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研究认为与环境、微生物、遗传、内分泌、体质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的全身性广泛性病变。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有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翳形成。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免疫疾患。现已阐明,RA时关节内浸润的多种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_2(PGE_2)、胶原酶、活性酶类在关节破坏中的作用。虽然RA发病前触发因素尚未明了,但RA时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RA关节及关节外病变,无疑有密切关系。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RA时的B细胞亚群异常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4.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关节外表现中,肺部病变表现颇多见,易与其它各种病因引起的肺部症状相混淆。现将我院1972~1992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34例RA中伴类风湿肺部病变的9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诊断依据 34例RA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分类标准。其中9例经3次以上X线胸片检查证实有肺部病变,并可排除其它病因所引起。 二、临床表现 除肺部病变外,全部病例均有多对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或畸形(见表1)。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诊疗误区及其临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发性小关节炎症和关节外病变(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围神经炎、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免疫性疾病。我国RA患病率约为0.4%,按全国总人口12亿推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400万~500万。据医学统计,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年致残率为50%,3年致残率为70%,与同龄人相比,其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部分患者还可因病变侵犯心脏、血管、肺和神经系统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对称性多滑囊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病因目前不明,属中医“痹症”范畴,现在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中药汽雾透皮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效果较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以慢性、对称性[1]、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病因未明,发病率、致残率高,目前没有特效疗法。由于不能治愈,故而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控制病情、改善R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RA患者312个膝关节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果 病变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关节积液、软骨及骨质破坏等表现.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RA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81-38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RA患者100例,对其200个膝关节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果:病变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绒毛形成、关节积液、软骨变薄、骨质破坏、腘窝囊肿及腘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RA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统计,RA的发病率为1%,并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1].其特征改变为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慢性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国内对 RA 的血清学改变已有报道,但对病变关节局部以及局部和全身免疫变化的关系报告很少。本文通过测定 RA 血清及滑液免疫复合物(IC),总补体(CH_(50)),补体第三成分(C_3),类风湿因子(RF),抗体(Ig)水平及对 IC 成分的分析,探讨 RA 血清和关节局部免疫变化的差异及关节炎症发生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2.
郭彤  孙丽 《中外医疗》2008,27(36):184-18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滑膜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侵蚀性关节炎及晨僵,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贫血、皮下结节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本病在女性多发,男女之比为1:2~ 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在30~50岁之间,60岁以上老年人初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少,即使发病,年龄也多为60~80岁间,但 90岁以上初发病者极少见.通常把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称为老年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抑制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侵蚀与关节破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破骨细胞是导致关节侵蚀的主要细胞。将近几年青藤碱( sinomenine,SI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调控机制予以综述,以期进一步研究SIN对RA破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外表现的发生情况,提高对RA关节外表现的认识。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12月间京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1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年间共收治RA患者201例,其中活动期181例,缓解期20例。RA伴关节外表现发生率41.79%(84/201),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P〈0.05)。年龄大于50岁者关节外表现发生率高(P〈0.01)。发生于活动期者占83.33%(70/84),而发生在缓解期者占16.67%(14/84)。关节外表现中贫血最为多见,其次为肺脏损害,皮肤、心脏损害。侵犯眼部、胃肠道、肾脏及器官淀粉样变的则较少,伴有类风湿因子阳性、活动期、病程较长的患者易合并关节外表现。结论RA患者伴关节外表现者并非少见,女性患者关节外表现发生率多,男性肺脏受累发生率较高,皮肤受累可提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的发生随RA活动性、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ithritis,RA)的效果并研究其免疫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关节评分法及X光片对关节进行评价,观察正常组、致病组、雷公藤治疗组肠道淋巴细胞IEL和LPL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服雷公藤能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评分;致病鼠肠道各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淋巴细胞IEL、LPL与正常组、治疗组相比数量明显增多(p﹤0.05),正常组与治疗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口服雷公藤能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肠道各部分淋巴细胞IEL、LPL可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及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因不明确,起病隐匿,最常侵犯四肢小关节如腕、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可引起全身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1],我国发病率约为0.32%~0.34%[2].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调查对地处偏远、高寒地区的新疆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确诊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籍以了解当前偏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及课题.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主要侵及关节,特别是滑膜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贫血是RA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发生率约为33%~60%.贫血可加重关节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反之,随着贫血纠正,关节肿胀、疼痛、肌力及体力等有一定程度改善[1].了解贫血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脏损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病 ,我国人群发病率为0 .2 4%~ 0 .4% ,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首。本病侵犯全身各器官 ,故又称类风湿病。既往由于对本病肾损害认识不足 ,不仅像《西塞尔内科学》这种权威内科学上几乎没有提到 RA肾脏损害 ,国内一些大型肾脏科专著对 RA肾损害也重视不够 ,以致认为 RA本身很少引起肾脏病变。但近 2 0年来由于肾活检技术的广泛开展及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 RA肾脏损害并不少见。早年对 RA肾损害病理改变的认识主要来自尸检资料 ,认为 RA肾损害类型主要是肾淀…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本病主要病变在滑膜.可累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及全身组织.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导致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属“痹证”范畴,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闭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甚则关节肿胀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针灸治疗RA的研究近10年来发展迅速,在对RA的治疗中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现就近10年来的治疗与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据国外资料报道,其发病率占人群1%左右。RA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1感染因素病毒及细菌等感染产生的许多炎性因子可引起关节滑囊损伤,大量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