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菜黑腐病是我省河西走廊甜菜生长期发生的1种新病害,发病植株急剧萎蔫死亡,根部由根尾向上变黑腐烂。据调查,一般发病率2%~5%,个别严重地块高达21%,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识别和防治该病已成为当地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1病害田间识别田间5月份可发现病株,发病盛期在6~7月。地上部症状有两种类型:①植株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2/3。病叶直立,灰绿色,随着病害的发展,由基部叶片叶缘开始变黄,并成V字形向叶基扩展,然后全叶变黄枯死,并由下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全株枯死。②植株外观无显著变化,日…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田间死苗指番茄定植活棵后植株发生萎蔫和枯死现象,幼苗期和成株期均有发生,以成株期发生居多。番茄植株发生萎蔫后大部分枯死,田间出现缺棵,对产量影响很大。1番茄萎蔫原因1.1病源性萎蔫1.1.1番茄茎基腐病萎蔫主要危害定植活棵期的番茄幼苗,危害发生在番茄生长发育前期。番茄感病后,茎基部及地下主侧根变褐坏死,皮层腐烂,地上叶片果实因养分供应不足,逐渐萎蔫枯死。1.1.2番茄枯萎病萎蔫  相似文献   

3.
近年蔬菜瓜类枯萎病、蔓枯病都发生较重 ,并有日益加重趋势。由于两者症状有一定相似处给识别、防治带来难度 ,现简介如下 :1 症状与病原瓜类枯萎病苗株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幼苗受害 ,子叶变黄、暗绿色、无光泽。被害株初表观为底叶或植株一侧叶片边缘变黄 ,后萎蔫或变黄叶片不断增多、扩展 ,后整株枯死 ,主蔓 .发展成黄褐色的纵裂 ,纵切病茎可见维营束变黄枯色 ,有的病茎纵裂表面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霉状物 ,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琥珀状胶物质。病原由美丽组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tra spp)引起 ,分生孢子呈镰刀状 ,具有生理专化性。瓜类…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枯萎病是1种重要蔬菜病害,多年来在日本等国就有报道。由于该病较难防治,往往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1症状十字花科蔬菜枯萎病为害甘蓝时,从苗期即可发病。最初叶脉变黄,继而叶片变黄,枯死。由于其症状不显著,往往被忽略。成株期发病,最初仅个别叶片中肋和侧脉变黄,随着植株的生长病情越来越重,可使整叶或全株变黄,有时皱缩、萎蔫。剖开植株的短缩茎,可见维管束明显变褐。发病后期,植株停止生长,并从下部叶片开始脱落,植株不能结球,最后死亡。2发生情况十字花科蔬菜枯萎病由尖镰孢黏团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congutina…  相似文献   

5.
为害作物 :芝麻为害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 ,但以成株发病较多。病苗变褐枯死似猝倒病。成株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 ,叶缘内卷 ,逐渐变褐干枯。严重病株茎基部红褐色 ,根部褐色 ,全株枯死。感病轻或较迟的植株 ,主要为半边根系和相应的茎杆一侧出现红褐色干枯条斑 ,受病一侧的叶片变黄萎蔫 ,故称“半边黄”。在潮湿的情况下 ,病部长出一层粉红色粘质粉状物 ,剖茎可见木质瘦小 ,早枯易裂 ,种子瘦瘪病原菌形态特征 :该菌仅侵染芝麻 ,病斑上粉红色霉层为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分生孢子有两种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透明 ,3~ 5个分隔 …  相似文献   

6.
龙梦玲 《广西植保》2007,20(4):24-25
玉米茎腐病主要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该病在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到腊熟期症状明显,发病从始见病叶到全株显症一般需7d左右,最快的仅3d,受害植株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中部表现有青枯(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并迅速枯死,叶片呈灰色)、黄枯(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死)或青黄枯3种类型。玉米茎腐病20世纪初就有报道,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1],美国、加拿大、印度和南斯拉夫等国家发生较重[2]。自70年代以来,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并已成为玉米生产上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玉米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扩大,连茬种植、乱购种苗等现象的普遍出现,黄芪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俗称根腐病、麻口)在陇西县及周边地县大面积流行,为害严重。据2002年在陇西县9个乡(镇)定点定期挖根取样调查,平均病田率100%,病株率32.1%,病情指数18.1,严重影响黄芪的产量和质量,对黄芪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现将笔者3a来掌握的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症状幼苗发病叶色浅黄,生长迟缓,茎基部产生褐色条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腐烂;地上部叶色变黄,逐渐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株叶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变黄萎蔫,叶缘内卷,逐渐变…  相似文献   

8.
菠菜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 ,早春若多雨在留种地易发生炭疽病。江苏射阳近年来发展特色农业 ,菠菜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 ,现把菠菜几种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霜霉病1.1症状发病叶片呈淡黄色或黄白色 ,边缘有不明显的小斑 ,后扩大成不规则形淡黄色斑 ,最后整叶变黄、枯死。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处有白霉 ,后转为灰紫色。病害一般从植株外叶或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后向上向内蔓延。病叶在干旱时枯黄 ,潮湿时腐烂。1.2病原及发病条件病原菌为真菌。主要是以菌丝体潜伏在秋菠菜上越冬 ,种子也可带菌。多是通过气流传播…  相似文献   

9.
龙勇 《植物医生》2004,17(2):17-18
1症状 大白菜黑腐病从叶缘开始发病,向两侧和向内扩展,形成"V"字型病斑,病部叶脉变黑,空气干燥时,病部干而脆,潮湿时病部腐烂.病原细菌从叶维管束扩展到茎维管束,并向上和向下蔓延,叶脉变黑,组织变黄,最后全叶变黄枯死,有时病叶离层脱落,植株萎缩脱落.  相似文献   

