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物学》2005,21(8):56-56
目标达成模式的评价,旨在确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的程度,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倡导。泰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评价就是要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通过预先规定行为目标设计课程、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模式的评价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对学校的督导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都在研究评价学校的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但目前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属于目标导向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既有优点也有弊端,现分析如下。目标导向模式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常用的模式。该模式是评价之父泰勒提出来的,其基本方法是: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尽可能细化;用行为语言来界定具体目标,使之可以观察和测定;研制测定达到目标程度的工具和方法;收集行为表现的资料;最后用资料表明达到目标的程度。后来泰勒的后继者布卢姆又把教育目标细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  相似文献   

3.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4.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5.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评价:教育评价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真 《天津教育》2002,(11):6-8
一、我国教育评价实践的回顾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活动,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克服“文革”对学校教育的破坏,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引导学校办学行为标准化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化,将国外教育评价的理论和评价制度引进国内。我国基础教育的评价活动,基本上是采用了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泰勒所创建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来对中小学校、教师及其教学活动、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这类评价的核心是以预定的目标为中心和依据开展评价活动,用统一的目标与标准来判定教育教学活…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教育测量或考试的基础理论,一直对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泰勒目标原理的深化、细化。这里的教育目标实际上是指课程目标。为了促进评价人员的交流,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对各领域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目标,其中,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8.
自从有了教育就有了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专门概念或术语,“教育评价”是由美国人拉尔夫·泰勒在著名的“八年研究”(1933—1940)中首先使用的。笔者现就“目标模式”“CIPP系统评价”“第四代教育评价”几种典型评价模式作一简单的介绍,并藉此谈一些自己对“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述方式加以展示,概括而言有三种表述方式,即: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所谓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指明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泰勒认为,行为目标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在教育实践中,行为目标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任务,更容易准确判断目标是否达成,可以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依据。台湾健康教育专家黄松元认为行为目标在健康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已经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以行为方式来制订教学目标是分析教学过程的最有意义、最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评价也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而产生。自从20世纪初开始进行教育评价以来,教育评价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产生了四五十种教育评价模式,其中许多教育评价模式已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里只介绍了应用较广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以期对教育评价的实践活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现代教育评价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1.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是现代西方最早出现、体系完善、影响极大的一种理论流派。这一模式是由早期的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的。泰勒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归宿,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目标意义认识的清晰程度,从而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泰勒的二维图表方式以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行为两方面为基本维度,通过制定图表的方式呈现,能够使教学目标得到良好的陈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应该加以广泛的应用,以改进现存目标陈述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的比较分析 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的代表人物是拉尔夫·泰勒,他注重目标导向教学,他提出的相关理论简称为“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现代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高效性,但是其最大弊端是简单,既忽视了学生差异,也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在泰勒的目标模式下无法实现因材施教,把培养学生同工厂生产产品等同,学生个性和创造力随着受教育年限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3.
李培安 《成才之路》2013,(15):93-93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对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评判。它既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评价,也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教师、学生的鉴定,还是对阶段性工作或环节的分析、改进,无论是对基层办学水平的管理,还是教学某个专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教育评价的功能。正如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泰勒所说:“评价就是确定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学科专家的建议。新课程改革在借鉴泰勒原理的同时,其“三维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行为目标”的超越,其“生成性、预设性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预设性目标”的超越,其“结果性、体验性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结果性目标”的超越,使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施振华 《教书育人》2013,(12):50-51
一形成性评价的理论根据及其价值意义(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最早的教育评价,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比较系统的当推泰勒的观点,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课程和测验编制的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根据泰勒的理解,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1]。  相似文献   

16.
对泰勒目标模式评价的认识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模式由拉尔矢·泰勒提出,他使课程评价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本文主要从目标模式的评价观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可取之处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并分析了它由于本身的缺陷导致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W·泰勒首创教育评价这一术语和进行"八年研究"作为系统的教育评价开端的话,那么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至今,已出现了许多评价模式:L.D.Stufflebeam的CIPP模式、M.Scriven的目标游离模式、R.E.Stake的应答模式以及Owens & Wolf的反对者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曾华 《中学教育》2008,(10):12-14
泰勒原理中确定教育目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学科专家的建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继承泰勒原理的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行为目标”的超越,新课程“生成性、预设性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预设性目标”的超越,新课程“结果性、体验性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结果性目标”的超越,使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改革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泰勒原理中确定教育目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学科专家的建议。在继承泰勒原理的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生成性、预设性目标”、“结果性、体验性目标”分别对泰勒原理单纯“行为目标”、“预设性目标”、“结果性目标”的超越,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泰勒原理中确定教育目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学科专家的建议。在继承泰勒原理的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生成性、预设性目标”、“结果性、体验性目标”分别对泰勒原理单纯“行为目标”、“预设性目标”、“结果性目标”的超越,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