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目前国产工业在线气相色谱仪对较高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研发了基于CAN总线DeviceNet协议的工业气相色谱仪温度控制器.系统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CAN总线为底层通信网络,上层网络通信协议采用国标DeviceNet协议.温度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从上位机发送给温度控制器的DeviceNet智能节点.在设计中,建立了DeviceNet的基本模型,实现了基于8位高速单片机ATmega128的DeviceNet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节点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DeviceNet总线协议的市场状况及相对于其他总线协议独有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智能差压变送器DeviceNet现场总线从站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案.系统硬件主要由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及组态的DSP、实现网络协议及接口通讯的MCU、CAN控制器SJA1000等组成.系统软件在分析对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及事件驱动机制用KEILC51编写.在由多台设备组成的DeviceNet网络上进行的测试中,该设计工作正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种数据触发方式的DeviceNet从节点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个采用CAN独立控制器SJA1000实现的DeviceNet现场总线通信节点.该节点可满足基于开关量与模拟量两种数据类型的输入输出功能,并同时支持轮询和位选通两种I/O数据的触发方式.给出了详细的硬件电路,提出了兼顾轮询和位选通两种方式的应用层实现方案.最后采用IXXAT公司的DNSDT协议分析软件和RockWell公司的主站设备对节点进行了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证明本节点完全达到了DeviceNet规范要求,实现了不同数据触发方式下的智能从节点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SJA1000的DeviceNet通信节点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地设计了一个基于CAN控制器SJA1000的DeviceNet通信节点接口.通信节点的主机部分采用80C31单片机,选择82C251作为报文收发器,采用双口RAM IDT7005,并通过AnyBus接口来执行通信节点控制器与现场智能测控单元的高速通讯.实践证明所设计的DeviceNet通信节点接口可以完全实现DeviceNet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勇  刘宗野  佟为明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2441-2442
电机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执行和动力机构,也是总线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对象.本文在介绍了DeviceNet协议的基本特点和设备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DeviceNet协议的电机控制设备层,并对DeviceNet电机数据对象作了深入研究.相信对研究电机控制的科研人员开发DeviceNet节点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1DeviceNet概述DeviceNet是由美国Rockwell公司在CAN基础上推出的一种低成本的通讯总线,是一种具有优良施工性能的现场网络。它将基本工业设备(如: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阀组、电动机启动器、过程传感器、条形码读取器、变频驱动器、物料流量计、电子秤、显示器和操作员接口等)连接到网络,从而避免了昂贵和繁琐的硬接线。DeviceNet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解决方案,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等各个制造现场的环节上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布线过程,有效控制了噪声对信号精度和质量的影响,降低了配线和安装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成本,节省安装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DeviceNet对象模型基础之上,给出了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智能DeviceNet现场总线通信节点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并重点介绍了软件设计中的CAN控制器初始化及DeviceNet节点发送和接收报文子程序。最后组建了一个测试系统,验证了本通信节点的DeviceNet协议规范兼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Modbus设备接入到DeviceNet网络中,研究设计DeviceNet-Modbus协议转换装置,从而实现两种总线间的互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参照Modbus和DeviceNet协议规范,介绍了协议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对Modbus和DeviceNet协议转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和实现方法.最后采用DNSDT协议分析软件和RockWell公司的主站设备以及带有Modbus接口的温度模块对协议转换器进行了测试,并且详细分析了试验数据,证明该协议转换器完全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林敏  李斌 《仪表技术》2002,(1):20-22
介绍一种智能阀的DeviceNet现场总线接口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框图、硬件电路及部分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童成彪  袁邦 《阀门》2004,(4):32-37
介绍了如何将可编程控制器 (PLC)与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之间和计算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接口 (RS4 85等 )和网络技术连接起来 ,组成一个能实现就地控制、远程控制和网络控制功能的蝶阀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自动校直机多轴运动控制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技术的校直机专用多轴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主要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通过FPGA进行功能扩展,实现了对多个交流伺服电机或电液伺服阀的全闭环控制。控制器集成了编码器信号采集、PLC接口、16位高速AD采集和计算机通讯接口,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DSP内核的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运动控制器是步进电机的下位控制单元,它与PC机构成主从式控制结构,之间通过USB总线进行连接。PC机负责人机交互界面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等方面工作,运动控制器完成运动控制的所有细节。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S320F2812的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同步发电机静止式励磁大多采用相位控制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陷,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性能。详细分析了相位控制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WM控制方式,并论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的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利用TMS320F2812丰富的片内外设和强大的处理能力,该装置不但能进行精确的励磁控制,而且能很容易的实现通讯、人机接口等附加功能。此装置进行的直接带负载运行实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用动平衡机中智能去重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用微型转子动平衡机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模块间通信采用CAN现场总线网络,主控机具有以太局域网接口。简述了不平衡量的去重原理及较大不平衡量的矢量分解。详细介绍了智能去重模块的实现,该模块设计了CAN现场总线接口。最后,简述了CAN总线的特点,给出了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及其和单片机MCS8031的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15.
李明雄  汪明  李晓明 《机电工程》2010,27(12):78-83
为了实现CAN通信的嵌入式应用,满足模块化设计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嵌入式CAN通信卡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芯片选择和工作原理,以FPGA嵌入的32位软核处理器Nios Ⅱ作为主控芯片,内嵌的双口RAM作为节点控制器与嵌入式CAN通信卡的通信接口,选择CAN控制器SJA1000和收发器PCA82C250作为CAN通信芯片。给出了其硬、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完全满足CAN通信嵌入式应用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高速通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利用Cypres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带有8051控制器的EZ-USB系列芯片,设计并实现可以和DSP、FPGA等设备通用接口的基于USB2.0的数据传输与采集电路,要求电路对外提供USB接口,对内实现与DSP,FPGA等通用的设备接口,并能够高速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市场对显示变化数字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STC11F02E,采用远程控制更新显示的通用控制器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电源供给电路、通讯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及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实现了通过485通讯进行远程更新显示数据。经过实验检测,本设计合理,控制器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8.
CAN总线是一种实时性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针对车载电气系统要求器件抗干扰性能强及处理速度快的要求。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ST7单片机,并以MCP2510为CAN控制器的通信节点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标准SPI接口可完成对MCP2510的控制。实现CAN总线协议规范。  相似文献   

19.
以ATmage128单片机为核心,提出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系统预先设定目标,移动机器人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采用模糊控制进行路径规划,机器人自主移动到达目标.硬件方面介绍了显示电路、超声波测距电路、电机驱动电路、无线通信电路等接口电路.软件方面给出了模糊控制、超声波测距和无线通信的软件设计方案.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理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HDLC协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本文设计了基于HDLC协议的RS485通信设备。首先介绍了设备的总体结构,然后进行RS485接口设计,重点阐述了利用有限状态机在FPGA实现HDLC协议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各项功能指标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