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脂肪瘤很少见,在CT问世以前很少在生前或术前作出诊断,CT对脂肪有很高的分辨力,可作出定性诊断。现报告4例。 一般资料 本组4例颅内脂肪瘤,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7~52岁,平均年龄31岁。3例为单发病变,1例多发(颅内2个病变),共5个病变。CT检查发现肿瘤位于胼胝体区2例,其中1例并有松果体池内脂肪瘤,向上突入右侧脑室内,1例位于环池左翼内,另1例病变位于三脑室上池内。病变形态位于胼胝体部者为长条形,其余为椭圆形。最小者直径不足1cm,最大者达4.3×0.86cm;CT值在一25Hu~一92Hu之间,1例作增强扫描,病变未见强化。  相似文献   

2.
颅内脂肪瘤的CT诊断与临床(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脂肪瘤较少见,普通放射学检查很难做出诊断,由于CT的分辩率优于普通放射线,故能准确地确定脂肪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8年6月以来经CT诊断为颅内脂肪瘤的13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与资料 本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76岁,平均年龄43.53岁。临床上伴有间断性头痛、头晕或一过性头痛、头晕8例,占61.5%,无神经系统症状因外伤或查体而发现颅内脂肪瘤者5例,占3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5例CT诊断的颅内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果15例颅内脂肪瘤CT表现为位于颅内中线部位或其附近的均匀脂肪密度影,可有钙化。结论CT是诊断颅内脂肪瘤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颅内脂肪瘤的分布特征、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颅内脂肪瘤,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6岁。结果:CT表现为脂肪样低密度区(CT值:-44~-71HU),MRI表现为短T1中等T2和高质子密度信号,在各序列上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11例单发,5例多发。主要分布在中线及旁中线区,其中9例(56.25%)为胼胝体区。11例(68.75%)合并有颅内、外的单或多发异常,其中9例(56.25%)为胝低体发育异常。结论:颅内脂肪瘤好发于颅中线区及其邻近部位,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常合并颅内、外多发异常,结合CT及MRI检查可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用磁共振技术对颅内病变进行多方位,任一角度的切面成像以及利用与X线截然不同的成像原理,采用特殊的成像序列,使颅内病变的形态,位置和病变性质更能准有的显示和诊断。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15例,有X线CT资料者60例,无任何检查资料者55例、检查前常规清除头部影响病变检查的一切金属物品,然后仰卧干检查床上,定位线对准眉间联线中点,如重点检查垂体、脑干、小脑部位则中线下移至眼眶联线,以保证检查部位位于线圈中心,使采集到的信号不被衰减,颅内病变检查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根据不同病变取不同方位的切面图像,并采用不同的层间层厚、以及特殊的拼接对比技术进行图像组合,以利于对病变的全面显示与了解。结果:本组病例中,三个方位同时显示病变者45例,二个方位显示病变者13例,一个方位显示病变者36例,60例x线CT检查患者中,重新进行病变定位和纠正病变所在位置者21例,排除病变者5例,发现病变者4例,脑积水查出原因者8例。讨论:长期以来,颅内病变主要靠X线摄影所得图像来完成检查,由于密度的差异因素以及摄影条件应用的复杂性、和暗室技术人体个体差异的综合因素的影响,颅内有无病变主要靠间接X线征象来判断,如颅内骨质的吸收破坏和颅内压的改变等,其颅病变根本无法直接显示和了解,CT技术出现并应用颅内病变后,由于具有很高的分辨力,所以在CT图像中其病变的形态、位置、性质都能部分的了解,但由于只有一个横断切面的图像要全面的了解病变仍很困难,当磁共振技术应用干颅内病变时,由于其独特的成像原理和多方位任一角度的切面成像,使其在颅内病变检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颅内病变的显示以及病变性质都能作出准确的答复。  相似文献   

