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文峰  陈君平  尹建锋  齐晓平 《无损检测》2010,(11):868-870,876
磁粉检测中,为了保证检测的灵敏度,交叉磁轭复合磁化检测采用连续移动的方式进行工件磁化,而不采用步进式检测。笔者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交叉磁轭灵敏度与仪器采用的励磁方式有关系,采用步进式进行检测,也能够有效地检出缺陷。为此,通过对CDX-IY型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的励磁方式的分析,对交叉磁轭复合磁化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在交叉磁轭形成的复合磁场中,除了形成旋转磁场外,在通电开始和通电结束的5 ms时间,两交叉磁轭分别作为单相磁轭,产生单相磁场。交叉磁轭所覆盖的这一区域,既有单相磁场,又有复合磁场综合作用,因此,采用步进式进行检测,其灵敏度可以保证。  相似文献   

2.
王恒迪  贾现召  李济顺 《无损检测》2004,26(12):619-621
常规磁粉探伤设备在对工件进行周向磁化时,常会因为夹头与工件接触不良而造成工件电灼伤。针对此问题研制了通道式旋转磁场探伤机,该探伤机利用交叉线圈产生旋转磁场,与工件无电接触,可有效避免电灼伤。  相似文献   

3.
胡凯  姚力 《无损探伤》2011,35(1):5-8
为了更加合理地选择磁粉检测方法和磁化规范,本文针对磁粉检测工程中最常用的形成旋转磁场的便携式交叉磁轭,在计算分析其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就其磁化规范的物理意义、表征指标、相关标准规定、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和综述,得出了磁极间隙比提升力对交叉磁轭磁化规范影响更大、灵敏度试片校验磁化规范和有效磁化区域范围最为有效等一些具有工程应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磁粉探伤中的磁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代平 《无损检测》2004,26(10):514-516
从磁路的角度分析了磁粉探伤中影响工作磁路的主要参数,结合便携式磁轭设备及复杂零件在旋转磁场中的磁化情况,具体讨论了影响试件磁化的因素及对这些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便携式磁粉探伤机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一款基于电池供电、单片机控制、液晶汉字显示、脉宽调制(PWM)的可以带动旋转磁场探头和磁轭式探头的智能磁粉探伤装置。具有功率自动调整功能,同时也允许手动微调。试验验证,该装置能清晰显示A1-15/100型试片,一次充电能连续工作5h以上,能满足磁粉探伤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祁正旺 《无损检测》2006,28(11):610-610,616
磁粉探伤有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灵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是无损检测专业单位使用的常规检测手段之一,但多数检验单位,特别是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以检验焊缝为主,配备的磁粉探伤设备是以单磁轭和交叉磁轭为主,很少有触头式磁粉探伤机。随着其它行业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减少大修保养次数等要求的提高,无损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检测部位不再只是焊接接头,因此要求检测人员掌握探伤原理,利用可用资源拓展检测范围。如将弧焊电源作为磁粉探伤电源就是一个尝试,下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王煊  孙志勇  徐桂香  林勇 《无损检测》2008,30(11):856-857
采用磁轭、交叉磁轭和永久磁铁三种便携式磁探仪,用不同磁粉对球罐内壁进行了灵敏度试验,分析了不同磁探仪及磁粉对球罐检测的适用性。1选用器材(1)磁探仪采用CXE-1型交叉磁轭、CJE-1型钳形磁轭和M-1型永久磁铁三种磁探仪。  相似文献   

