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病例选择和操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秀军  王一帆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9):1237-1238
自1991年Reich等首先报道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以来,有关报道不断增加。手术方式主要有腹腔镜辅助的肝切除、手助式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总体上来看,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发展相对缓慢,尚处在探索阶段,仅在少数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开展,而且切除的范围多局限于左肝外侧叶和位于Ⅳ、Ⅴ、Ⅵ段肝的表浅小病灶。主要原因是: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手术器械不断进步、手术流程的逐渐规范化,越来越多的小肝癌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肝切除治疗。与大肝癌相比,术中小肝癌更容易进行操作,小肝癌无疑是学习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的最佳选择。但由于缺乏标准术式、术中大量出血难易控制以及术者学习周期较长等问题阻碍着这项技术的发展。本文结合实践体会,从病人的选择、肝脏肿瘤识别及定位、肝门血流阻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术野的暴露、切线及切除范围、肝实质的离断技术等方面,就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难点及关键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肝切除术自问世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逐渐发展为肝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之一,在部分患者中获得了不逊于开放手术的肿瘤学疗效,其优势日益受到认可。依据是否预先解剖和阻断预切除肝脏的入肝和(或)出肝血流,腹腔镜肝切除术可分为解剖性和非解剖性肝切除两种具体术式,二者具有各自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本文结合文献和个人经验,就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的术式选择及规范化等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普外科的各个领域,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大的肝脏中心已将LH列为常规开展的手术,但大多数医院仍局限于小范围的非解剖性肝切除或相对容易的腹腔镜左外叶切除等解剖性肝切除术,大范围腹腔镜肝切除及特殊部位如Ⅰ,Ⅳa,Ⅶ,Ⅷ段腹腔镜肝切除尚不能广泛开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肝脏外科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腹腔镜肝切除术只能在少数医疗中心开展,而且大多数是小范围的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肝切除过程中创面出血难以控制.入肝血流阻断是肝切除过程中控制创面出血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如采用全肝门血流阻断,会减少术中创面出血,但会引起余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胃肠道淤血等不良反应,在减少出血量的同时给机体带来了新的创伤,有悖于腹腔镜手术微创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微创是当今外科学发展的潮流.腹腔镜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患者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推进我国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开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组织全国60位肝脏外科专家,共同讨论形成了《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与手术操作指南(2013版)》.其中,专家共识部分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类型、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准备与麻醉方式、手术设备与器械,体位、气腹压力、操作孔位置,术中入肝及出肝血流的处理,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手术操作指南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及肝脏断面处理和各种腹腔镜肝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肝脏解剖变异多,腹腔镜操作复杂、难度较大的原因,腹腔镜肝切除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的瓶颈所在。在精准肝切除理念快速发展的时代,把握“肿瘤、解剖流域平面及重要脉管的可视化”、“围手术期肝功能、储备功能及剩余肝脏体积评估的可量化”、“术中切缘、出血、损伤及功能的可控化”、“复杂腹腔镜肝切除流程的标准化”4个关键要素,兼顾肿瘤学和外科学的治疗原则,制定同质化的规范术式,是安全有效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腹腔镜精准肝脏肿瘤切除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脏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肝癌8例,肝血管瘤2例;术中出血量平均(216 ± 6)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 ± 3) d;术中出血较少,视野清晰,手术时间也较短。术后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 d肛门排气,术后5~11 d痊愈出院。 结论三维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对于精确分离肝内管道结构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控制术中出血,适用于肝脏肿瘤解剖性肝切除术,尤其适用于半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摘要】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脏手术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在肝脏良性病变的处理中优势明显,而且手术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针对肝脏恶性肿瘤,腹腔镜肝切除在术后的复发及预后都与开腹手术相仿,因此,其开展单位及手术量逐年增多。但腹腔镜肝切除缺少开腹手术的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压迫、缝扎止血及入肝血流的阻断等,一旦出血,处理非常棘手。防治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肝切除术成功的关键之一,这不仅需要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良好的器械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科近3年来使用双极射频Habib 4X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无流血”切肝效果。本文着重介绍Habib 4X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91年Reich等~([1])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起初,腹腔镜肝切除术主要应用于肝脏边缘良性肿瘤的切除,随着外科医师对肝脏解剖的深入了解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现可应用于较大范围的肝切除以及肝脏恶性肿瘤的切除。截止2011年,世界范围内共报道了  相似文献   

11.
