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次数多、使用含氟牙膏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西安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严重,充填率低,建议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采取局部用氟、窝沟封闭等干预措施,预防儿童龋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了解漯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与龋齿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9-10月对漯河市6所市级公立幼儿园2 196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齿检查,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受检儿童患龋率为58.01%,龋均为1.74,龋齿充填率为1.23%.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下颌第二乳磨牙,其次是上颌乳中切牙和第一乳磨牙,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78,P<0.01).不同性别儿童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龋均和龋齿充填率增加,各年龄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755,P<0.05).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是否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是否及时漱口等因素与患龋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53.220,24.338,142.296,P值均<0.05);经常吃甜食、含奶嘴睡觉、喜欢喝碳酸饮料等饮食习惯与患龋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163.396,122.449,36.307,P值均<0.05).结论 漯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7年对滨湖区48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儿童龋病流行特征。结果共调查3~6岁学龄前儿童21589人,总患龋率为38.78%,龋均为4.25颗,充填率为3.06%。患龋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2趋势=905.624,P<0.05),学龄前儿童龋均数和充填率均以6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366、69.790,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和充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公办园儿童患龋率(41.57%)、龋齿充填率(3.24%)均高于民办园(35.12%、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4.76,P值均<0.05)。城市儿童患龋率(36.30%)低于乡村儿童(42.41%),龋齿充填率(3.95%)高于乡村儿童(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6、112.672,P值均<0.01)。结论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偏低,尤其是乡村地区,应加强龋病早期防治及口腔卫生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平顶山市五县、三区的1 762名8岁学龄儿童(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 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患龋率84.68%,龋均4.79,农村患龋率高于城市,而乳恒牙龋齿充填率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儿童患6颗及以上龋齿的概率分别为35.61%和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岁学龄儿童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83.65%、25.77%,乳磨牙患龋与恒磨牙患龋有相关性(r=0.236,OR=11.24)。结论 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患龋率较高,且农村高于城市,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预防控制工作,降低城乡儿童的患龋率。  相似文献   

7.
樊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35-5137
目的:了解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 1997年公布的龋齿检查及记录标准,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高邮市18所城乡幼儿园的2 634名3~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93%,龋均为3.18;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龋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P<0.01);乳牙龋齿未治占龋失补总数的94.06%;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仅占7.95%,要求孩子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只有27.02%。结论: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却较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3~6岁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采用普查形式对黄浦区12所幼儿园的3 2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黄浦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1.4%,龋均为2.39,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5.5%;乳牙患龋状况和龋齿充填情况随年龄增加而提升,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岁儿童82.7%的龋齿集中在1/3儿童;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黄浦区3岁、4岁、5岁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龋齿充填构成比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和充填情况好于全国水平,但龋患仍处于高流行水平,龋损充填依然不足。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特别是龋病高危儿童的监测和防治,并且乳牙龋病预防关口需前移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比较分析广州市2008与2015年两次“广州市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5岁组儿童相关调查数据,并对2015年广州市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以及因龋充填率分别由2008年的56.11%、3.04和3.01%上升至2015年的76.78%、5.47和4.05%。2008年和2015年农村儿童患龋率和龋均(2008年:78.89%,5.33;2015年:86.05%,6.91)均高于城市儿童(2008年:48.52%,2.28;2015年:74.22%,5.07),而因龋充填率农村儿童(2008年:1.04%;2015年:1.15%)则均低于城市儿童(2008年:4.55%;2015年:5.14%);患龋率、龋均及因龋充填率两次调查男女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72.06%的乳牙龋发生在上乳中切牙和第一、二乳磨牙中;70.31%龋坏的乳牙发生在32.16%的儿童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前有进食甜食习惯(OR=1.45,95%CI:1.08~1.94),2岁后才开始刷牙(OR=1.41,95%CI:1.06~1.86),父母学历低(OR=1.58,95%CI:1.19~2.11)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差(OR=1.81,95%CI:1.23~2.67)是儿童乳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严重、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率低,应进一步加强防龋和治疗措施,降低儿童龋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为制定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策略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30日—11月23日,在深圳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834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牙列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并采用与儿童家长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3、4、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7.54%、58.77%、72.3%,龋均分别为2.06、3.27、4.52,龋齿充填率依次为2.67%、6.09%、15.02%。经济水平较好地区4岁和5岁儿童乳牙龋均低于经济较差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1;t=3.36,P=0.001),其余各年龄组儿童不同性别及经济水平间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地区经济水平、糖摄入频率和睡前甜点食用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有相关性(P<0.05)。结论深圳市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较为严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防治,强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健康行为,为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张家港市16所幼儿园的1 405名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并发放问卷,由家长填写后统一收回。