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TB)、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TB+COPD)、潜伏性肺结核(LTBI)、肺炎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6月,招募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住院患者,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30例ATB患者(ATB组)、30例LTBI患者(LTBI组)、30例肺炎患者(肺炎组)、30例ATB+COPD患者(ATB+COPD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静脉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水平。结果 ATB+COPD组的CD3+T淋巴细胞水平、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ATB组、LTBI组和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15、24.39、12.31,P均<0.05)。ATB组的CD4<...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时,不同CD4+基线值艾滋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的差异,为艾滋病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 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艾滋病患者174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不同分为两组,低值组(CD4+T淋巴细胞<200/mm3)和高值组(CD4+T淋巴细胞≥200/mm3),每组均为8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项指标(包括Treg、Th2、Th17、CD4+T、CD8+T)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方式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Th17、CD4+T、Th17/Treg、CD4+T/CD8+T) 、治疗6个月(Treg、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治疗12个月(Treg、Th2、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点指标(Treg、Th2、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具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低患者,经高效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较差,因此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病毒治疗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庆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受试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1.90%(P <0.05)。研究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86%和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AFP、CEA、CA199、CD3+、CD4+/CD8+、NK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变化,计算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 84.44%,χ2=0.932,P=0.334);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34+ CD38-组(n=36)和CD34+CD38+组(n=58)。2组患者诱导方案均为IA方案。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34+ CD38-组患者CRR为77.8%,CD34+CD38+组为86.2%,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 CD38-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53.8%和36.0%)均高于CD34+CD38+组(27.9%和14.3%)(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OS(13.60个月)小于CD34+CD38+组(20.3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DFS(12.87个月)小于CD34+CD38+组(33.9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52.8%和38.9%)低于CD34+CD38+组(75.9%和48.3%)(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34+ CD38-抗原的表达为初诊AML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预后指标,表达CD34+ CD38-抗原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规律化学治疗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及同时间段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化学治疗,共治疗6个月。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4、6个月时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测定外周血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治疗6个月后,采集观察组患者清晨痰标本,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耐多药组和非耐药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治疗6个月后,评估患者病情转归,依据病情转归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4+/CD8+、CD4+对病情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青蒿汤加减方对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搜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C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外用甘草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青蒿汤加减方,连续治疗4周。以瘙痒症状、皮损面积以及形态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T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CD3+CD4+/CD3+CD8+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及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oluble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sFa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散对胆道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胆道术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肝胆胰外科诊断为良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共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胆道术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五苓散方(颗粒剂),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胆道术后治疗5 d、7 d,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均较术前1 d增加(均P<0.05),CD4+CD25+Treg细胞较术前1 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 d、7 d两组组间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  相似文献   

9.
樵书宏  寇鹏涛  郭娟莉  王琳  王莲 《海南医学》2023,(10):1424-1428
目的 探究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疼痛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商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案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物质P (SP)、β-内啡肽(β-EP)]、炎性因子水平[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CD8+)、CD4+/CD8+];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疱疹结痂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播散性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结果 23例非艾滋病播散性NTM病患者中,21例存在基础疾病,以风湿免疫病(7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23例)。辅助检查提示多存在贫血[血红蛋白(85.78±25.47)g/L]、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29(27~32)g/L];血沉[(85.73±43.78)mm/h]和超敏C反应蛋白[(112.00±70.90)mg/L] 升高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0.69(0.29~2.10)×10 9/L]。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提示CD4 +T细胞[213(113~775)个/μl]、CD8 +T细胞[267(99~457)个/μl]、B淋巴细胞[39(4~165)个/μl]、NK细胞[88(32~279)个/μl]降低和CD8 +T细胞的D抗原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38表达比例[HLA-DR +CD8 +/CD8 + 60(40~68)%和CD38 +CD8 +/CD8 + 81(65~90)%]升高。最常见病原体为胞内分枝杆菌(6例)。死亡患者淋巴细胞、CD8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计数低于存活患者(P值分别为0.045、0.045、0.032和0.010)。 