10.
2月中旬琼海市中原一带由于阴雨、低温的影响,常较大面积发生菠萝凋萎病,发病株率 50%左右,重病园高达 90%。经济损失一般 25%~ 30%。  菠萝凋萎病又名菠萝根腐病,当地叫“菠萝瘟”,此病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均有发生。1症状  地上部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基部叶片变黄发红,皱缩,失去光泽,叶缘向内卷曲,以后叶尖干枯,叶片凋萎,植株停止生长。随着病情发展,由根尖腐烂发展到根系的部分或全部腐烂,植株枯死。病原,多数人认为病害是由菠萝粉蚧传带的病毒侵染所致。2发病条件  1)气候因素。一般高温、干旱…  相似文献   

11.
大棚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绪 《植物医生》2005,18(6):12-13
1症状表现 番茄的根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定植后即可发病.初发病时侧根和毛细根变褐(黑),根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根的表皮木栓化,又称"木栓病",严重的病根肿胀或变粗,随跟部病害的扩展,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以至腐烂,导致地上部分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发病初期病株中午萎蔫,早、晚可复原,但病情严重时不再复原,从茎基部枯烂严重,致全株枯死.因此,在生产上又习惯称为番茄"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12.
大豆烂根病又叫大豆秆腐病、大豆炭腐病,是大豆的一种根部病害,在山东省分布广泛。2000年,平阴县刁山坡镇部分农户在刨掉苹果树的土地上种植未经定名的春大豆时,大豆烂根病严重发生。6月12日调查死苗率达50%以上。未死植株长势衰弱,单株产量降低,出油率下降。笔者与有关单位就病原发生条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1症状和病原病菌主要侵染大豆茎基部和根部。茎基部受侵染后,皮层皱缩,形成菱形灰褐色病斑,下部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矮小,结夹少,千粒重下降。发病严重的,病斑可绕茎一周,引起植株萎缩枯死。根、茎的内皮组织…  相似文献   

13.
绥化市北林区蔬菜缺钙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植物医生》2016,(11):61-62
<正>近年来黑土区(绥化市北林区)蔬菜生产中经常发现缺钙症,造成蔬菜产量低、品质劣。缺钙在酸性土壤和钙含量丰富的土壤均有发生。笔者介绍蔬菜缺钙的症状、原因及预防缓解措施,供参考。1症状蔬菜缺钙症状多在幼果期和生长旺盛期发生;主要在顶芽、心叶、根尖和果实等部位发生。田间典型症状为植株矮小,生长点萎缩,顶芽枯死,生长停止;幼叶卷曲、脆弱,叶缘变为褐色并逐渐坏死;根尖枯死,根短;严重缺钙时,根尖腐烂,结实不良或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食用百合生长期鳞茎腐烂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牙百合为湖南省邵阳市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随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其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尤其在田间生长后期鳞茎易出现褐变、腐烂、植株枯死等症状,严重影响百合生长,已成为遏制龙牙百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又称棉粉虱或甘薯粉虱,是一种多食性的世界害虫。其寄主植物多达74科500多种。烟粉虱的危害造成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整株枯死。它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是重要的农业害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湖北植保》2011,(2):38-38
菠菜病毒病,又叫花叶病。近年来有所发展,局部地区危害比较严重。 一、症状表现被害植株心叶萎缩或呈花叶状,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植株卷缩成球形。受黄瓜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节间缩短,呈丛生状,新叶黄化;被芜菁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叶片形成不规则、浓淡相间的大花斑;叶缘向上卷;感染甜菜花叶病毒的植株,叶脉透明,新叶变黄,产生斑驳和向下卷曲。  相似文献   

17.
亚麻枯萎病又称亚麻萎蔫病,在云南省亚麻产区均有发生,尤以滇东南部湿度较大的地区发病较重。文山州的西畴、马关、麻栗坡及文山等地重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的高达 50%以上。 1症状   本病以幼苗受害严重。其症状是幼苗植株萎蔫倒伏,根部有时细缢,叶上无病斑。成株期自茎顶端萎蔫,植株顶部初呈黄绿色,后变黄褐色,茎秆维管束变褐色,从而导致整株枯死,但茎仍直立。植株根部受病菌侵染后,根系受破坏变褐色,易自土中拔出。在潮湿生态环境条件下,茎基部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病原   亚麻枯萎…  相似文献   

18.
露地支架冬瓜在福建省上杭县栽培历史悠久。冬瓜枯萎病是冬瓜产区主要病害之一 ,呈逐年加重趋势 ,常年在 4~ 5月春雨至梅雨季节发病 ,给瓜农造成巨大损失。1 症状从幼苗到生长后期都能发病 ,以结瓜期最为严重。幼苗发病 ,幼茎基部变褐缢缩 ,后子叶萎蔫下垂。成株发病茎基部缢缩 ,后茎基纵裂 ,常流出胶状物 ,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在发病初期 ,白天植株萎蔫 ,早晚恢复 ,叶色变淡 ,反复几天后植株萎蔫致死。有的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条斑 ,叶片从下而上变黄干枯 ,横剖病茎 ,可见维管束变褐色。2 病原及为害规律病害由尖镰孢菌黄瓜专化…  相似文献   

19.
芝麻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是咸宁市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5310hm^2,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茎枯病、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致使根枯死。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气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  相似文献   

20.
大豆丝核菌病在荆州地区已上升为大豆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4—43%;减产10%左右。 一、为害症状 丝核菌病自大豆苗期到开花结荚期都会发生。一般以开花盛期到结荚期为害最重(7月中旬—8月下旬)。丝核菌病在田间往往先出现发病中心,然后逐渐向四周扩展蔓延,在高湿情况下,病害蔓延迅速,造成落叶,落花、落荚,最后整个植株成光杆而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