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体外模型探讨了山药低聚糖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以山药低聚糖取代葡萄糖为碳源添加到双歧杆菌基础培养基中,发现山药低聚糖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随着山药低聚糖的加入,培养液中活菌数增加,p H值降低。当山药低聚糖取代葡萄糖且质量分数为0.5%时,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最大生长量分别提高了(10.70±4.93)%和(6.02±2.00)%;p H值分别下降(2.64±0.001)%和(3.85±0.65)%。同时,山药低聚糖可提高青春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生长速率,使其生长提前进入稳定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酸乳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生长环境,优化乳酸菌高效降胆固醇的最适条件,并用硫酸铁铵法测定胆固醇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在2%接种量,p H为6.7、37℃下,培养48 h后,降胆固醇效果最好,降解率分别达到4.12%和4.53%。  相似文献   

3.
三种乳酸菌混合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L罐中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了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会抑制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保加亚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可能对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嗜热链球菌对嗜酸乳杆菌具有促进作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对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这种实验结果为混合培养益生菌提供的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牡蛎酶解液为原料,通过测定培养液中OD值及乳酸菌数,探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干酪乳杆菌的生长特性。以滴定酸度、p H值为指标,通过神经网络平台建立这3株乳酸菌混合发酵牡蛎酶解液的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确定发酵的最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3种乳酸菌被驯化后延滞期缩短,稳定期延长;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40℃,而干酪乳杆菌在36℃时生长繁殖最快。通过神经网络模型优化的这3株乳酸菌发酵牡蛎酶解液的条件: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混合比例4∶2∶1,接种量(体积分数)7%,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 h。按此条件接种乳酸菌混合发酵7 h,牡蛎酶解液的滴定酸度为51.8°T,p H 4.41。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酸乳中乳酸菌活菌数量,在测定不同温度下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及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菌发酵生长曲线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发酵的方式,发酵初期按1%接种量接入嗜酸乳杆菌,待发酵进行4h,嗜酸乳杆菌的数量达到107时,再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量均为1%。发酵结束后,测得最终活菌数可达109,相比3种菌一次性接种发酵,活菌数量提高了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提高嗜酸乳杆菌酸乳菌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嗜酸乳杆菌为主发酵剂,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辅助发酵剂制作嗜酸乳杆菌酸乳,采用正交实验,并分析发酵过程中pH、乳酸菌数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确定混合菌种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1.8%、嗜热链球菌1.4%、保加利亚乳杆菌0.6%混合发酵,可以提高乳中嗜酸乳杆菌的菌活力并改善其风味。经验证,混合菌种发酵制作的酸奶在风味和保健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单一菌种发酵制作的酸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9种益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共生机理,采用牛津杯扩散法,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9种益生菌进行拮抗试验,再将菌种之间无拮抗作用的实验组,按1%接种量以1∶1的比例两两混合发酵,测其OD600nm值。约1/3的益生菌之间都存在拮抗作用,但嗜热链球菌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干酪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存在协同共生作用,由于乳杆菌有较强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能产生多种氨基酸可刺激嗜热链球菌生长,嗜热链球菌因产酸速率快,可以快速代谢产生乳酸、甲酸、CO2等,从而促进乳杆菌的生长。