8.
姚力 《无损探伤》2006,30(3):8-11
对常用的交叉磁轭形成的旋转磁场的磁场分布规律、不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提升力与磁化规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与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郑国恒  张柯  周瑶  刘岩 《无损检测》2010,(4):267-270
利用磁粉探伤理论,建立了单个球形磁粉在漏磁场中的受力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阐述了磁化电流、磁轭探头等因素在实际使用中对磁粉探伤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磁粉探伤机的核心部分,即磁化电源的改进,给出了便携式磁粉探伤机的关键技术,即利用变频逆变产生的方波进行复合磁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就特种设备原材料、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便携式磁轭法及交叉磁轭法磁粉检测技术的技术标准现状、主要设备器材现状、主要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康中尉 《无损检测》2006,28(8):402-405,418
交变漏磁检测方法由于兼具涡流检测和传统漏磁检测的特点,对表面缺陷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在对交变漏磁检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场量测量和频率扫描技术的快速识别和深度定量检测模型,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模型能实现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和缺陷深度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高效率地检测油田钻杆,设计了磁屏蔽器,电磁有限元分析表明,有磁屏蔽器存在时,钻杆漏磁信号将明显集中于缺陷附近,且永磁体元件之间通过空气介质耦合的背景磁通会大大降低。钻杆实物漏磁测试证实了这一分析结果,配有磁屏蔽器的探头可明显提高漏磁信号信噪比,有利于提高缺陷漏磁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郭海鸥 《无损检测》2003,25(11):581-584
介绍俄罗斯某厂航空修理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包括磁粉探伤中的围磁法和弹簧通电磁化法,超声瑞利波探伤的沟槽探头,涡流探伤的旋转探头,荧光渗透检验中的湿法显示以及复合材料的声阻法检测。上述方法能有效发现缺陷隐患,保证航空修理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5,27(6):306-307
分析了浸液复合磁化探伤装置产生的合成磁场。结果表明,该合成磁场是个平面旋转磁场,故与受检工件侧面圆柱面同心的弧状裂纹无法用穿棒法检出,而工件的退磁因子与复合磁化法中所用的磁化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5.
管道漏磁检测及其缺陷漏磁场的仿真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各种漏磁场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之后,选择了有限元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叙述了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漏磁管道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建立了管道漏磁检测中缺陷漏磁场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缺陷漏磁信号特点、缺陷的几何尺寸与漏磁信号的关系、以及材料壁厚等对漏磁信号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对多磁化单元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和试验仿真,发现多个磁化单元会造成磁场的叠加,磁化单元数量的增加会使缺陷处漏磁场增强,并且中间磁化单位的增加量要大于两侧。缺陷的几何尺寸影响漏磁场的分布,在一定缺陷直径范围内,缺陷深度与漏磁场信号强度呈近似线性关系。无论被测管道壁厚如何变化,相同几何参数的缺陷漏磁场轴向分量变化趋势仍然相同。适当选取提离值,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漏磁场信号。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平行钢丝拉索断丝漏磁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漏磁检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在役拉索检测。由于拉索自身结构复杂,拉索漏磁检测具有大直径和大提离的特点,导致背景磁场较强。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漏磁检测模型,通过将存在断丝缺陷的磁场信号与无缺陷的磁场信号求差,获得了真实漏磁场信号;研究了断丝断口宽度、埋藏深度等参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给出了漏磁场随上述参数的变化曲线,从而为拉索漏磁检测信号的解释提供依据,为断丝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磁记忆现象和地磁场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路明  王晓凤  黄松岭 《无损检测》2003,25(8):387-389,406
金属磁记忆检测是当前无损检测领域的一种新技术。针对磁记忆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及地磁场对磁记忆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验证与研究。结果表明,磁记忆检测方法可有效判断钢管应力集中区域,地磁场在磁记忆检测过程中不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弯头漏磁无损检测仪进行了研究,运用漏磁检测原理,采用固定的磁化器对弯头进行整体磁化,检测探头沿弯头外表面扫描运动并结合空间位置测量编码器实现漏磁信号的高精度定位和空间相关处理,解决了弯头表面漏磁场信号复杂、缺陷检测信号信噪比低的难题,为铁磁性管道弯头的无损探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选取Q235钢进行静载拉伸试验,利用EMS2003型磁记忆检测系统进行各级应力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弹性极限范围内磁场强度曲线形貌接近未加载时,进入屈服阶段后磁场强度值明显增加,过零点数目在静载拉伸过程中呈现无规律变化,但弹塑性加载阶段均出现了过零点逼近最终断裂处的现象。该试验表明进入塑变后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与其所表现出的表面磁场强度值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为磁记忆检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