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扩增和抑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建立有效的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体系,用于分离和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方法 取胎鼠组织制备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分离和培养条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丝裂霉素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的数量用MTT法测定。结果 分离小鼠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的最适胎龄是12.5—14.5d;20℃-25℃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组织的最佳时间为3min;可在培养3—6d后进行传代。细胞冻存于-80℃3-4个月,复苏后能正常传代。丝裂霉素C抑制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合适浓度为每毫升20μg/10^5细胞,作用2-4h,可维持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9d内不增殖也不死亡。结论 在合适条件下,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能顺利分离和培养,并能多次传代和冻存;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增殖受抑制,可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小鼠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制备及两种不同饲养层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有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用于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取孕10.5~18.5d的昆明小鼠胚胎,用于分离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观察细胞在增殖,传代,冻存及复苏等方面的条件;取购买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制成饲养层,比较两种细胞用于制备饲养层在胚胎干细胞培养方面的优缺点。结果(1)12.5~14.5d的胎鼠最适合于分离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所分离的细胞含杂细胞最少,细胞较多,繁也快;(2)在37℃,0.25%胰酶-0.02%EDTA的混合消化液消化时间最好为3~5min,此时消化下的细胞最多,活力最好;(3)原代细胞平均培养4d即可传代,丝裂霉素-C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合适浓度为10~20μg/mL(4)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较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更适合于制备饲养层。结论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及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均可用于制备饲养层。  相似文献   

3.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最佳分离培养及丝裂霉素C(MMC)处理的方法,用于培养胚胎干细胞。方法:取不同胎龄的胎鼠分离原代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胎龄和培养、分离条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MM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数量。取妊娠3.5d的囊胚在经MMC处理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胚胎干细胞集落生成情况。结果:制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最佳胎龄是12.5~14.5d:室温条件下,0.25%胰蛋白酶消化时间最好在3~5min之内:原代细胞培养2~4d后即可传代,MMC能抑制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最佳的作用浓度和时间是20μg/ml,2~4h,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可以维持10d。囊胚在饲养层上能发育成典型的“鸟巢”状干细胞集落。结论:从12.5~14.5d胎龄小鼠胚胎分离培养的胚胎成纤维细胞质量最佳,经20μg/ml MMC处理2~4h后,可以作为饲养层用于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饲养层分离胚胎干细胞集落。方法 用胚龄为13~14 d的小鼠胚胎分离原代成纤维细胞,制成饲养层,用于囊胚的培养。结果 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PMEF)贴壁能力较好,增殖快,易铺层。囊胚和内细胞团(ICM)在饲养层上贴壁生长良好,当培养4~5 d时,其增殖率为16/28(57%)。在ICM离散48 h后,各种胚胎干细胞(ES)集落开始出现。此种集落经碱性磷酸酶染色成阳性。结论 用饲养层分离胚胎干细胞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5.
小鼠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方法:取妊娠13.5~14.5d的胎鼠,采用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筛选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最佳种植密度;MTT法筛选丝裂霉素c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取妊娠3.5d的小鼠囊胚在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胚胎干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是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较好的方法;1 × 105~2×105个/ml种植密度适于饲养层铺板;丝裂霉素c 10μg/ml作用3.5h或20μg/ml作用2.5h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至少在7d内维持稳定的水平;妊娠3.5d小鼠囊胚在饲养层上培养能形成Es集落.结论:制备的胎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能有效地支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分离和培养的一些因素,以建立稳定的MEF培养体系。方法 取BALB/c小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利用体外培养体系,对MEF的生长形态,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进行观察,并对不同胚胎日龄以及不同胰酶作用时间对M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13.5d胎龄鼠胚的MEF分离效果优于10.5d,18.5d胎龄鼠胚;MEF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第三代细胞增殖旺盛;在室温条件下,0.25%胰酶消化MEF时间以3-5min为宜。结论 MEF在第3代增殖旺盛,最适宜作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安全有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体系,用于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研究。方法取ICR小鼠胚胎制备原代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EF细胞周期的改变,用MTT测定细胞的数量。结果在30Gy剂量的γ射线条件下,能有效地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裂,且不影响其活力。结论在合适剂量的Y射线照射下,能安全有效的抑制MEF的有丝分裂,为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饲养层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的培养与建系十分重要。实验选择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Priimary mouse embmy fibroblasts,PMEF)作为饲养层,这种饲养层能够较好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和二倍体核型。除选用经典的14.5d的孕鼠制做原代成纤维细胞外,我们还选了10d、18d、的孕鼠制成饲养层,通过ES-D3的传代培养结果表明:10-18d的PMEE均可作为饲养层用,10代内的饲养层培养细胞均适宜。  相似文献   

