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评估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1~4岁不良饮食行为儿童205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和临床常规处理方法干预12个月。干预过程中共进行6次随访,每次均记录饮食行为评分,进行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儿童饮食行为评分均显著下降,干预组下降更明显。1岁~组和2岁~组干预效果优于3岁~组和4岁~组。干预组"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症状改善更明显,"精力充沛胃口差"、"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不良进食习惯"症状改善最快。结论与目前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能更有效改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宜昌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现状,为进行早期有效的个体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保健服务的1~6岁儿童共计3 188名作为调查对象,由主要喂养人填写饮食行为问题调查问卷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宜昌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6.93%,其中胃口差28.73%,不良进食习惯39.02%,对食物偏好16.53%,父母过度关心23.40%,害怕进食1.63%,潜在疾病0.88%。不同性别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进食习惯、对食物偏好、父母过度关心、害怕进食"此四项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宜昌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评估应有早期的、全面的、多学科的评价,以开展医疗、保健、家庭和社会等全方位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饮食环境的关系,为饮食行为问题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汉中市3~6岁学龄前儿童1 135例,通过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筛查工具(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eding difficulties,IMFeD)分析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通过儿童喂养问卷(children feeding questionnaire,CFQ)调查儿童家长喂养信念、行为,收集儿童及家庭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634例(55.86%),其中不良进食习惯371例(32.69%)、父母过度关心354例(31.19%)、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345例(30.40%)、胃口差251例(22.11%)、害怕进食91例(8.02%)、潜在疾病状态10例(0.88%);存在1种饮食行为问题儿童为180例(15.86%),2种为197例(17.36%),3种及以上为257例(22.6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类型(核心家庭)、抚养人学历(高)、监督饮食是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限制饮食、逼迫进食是导致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汉中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主要问题为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和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限制饮食、逼迫进食易造成饮食行为问题,父母直接抚养、抚养人高学历、监督饮食可减少饮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沈阳市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现况,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个社区和4所幼儿园共1 594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分析包括儿童家庭背景、儿童健康状况、儿童的饮食行为、就餐环境及喂养交流四个方面的数据。结果 沈阳市1~5岁儿童饮食行为总的检出率为50.6%,检出率从高到低为:不良进食习惯33.3%、胃口差26.9%、食物偏好24.9%、父母过度关心22.0%、害怕进食2.1%、潜在疾病0.8%。 结论 沈阳地区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多,应该引起儿保医生的高度重视;今后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干预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1~4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应用IMFeD(爱饭达)评估指导软件为主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喂养指导。结果干预组在儿童胃口差、对某种食物偏好、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4类饮食行为问题、抚养人不良养育行为和忧虑程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身高增长值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MFeD评估指导软件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阶段性个体化综合临床干预,能有效改善1~4岁儿童饮食行为,促进儿童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6.
了解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地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8-11月在湖南农村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4所幼儿园3 288名3~6岁儿童及其看护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及末梢血血红蛋白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6.8% (2 195/3 288),最主要的3类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胃口差40.1%(1 317/3 288)、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43.6%(1 434/3 288)、不良进食习惯44.4%(1 460/3 288).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留守儿童、看护人职业为机关事业专技人员、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3h、贫血、二手烟环境暴露呈正相关,与儿童年龄越大和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最主要的3类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中,胃口差与留守儿童、贫血、二手烟环境暴露呈正相关,与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与留守儿童、看护人职业为机关事业专技人员、家庭年收入高、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3h呈正相关,与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不良进食习惯与留守儿童、看护人职业为机关事业专技人员、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3h呈正相关,与儿童年龄越大和日常有中等或高强度活动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湖南农村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受年龄、是否留守、看护人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活动、贫血、二手烟环境暴露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对儿童不同饮食行为问题及照养者担忧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具有不良饮食行为的1~4岁儿童205名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02名、对照组103名,分别使用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和目前临床常规处理方法干预12个月。干预过程中共进行6次随访,每次随访时均记录儿童的饮食行为评分及照养者对干预效果的评价等。结果:两组儿童干预后各项饮食行为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其中干预组儿童"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评分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干预组儿童照养者对儿童喂养问题的担忧程度逐渐减轻,家庭成员对儿童喂养问题的意见渐趋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不良进食习惯"改善情况与照养者担忧程度改善程度呈正相关(r=0.337,P=0.016;r=0.403,P=0.000)。结论:与目前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对部分饮食行为问题的改善程度较好,并可减轻照养者的担忧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2~5岁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临床干预。方法 将儿童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个性化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指导。结果 六大饮食行为问题表现从高到低依次是:不良进食习惯112例(55.45%);精力充沛胃口差95例(47.03%);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93例(46.04%);父母过度关心71例(35.15%);害怕进食20例(9.9%);潜在疾病状态16例(7.9%),两组儿童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儿童各类饮食行为问题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个性化临床干预,能有效地改善2~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9.
