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Planning》2016,(9)
语言教育作为幼小衔接的一部分,对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有重大意义,对儿童能否顺利地从幼儿园语言学习过渡到小学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现在通过对比幼儿园语言学习与小学语文教育的不同,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问题是多年来幼儿园、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针对目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幼小衔接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连接中的情况,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因此应充分做好有效衔接教育,为幼儿顺利升学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
<正>一、幼小衔接的目的与意义幼小衔接是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9)
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近年来颁布的有关幼小衔接问题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工作实例分析了澳大利亚幼小衔接的主要措施。借鉴其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建设,调动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关注儿童在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适应过程,发现并尊重其个体差异,帮助儿童顺利过渡并使之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当前我国幼小衔接工作难以令人满意,表现为"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严重、缺乏幼小教师衔接合作等。究其原因,传统文化与当代竞争焦虑首当其冲,幼小教师队伍建设落后与合作缺乏也难辞其咎。为更好地推进幼小衔接工作,需立足儿童主体地位,整合国内外幼小衔接经验,多方共同参与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91-92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知识衔接是幼小衔接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影响幼小衔接摆脱二元对立的治理方式,进入双向协同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选取“识字”这一大众关心的内容,对学前教育阶段“前识字”和小学教育起始阶段“识字”目标和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比较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知识在学理上具备衔接基础,但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仍存在错位和断裂,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双向靠拢。以知识衔接为基础推进幼小衔接的双向协同具备基础条件,但仍然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协同推进:统筹两个阶段的“教学大纲”,将学理衔接转变为制度衔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互鉴,弥补幼、小之间的断裂带;重视多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横向衔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存在教学方式、作息安排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如果不及时进行衔接引导,孩子们升到小学时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会产生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为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幼小衔接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0)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时期,只有家长、幼儿园与小学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才能促进儿童幼小时期的科学衔接。本研究旨在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了解当前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家长对幼小衔接知行脱节,家长对儿童幼小衔接关注面单一,家长与幼儿园合作被动,各项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50)
反思了幼小衔接教学的困境,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用绘本材料,通过绘本阅读的开展突破这一困境。提出了相关应用绘本阅读的举措,希望能对后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新近发布的《强势开端V》对其成员和伙伴国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的举措做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尽管OECD成员国的幼小衔接实践不尽相同,但仍存在共同的特点:各国政府政府高度重视,颁布政策予以保障;实施连贯、一体化的课程,统领幼小衔接;整合幼小教师教育,促进专业同一;进行多方合作,形成支持体系;考虑儿童视角,倾听儿童意见。借鉴OECD成员国的经验,我国可从以下方面促进幼小衔接,即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学段统筹,形成课程衔接;基于儿童视角,制定衔接方案;破除错误观念,进行立体合作。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一直深受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于幼儿的未来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但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衔接方式单一、家长观念有待更新等问题,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幼儿园、小学与家长三方的关系,才能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34)
在现阶段的幼小教育中,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各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切实的解决,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不然会给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幼儿园阶段的工作来看,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可以有这几项措施:建立正确的衔接观念;加强多方衔接;适应社会的能力衔接;作息和活动的衔接。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3)
<正>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入学的儿童对小学语文拼音课程学习的适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笔者的拼音教学。鉴于此,笔者想从一名小学教师的角度来尝试回答幼儿园是否有必要教拼音这个问题,以及思考如何在一年级新生拼音学习适应程度差异大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地进行拼音教学。"幼小衔接"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笔者认为的"幼小衔接"是在终身教育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8)
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科学衔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来促进幼儿园与小学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该方案强调以制定系统的幼小衔接框架来加强幼儿园的衔接准备,以设计丰富的幼小衔接途径来提高幼儿的衔接准备,以撰写科学的幼小衔接学习与发展声明来促进小学的衔接准备,为我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做好学前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们都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能通过小学面试获得新的起点。文章分析了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1)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差异悬殊,幼小衔接阶段不可缺少。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小衔接容易陷入小学化的误区,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12)
幼小衔接绘本识字教学是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幼小衔接绘本识字教学应尽可能地多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对幼小衔接绘本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积极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学生幼小衔接绘本识字的平台,让学生乐学、趣学,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5)
在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其顺利过渡,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是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发挥家、园、校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合力,转变衔接观念,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双向衔接,理念先行,达成共识。利用网络打开家、园、校互动的通道,家、园、校三位一体互助,创新活动形式,形成教育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小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38)
立足于教育实践,以幼小衔接这一儿童特殊成长时期为切入点,从"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家校共育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