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云南安宁市某磷化工企业提供的胶磷矿样品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磨矿细度、粗选扫选磷酸用量、捕收剂用量等条件的优化组合,闭路试验所得精矿P_2O_5品位为28.61%,MgO质量分数为0.55%。依据该试验结果,对该企业原有破碎和磨矿工序进行了改造,建成150万t/a浮选生产线,投产后最终磷精矿P_2O_5品位高于30.5%,MgO平均质量分数为0.80%,尾矿P_2O_5品位平均为5.8%,精矿P_2O_5回收率达到94%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2.
湖北某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22.30%、MgO质量分数为4.75%,属中低品位胶磷矿。针对该矿石性质,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单反闭路试验,获得了磷精矿P_2O_5品位为29.65%、MgO质量分数为0.56%、精矿P_2O_5回收率为88.44%的优异指标,为该矿石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瓮福磷矿南部露采矿石储量的减少,深部开采已提上日程,因此对磨坊深部磷矿勘探矿石进行了可选性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75%、浮选矿浆pH为4.5、捕收剂用量为0.5kg/t的条件下,浮选P_2O_5品位为22.49%、MgO质量分数为7.10%的原矿矿样,得到P_2O_5品位为33.22%、MgO质量分数为0.98%的优质磷精矿,有效去除了90%的有害杂质MgO。  相似文献   

4.
利用浮选柱对高硅镁中低品位胶磷矿(P_2O_5 25.74%、MgO 1.31%、SiO_2 13.79%)进行反浮选脱镁实验,优化了反浮选脱镁工艺,并比较了浮选柱和浮选机的反浮选脱镁效果。确定最佳脱镁工艺条件为:捕收剂用量1.2 kg·t~(-1)、磷酸用量7 kg·t~(-1)、充气流量600 L·h~(-1)、冲洗水流量6 L·h~(-1)、柱径比8,在此条件下,得到P_2O_5品位为27.36%、MgO含量为0.64%的精矿,且精矿产率为92.65%,P_2O_5回收率为98.71%。  相似文献   

5.
贵州某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23.21%、SiO_2品位为20.03%、REO品位为0.076%,以混合酸为含磷矿物抑制剂、自制的KP-89为脱硅捕收剂,采用单一反浮选流程进行了脱硅富磷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80.25%、混合酸用量为16kg/t、KP-89用量为800g/t的条件下,获得了P_2O_5品位为33.49%、P_2O_5回收率为83.17%、REO品位为0.125%、REO回收率为94.80%、SiO_2质量分数为13.86%的磷精矿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6.
《云南化工》2017,(1):26-29
云南某中低品位磷矿,含镁低、硅高,风化程度较深。采用捕收性能强,选择性能高的磷矿正浮选脱硅常温捕收剂HH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一粗一扫正浮选闭路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小于74μm粒级质量分数为90%,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9.0 kg/t,捕收剂用量为1.7 kg/t的条件下,可获得磷精矿P_2O_5品位为29.26%,MgO质量分数为0.83%,精矿产率为65.62%,P_2O_5回收率为89.05%的浮选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7.
云南海口某中低品位胶磷矿属于硅钙质磷块岩,其P_2O_5品位(质量分数,下同)为18.14%,MgO品位为7.20%,SiO_2品位为15.87%。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2.69%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反浮选脱镁、一次反浮选脱硅"的双反浮选工艺进行试验,获得P_2O_5品位为28.89%,MgO品位为0.90%,SiO_2品位为15.93%,P_2O_5回收率为78.14%的精矿。  相似文献   