6.
耿玲  唐言华 《西南军医》2007,9(5):144-144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颅内血管疾病诊断治疗上有重要价格,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适用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我科自21302年1月至2007年1月开展了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15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检查方法优选. 资料与方法搜集胸部脂肪瘤14例资料,包括肺脂肪瘤2例,胸壁脂肪瘤4例,纵隔脂肪瘤3例,胸腺脂肪瘤3例,横膈脂肪瘤1例,右心房脂肪瘤1例,全部病例均有胸部正侧位片,12例进行了CT检查,1例进行了MRI检查,对全部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胸部正侧位片病灶发现率78.6%,漏诊原因与肿瘤密度过低,肿瘤沿胸壁深部肌间隙浸润生长或肿瘤位于平片上较隐蔽的部位有关.CT检查不仅可进行精确的定位诊断和分类诊断,而且能作出定性诊断,但应常规摄脂肪窗片.MRI对这类肿瘤最敏感,它对病变的发现、定位、分类诊断及定性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结论胸部正侧位片是胸部脂肪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病变的分类诊断与定性诊断需依赖胸部CT与MRI,其中MRI是该类疾病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脂肪廇的MRI表现及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颅内脂肪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颅内脂肪瘤MRI表现为典型短T1中长T2和高质子的MR信号和抑脂时信号消失,与球后或皮下脂肪信号相同,均无占位效应及明显周围水肿。结论颅内脂肪瘤具有典型MR信号,中线部位尤其是胼胝体区多见,并常见伴行发育异常,少数病灶可多发。MRI可作为诊断颅内脂肪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颅内脂肪瘤患均经siemens AR—X型全身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8例见于纵裂池内,5例见于胼胝体部,4例见于侧脑室,以及1例见于颅后凹内。脂肪瘤的CT值在-7~-4.5Hu,直径介于4至8mm之间。结论CT对颅内脂肪瘤可做出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颅内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犤1犦,自CT和MR问世以来,有关颅内脂肪瘤的报道逐渐增多犤2,3犦,现将经笔者CT和MR检查诊断的3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10~4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1例表现癫痫发作,1例为头部外伤就诊,病程1d至1w。1.2CT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SOMATOMAR.C全身CT机,辆位平扫,5-10mm层厚及层距。MR检查:采用LMW-1000常导型MRI系统,场强0.1T,T1W像PS125/25mm,T2W像SE2600/1…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杨全新仲继志孙弘弘齐乃新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良性病变,一般无症状,不易被发现。笔者CT检查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合文献,探讨CT诊断价值。1病例报告例1,男,50岁,查体B超发现右侧肾上腺有一...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中年组(28~59岁)和老年组(≥60岁)。所有患者均经CTA或MRA检查证实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后经DSA检查验证。结果 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5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其中35.2%(159例)为颅内动脉病变,31.8%(144例)为颅外动脉病变,33.0%(149例)为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68.1%(308例),稍高于颅外动脉的64.8%(293例)。青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95比64,P<0.01);老年组颅外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80比64,P<0.01),后循环病变的发生率亦高于青中年组(155比112,P<0.05)。高血压、高龄、糖尿病是颅外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外病变组高龄患者的比例高于颅内病变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颅内动脉病变逐渐减少,颅外病变及后循环病变增多。颅外病变组高龄者多于颅内病变组。  相似文献   

13.
头部影像学检查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颅内微小病变 ,如先天性的各种囊肿、脑室扩大、血管畸形 ,以及后天性的一些疾病如垂体瘤、脂肪瘤、腔隙性脑梗死等 ,临床上不一定有何症状 ,然而对飞行安全可能是一种潜在威胁。上述这些疾病用一般的检查手段如脑电图、脑地形图或头部超声检查 ,往往很难发现。在高性能战斗机和宇航员的选拔中 ,及时发现这些疾病 ,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头部 CT、核磁共振扫描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由于分辨率高 ,对发现这些微小病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 。目前在高性能战斗机和宇航员的选拔中 ,这些检查是否应该列为常规 ,还未见报道。为了…  相似文献   

14.
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提高CT对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检查资料,重点讨论了CT检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和CT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组资料中,CT检查15个病人,发现22个病灶,7例为双侧,5例合并肾内和肾包膜下出血,CT诊断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较高准确性(80%)。结论:笔者认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多数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纵隔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5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1246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细胞起源于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者23例,对其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例CT检查可见团块低密度,边缘清楚,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随访4年,有1例因肿瘤且体积较大(直径>13 cm),属中间型肿瘤,出现肿瘤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纵隔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增强CT检查及肿瘤病理穿刺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检查,而手术将瘤体完整切除是治疗的关键。病变位置特殊、不能彻底切除瘤体的患者,易出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6.
脊柱闭合不全的MR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隐性脊柱闭合不全包括脊髓纵裂例,侧位脊膜膨出1例,脂肪瘤6例,终丝脂肪瘤4例、胆脂瘤5例,脊髓低位9例,肠源性囊肿14例和骶骨发育不良2例。MR对隐性脊柱闭合不全的诊断较高的价值。矢状面图像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全貌,在诊断脊髓低位和肠源性囊肿时,横断面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一例罗纪元肾上腺骨髓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病,我院发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患者男,53岁。无不适症状。体检:B超发现右侧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大小4.9cm×3.2cm,稍强回声,回声均,椭圆形,表面似有包膜。CT检查:见右侧肾上...  相似文献   

18.
少见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见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方法:搜集8例经病理证实的少见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病理结果对照,结合献分析CT表现。结果:8例中淋巴瘤3例,畸胎瘤2例,囊肿2例,脂肪瘤1例。结论:CT检查对少见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较大价值,部分病变可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745例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结果,根据孕周将早产儿分为3组,分析总结其颅内病变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检查745例早产儿发现颅内病变252例(33.8%),其中30周早产儿40例中发现颅内病变35例(87.5%),30~34周119例中发现颅内病变59例(49.6%),34~37周586例中发现颅内病变158例(27.0%),不同胎龄早产儿颅内病变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01,P0.01);新生儿颅内病变中最常见以颅内出血为主(110/252, 43.7%),胎龄34周的早产儿颅内出血总发病率为24.5%(39/159),显著高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总发病率(71/586, 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P0.01)。结论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筛查早产儿早期颅内病变以及随访病情改变的首选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2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普通x线、CT和USG多种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1998—2003年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6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X线平片及尿路造影检查,CT平扫加增强,B型超声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X线、CT和USG检查中均具有各自相应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定性诊断有特异性价值;X线、CT、USG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相得益彰,且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