城市流动婴儿喂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秋  闫冬梅  房秀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40-1742
目的了解流动婴儿喂养现状及婴儿喂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68名12~18个月流动儿童的母亲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婴儿情况、婴儿母亲的喂养知识、换乳期食物及喂养行为。全部资料编入Excel数据库,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母亲喂养知识缺乏较严重,平均分数占满分(15分)的56.67%;婴儿喂养中存在问题较多:有4.76%的儿童在1岁内未添加任何食品,喂养环境不合适,换乳期食物添加不合理,喂养行为多有不当等。婴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婴儿的喂养现况。结论流动儿童的母亲喂养知识缺乏,导致婴儿喂养现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其抚养人喂养行为的特点。方法对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636人及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的不良饮食行为儿童中,不良进食习惯者占54.2%、胃口差47.8%、挑食偏食26.7%、害怕进食11.8%,父母过度关心34.6%。喂养人的喂养行为以哄骗分散儿童注意力占比最高(60.7%),担心儿童营养不良占60.1%。结论在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中,不良进食习惯占比最高;喂养人普遍存在不恰当的喂养行为。应加强抚养人的健康饮食和喂养行为指导,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了解扬州地区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及饮食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对体型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4-5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扬州市7所托幼机构2 531名在园儿童家庭基本信息及儿童最近一周的饮食情况,包括饮食行为及饮食习惯。结果 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发生率为7.8%,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中挑食的发生率最高,为25.2%(637/2 531),男童高于女童(27.5% vs. 22.5%,P<0.05),其次为进餐速度快,为18.8%(477/2 531),男童高于女童(20.9% vs.1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食偏咸(OR=2.05,95%CI:1.26~3.34)、偏油腻(OR=1.96,95%CI:1.22~3.16)食物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进餐速度慢是保护性因素(OR=0.31,95%CI:0.23~0.42,P<0.001),不同的饮食模式对学龄前儿童体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及饮食行为发生率较高,且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肥胖相关,应采取措施如改变家庭不良的饮食行为等,从而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3~6岁儿童体重指数和饮食行为,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营养不良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所选取的486名3~6岁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调查,填写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调查员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在486名儿童中,体重指数正常儿童356名、消瘦11名、超重61名、肥胖58名,检出率分别为73.25%、2.26%、12.55%和11.93%。3~6岁儿童不同性别饮食行为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情绪性饮食(F=3.472,P=0.032)、主动进食能力得分(F=3.816,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指数组儿童在挑食(F=4.804,P=0.003)、不良进食习惯(F=6.077,P<0.001)及过饱响应维度得分(F=4.39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有挑食(OR=-0.367,95%CI:-0.966~-0.112,P<0.001)、不良饮食习惯(OR=-0.097,95%CI:-20.705~-0.204,P=0.045)。结论 该地区3~6岁儿童存在肥胖、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影响儿童体重指数;不同体重指数组儿童饮食行为在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及过饱响应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IMFeD策略为主的综合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营养素摄入、饮食行为问题以及对孤独症儿童家长营养及饮食相关知识知晓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孤独症儿童49例,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评估患儿营养素摄入情况, 自拟问卷完成儿童饮食及相关行为问题调查。通过对基线调查、3个月随访以及6个月终期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评价IMFeD对孤独症儿童营养素摄入、饮食行为问题以及家长饮食知识知晓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完成后, 孤独症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中胃口差、食物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和家长的不良喂养行为均减少(均为P<0.05);家长营养及饮食知识知晓率由61.3%提升至77.5%;孤独症儿童能量、维生素C、钠、蛋白质、维生素B6、磷、钾、硫胺素和叶酸的摄入水平有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 以IMFeD干预策略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摄入、减少其饮食行为问题、提高家长正确营养及饮食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状况及其与肥胖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有效引导中学生合理饮食行为,保障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月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乌鲁木齐市所有中学中随机抽取4所学校72个班级的3 4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常吃新鲜水果、经常吃甜零食、经常吃蔬菜、讨厌吃某类食物的女生(87.6%、61.2%、93.5%、45.6%)比例显著高于男生(54.3%、51.5%、91.2%、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常吃新鲜水果、经常喝牛奶、经常吃早餐的汉族学生(87.5%、72.4%、86.2%)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学生(55.0%、65.7%、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OR=1.44,95%CI为1.09~1.88)、存在不良饮食习惯(OR=1.43,95%CI为1.11~1.89)和经常吃小摊食品(OR=1.34,95%CI为1.08~1.73)的中学生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与肥胖存在相关关系,应加强中学生良好饮食行为教育,并运用到生活中预防肥胖的发生,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经过干预后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改善效果,同时了解不良饮食行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收集157例1~4岁具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测量身高、体重,测定末梢血血红蛋白浓度,对喂养人进行一对一喂养指导,同时发放宣教材料,对其进行6个月饮食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对同一喂养人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不良饮食行为儿童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儿童比例分别为2.55%、12.10%、4.46%;经过干预后,饮食行为总分增加3.46%(P<0.01);吃饭时间、进餐与孩子有语言和情感交流、要求孩子吃完盘里食物、孩子不高兴时给予食物、随意进食零食、进餐闲逛、吃饭时做其他事情、吃饭地点不固定到处走动、用小道具哄吃饭评分分别上升3.88%、5.63%、11.99%、6.32%、5.20%、8.26%、11.05%、9.36%、14.69%(P<0.01),吃得少、吃得慢、害怕进食评分分别增加6.18%、4.02%、4.28%(P<0.05)。