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出一种稀疏局部Fisher判别分析(Sparsity Local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SLFDA)。该算法在局部Fisher判别分析降维的基础上,通过平衡参数引入稀疏保持投影,在投影降维过程中保持了数据的全局几何结构和局部近邻信息。在UCI数据集和YaleB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融合局部Fisher判别分析和稀疏保持投影的优点;与现有的半监督局部Fisher判别分析降维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基于最短欧氏距离的分类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各类终端设备获取的大量数据往往由于信息丢失而导致数据不完整,或经常受到降质问题的困扰。为有效恢复缺损或降质数据,低秩张量补全备受关注。张量分解可有效挖掘张量数据的内在特征,但传统分解方法诱导的张量秩函数无法探索张量不同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传统张量补全方法通常将全变分约束施加于整体张量数据,无法充分利用张量低维子空间的平滑先验。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先验与多模式张量分解的低秩张量恢复方法。方法 在张量秩最小化模型基础上,融入多模式张量分解技术以及分解因子局部稀疏性。首先对原始张量施加核范数约束,以此捕获张量的全局低秩性,然后,利用多模式张量分解将整体张量沿着每个模式分解为一组低维张量和一组因子矩阵,以探索不同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因子矩阵施加因子梯度稀疏正则化约束,探索张量子空间的局部稀疏性,进一步提高张量恢复性能。结果 在高光谱图像、多光谱图像、YUV(也称为YCbCr)视频和医学影像数据上,将本文方法与其他8种修复方法在3种丢失率下进行定量及定性比较。在恢复4种类型张量数据方面,本文方法与深度学习GP-WLRR方法(global prior refined weighted low-rank representation)的修复效果基本持平,本文方法的MPSNR(mean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在所有丢失率及张量数据上的总体平均高0.68dB,MSSIM(mean structural similarity)总体平均高0.01;与其他6种张量建模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MPSNR及MSSIM均取得最优结果。结论 提出的基于稀疏先验与多模式张量分解的低秩张量恢复方法,可同时利用张量的全局低秩性与局部稀疏性,能够对受损的多维视觉数据进行有效修复。  相似文献   

3.
视觉词典法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图像表示方法,针对传统视觉词典法存在的表示误差大、空间信息丢失以及判别性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isher判别稀疏编码的图像场景分类算法.首先利用近邻视觉词汇重构局部特征点,构建局部特征点的非负稀疏局部线性编码,从而有效地利用图像的空间信息;然后在非负稀疏局部线性编码的基础上引入Fisher判别约束准则,构建基于Fisher判别约束的非负稀疏局部线性编码模型,以获得图像的判别稀疏向量表示,增强图像稀疏表示的判别性;最后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场景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图像稀疏表示的特征分类能力以及分类性能,更有利于场景分类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量局部Fisher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空间特征提取是人脸识别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局部Fisher判别分析技术和张量子空间分析技术的优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张量局部Fisher判别分析(Tensor local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TLFDA)子空间降维技术. 首先,通过对局部Fisher判别技术进行分析,调整了其类间散度目标泛函, 使算法的识别性能更高且时间复杂度更低;其次,引入张量型降维技术对输入数据进行双边投影变换而非单边投影, 获得了更高的数据压缩率;最后,采用迭代更新的方法计算最优的变换矩阵.通过ORL和PIE两个人脸库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利用局部化思想解决多模数据的判别分析问题时,根据经验对局部邻域大小进行全局统一设定无法体现局部几何结构的差异性的不足,提出一种邻域自适应半监督局部Fisher判别分析(neighborhood adaptive semi-supervised local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NA-SELF)算法。该算法在半监督局部Fisher判别分析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马氏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确定初始近邻数,并根据样本空间概率密度估计调整近邻数。通过人工数据集和5组UCI标准数据集对该算法的特征降维性能进行验证,并与典型的维数约简算法和采用传统k近邻方法的判别分析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更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齐鸣鸣  向阳 《计算机应用》2014,34(6):1608-1612
为了解决现有判别分析算法对残缺和遮挡等外部干扰比较敏感的问题,从局部稀疏表示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判别分析(SDA)降维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稀疏表示完成各个类内局部稀疏重构,然后通过非所在类内的样本均值完成各样本的类间局部稀疏重构,最后在降维过程中保持类间和类内的稀疏重构信息之比。在AR和UMIST人脸库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图优化的Fisher分析(GbFA)算法和基于重构判别分析(RDA)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基于近邻分类的最高识别准确率2%~10%。  相似文献   

