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对给水泵汽轮机直排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通过开展背压扰动试验、优化给水泵汽轮机选型、逻辑控制和保护配置,可以满足给水泵汽轮机直排技术的可靠应用。  相似文献   

2.
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冷却采用"小机排汽至大机直接空冷凝汽器"方案,在极端不利气候条件下,背压变化较为频繁,会引起给水系统频繁扰动和机组出力波动。文章以某350 MW空冷机组为对象,分析了该种冷却方式潜在技术风险以及对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影响,进而论证这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600MW空冷机组给水泵主要驱动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采用背压汽轮机驱动给水泵的方案,将其与其他驱动方案进行经济对比分析,证明该驱动方式较其他方案具有投资低、系统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大容量直接空冷机组中拥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热平衡方法对66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的给水泵驱动型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研究,重点分析不同的给水泵汽轮机效率、不同的排汽方式和背压以及电泵方案下的不同调速方式在各负荷工况下的机组性能及其差异。研究表明,给水泵汽轮机效率提高1%,机组热耗率降低约3k J/(k W·h)。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形式和背压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显著。汽泵方案在额定负荷下的供电煤耗低于电泵方案,但是电泵-行星齿轮方案和电泵-变频方案的变工况性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锅炉侧和汽轮机侧的设计协调,构建了1 350 MW二次再热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针对不同给水泵汽轮机配置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定量分析了背压抽汽式与凝汽式小水泵汽轮机两方案对再热蒸汽流量、机组热耗和回热加热器设计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背压抽汽式给水泵汽轮机系统的一、二次再热器蒸汽流量分别比凝汽式系统小266 t/h和289 t/h,从而有利于锅炉对流受热面设计;背压抽汽式系统的4号、5号加热器进汽温度相比凝汽式系统分别降低350℃和297℃,有利于加热器设计和运行。但背压抽汽式系统比凝汽式系统机组热耗高约为6 kJ/kWh。部分负荷下的计算结果表明背压抽汽式系统一、二次再热蒸汽流量仍小于凝汽式系统,机组热耗相比凝汽式系统仍稍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带SSS离合器NCB式汽轮机机组配置和运行要求,提出了一种用于抽凝和背压工况切换的阀门配置和控制方案。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本方案精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机组抽凝和背压工况切换时低压缸和热网加热器各参数的波动,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汽轮机变工况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1000MW空冷机组热力系统运行参数,应用弗留格尔公式计算了不同机组负荷下汽轮机排汽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机组的背压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特性。根据空冷凝汽器的变工况分析,确定了不同环境温度时汽轮机排汽背压与空冷风机所消耗功率的对应关系。通过优化分析,计算了机组运行的最佳背压。编程开发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进一步根据风机的运行原理实现了机组的不同运行状态下通过采集当时的运行参数给出最经济风机运行转速的功能,实现了对机组运行人员的在线指导。该软件在宁夏灵武发电厂4号机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上海漕泾电厂2×1 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给水泵运行状况,以及故障情况,指出了原设计中的一些不足。针对目前给水泵芯包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缺陷,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并对改造后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阐述。通过给水泵芯包的优化改造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其他同类型机组的给水泵芯包优化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决机组对外供热由工业供热改为采暖供热的问题,以某热电厂为对象开展技术可行性研究。  方法  对调节阀组、双缸汽轮机、全厂共用的后置背压汽轮机、单元制带发电机的汽动给水泵组等四种方案进行了比对分析。  结果  考虑方案的特点和工程实际,最终选择了全厂共用的后置背压汽轮机方案。  结论  该方案基于能级梯级利用原则,运行可靠,经济性好,对后续机组进行供热综合改造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火电机组凝汽余热回收节能潜力巨大,本文将低真空运行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针对中小型湿冷机组提出一种新型凝汽余热利用系统,既有效降低汽轮机背压提高的幅度,又克服了吸收式热泵投资高与占地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汽轮机凝汽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本文以135 MW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汽轮机末级运行安全分析,对机组背压及抽凝比设定安全性约束条件;并通过能效及经济性分析对构建的新型凝汽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优化,得出系统供热等效电及单位供热量成本随着背压的提高先减小后增大,在背压P_b=23 kPa时出现了最低值,即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性均最佳,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用于指导中小型火电机组凝汽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600MW双背压机组运行中最佳背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600MW运行机组双背压凝汽器背压应达值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模型。结合定洲发电公司600MW汽轮机组优化试验数据,计算得出了双背压凝汽器的最佳背压和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该方法可用于指导现场节能工作。  相似文献   

12.
