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益生菌缓解食物过敏的作用机制,本实验以牛乳β-乳球蛋白(BLG)为过敏原构建小鼠食物过敏模型,灌服长双歧杆菌BBMN68(BBMN68),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中抗体和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BBMN68调节了BLG小鼠体内的Th1/Th2细胞失衡,缓解了过敏反应。与过敏组小鼠相比,BBMN68显著提高了派氏淋巴结DCs中CD103表达(p0.05),并降低了CD86和MHC-II表达(p0.05);提高了派氏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分别增加41.91%、71.16%和61.25%。分离BBMN68组小鼠派氏淋巴结的DCs与BLG过敏小鼠的CD4+T细胞共培养,发现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调节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分泌显著增多(p0.05)。以上结果说明BBMN68缓解小鼠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的机制与其调节DCs功能,促进其介导的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艾黎  孟祥晨  徐渐  邵红  马冬雪 《食品科学》2012,33(15):279-282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对牛乳β-乳球蛋白(BLG)致敏小鼠Th1/Th2细胞平衡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以研究其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方法:用牛乳BLG和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致敏,建立动物过敏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过敏组与不同剂量的嗜酸乳杆菌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IgE、BLG特异性IgE和总IgG含量。体外分离培养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结果:中、高剂量嗜酸乳杆菌组小鼠的IFN-γ/IL-4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显著高于过敏组(P<0.05);而其血清中的总IgE、BLG特异性IgE和总IgG水平显著低于过敏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干预可改善小鼠的BLG过敏症状,其作用可能与促进Th1占优势的Th1/Th2细胞平衡,阻断IgE及IgG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13.085)和雷帕霉素对中国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BALB/c小鼠过敏反应的治疗作用,从Treg/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其缓解过敏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中国对虾原肌球蛋白和弗氏佐剂混合液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致敏,建立动物过敏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致敏对照组、双歧杆菌治疗组、雷帕霉素治疗组。观察分析小鼠过敏症状,采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E、IgG2a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7)数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脾脏中Treg型和Th17型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第56天实验周期结束后结果发现,相比于致敏对照组,双歧杆菌和雷帕霉素治疗组小鼠过敏症状有明显的缓解,血清中特异性IgE显著降低(P0.05),脾脏Treg/Th17比值显著升高(P0.05),Th17型细胞因子IL-17A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reg型细胞因子Foxp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此外,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治疗组缓解过敏反应存在剂量差异性。结论双歧杆菌13.085和雷帕霉素能有效缓解小鼠过敏症状,其作用可能通过平衡Treg/Th17细胞亚群数量,促进Treg型细胞因子表达而抑制Th17型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比较5种乳酸菌对致敏肥大细胞模型组胺释放量、脱颗粒的影响,筛选具有最佳抗过敏作用的乳酸菌;体内检测最佳抗过敏作用芽孢乳酸菌09.712对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等的影响,探讨其缓解过敏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方法:体外构建P815肥大细胞致敏模型,与芽孢乳酸菌09.712共培养,采用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组胺含量,甲基红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数,筛选最佳抗过敏乳酸菌。建立小鼠虾原肌球蛋白致敏模型,芽孢乳酸菌09.712灌胃处理,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 RNA表达量。结果:比较5种乳酸菌,芽孢乳酸菌09.712可有效降低组胺含量,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体内试验表明,芽孢乳酸菌09.712处理组小鼠的过敏症状减弱,Th1/Th2、Treg/Th2比值显著高于致敏组小鼠(P0.05),且Th1型细胞因子IFN-γ分泌量增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分泌量降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 E和Ig G1水平显著低于致敏组小鼠。此外,芽孢乳酸菌09.712还显著增加Foxp3、TGF-β和IL-10的m RNA表达水平(P0.001)。结论 :芽孢乳酸菌09.712能有效缓解小鼠过敏症状,其作用与促进初始T细胞向Th1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以及调控Treg平衡Th1/Th2有关。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气道炎(哮喘)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Th2主导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敏感人群因吸入花粉、尘螨等外界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副作用大,患者存在类固醇药物抗性等缺点。研究表明特定益生菌菌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缓解过敏性气道炎症状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研究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小鼠急性哮喘模型,通过灌胃4.0×109CFU/d和4.0×107CFU/d活菌以及热致死副干酪乳杆菌L9,研究L9对哮喘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灌胃L9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气道炎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P0.05),减轻肺部中小型气道附近炎症细胞的浸润;L9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中的总的IgE(P0.001)和IgG1(P0.05),上调血清中IgG2a(P0.05),纠正小鼠体内的系统性免疫失衡;L9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IL-13的含量(P0.05),提高Th1细胞分泌的IFN-γ(P0.05)和Treg细胞相关的TGF-β(P0.05),纠正小鼠肺部的Th2/Th1免疫失衡。灌胃热致死L9同样可以显著改善哮喘,纠正系统性免疫失衡和Th2/Th1免疫失衡。结论:副干酪乳杆菌L9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减缓小时过敏性气道炎症状。  相似文献   

6.