右半肝切除术是肝切除手术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术式,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断肝平面的确定和术中控制出血。肝后下腔静脉、下腔静脉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和肝表面划定的半肝缺血线共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此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即是右半肝切除时断肝平面的所在。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肝切除技术的发展,结合腔镜手术特有的足侧视野,肝脏外科医生应重视肝后下腔静脉显露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解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右半肝切除术是肝切除手术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术式,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断肝平面的确定和术中控制出血。肝后下腔静脉、下腔静脉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和肝表面划定的半肝缺血线共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此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即是右半肝切除时断肝平面的所在。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肝切除技术的发展,结合腔镜手术特有的足侧视野,肝脏外科医生应重视肝后下腔静脉显露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解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近20余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取得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技术的革新、术式的发展、手术适应证的拓宽等方面。目前LLR也从最早的局部切除发展到肝段、半肝、尾状叶乃至更大范围的肝切除,而作为LLR的核心环节,腹腔镜下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及肝实质的离断技术既决定着手术的成败,亦是LLR得以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可行性及手术操作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部分肝切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直肠癌肝转移瘤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在B级以上。位于左半肝实质中的肿瘤及左半肝肝内胆管结石,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位于肝脏边缘或右肝表面的肿瘤,行肝脏局部切除。结果 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术1例,左肝外叶切除术5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800ml)而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3±52)min,术中平均出血(402±91)ml,切除病灶最大直径8cm。全部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包膜完整。术后未发生明显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8.3±3.2)d。结论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左半肝的肝脏占位或肝内胆管结石,在充分掌握适应证及相应的手术操作技巧的基础上,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众多肝脏外科的难题得以解决,肝脏外科的术式不断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良恶性病灶甚至供体肝脏均可在腹腔镜下进行,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由浅表的肝局部切除乃至更大范围的解剖性切除。技术进步的同时,伴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肝切除不止于病灶的清除,而是追求康复,是"以最小创伤获取最佳康复"。因"精准医学"理念的传播,腹腔镜肝切除术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腹腔镜专用器械的发展,近10年  相似文献   

16.
1991年Reich等[1]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辟了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临床应用的先河。历经20余年的临床实践,克服重重困难,腹腔镜肝切除术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外科术式,应用范围逐步拓展,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位于肝脏特殊部位(Ⅶ、Ⅷ段)的病灶,由于视野暴露困难、手术器械难以到达及出血不易控制等原因,该部位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临床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及可操作手术空间的建立是顺利开展腹腔镜肝Ⅶ、Ⅷ段切除的基础;腹腔镜下精准的肿块定位及切肝平面的掌握是实施腹腔镜下Ⅶ、Ⅷ段肝切除的关键;选择合理的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中血流控制技术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手术微创化是当今国际外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已涉及腹腔所有脏器手术.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脏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腹腔镜肝脏手术曾被认为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手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改善,腹腔镜手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展.该技术已从早期针对肝脏良性病变的边缘性切除和局部切除拓展应用于肝脏各类良恶性病变的大范围肝切除术、肝脏移植物切取、特殊部位肝切除术及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等复杂手术中.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癌及肝胆管结石病的发病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高,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再次或者多次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也易并发肝脏萎缩、纤维化及肝门转位等病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腹腔镜手术在肝癌及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本文结合笔者单位开展800余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体会和相关文献,重点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尤其是特殊部位肝段的解剖性切除术,合并肝硬化等肝脏基础疾病时的肝切除术,以及再次肝切除术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外科手术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过渡到腹腔镜手术。目前,腹腔镜手术占据了外科手术的半壁江山。肝脏为实质性脏器,有门静脉及肝动脉双重血供,血运丰富,切除肝脏时容易发生断面出血、胆漏,给腹腔镜手术带来一定困难。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器械的不断创新,腹腔镜肝切除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肝脏切除的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往认为腹腔镜肝脏手术的一些相对禁忌位置,如右肝的较大肿瘤,目前也逐渐开始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外科治疗手段,越来越符合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但与传统肝切除手术相比,器械操作空间有限、缺乏直接触觉反馈等因素不利于病灶准确定位及根治性切除,使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难度显著增加。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导航方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不足,在腹腔镜解剖型肝切除、肝脏肿瘤局部切除、术后残余肝脏检测等方面显示有一定的术中应用价值。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