该研究分析了9种常用益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益生菌混合发酵、微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水溶性苦荞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对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生长和益生菌胆酸盐耐受能力的影响,以及体外模拟肠道环境中的益生菌生长实验,探明了苦荞蛋白对益生菌生长及生存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苦荞蛋白(1、3和5 mg/m L),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培养液的光密度值(OD600)分别提高12.33%、25.84%、35.31%和15.37%、26.66%、30.57%;同时,苦荞蛋白使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对胆酸盐(胆酸钠(SC)、甘氨胆酸钠(SGC))的耐受作用显著提高(p0.05),其光密度值(OD600)分别增加了1.64、8.67和4.11、8.30倍。进一步的体外模拟培养实验表明苦荞蛋白对肠道中乳酸杆菌的生长作用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苦荞蛋白可提高乳酸杆菌在胆酸盐中的生长并促进肠道中乳酸杆菌的生长,为苦荞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于发酵肉中菌种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肉制品发酵剂的基本要求,对植物乳杆菌(Lp)、干酪乳杆菌(Lc)、瑞士乳杆菌(Lh)、嗜热链球菌(St)、乳酸乳球菌(Pl)、嗜酸乳杆菌(La)和德氏乳杆菌(Ld))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当NaCl的浓度达到6%时,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还能正常生长,当耐亚硝酸盐浓度达到150mg/kg时,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还能正常生长.但干酪乳杆菌的产酸性能要优于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所有供试的乳酸菌都没产气、产氨、产H2S的性质,也没有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为对照,分别研究了抗性淀粉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3种益生菌的体外增殖作用、生长过程及模拟胃肠道逆环境中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抗性淀粉和葡萄糖浓度为1%时,双歧杆菌OD_(600 nm)值最大分别为1.921±0.021、1.716±0.014;当可溶性淀粉浓度为0.5%时,双歧杆菌OD600nm值最大为0.993±0.013。当抗性淀粉和葡萄糖浓度为2%时,嗜酸乳杆菌OD_(600 nm)值最大为1.993±0.012、1.736±0.018;当可溶性淀粉浓度为0.5%时,嗜酸乳杆菌OD_(600 nm)值最大为0.985±0.015。当抗性淀粉、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浓度为1%时,保加利亚乳杆菌OD_(600 nm)值最大分别为1.766±0.014、1.524±0.02、0.914±0.015。抗性淀粉可显著促进3种菌的生长且增殖效果高于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3种菌在抗性淀粉培养基中对胆汁酸盐、低pH、模拟胃肠液的耐受性显著高于葡萄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发酵奶中乳酸菌菌种检出及活菌计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场发酵奶(酸奶)在保质期内的乳酸菌数及乳酸菌菌种的检出率。方法对11个酸奶厂家的20种不同酸奶产品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及所用菌种的检验。结果在保质期间,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3.08%和27.27%;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分别为72.22%和94.44%。在保质期末,嗜热链球菌的平均活菌数为3.23×106CFU/ml,保加利亚乳杆菌为4.17×105CFU/ml,双歧杆菌为1.12×104CFU/ml,嗜酸乳杆菌为1.32×104CFU/ml。结论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检出率及活菌数均高于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12.
应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4种乳酸菌对从梨、黄瓜、葡萄等果蔬中分离的6种霉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短横线软琼脂拮抗孢子法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对6种霉菌生长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7.59%、69.37%和70.18%.菌饼法研究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对根霉A和D以及曲霉E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对霉菌D的抑制率分别为63.16%和57.17%,保加利亚乳杆菌对霉菌E抑制率为72.20%.保加利亚乳杆菌对霉菌E拮抗作用最强,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对霉菌D的生长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在7d内拮抗作用稳定,乳酸乳球菌对所有霉菌没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凌  谭莎莎  宋蓉  李斌 《现代食品科技》2015,31(10):151-155
魔芋寡糖最近被认定为新食品原料,具有良好的促进益生菌增殖作用,但其生产成本较高,妨碍商业应用。本研究利用成本较低的低聚异麦芽糖与魔芋寡糖进行复配,考察复配低聚糖对嗜酸乳杆菌增殖的综合效果。分别以不同浓度及不同分子量魔芋寡糖、低聚异麦芽糖、不同比率魔芋寡糖/低聚异麦芽糖复合物为碳源,进行嗜酸乳杆菌体外培养实验,采用OD值、菌落总数和p H值来评价嗜酸乳杆菌增殖效果。结果:低分子量魔芋寡糖增殖效果优于中高分子量魔芋寡糖,魔芋寡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最适添加量为2%。与添加单一低聚糖比较,复配低聚糖在1:1比率下,提高对嗜酸乳杆菌的增殖促进作用,且减缓发酵液酸度下降。因此复配寡糖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增强嗜酸乳杆菌增殖效果,更加适用于食品中。  相似文献   

14.