观察β-乳球蛋白(β-Lg)过敏小鼠模型中miRNA的异常表达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相关性,同时研究嗜酸乳杆菌的干预作用,探究益生菌缓解牛乳过敏的分子机制。BALB/c小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β-Lg过敏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嗜酸乳杆菌干预组,以ELISA法检测过敏小鼠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RT-PCR法检测过敏小鼠脾脏组织CD4+T细胞中与炎症相关的miRNA基因表达,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嗜酸乳杆菌干预过敏模型对mi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敏组小鼠血清IgE,ILI7,IL-6,TNF-α及IL-21水平显著增高(P0.05);其脾脏组织CD4+T细胞中miR-155,miR-21,miR-9和miR-146a 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与Th17细胞的RORγt及IL-17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嗜酸乳杆菌干预可显著下调过敏小鼠Th17细胞亢进,以及上述miRNA基因的异常表达(P0.05),具有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显示,miRNA在β-Lg过敏中发挥重要作用,嗜酸乳杆菌缓解过敏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iRNA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线莲多糖(ARP)调节Con 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其m RNA表达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不同质量浓度的金线莲多糖协同Con A体外刺激,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Th1(IL-2、IFN-γ)、Th2(IL-4、IL-6)细胞因子的含量;q RT-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T-bet、GATA-3 m RNA表达量。结果: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ARP能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促进Th1、Th2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T-bet、GATA-3)m RNA表达(P0.01)。结论 :ARP能协同Con A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其m RNA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核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 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β-乳球蛋白(β-Lg)致敏淋巴细胞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β-Lg,建立BALB/c小鼠牛乳过敏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丁酸钠体外共同孵育,采用MTT法检测丁酸钠对致敏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上清液中总IgE和细胞因子(IFN-γ、IL-4、TNF-β、IL-6、IL-17、TGF-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淋巴细胞中G蛋白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与过敏组比较,不同浓度丁酸钠均可有效抑制β-Lg过敏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并显著下调致敏细胞分泌总IgE。同时,高浓度的丁酸钠对炎性细胞因子TNF-β、IL-17和IL-6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显著促进TGF-β分泌(P0.05)。丁酸钠还显著上调过敏淋巴细胞GPR41和GPR43受体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丁酸钠通过结合G蛋白受体抑制致敏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发挥其抗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嗜酸乳杆菌预防和治疗β-乳球蛋白过敏的作用和效果,为抗过敏性能益生菌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β-乳球蛋白过敏组、嗜酸乳杆菌预防组和嗜酸乳杆菌治疗组。建模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gE及Thl/Th2型细胞因子(IL-12、IFN-γ、IL-4)的含量;RT-PCR法检测脾脏中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量。结果:嗜酸乳杆菌干预可有效缓解β-乳球蛋白过敏,与过敏组小鼠比较,其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IL-12含量及T-bet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IL-4含量及GATA-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嗜酸乳杆菌预防组的抗过敏效果优于治疗组,且预防组调节IFN-γ/IL-4比值(代表Thl/Th2细胞平衡)的能力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预防β-乳球蛋白过敏的效果优于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荔枝果肉乙酸乙酯粗提物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分析荔枝果肉乙酸乙酯部粗提物对小鼠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乙酸乙酯部粗提物低剂量和高剂量组(4.6、9.2 mg/kg.bw.d),连续灌胃7 d,观察各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变化以及脾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以及血清分泌IFN-γ和IL-4的含量以及IFN-γ/IL-4比值。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粗提物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提高。乙酸乙酯部粗提物低、高剂量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FN-γ分泌水平,同时,高剂量组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L-4的分泌水平也显著提高。低、高剂量的乙酸乙酯部粗提物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FN-γ/IL-4的比值。荔枝果肉乙酸乙酯部粗提物诱导Thl/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可能进而诱导机体的炎症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药阿里红多糖对运动疲劳小鼠Th1/Th2平衡、Foxp3 mRNA及Foxp3 Scurfin蛋白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递增负荷运动制备小鼠运动疲劳模型,给予不同浓度阿里红多糖,观察阿里红多糖对各组小鼠Th1/Th2平衡及Foxp3 Scurf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里红多糖可有效调节运动疲劳小鼠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维持T淋巴细胞免疫平衡,显著提高运动疲劳小鼠脾脏Foxp 3 mRNA表达量及Foxp3 Scurf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维药阿里红多糖多糖有显著的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食物过敏危害人体健康,利用益生菌特有的抗过敏作用来缓解食物过敏是治疗食物过敏的新方向,然而目前关于益生菌缓解过敏的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前期筛选出的具有抗过敏功能的4株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alb/c小鼠建立食物过敏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定量PCR(RT-PCR)等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抗体分泌的影响。ELISA结果表明,将4株植物乳杆菌与致敏小鼠脾细胞共培养可降低IL-4的分泌水平,增加IFN-γ的分泌水平,而荧光定量结果证实IL-4及其转录因子GATA-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FN-γ及其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一结果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一致。此外,4株植物乳杆菌均可下调致敏小鼠血清中IgE分泌水平,缓解由食物过敏造成的肠道黏膜及肺泡组织损伤。这些结果说明植物乳杆菌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来缓解食物过敏。  相似文献   

13.