8.
某镁质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21.20%,MgO和SiO_2质量分数分别为7.88%和8.14%,是一典型的镁质胶磷矿,通过反浮选工艺配合高效的脱镁药剂,获得了精矿P_2O_5品位32.50%、MgO质量分数1.25%、精矿P_2O_5回收率90.35%的优良指标,为该类型磷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北某公司胶磷矿原采用正反浮选工艺进行浮选,共使用27台浮选机,通过技术研究,将浮选流程改为单一反浮选,使用了其中的17台浮选机,改造后精矿P_2O_5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闲置浮选机形成1套独立反浮选系统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负荷23 t/h时,对于w(P_2O_5)22.24%、w(MgO) 4.18%的原矿样,可得到精矿w(P_2O_5) 28.48%、w(MgO) 0.99%、磷回收率86.74%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工艺条件对贵州某中低品位磷矿石浮选的影响,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磨矿细度、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7.18%时,采用一粗一精的反浮选工艺流程,在粗选H_2SO_4和捕收剂FAS用量分别为10kg/t和1.6kg/t,精选H_2SO_4和捕收剂FAS用量分别为3.33kg/t和0.4kg/t,表面活性剂BMH-2用量为捕收剂用量的15%的条件下,对于P_2O_5品位为24.05%、MgO品位为6.11%的原矿,获得的磷精矿P_2O_5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1.36%和92.59%,MgO品位0.97%,达到了酸法加工磷矿石中的一等品(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云南某中低品位风化胶磷矿因风化程度较深,矿石中的矿泥质量分数较大,因此本论文提出采用在磨矿后对矿样进行水力旋流器脱泥,然后再进行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采用旋流器脱除-10μm粒级矿泥,可使原矿中P_2O_5品位较脱泥前提高大约0.5%,并可大大减小矿泥对后续选矿作业的影响。脱泥原矿经清水单一正浮选工艺可获得磷精矿P_2O_5品位为29.86%、P_2O_5回收率为95.88%、MgO质量分数为0.22%的试验指标,且浮选泡沫状态良好。脱泥原矿经回水单一正浮选工艺也可以获得P_2O_5品位为29.58%、P_2O_5回收率为95.32%、MgO质量分数为0.25%的磷精矿产品,但浮选药剂用量较清水流程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宜昌地区低镁高铁铝磷矿P_2O_5品位为24.35%,MgO质量分数为1.18%,倍半氧化物R_2O_3质量分数为6.49%,经1粗2扫选硅反浮选和1粗1扫选镁反浮选流程选别后,可获得P_2O_5回收率75.96%,P_2O_5品位34.68%、MgO质量分数0.62%、R_2O_3质量分数2.07%的优质磷精矿。混合回水试验中选硅段泡沫流动性好,综合精矿(精矿和中矿)指标稳定,P_2O_5品位保持在34%以上,P_2O_5收率维持在75%左右。新型双反浮选流程技术指标稳定,回水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低品位硅钙混合型胶磷矿的杂质含量,采用正反浮选工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精矿的P_2O_5品位由17.49%升高至29.19%,回收率达到71.24%,MgO质量分数由2.74%降低至0.45%,SiO_2质量分数从34.55%降低至22.89%。在常温下采用单一正浮选提高磷精矿的品位有限,MgO在磷精矿中有富集,必须联合反浮选降低其含量。在反浮选中,用柠檬酸和磷酸作为抑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浮选效果,柠檬酸的抑制性能优于磷酸。精矿中SiO_2含量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才能提高磷精矿中P_2O_5的品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低品位胶磷矿正反浮选工艺中正浮选存在的入选量大、药耗高的问题,对宜昌某中低品位胶磷矿进行重浮联合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D超极限螺旋溜槽分选可以得到产率为47.43%的重选精矿和52.57%的重选尾矿,分别对重选精矿进行反浮选脱镁、对重选尾矿进行正反浮选,所得精矿合并,最终可获得P_2O_5品位31.29%、MgO品位0.93%、P_2O_5回收率89.10%的磷精矿。与单一浮选工艺相比,重浮联合工艺具有选矿成本低、药剂耗量小的优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州织金含稀土高镁中低品位胶磷矿,采用自制脱镁捕收剂AB进行了反浮选脱镁富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粗2精反浮选闭路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mm质量分数占84.68%、抑制剂硫酸用量为18kg/t、捕收剂AB用量为900g/t的条件下,获得了P2O5品位为32.70%、P2O5回收率为82.59%、MgO质量分数为1.39%、MgO脱除率为91.62%、REO品位为0.137%、REO回收率为94.53%的精矿指标。试验结果可为该类含稀土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富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磷尾矿,对其进行了多元素分析及粒度分析,-0.038mm粒级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原矿品位P2O5为14.23%,MgO质量分数为4.44%,SiO_2质量分数为28.11%,因此该磷矿属于微细粒级硅钙质低品位磷矿。试验考察了浮选矿浆质量分数、搅拌强度、药剂制度、浮选流程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浮选矿浆质量分数为24%,搅拌转速为2000r/min时,经过常温正浮选1次粗选2次精选1次扫选,反浮选1次粗选1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试验,得到了磷精矿P_2O_5品位28.07%、回收率83.20%的浮选结果;正浮选尾矿品位降至5.28%,反浮选尾矿品位降至1.34%。有效回收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胶磷矿,减少了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17.
随着钙质胶磷矿资源的不断消耗,入选的胶磷矿中P_(2)O_(5)和MgO含量持续降低,SiO_(2)含量持续升高,使用目前成熟的单一反浮选脱除MgO工艺生产的磷精矿存在P_(2)O_(5)含量降低,SiO_(2)杂质和MER值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以反浮选脱镁磷精矿为原料对研发的酸性条件下再反浮选脱硅捕收剂开展了药剂用量、pH适应性及浮选低温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脱硅捕收剂具有较好的pH适应性和低温耐受性,对降低磷精矿SiO_(2)含量和MER值以及提高最终磷精矿品质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宜昌某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20.09%,MgO质量分数高达11.98%,嵌布粒度细,脉石矿物难以脱除。针对该矿石镁难以脱除的特点,将其与另外一种低镁宜昌磷矿(原矿P_2O_5品位27.65%,MgO质量分数为1.46%)按质量比1∶2的比例进行配矿,然后进行常温反浮选试验,以实验室自制药剂FZ为反浮选药剂,取得了混合精矿P_2O_5品位33.63%,MgO品位0.68%,回收率94.26%的闭路试验指标,实现了目标矿物与白云石等杂质矿物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9.
山西某磷矿原矿P_2O_5品位为19.58%,SiO_2质量分数为32.56%,MgO质量分数为1.73%,属于高硅低镁型低品位胶磷矿,另外矿石中Fe_2O_3质量分数较高,达到了4.34%,而且嵌布粒度细,增加了矿石的分选难度。针对该矿石性质,采用正反浮选工艺,以新型药剂MG-2和MG-7分别作正、反浮选的捕收剂,正浮选采用一粗两精一扫的流程,反浮选采用一粗一扫的流程,取得了精矿P_2O_5品位28.19%、回收率81.14%、MgO质量分数0.73%、Fe_2O_3质量分数0.89%的闭路试验指标,实现了目的矿物与脉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两种脱镁反浮选捕收剂FC和FN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应用于放马山中低品位胶磷矿的碳酸盐反浮选流程中,使得入选原矿一步反选MgO质量分数即从5.65%降至0.86%,MgO脱除率大于90%。在后续反浮选脱硅过程中,研发了新型醚胺阳离子捕收剂,结合pH值控制、分段给药等手段有效解决了泡沫发粘、选择性差的问题。将中矿与精矿混合,最终得到了符合行业标准的磷精矿,综合精矿产率43.39%,P_2O_5回收率77.69%,完成了放马山中低品位胶磷矿的常温双反浮选小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