在乳酸菌发酵果蔬汁过程中,某些果蔬汁偏高的酸度和单宁酸含量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粪链球菌、乳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对其耐酸特性以及单宁酸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株乳酸菌产酸量依次为2.97%,3.24%,2.83%,1.14%,3.03%,2.56%,2.7%,1.0%,0.94%,2.56%;10株乳酸菌初始生长的pH值依次为4.0,3.5,4.0,4.5,3.0,4.0,3.5,4.5,4.5,3.0;而单宁酸对10株乳酸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0株菌对单宁酸的耐受性依次为0.25%,0.25%,0.1%,0.2%,0.15%,0.15%,0.15%,0.15%,0.1%,0.15%。  相似文献   

15.
蓝莓汁乳酸菌的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蓝莓汁中分别接种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比较蓝莓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p H值、总滴定酸、总糖、还原糖、总花色苷、总酚、抗氧化能力和色泽等变化。结果表明,蓝莓汁营养丰富,上述各种乳酸菌均能在蓝莓汁中正常生长,发酵24 h,活菌数达8.10 lg cfu/mL以上;此外,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产酸能力均强于其它两种乳酸菌,可滴定酸含量均超过10.29 g/L,而植物乳杆菌对蓝莓汁中糖的消耗能力最强,总糖的残留量为40.26%;在花色苷和总酚的保留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也要优于其它两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单独发酵和混合发酵时蓝莓汁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表明,单独发酵组与混合发酵组在抗氧化能力和总酚的保留上无明显差异,但混合发酵组在花色苷和色泽的保留方面明显优于单独发酵组。综上所述,蓝莓汁应以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发酵为宜。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牛乳中添加番茄汁对嗜酸乳杆菌NCFM生长、活菌数和发酵乳风味物质的影响。灭菌的鲜牛乳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番茄汁,接种嗜酸乳杆菌NCFM发酵,一组样品用p H值跟踪分析仪检测发酵过程酸奶p H值得变化,当发酵样品p H值到达4.50时,立即取出另一组样品置于4°C冷藏,检测发酵乳样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番茄汁可以刺激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在冷藏的过程中,所有添加番茄汁的发酵乳的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显著高于牛乳,不仅如此,随着番茄汁质量分数的增加,番茄汁的活菌数越高。番茄汁添加的发酵乳成品的的抗氧化活性均大于纯牛乳样品,且具有更高浓度的风味物质。结论:番茄汁有助于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同时保持其冷藏阶段的存活率,且能提高发酵乳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发酵乳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7.
柳松菇抽提物对乳酸菌发酵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柳松菇抽提物添加到脱脂乳中,以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发酵剂制成发酵乳,考察柳松菇抽提物对发酵乳的凝乳时间、凝乳效果、在发酵及贮存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滴定酸度、pH值、黏度及感官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添加量能明显促进乳酸菌在乳中的生长,提高产酸速率,缩短凝乳时间,增强凝乳效果,改善发酵乳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合适凤丹花瓣发酵的乳酸菌菌种,比较了8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凤丹花瓣后,其酚类物质、色差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的凤丹花瓣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4.95%和12.51%(P0.05);色差值△E变化显著(P0.01);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了11.14%(P0.01),ABTS自由基清除率增加了6.58%(P0.05),还原力增加了16.19%(P0.05)。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后,凤丹花瓣的芦丁和槲皮素分别提高了3.16%和0.81%(P0.05)。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13株食品常见乳酸菌为研究对象,考察酸和盐胁迫对其活性的影响,探究这13株乳酸菌的最适酸、盐生长条件及耐酸、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适当的低盐浓度(1%、2%)对部分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的最适盐浓度为1%,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最适盐浓度为2%;盐浓度进一步增大,13株乳酸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盐浓度为10%时,除戊糖片球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嗜热链球菌和乳酸片球菌外,其余9株菌的生长抑制率都>95%。当pH值为5~7时,13株乳酸菌都生长良好,pH=6时,7株乳酸菌活性均最高;随着酸胁迫的增强,13株乳酸菌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pH为1~3时,13株乳酸菌的生长抑制率都>90%,高盐及高酸对9株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4株球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3种常用发酵乳酸菌对铁通过生物转化将无机态微量元素富集转化为细胞内的有机态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培养基中铁离子的浓度.有利于3种乳酸菌的生长和微量元素有机态的富集转化,但是当铁离子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则抑制乳酸菌的生长.3种乳酸菌中,嗜酸乳杆菌的富铁能力最强,嗜热链球菌次之,保加利亚乳杆菌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