消息报道     
12MW背压汽轮机、驱动300MW机组给水泵的汽轮机试车结束 12MW背压汽轮机(我厂产品代号125)是我厂为杭州联片电站制造的供热机组。杭州联片电站是国家和浙江省联合投资的区域供热电站,这个电站主要为化工、造纸、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参与电网调峰机组数量的增多,要求大功率的机组参与调峰运行,这要求机组汽动给水泵不仅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在其他变工况时汽轮机给水泵能耗指标也不能上升过大。为得到汽动给水泵最佳性能工作点,采用汽动给水泵的额定转速性能曲线和相似理论,对汽轮机给水泵进行效率计算。结合现场汽动给水泵设备特点,热力设计特性,给水泵运行参数、小汽轮机参数与主机负荷的关系,通过对汽轮机给水泵各个运行工况进行比较和理论计算。得出汽动给水泵首先滑压运行变速调节方式最佳,其次是定压运行变速调节方式,定压运行给水泵定速调节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14.
对某发电公司1号超临界机组(600 MW)汽轮机冷端设备老化和双背压凝汽器抽空气系统不合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造和优化方案。通过该机组冷端改造和优化方案的实施,该机组全年真空约提高0.816kPa,降低发电煤耗1.67 g/(kw·h),节约标煤6346 t,节约资金561.621万元。通过全年的运行经验表明,该项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李健  石家魁 《节能技术》2020,38(2):127-130
背压变化直接影响汽轮机运行效率,因此空冷机组背压是滑压运行优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为获取考虑背压变化的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利用聚类算法对多个背压工况下的机组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主要包括不同背压条件下6个月近100个测点(负荷、主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的数据,以给出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及背压变化对其影响规律。在实际超临界600 MW机组应用效果显示:该方法可在不进行大量专有试验的前提下,准确获取考虑背压变化的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有效提升了机组在变负荷过程中的经济性,也为同类型机组的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大功率火电机组也不得不进行快速深度变负荷运行,参与调节电网峰谷差、配合接入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并网运行。分析了空冷机组背压大范围变化对汽轮机最优滑压运行曲线的影响,鉴于传统滑压运行曲线设计及实现方式的局限性,提出了考虑背压变化的滑压运行曲线综合优化及实现方法,利用背压在线实时修正最优主蒸汽压力以适应直接空冷机组的背压大范围变化工况。针对实际机组进行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进一步改善空冷机组变负荷运行的高效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某发电公司1号超临界机组(600 MW)汽轮机冷端设备老化和双背压凝汽器抽空气系统不合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造和优化方案.通过该机组冷端改造和优化方案的实施,该机组全年真空约提高0.816kPa,降低发电煤耗1.67 g/(kW·h),节约标煤6 346 t,节约资金561.621万元.通过全年的运行经验表明,该项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神福鸿电2台超超临界1050 MW机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通过锅炉低负荷燃烧控制、给水泵汽轮机、引风机汽轮机汽源控制等对应防范措施。经过实际运行对比发现,实施合理的运行参数调整有效的实现了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热力学和汽轮机原理分析相同负荷下汽轮机本体各级、回热系统及给水泵等辅机的运行参数随主蒸汽压力的变化情况,探讨影响机组滑压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并推导出节流配汽汽轮机和单阀运行的喷嘴配汽汽轮机在纯滑压运行方式下经济性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一台变转速给水泵汽轮机调节器的参数进行了整定,对转子时间常数和调速器比例放大系地系统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串级比例积分调节能够满足机炉运行的要求,消除背压汽轮机进排汽参数变化对机组稳定工况的影响,调节性能稳定可靠;转子时间常数和调速器比例放大系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正好与对发电用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影响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