乳杆菌Lb.casei.Zhang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托娅  苏雅勒玛  张和平 《食品科学》2006,27(11):488-491
目的:观察及评价乳杆菌Lb.caseiZhang对小鼠血清中IFN-γ、IL-12、IL-1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分离自酸马奶,并经过耐酸性实验、人工胃肠消化液中存活能力筛选的L.caseiZhang,制备成热致死菌体和活菌制剂各分成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灌服小鼠至15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12、IL-1α、TNF-α的含量。结果:活菌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1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1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灭活菌制剂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Lb.caseiZhang活菌制剂的免疫调节作用优于热致死菌体制剂。活菌制剂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了多方面的、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牛乳中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制备和鉴定具有T细胞表位和口服免疫耐受性的水解物,旨在为牛乳过敏患者口服免疫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β-乳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通过质谱分析6种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水解物的氨基酸序列,用T细胞增殖实验鉴定水解物中多肽免疫耐受作用,体内实验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E、IgG1、IgG2a)、Th1细胞因子(IFN-γ、IL-17)、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组胺、几丁质酶-3样蛋白1的水平及小鼠脾脏细胞亚群的变化水平,验证β-乳球蛋白水解物的口服免疫治疗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物具有口服耐受性,其中复合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物具有口服耐受性是创新性发现。中性蛋白酶水解物虽然含有T细胞表位,但是仍然具有致敏性。因此含有T细胞表位的水解物不一定具有口服免疫耐受性,需要体内实验验证。研究结论以期为新型抗过敏乳基料的开发和临床治疗牛乳过敏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从人乳中分离、纯化得到人乳β-酪蛋白,利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孵育时间下,不同质量浓度的酶解产物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ELISA法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分泌量。结果表明,人乳β-酪蛋白酶解产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48 h效果最佳;对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Th2型细胞因子(IL-6)分泌有显著下调作用;显著增加IFN-γ/IL-4的比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部分水解乳清蛋白(pHWP)联合不同剂量低聚果糖(FOS)和动物双歧杆菌Bb-12(Bb-12)对小鼠牛乳蛋白过敏(CMPA)的改善效果及免疫耐受调节机制。方法:4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被分成正常对照组、致敏对照组、pHWP和pHWP+FOS+Bb-12干预组。试验期间,干预组小鼠每天用含pHWP(15 mg/mL)或pHWP(15 mg/mL)+FOS(0.4/4.0 mg/mL)+Bb-12(1×105/106 CFU/mL)的水溶液替代常规饮用水进行饲喂干预;试验第7,14,21,28,35天,致敏对照组和干预组小鼠采用CMP(20 mg/只)+霍乱毒素(10 μg/只)灌胃致敏,正常对照组小鼠灌胃无菌生理盐水;试验第42天,对所有小鼠进行CMP(50 mg/只)灌胃激发,并于激发后1 h内完成过敏症状评分,同时检测血清抗体和组胺含量、脾细胞增殖反应及上清液Th1、Th2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INF-γ、IL-4和TGF-β)水平。结果:pHWP+FOS+Bb-12干预组小鼠过敏症状评分(0~1)、血清总IgE(169.4~272.7 ng/mL)、CMP特异性IgE(sIgE)(0.038~0.414 OD)和sIgG1(0.252~0.379 OD)、组胺(19.56~27.35 ng/mL)、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1.48~1.58)及上清液IL-4(18.48~29.60 pg/mL)均显著低于致敏对照组(P<0.05),而TGF-β(143.1~177.2 pg/mL)、INF-γ(189.5~230.2 pg/mL)和INF-γ/IL-4(6.46~12.71)均显著高于致敏对照组(P<0.05)。