结论 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进家长的喂养观念及方法,从而促进儿童良好饮食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婴幼儿喂养与喂养困难的状况,探索解决贫困地区婴幼儿喂养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 6~36个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方式、喂养行为及喂养困难。结果 1)喂养人喂养方式与喂养行为方面突出的问题是:50.6%将纯牛奶或纯羊奶作为母乳的替代物;56.5%在 6~12月完全断母乳;51.2%和15.8% 分别到7~8月和>9月开始添加辅食;72.9%对新添加的食物让婴儿尝试的次数<5次。2)不合理喂养与喂养困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有:完全断母乳时间<6月;给婴儿吃剩饭;对不好的饮食习惯不矫正。结论 西部贫困地区婴幼儿喂养的问题在起步阶段就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喂养观念与行为,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及早的向抚养人宣传科学喂养的理念及方法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LD)与膳食结构、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改善LD儿童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及探讨LD的病因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DSM-IV学习障碍诊断标准对小学三至六年级390名学生进行筛查评定,筛查出LD儿童49名,设对照组5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膳食结构及饮食行为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身高和体重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身高t=0.056;体重t=0.75,P值均>0.05)。膳食结构方面:常吃粗、杂粮是LD的保护因素(B=-0.549,OR=0.578),而常吃豆类或豆制品是危险因素(B=0.429,OR=1.535);两组学生早餐主要以谷类为主,牛奶或奶制品、鸡蛋或肉类比例不高,食用蔬菜或水果更少。对照组对营养早餐认知水平比L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4,P=0.009)。饮食行为方面:少吃零食和合理的选择早餐是LD的保护因素(B=-0.694,OR=0.500;B=-0.328,OR=0.721)。家庭情况方面:家庭月收入多是LD的保护因素(B=-0.753,OR=0.471);LD父母文化程度较对照组低(χ2=20.067,P=0.000)。 结论 两组学生早餐膳食结构不合理,LD者对营养早餐的认知水平较低;合理选择早餐食物品种对改善LD具有意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早餐模式是导致LD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Picky eating behaviors are preval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re often linked to nutritional problems.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 determinants of picky eating behaviors during infancy, when food acceptance patterns develop, is scar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icky eating behaviors during preschool years. Baseline survey data from the Synergistic Theory and Research on Obesity and Nutrition Group Kids (STRONG Kids) program were used for this retrospective data analysis. Primary caregiver-child dyads were recruited from child-care centers in Eastern Illinois between February and July of 2009. A total of 129 self-reported responses from mothers of preschool-aged children were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and picky eating behaviors. Children who were introduced to complementary foods before 6 months of age had 2.5 times higher odds of developing food neophobia and limited variety of food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1 to 5.93 and 1.06 to 5.73, respectively). Children who were breastfed exclusively for 6 months had lower odds of developing a preference for specific food-preparation methods by 78% (95% CI: 19% to 94%), food rejection by 81% (95% CI: 31% to 94%), and food neophobia by 75% (95% CI: 11% to 93%). Breastfeeding and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s after 6 months of age reduced the odds of picky eating during early childhood. This study document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feeding pract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icky eating behaviors in early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present infant complementary foods eating and compare trend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in Taiwan. We investigated the methods used to introduce infants to complementary foods,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the principle caregiver's knowledge about infant feeding. This study focused on findings from the 2005-2008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NAHSIT)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1997-1999 Child NAHSIT. Interviews in both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by trained interviewers. In 2005-2008 survey, 50% of infants aged 7-12 months had started eating baby cereals or juice at age 4-6 months as recommended. The proportions of infants aged 10-12 months who were introduced to particular complementary foods at recommended periods varied from biscuits (51.1%) to tofu (1.1%). The proportions were higher in 2005-2008 than in 1997-1999 for only 3 items. In both survey, more than 80% of mothers were the one who made the decision to introduce their children to complementary foods. More than 75% of caregivers fed baby cereals to their babies from milk bottles. In 2005-2008, the most commonly encountered problem was that the child wouldn't eat. Nutrition knowledge of the caregivers have improved since 1999, but still needs fostering. The timing to introduce complementary foods become later than ten years ago. Whether the delay will affect the normal dietary intakes of children after one year of age needs atten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promote breastfeeding, but also reevaluate current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 on complementary food introduction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