7.
基于服务质量(QoS)的Web服务推荐能在众多功能相似的Web服务中发现最能满足用户非功能需求的Web服务,但QoS属性值预测算法仍存在预测准确度不高和数据稀疏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聚类和分层张量分解的QoS预测算法ClustTD,该算法基于用户和服务的位置属性将用户和服务聚类成多个局部组,分别对局部组和全局的用户、服务和时间上下文进行张量建模和分解,将局部和全局张量分解的QoS预测值进行加权组合,同时考虑了局部和全局因素,获得最终QoS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QoS预测准确率和Web服务推荐质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稀疏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压缩多线性信号,提出了高阶张量信号的稀疏表示框架。基于提出的张量信号的稀疏性度量准则,建立了张量信号稀疏表示的模型。并对于所建立的模型,设计了交替式求解方法。在交替式方法中,先将每个优化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有次序的非凸子优化问题,再利用组织进化算法来求解这些子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当交替式方法运行信号的阶数次时,模型的解已非常接近平稳点,同时有效地获得了信号的稀疏表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线性判别分析中存在的小样本问题及对TensorLDA算法中两个投影矩阵不能同时计算、低维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文中研究并实现了张量子空间下的张量线性判别分析(TensorLDA)算法。并且提出了h-TensorLDA算法,即先用单位矩阵初始化,再利用优化准则求另一个投影矩阵,并进行多次迭代的改进方法。采用ORL数据库测试算法的性能,在ORL人脸数据库上It—TensorLDA比TensorLDA的平均识别率高1.88%,比Fisherfaces的平均识别率高3.03%。因此,文中算法有效避免了小样本问题,提高了人脸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工程》2017,(11):193-197
基于张量分解的推荐算法存在推荐精度较低和数据稀疏的问题。为此,在传统的张量分解模型基础上,引入用户近邻信息,提出一种新的N维张量分解算法。利用上下文感知信息,把隐式反馈信息作为张量的第3维度,以建立N维张量分解模型,为进一步提高推荐质量,加入用户近邻信息来优化N维张量分解模型,以提高张量分解推荐算法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用户近邻的张量分解推荐算法比传统的张量分解算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能有效解决稀疏性和准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不同种类的苹果样品进行分类,提出一种基于非相关判别转换的苹果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新方法。实验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分析和非相关判别转换三种方法对苹果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K-近邻分类算法建立三种苹果分类识别模型,最后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使用非相关判别转换方法建立的模型正确识别率优于使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局部保持多投影向量Fisher判别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征选择是在损失较少信息的情况下处理高维图像数据的关键技术,是高维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步骤.通过引入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和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的思想,采用以样本的类标号形式给出的先验信息,考虑样本数据的局部性,提出了一种监督的基于Fisher判别信息的局部保持多投影向量分析方法(Locality Preserving Multi-projection Vector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LPMVF).通过定义新准则,LPMVF具有以下优点:(1)便于计算,可有效避免奇异性;(2)借助标准核映射,可快速将LPMVF推广到非线性的特征空间;(3)与CCA算法类似,LPMVF最终得到一对投影变换,可有效嵌入样本数据,可将原始数据投影成一系列有用的特征形式,并使数据的投影在嵌入空间中更具可分离性;(4)与局部化的Fisher判别分析(Local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简称LFDA)相比,LPMVF也能够有效保持数据样本间...  相似文献   

13.
在光照变化环境下,人脸识别的鲁棒性是人脸识别系统中一大挑战。针对光照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对经典光照不变特征表示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标准差光照不变的人脸特征表示算法及其加权形式。结合完备线性鉴别分析(Complete-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C-LDA)算法提取特征,在Extended Yale-B与YALE 人脸库中,与其他处理光照变化的经典方法相比,如多尺度Retinex(Multi Scale Retinex,MSR)、韦伯脸(Weber-Face,WF)和局部归一化(Local Normalization,LN),提出的算法能获得更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
Linear subspace analysis method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extract features for face recognition.But they are inadequate to represent the complex and nonlinear variations of real face images,such as illumination,facial expression and pose variations,because of their linear properties.In this paper,a nonlinear subspace analysis method,Kernel-based 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KNDA),is presented for face recognition,which combines the nonlinear kernel trick with the linear subspace analysis method-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FLDA).First,the kernel trick is used to project the input data into an implicit feature space,then FLDA is performed in this feature space.Thus nonlinear discriminant features of the input data are yielded.In addition,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a geometry-based feature vectors selection scheme is adopted.Another similar nonlinear subspace analysis is Kernel-ba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which combines the kernel trick with 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polynomial kernel,and KNDA is compared with KPCA and FLDA.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KNDA can give a higher recognition rate than KPCA and FLDA.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线性判别分析只能提取线性特征而不能描述非线性特征的缺点,采用将核函数和 Fisher判别分析方法的可分性结合起来的核 Fisher判别分析的方法对视频中的运动目标进行自动分类,运动目标包含人、汽车和宠物三类。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且在查全率、查准率和 F1-Measure 获得了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刘振  姜晖  王粒宾 《计算机应用》2013,33(2):534-538
为解决传统Fisher线性鉴别分析(LDA)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中存在的“小样本”问题和“次优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的两向二维线性鉴别分析方法(W(2D)2LDA)。该方法对两向二维线性鉴别分析准则中散度矩阵的构造进行加入权值的改进,采用加权的两向二维鉴别准则函数进行特征提取,从理论上有效解决了 “次优性”问题,并缓解了“小样本”问题。对美国运动与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计划录取的SAR图像数据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增强了提取特征的可鉴别性,能够以较小的特征维数和运算量获得更高的识别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姜伟  杨炳儒 《计算机工程》2011,37(8):153-154
针对无监督学习及有监督学习算法的缺点,提出一种半监督局部判别分析的线性降维算法。数据在没有足够的训练样本时,局部结构比全局结构更重要。算法在每一个局部区域利用有标签数据推导出数据的局部判别结构,无标签数据和有标签数据推导出数据的内在几何结构。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核典型相关性鉴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典型相关性的核鉴别分析,以图片集为基础的人脸识别算法。把每个图片集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然后通过核线性鉴别分析(KLDA)处理,得到相应的核子空间。通过计算两典型向量的典型差来估计两个子空间的相似度。根据核Fisher准则,基于类间典型差与类内典型差的比率建立核子空间的相关性来得到核典型相关性鉴别分析(KDCC)算法。在ORL、NUST603、FERNT和XM2VTS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有效提取样本特征,在识别率上要优于典型相关性鉴别分析(DCC)和核鉴别转换(KDT)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