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管建  姜娟娟 《医学信息》2018,(15):146-147160
目的 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间IL-6、IL-10、CRP和PCT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IL-6、IL-10、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单纯组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水平在鉴别手足口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联合CRP和PCT检测可为临床鉴别早期手足口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利于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张洁 《医学信息》2018,(7):157-158
目的 探讨WBC、CRP和PCT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救治的119例急诊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WBC、CRP和PCT检测和病因学检查,依据诊断结果中是否感染细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为非细菌感染患者,观察组87例为细菌感染患者,对比两组WBC、CRP、PCT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WBC、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液WBC、CRP、PCT的指标中,敏感度、特异度等进行比较,三种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最高。结论 WBC、CRP和PCT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细菌感染发热患者WBC、CRP和PCT水平明显提升,PCT的特异性更优,CRP敏感度更优,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为提高小儿发热性疾病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6例发热性疾病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以及随访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并与对照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外周血中CRP和PC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著性(F=54.840,P0.001;F=32.05,P0.001);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外周血中CRP和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6,P0.001;t=6.155,P0.001;t=6.454,P0.001);非细菌感染组外周血中CRP和PCT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t=0.176,P=0.817;t=0.398,P=0.617);根据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中CRP和PCT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均0.8;CRP和PCT这2个指标联合后对发热性疾病的预测价值,敏感度为78.11%,特异度为100.00%。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小儿发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牛瑞兵 《医学信息》2019,(19):180-18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童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55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的5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儿入院时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血清PCT浓度、CRP浓度,比较三种指标独立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儿童脓毒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CD64、CRP、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64、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儿童脓毒血症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最高,分别为85.02%、75.60%、93.21%、90.1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PCT 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PCT及CRP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儿童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儿科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儿科收治的185例发热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88)、非细菌感染组(n=78)、风湿性疾病组(n=19)。同时,将同期在本院体检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n=40)。检测三组受试儿童的血浆PCT、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与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非细菌感染组PCT及CRP与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变化,但是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风湿性疾病组PCT、CRP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结论 PCT、CR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儿科发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亮 《医学信息》2018,(2):154-155
目的 分析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300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感染组(126例)和细菌感染组(174例),分析两组检测的PCT和CRP结果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5.63%,CRP阳性率为67.82%;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29.37%,CRP阳性率为63.49%。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阳性率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52例感染患儿中分为细菌感染组(195例)和病毒感染组(157例),另外选取健康足月儿1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时检测CRP、WBC和GRAN。感染组经过治疗后,于72 h、168 h复查CRP、WBC和GRAN,观察三者的动态变化。结果入院时新生儿细菌感染组CRP、WBC和GRAN均较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72和168 h后,细菌感染组CRP、WBC和GRAN明显下降(P〈0.01),而病毒感染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中CRP、WBC和GRAN是很好的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的诊断指标,对判断病情变化与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RP联合WBC检测在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3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其中细菌感染组180例,病毒感染组7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70例,检测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值,并与10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检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90.00%)高于WBC阳性率(49.44%),MP感染组的CRP阳性率(11.43%)低于WBC阳性率(5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的CRP及WBC阳性率,MP感染组的WBC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RP和WBC联检,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做出早期鉴别诊断且快速方便,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肺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为临床鉴别诊断肺感染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肺感染患者131例,将肺感染种类分为G+菌感染组61例,G-菌感染组52例,真菌感染组18例,对照组为门诊体检健康人员78名.检测各组血清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与G+菌感染组比较,CR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和PCT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 CRP和PCT水平检测对肺感染分类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清蛋白(PA)和心肌酶谱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将54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依据病情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组,另选1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的hs—CRP、PA和心肌酶谱数值,分析其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hs.CRP显著增高(45.2mg/L),PA显著降低f(107.15+28.17)mg/L],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儿童心肌酶谱各项检测值则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结论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同时检测hs—CRP、PA与心肌酶谱对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而且对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中PCT、WBC、hs-CRP检测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PCT、WBC、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数量(15.5±3.4)×109/L、hs-CRP水平(19.8±2.6) mg/L和PCT水平(21.9±2.1)ng/m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8 ±2.3)×109/L、(4.5±2.3)mg/L、(4.7±1.8) ng/mL和健康对照组(8.1 ±1.4)×109/L、(3.5±1.2) mg/L、(1.8±0.5) 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WBC、hs-CRP和P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WBC数量(7.3±1.4)×109/L、hs-CRP水平(5.1 ± 1.2) mg/L和PCT水平(2.3 ± 1.2) n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hs-CRP、PCT联合检测的灵敏性95.2%、特异性93.0%、准确度93.3%显著高于WBC、hs-CRP、PCT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儿血清的WBC、hs-CRP、PCT的变化,并结合临床,有助于诊疗和判断患儿疾病愈后的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雯雯 《医学信息》2020,(2):169-171
目的 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儿童肺炎临床资料,其中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51例设为观察A组,细菌性肺炎39例设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PCT、CRP水平以及观察A组和观察B组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IL-6、IL-10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急性期血清PCT、CRP 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IL-10、PCT和CRP有助于儿童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患儿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基本相同,而PCT对细菌性肺炎诊断具有良好指导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治中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肝硬化并肺部感染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肝硬化细菌致肺部感染组(观察组)42例与肝硬化非细菌致感染组(对照组)41例,另选本院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并记录各组PCT、CRP,并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4,P>0.05);观察组治疗后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91,P <0.05);对照组治疗后PCT水平略高于治疗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928,P>0.05).治疗前观察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825,P >0.05);观察组治疗后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032,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水平略高于治疗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3,P>0.05).观察组患者PCT、CRP单独检测以及PCT、CRP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8.517、14.624、5.433,均P<0.05).PCT、CRP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PCT、CRP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肺部感染风险,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对肺部感染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丕六  汤磊 《医学信息》2019,(4):163-165
目的 观察联合检测PCT、IL-6和CRP水平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早发性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产检孕周正常的7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根据病理检查将观察组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同时依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败血症组和非感染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脐血PCT、IL-6、CRP水平表达情况,并对观察组孕妇分娩后胎盘胎膜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追踪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CT、IL-6、CRP水平低于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PCT、IL-6及CRP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为68.75%、特异性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7.05%;脐血PCT、IL-6、CRP水平在败血症组新生儿中显著升高,与非感染组新生儿及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孕妇外周血PCT、IL-6、CRP水平较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绒毛膜羊膜炎预测价值高,脐血PCT、IL-6、CRP水平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早发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5.
Procalcitonin (PCT), a precursor for calcitoni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elevated in bacterial infection. However,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who have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id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 is limited. To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serum procalcitonin measurement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we analyzed 28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hospitalized because of fever and/or C-reactive protein (CRP) elevation. PCT was measured by the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Fourteen patients were considered having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the other 14 patients were considered having disease flare of their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Serum CRP levels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flare group; however, the difference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um P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10/14, 71%) than that in the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flare group (1/14, 7%), although there were 2 cases showing false positive PCT probably due to rheumatoid factor.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PCT is useful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who are treated with corticosteroid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  相似文献   

16.
周庞虎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3):42-43,46,6,1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骨伤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137例骨伤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5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步免疫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相结合测定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比较以上各组及细菌感染组感染控制后(细菌感染控制组)血清PCT、CRP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但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控制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细菌感染组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接近。以2ng/ml为PCT诊断细菌感染分界点,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0%和88.70%,显著高于CRP(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对骨伤感染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