结果 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 61.99%,龋均为2.81,龋失补充填率为3.54%;男、女童患龋率分别为63.21%、6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患龋率分别为60.86%、6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升高,在不同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0,P<0.05);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儿童占30.25%,从长第一个牙就开始刷牙的仅占1.00%, 18.78%的儿童只是偶尔刷牙甚至不刷牙。饮食方面仅有23.42%的儿童不在睡前吃甜食。睡前高频进食甜食和开始刷牙的年龄较大是儿童龋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40、14.913,P<0.05)。结论 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较高,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应加强对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沈阳市儿童乳牙患龋的现状, 为乳牙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对沈阳市20所幼儿园的3 868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采用SPSS 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868名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5.98%和3.49, 各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 并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和龋均不断增加;各牙位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上颌患龋明显高于下颌(P<0.01);各幼儿园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因素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男女之间, 女性高于男性,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沈阳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较高, 要加强乳牙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开展氟离子透入法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8所托幼机构的3~4岁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儿童在进行口腔健康指导的同时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生产的NF-Ⅱ型护齿仪进行氟离子透入防龋,一年两次;对照组儿童常规口腔健康指导,两年后观察两组儿童的患龋率、龋均和新龋发生率。结果 两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龋率分别为67.9%、74.3%;龋均分别为3.5±3.9、4.9±3.7 ;新龋发生率分别为17.3%、23.4%,患龋率、龋均、新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每半年专业应用一次氟离子透入可以有效预防儿童乳牙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了解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状况,为有效开展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南部山区6个区县12所小学2 907名6~ 12岁小学生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6~12岁学生总患龋率为60.7%,龋均为(1.76±2.08),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6%;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为(0.45±0.86),龋齿充填构成比为2.4%,窝沟封闭率为6.7%;乳牙患龋率为47.0%,龋均为(1.31±1.87),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3%.以上各指标不同民族、年龄、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为10.2%,乡镇学校的窝沟封闭率为0.结论 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窝沟封闭率较低,应加强综合干预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托幼机构小班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区共25 862例托幼机构小班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江苏省托幼机构小班儿童总的患龋率达41.89%,上颌各牙位患龋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尖牙;下颌患龋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下颌前牙。不同性别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农村儿童患龋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龋率不同年龄段间有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江苏省入托儿童即有较高的乳牙患龋率,加强儿童家庭口腔健康宣教、做好早期口腔保健是降低儿童患龋率之必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宁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宁夏学生贫血的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宁夏回、汉族7、9、12、14岁四个年龄段3 7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贫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宁夏中小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8.1%,回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7%(140/1 615),略高于汉族学生的7.7%(165/2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回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为7.2%,中重度贫血检出率为1.4%,汉族学生分别为6.4%、1.3%。在低年龄组中,回、汉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中,年龄(9岁OR=0.53,95%CI:0.33~0.85,P<0.05;12岁OR=0.51, 95%CI:0.32~0.82,P<0.05)、营养不良(OR=0.63,95%CI:0.45~0.87,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回族学生中,性别(OR=1.65,95%CI:1.15~2.36,P<0.05)、年龄(9岁OR=0.35,95%CI:0.21~0.58,P<0.05;12岁OR=0.54, 95%CI:0.32~0.92,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民族与女生、乡村、12岁、14岁学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针对回、汉族的不同民族差异制定贫血防治措施,建议增加回族学生饮食中含铁食物的摄入,关注贫血间的性别、城乡差异,进而提高宁夏回、汉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3~6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北京市海淀区集体儿童龋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3月-4月对北京市海淀区16所幼儿园的5 586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样本3~6岁儿童乳牙平均患龋率64.43%,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逐年增加(χ2=133.549,P<0.001);样本儿童龋均为3.70±4.10,不同年龄组儿童龋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323,P<0.001);样本儿童患龋的好发牙位随着年龄的增加从上切牙向磨牙转移。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乳牙患龋率较高,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龋好发部位不同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探讨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方法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标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762名适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患龋率84.68%,龋均4.79,城乡结合区域及农村儿童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83.65%、25.77%;城乡类型(OR=22.42)、家庭收入(OR=10.21)、睡前是否有吃零食习惯(OR=8.01)、吃完零食是否刷牙(OR=6.00)、进食甜食频率(OR=8.28)、刷牙方法(OR=8.88)、家长是否检查刷牙效果(OR=9.15)是影响患龋率的因素。 结论 平顶山市农村及城乡结合区域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城市和农村幼儿家庭养育环境进行比较,为改善农村家庭养育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1个城市和农村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幼儿版《家庭环境观察评定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幼儿家庭进行入户访谈和观察。结果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家庭存在显著差距,农村幼儿家庭在物质环境(t=-8.17,P0.01)、认知养育环境(t=-2.33,P0.05)、情感养育环境(t=-2.47,P0.05)、社会性养育环境(t=-8.41,P0.01)及总体环境(t=-8.29,P0.01)。结论农村幼儿家庭养育环境得分低于城市幼儿家庭,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