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优于单纯丁苯肽治疗。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08-109
目的: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4d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快速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另外给予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NO、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ADL评分、NO、VEGF水平上升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修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升高机体NO、VEGF水平,改善脑组织的血供,减轻脑组织损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独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随访6月进行生活质量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两组NIHSS评分及SF-36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SF-36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用丁苯酞可以更好的消除自由基,改善症状,提高神经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HI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丁苯肽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从本院内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28例,将其进行奇偶排序,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均1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肽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和依达拉奉联合使用极大的改善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12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44例/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进行依达拉奉治疗、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ADL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数据优(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血栓通,对照组单独给予血栓通治疗,两组其他常规治疗均相同,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较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5月脑梗死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丁苯酞软胶囊。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血液流变学、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方法: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60例急性脑梗死病患资料,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行依达拉奉与丁苯酞共同治疗,对照组30例实施丁苯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NIHSS(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评分为(6.10±0.59)分,比对照组的(13.08±1.01)分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丁苯酞、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进行联合治疗,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及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王梅 《当代医学》2012,18(24):78-7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和血栓通;对照组给予血栓通,14d为一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监测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达92.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40例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3组治疗后7 d、14 d、28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明NIHSS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爱通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爱通立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爱通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h和治疗后7d,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通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仲婷  冒文娟 《新疆医学》2012,42(8):66-6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14 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1.18%vs73.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而BI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应用于治疗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运动能力,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52例,单药组给予急性脑梗死一般内科治疗的同时再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第1天、第14天、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第14天、3个月后联合组和单药组NIHSS评分与本组治疗第1天比较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比单药组降低更明显。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ADL评分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凝、降脂及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患者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NIHSS均有显著降低,但从降低程度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好得多,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分为联合组和丁苯酞组,每组58例。丁苯酞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共治疗14d。比较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血清caspase-3、Bax和Bcl-2含量和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丁苯酞组,ADL评分高于丁苯酞组,TNF-α和CRP水平低于丁苯酞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aspase-3、Bax含量低于丁苯酞组,血清Bcl-2含量高于丁苯酞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丁苯酞组的75.86%(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所引起的损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