结论 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NTM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低蛋白血症、炎症指标升高,多发生于有基础病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B细胞计数和NK细胞下降患者可能更易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OS、IL-10、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抗生素、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及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塞曲司特80 mg•d-1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通过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BD型流式细胞仪及肺功能仪测定IL-10、EOS、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通气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10、FEV1/FVC、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IL-10、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OS、CD4阳性(CD4+)T淋巴细胞的百 分比、CD4+/CD8+、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治疗 前(P<0.05);治疗组EOS、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曲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IL-10水平,并通过降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及NK细胞百分比纠正免疫失衡,同时可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62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MMP-9、VEGF、BFGF、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21年12月行allo-HSCT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V-DNA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2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分析E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EBV-DNA感染率和病毒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T淋巴细胞与CD4+/CD8+比值在研究组EBV阳性组患者中含量低于EB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5)。研究组EBV阴性组与EBV阳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主要分布在20%~<40%,2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9,P=0.010),CD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阐明CTLA-4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胶质瘤组,健康志愿者4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分析其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最高,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Ⅲ级胶质瘤(P<0.01),Ⅲ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Ⅱ级胶质瘤(P<0.01);术后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低于术前(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给予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每3周1次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或每2周1次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定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直至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治疗不耐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本方案客观缓解率为28.1%,疾病控制率为87.5%,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2个月。治疗2个周期后CD3+、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CD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肺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中,可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并且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陆坤  沈辉  陈茜  朱青  朱莹 《医学研究生学报》2023,(10):1066-1071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Cam)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胸苷激酶1(TK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局部晚期NSCLC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Cam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情况和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血清PD-1、TK1、MMP-9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1年生存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6.67%)、客观缓解率(53.33%)均高于对照组(63.33%、26.67%)(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前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4+CD25+CD127low/-reg百分比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离28例CHB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分别对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CD127low/-Treg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CHB组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3.36%±2.59% 和 4.05%±1.63%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0%±0.66%和1.75%±0.83%,P<0.01)。ALT大于100 U•L-1的患者中CD4+CD25high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4.26%±3.10%)高于ALT小于100U•L-1的患者(2.52%±2.72% ,P<0.05)。CD4+CD25high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CD4+CD25+Treg的升高可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影响病毒清除。CD25高表达水平易受转氨酶水平的影响,CD127用来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鉴定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对肺结核患者CD4+、CD8+T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接诊的96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环丝氨酸胶囊口服,观察组予以利奈唑胺、环丝氨酸胶囊联合口服,为期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CD4+、CD8+T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用药安全性、实验室相关指标等)。结果: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程度高(P<0.05);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环丝氨酸胶囊的联合使用可获取较好效果,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控制肺结核...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分析CD4+CD25+及CD4+CD25highT细胞中表达Foxp3+T细胞的百分比,并与正常对照组(n=32)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及Ⅱ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Ⅲ及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均明显增高(P<0.05),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的百分比也逐渐增高;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 及CD4+CD25high Foxp3+T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增高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病及免疫机制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检测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 方法 对河南省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基线免疫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350个/mm3)132例、常规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1个/mm3~349个/mm3)200例和延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0 个/mm3)329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符合条件的抗病毒治疗患者661例,总耐药率为34.3%(227/661),其中早期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出现耐药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1.2%(28/132)、 35.5%(71/200)和 38.9%(128/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治疗(OR=0.31, 95%CI 0.19~0.51, P<0.001)、依从性高(OR=0.48, 95%CI 0.30~0.78, P=0.003)和含3TC初始治疗方案(OR=0.20, 95%CI 0.20~0.40, P<0.001)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保护因素,治疗时间长(OR=1.90, 95%CI 1.22~2.95, P=0.004 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毒株的产生,能取得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