相较于pHWP,pHWP+FOS+Bb-12对CMPA的缓解效果更强,且以使用高剂量Bb-12(1×106 CFU/mL)时最为显著,部分指标包括血清总IgE、CMP-sIgE、脾细胞上清液IL-4和INF-γ/IL-4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pHWP联合FOS和Bb-12可通过提高CMP免疫耐受有效改善小鼠CMPA症状,其作用可能与阻断IgE、CMP-sIgE、sIgG1和组胺分泌,抑制脾细胞增殖及上调TGF-β和INF-γ/IL-4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4种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CT-26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将结肠癌CT-26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腋下建立CT-26实体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合益生菌低剂量组、复合益生菌高剂量组以及5-氟尿嘧啶组,另取正常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 d后,称量肿瘤、胸腺、脾脏重量,并计算抑瘤率、脾脏系数、胸腺系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变化,FCM分析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的比例,免疫荧光观察瘤组织Foxp3+Tregs浸润密度,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10、IFN-γ。结果显示乳源性复合益生菌能够减缓CT-2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P<0.05),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P<0.05,P<0.01)。提高CD4+T、CD4+/CD8+T细胞比值(P<0.05,P<0.01),降低CD8+T细胞数量(P<0.05),降低Tregs细胞浸润密度,并升高血清中IL-2、IFN-γ等Th1型细胞因子变化(P<0.05),降低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乳...  相似文献   

18.
张浩  胡志和 《食品科学》2012,33(21):308-313
利用卵清白蛋白(OVA)建立BALB/C小鼠食物过敏模型,观察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该食物过敏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小鼠分别接受预防性乳铁蛋白处理和胃肠道刺激期间灌胃乳铁蛋白,最后一次处理1h后检测其外周血中IFN-γ、IL-4、TGF-β、IL-6、IL-10、IL-12p40和IgE的变化。结果表明:2mg/(kg.d)(以体质量计)的Lf在胃肠道刺激期间显著提高了IFN-γ和IL-12p40水平而降低了IL-4和IL-6水平,但20mg/(kg.d)的Lf降低了所有这些细胞因子。同时,Lf明显降低了血清中IgE浓度而提高了IFN-γ/IL-4比值,20mg/(kg.d)的Lf对IgE影响较大,2mg/kg的Lf对IFN-γ/IL-4比值影响较大。此外,预防性处理中的Lf均显著降低了IL-4、IL-6、IL-10、IL-12p40、IFN-γ、TGF-β和IgE水平,并且20mg/(kg.d)的Lf效果较好,且该剂量明显提高了IFN-γ/IL-4比值。因此,Lf能够改善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Th1/Th2细胞的平衡,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泌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以加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及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为完全培养基培养树突状细胞(DCs)。实验组加入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脂多糖LPS和RPMI1640分别作为阳性和空白对照。采用Griess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DCs分泌NO,促炎症因子IL-12p70,抗炎症因子IL-10和趋化因子RANTES的浓度。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刺激DCs后,DCs分泌NO、IL-12p70、IL-10和RANTES的浓度分别是空白组的110%、194%、76%和133%,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能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未成熟骨髓来源树突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成熟的作用,分析不同剂量的EPS对BMDCs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IL-23的影响,并检测EPS对BMDCs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首先从干酪乳杆菌中分离纯化出EPS,并检测EPS的纯度;把从BALB/c小鼠体内分离出的骨髓细胞分化为BMDCs,未成熟BMDCs分别与磷酸盐缓冲液、不同剂量EPS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体外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了BMDCs成熟表面标记物MHC II和CD8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析了IL-6、TGF-β和IL-23的表达量,CCK-8法检测了BMDCs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结果表明:分离出EPS的纯度约为95%;EPS能够上调BMDCs表面MHC II和CD86的表达量;EPS可以显著促进BMDCs分泌IL-6、TGF-β和IL-23(P<0.05),但促进水平低于LPS;EPS可以明显促进BMDCs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体外实验中,干酪乳杆菌EPS能够促进BALB/c小鼠BMDCs的成熟,诱导BMDCs分泌与辅助性T17细胞分化和增殖相关的细胞因子IL-6、TGF-β和IL-23,并且可以增强BMDCs的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