9.
小鼠胰腺干细胞饲养层条件下的连续传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Evans等和Martin利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培养体系,首先成功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后,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广泛应用于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化培养研究,本研究使用经丝裂霉素C作用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观察在饲养层条件下胰腺干细胞体外连续传代的生长状况,希望建立一种体外获得单一性和富集度均较高的胰腺干细胞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大鼠的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胚胎干细胞.方法收集大鼠的囊胚,将其培养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5~6d后取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块分离后再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情况,并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化过程及细胞核型的检测.结果细胞集落性生长,符合胚胎干细胞的特征.结论大鼠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可发育成胚胎干细胞,并能进行传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并优化获得稳定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滋养层细胞的来源及其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胚胎干细胞体外存活提供必要条件。方法分别取人工流产胎儿皮肤组织、昆明小鼠孕12.5、14.5、18.5d胚胎和新生鼠(P0)组织,分离培养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embryonic fibroblasts,EFs)并传代制成滋养层。采用活细胞拒染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种来源以及不同时相来源制备的滋养层细胞的功能状态差异。结果细胞活性状态:①人胚来源第1~5代成纤维细胞活性均好;但1~2代时杂细胞较多,此后可见深染色细胞逐渐增多。②E12.5d、E14.5d鼠胚来源的各代细胞均较同代E18.5d和P0来源的活性细胞数目高(P〈0.05)。以E14.5d第3~6代细胞最易培养存活。P0来源第6代与E14.5d来源同代细胞相比,深染变形细胞增多达30%。细胞分泌功能:①人胚来源第3~5代细胞I型胶原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少且染色较淡。②鼠胚来源的以E12.5d、E14.5d、E18.5d的第3~6代细胞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最多,且染色深;P0来源第6代细胞免疫阳性细胞染色深浅不一。结论采用人胚胎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尚可,但分泌功能稳定性欠佳。鼠胚E12.5~18.5d来源的第3~6代成纤维细胞,具有细胞活性强、分泌功能旺盛的特点,是作为胚胎干细胞赖以存活滋养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Development of neural precursor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bryonicstemcells(EScells)arederivedfromtotipotentcellsofearlyembryoandpossessunlimited,undifferentiatedproliferationinvitro[1].EScellshavetheinherentcapacityofdifferentiatingintoallcelltypesofthenervoussystemasdemonstratedbytheex-perimentthatchimericmicewereformedfromem-bryosinwhichEScellsaretransplantedintotheinnercellmass[2].ThesuccessfulestablishmentofhumanEScelllineindicatedprofoundimplicationthatEScellsmayprovideavirtuallyunlimiteddonorsourcefortransplantation[3]. Threepaperspublish…  相似文献   

13.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索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NPC)的无血清培养条件,比较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fibroblasts,HEF)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对小鼠ES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在MEF或HEF饲养层上培养ES细胞,培养液中含白血病抑制因子。采用无血清方法培养NP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巢蛋白(Nestin),用硝基四氮啖蓝/5-溴-4-氯-吲哚基磷酸(NBT/BCIP)显色检测碱性磷酸酶。结果 无血清培养可以获得86%的NPC。HEF与MEF-样能维持ES未分化状态。结论 无血清培养方法有利于ES细胞向NPC分化,HEF可用于小鼠ES细胞的培养,而且比MEF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并建立C57BL/6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系,为进一步建立人ESC系提供依据。方法:取妊娠12.5~14.5 d的胎鼠,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收集C57BL/6小鼠3.5 d的囊胚培养于小鼠制作的饲养层上;分离内细胞团(ICM),扩增传代40代以上。观察ESC集落的生长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早期胚胎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1)、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染色和体内分化实验对ESC集落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后得到的ESC可稳定传代至40代以上,且均呈集落样生长。经AKP、SSEA-1和OCT-4染色后ESC均呈红褐色阳性表达,接种于裸鼠均可形成畸胎瘤;HE染色,有3个胚层组织成分。结论: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ESC系。  相似文献   

15.
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便于人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寻找一种建系细胞作为人ES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方法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ES细胞株hES1。传代17代后,检测h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包括碱性磷酸酶(AKP)、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3和SSEA-4的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hES1细胞在SNL细胞饲养层上能持续生长。经多次传代后持续表达人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其注射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仍能形成畸胎瘤组织。结论SNL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人ES细胞的培养,且操作更方便;该细胞已转染了耐受新霉素的基因,为将来对人ES细胞基因操作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胡一新  黄璟 《吉林医学》2009,30(9):778-780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细胞的制备。方法: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胚胎干细胞。另在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液中,含白血病抑制因子条件下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观察两种情况下胚胎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呈放射状或旋涡状走行,胚胎干细胞呈克隆状生长。结论:胚胎干细胞能良好生长,且保持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ES细胞的培养应满足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化而保持其高度未分化潜能。我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基DMEM中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培养ES细胞。培养的ES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呈未分化状态。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是分离培养ES细胞最普遍使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还围绕ES细胞培养中的促进增殖和抑制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及GFP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组织工程提供新型种子细胞,建立胚胎干(ES)细胞系。方法:取129/svj白色小鼠4.5d的囊胚,分离囊胚的内细胞团(ICM)细胞;在条件培养液及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作铺层下,细胞扩增传代,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及oct4、ssea-1等特异性抗体鉴定细胞,并将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观察细胞在动物体内的生长变化。结果:细胞体外培养呈“巢状”生长,可以持续传代;AKP染色及oct4、ssea-1等特异性抗体免疫反应均阳性;裸鼠皮下注射的细胞发育生长为包含各胚层细胞成分的畸胎瘤。在此基础上以基因转染方法将细胞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结论:从小鼠ICM所分离的细胞为小鼠胚胎干细胞,且标记GFP的ES细胞在传代及形成胚体的过程中均能显示GFP,对将来组织构建的种子细胞起到示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昆明种系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高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建株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小鼠3.5d的囊胚培养,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形成的ES细胞样集落,经两次亚克隆分离培养ES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和体内外分化能力鉴定。结果 获得两个稳定ES细胞集落,传至第11代。ES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强阳性,体外分化的细胞沿拟胚体外向性生长,形态多样,在体分化可形成来源于3个胚层的组织。结论 两次亚克地获得的细胞具有ES细胞主要的生物学性状,有助于提高昆明小鼠ES细胞建株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