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给药方式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损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笔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现,药物的选择固然重要,药物的给药方式也是决定药效的关键环节.由于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给药后的护理也不容忽视.不同的药物其服用方式和不良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目前主要依靠抑酸和胃肠动力药物治疗,部分病例反复发作,无法停药或无法控制其症状,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沉重的负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对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胃镜下缝合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目前该病的诊断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证实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证实有食管炎。内科治疗的原则是:(1)减少胃食管反流;(2)减低反流物的酸度;(3)增强泵食管的作用;(4)保护食管粘膜。药物治疗多采用制酸药、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等,如奥美拉唑红霉素、思密达等。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较为常见的食管与食管外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虞梅 《新疆中医药》2004,22(3):35-35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抗反流防卸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侵蚀造成食道炎症和粘膜损伤,目前治疗是在抑酸的基础上加用胃肠动力药,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差,易复反。1998年3月-2003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目前该病的诊断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证实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证实有食管炎.内科治疗的原则是:(1)减少胃食管反流;(2)减低反流物的酸度;(3)增强泵食管的作用;(4)保护食管粘膜.药物治疗多采用制酸药、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等,如奥美拉唑红霉素、思密达等.  相似文献   

7.
经方,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运用的方剂;效药指针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炎症性病变。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药物治疗是精神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精神病人由于精神活动失常,常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常出现拒药、藏药行为,增加了护理难度。要准确、安全、有效地完成给药护理,要求护士不但有较高的护理技巧,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下面谈谈精神科护士给药护理的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2010年11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8年1月—2010年11月)、中国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2010年11月),获得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药物和药对规律。结果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119个中药复方中,涉及中药144种,使用频次为1 206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中药31味、913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降气、健脾、制酸、疏肝、通络、清热药6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18对,主要是降气药与疏肝、清热、健脾药的配伍组合。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西方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药物的滥用等因素,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在日渐提高,并且日益年轻化。对其治疗的效果,目前看临床上尚不尽人意,其复发率也比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切入如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同时,给药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了解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12.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属食管黏膜炎性病变,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等损伤的消化系统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理想,因此备受关注,有关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广泛展开。现将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特色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近年来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归纳了包括针刺类、灸类、推拿类等常用中医外治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以期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特别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形成,其临床症状主要是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药物治疗以抑酸及促胃动力为主。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提高小儿疑难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基础护理中专科基础操作之一,同时也是儿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给药途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和疑难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挽救患儿生命。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危北海 《北京中医》2008,(3):163-164
近年来根据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有关其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诊断及治疗学方面的理论观点不断更新,治疗效果也大有提高,已逐步引起了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故本刊邀请有关知名专家撰编此胃食管反流病专栏,以飨读者。本专栏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深入地揭示该病是在机体正虚的内因基础上加上外邪的侵袭引起防御因子及损伤因子不平衡所致,为临床诊治指明了方向。根据有无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该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三种临床类型。因此,专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作了重点而确切的分析,提出对于有典型食管症状者,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是目前临床诊断NERD最为实用的方法。我国是胃癌和食管癌高发国家,对拟诊患者一般先行内镜检查,它是诊断BE的主要的便捷方法。24h食管PH监测能较准确显示酸反流规律。食管测压能预测抗反流的疗效,评估食管功能。食管胆汁反流测定可以反映是否存在胆汁反流及其程度。根据病情选用以上方法可以恰当而正确诊断病情。有关该病的治疗,医药虽有抑酸剂、动力剂及粘膜保护剂等可以应用,但目前看来,只有抑酸治疗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措施。因为反流至食管的胃酸是根本的致病因素,抑酸药物中PPI抑酸能力强。起效快,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而间歇给药或按需服用停药后半年的食管炎及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0%和90%,而且有时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本专栏精辟论述了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认识、辨证分型和治则方药等。有很大的临床参考意义。中医治疗主要是调整全身状态和脾胃功能。贯彻辨证?  相似文献   

17.
自拟顺气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多发病,中医属“噎膈”、“胸痛”、“胃脘痛”、“反酸”等病证范畴。多由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临床常见恶心、呕哕、反酸、嗳气、胸骨后痛伴烧灼感等症,西医治疗多采用抑酸剂及胃动力药物等,药物副作用较多,且极易复发。笔者自2001年至2003年期间采用自拟顺气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安安  李黎 《环球中医药》2012,5(2):148-151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呈递增趋势,虽然研究证实胃食管反流病老年人群与中青年人群的发病特点有较大的差异,但目前仍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西医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抑酸药物及外科手术、内镜治疗为主;中医以专方专药、辨证分型治疗和中医外治法治疗.需要通过对现有治疗方案的筛选、验证最终实现优化后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郁证发微(三十四)——郁证遗精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药物治疗的误区、病因和治疗策略,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问题不是胃酸分泌过多,而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胃肠排空延缓等消化道动力障碍所致的酸错位,其终极治疗目标应该是调整胃肠动力,以降为顺。针灸疗法对胃肠道动力和食管下括约肌有很好的调整作用,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伴有食管黏膜病理性损害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传统方法的疗效欠佳且用药周期较长,并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采用云南白药加葛粉治疗,通过局部给药,方法简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