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1 病例报告例1 2 4岁,因停经2 0周,下腹痛1h入院。B超检查:子宫左前方可见一活动胎儿,双顶径5 8cm ,胎心缓慢不规则、子宫左后隆可见一7 7cm×6 0cm×5 9cm实质回声区,边界不清,向宫腔内突起,腹盆腔内可见大量液性暗区,最大深度约6 3cm。超声提示:中期妊娠单活胎,子宫异常回声(残角子宫?) ,腹腔积液。术中所见:子宫前位,稍大,左宫角突出增大约2 0 0cm×2 0 0cm×2 0 0cm ,后壁见破裂口约7 0cm×7 0cm ,有活动出血,其内可见胎儿,左侧输卵管连于包块外侧,腹腔内出血35 0 0ml。术后诊断:子宫畸形,残角子宫,残角子宫妊娠2 0周破裂,腹…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孕妇,31岁,孕1产1。妊娠15周因下腹部不适,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单胎,双顶径2·3 cm,股骨长径1·1 cm,胎儿头皮与颅骨之间可见无回声区,间距约1·0 cm;未见胎心搏动及胎动,腹壁连续性差,可见约1·2 cm缺损,缺损处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回声团,范围约1·9 cm×1·7 cm(见封3图4),表面无包膜。羊水最大深度约4·0 cm、清晰;胎盘于子宫后壁,下缘覆盖子宫内口。超声提示:(1)宫内妊娠:中孕,单胎(胎死宫内);(2)胎儿畸形(腹裂);(3)胎儿皮下水肿;(4)胎盘低置状态。引产一男性死婴,大体病理所见;胎尸腹壁距脐根左侧约3~4 cm处全层缺损,长度1·0 …  相似文献   

3.
患者,40岁,主因停经65d,阴道不规则出血34d于2005年3月22日收住。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及腹部检查均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畅,少量血迹,子宫前位,稍大,活动度好,左侧宫角突起,质软,双附件未触及异常。B超示子宫形态规则,大小11·0cm×6·2cm×5·8cm,内膜厚1·0cm,肌层回声不均匀,子宫左角见5·0cm×4·0cm的实性占位,内见2·3cm×2·0cm的妊娠囊回声,可见胚芽及胎心博动,右附件未见占位。血HCG82622mIu/mL。入院诊断:左侧宫角妊娠。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做好剖腹探查准备,于2005年5月23日经宫腔镜行左输…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9岁,以左下腹不适3~5d来就诊。彩超显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宫体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盆腔可见大小约2·5cm无回声区,左附件区可见一7·4cm×7·0cm实性成分为主的混合性包块,边界不清,不规整,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右侧附件区可见一5·1cm×5·0cm不均质包块,边界不清,欠规整,其内可见一2·9cm×2·9cm圆形无回声区,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①左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考虑卵巢肿瘤;②右侧附件区囊实混合性包块—考虑炎性;③盆腔积液;④子宫未见异常。该患者在回往病房途中休克,妇科医生急查尿妊娠试验( ),经后穹窿穿刺,抽出约10…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4 7岁 ,以下腹痛就诊 ,查体 :下腹部扪及大小约6 .0 cm× 4 .0 cm的包块 ,1a前曾于翼城县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 ,诊断为“双角子宫”,后多次于外院检查 ,均诊断为“双角子宫”本次行彩超检查 :子宫大小 6 .1cm× 4 .9cm× 5 .0 cm前壁肌层内可见 2 .5 cm× 1.9cm的低回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以主诉月经紊乱、停经49 d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示,于前位子宫处可触及孕3个月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地中度偏硬,活动度不明显,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拟诊为早孕?因子宫大小与孕龄不符,故行B超检查,超声显示子宫大小约8·0 cm×7·0 cm×5·5 cm,宫腔内可见1·5 cm×1·2 cm的孕囊,并有胎芽及原始心脏血管搏动,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在膀胱上方和子宫前上方可探及一长12 cm、厚4·1 cm的略呈月牙形实质性团块回声,回声均匀,回声强度稍低于正常肝脏,其长轴与脊柱一致,边界清楚,有光滑包膜,位置固定。彩色…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7岁,结扎14 + 年因停经5 0 + 天,阴道见红19+小时,腹痛2 + 小时,来院就诊。查体:T36 .8℃,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压痛明显。B超检查:膀胱充盈可,子宫前位偏左,宫体大小约7.2cm×6 .2cm×5 .5cm ,子宫增大,肌层回声尚均匀,内膜显示欠清晰,宫腔内未探及明显妊娠囊,右附件区可探及约2 .8cm×2 .5cm的不均质回声团,偏囊性,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光团内可见规律博动,左附件区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子宫直肠陷凹可探及约1.8cm的液性暗区,超声印象:(1)子宫增大。(2 )右附件区不均质包块,考虑宫外孕。(3)盆腔积液(血)。后经…  相似文献   

8.
魏某 ,34岁 ,末次月经时间为 2 0 0 3年 1月 4日 ,停经 5 2天 ,于 2 0 0 3年 2月 2 6日来我站检查 ,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术。患者除停经外无任何反应及不适 ,5年前 ,做过右侧附件异位妊娠破裂术。在我站检查 ,尿hcG监测阳性 ,B超显示子宫前位 ,宫腔内显示为 1 .8× 1 .8× 1 .4cm大小的妊娠囊。于 2 0 0 3年 2月 2 7日早晨 8时服米非司酮 2 5mg ,过 1 2个小时后再服 5 0mg ,连服两天 ,服药前后均空腹两个小时 ,第 3天早晨 8时 30分空腹服米索前列醇 0 .6mg ,3个小时后自行排出绒毛组织 ,绒毛组织完整 ,患者出血量少 ,小腹轻度疼痛 ,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聋哑残疾,31岁,病史代诉。闭经1个月余,此次月经来潮伴腹痛就诊。平时经量较多,经期7~8天。查体: 子宫略增大,质软,与停经月份相符, 轻度压痛,查HCG阴性。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为8.0cm×6.3cm×6.3cm, 肌层回声不均匀,于子宫后壁见7.2cm×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6岁,孕28周。应用中美安科ASU—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显示胎儿:头位,双顶径8·0cm,脊柱连续完整,股骨长6·0cn,羊水清,最深约4·7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实质回声均匀,胎心跳动良好,于胎儿心脏左室内可见一2·0cm×1·5cm×1·40cm偏强回声实质光团,轮廓清晰,边缘尚规整,呈长椭圆形,内部回声强度均匀,基底部在室间隔上,收缩期多部分突入左室流出道,舒张期在左室腔内,并随血流方向有规律的摆动,而与室间隔相连部分未见移动。超声诊断:单活胎,头位(LOA),羊水未见异常,胎盘Ⅰ°。胎儿左室实质光团(考虑黏液瘤)。结果:患者于…  相似文献   

11.
宫颈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在宫颈良性病变中,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本文总结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3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9·0cm×4·0cm×6·0cm的宫颈肌瘤36例,年龄30~56岁,均为已婚已育,偶有月经量过多,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尿频、排尿困难。根据术中探查将宫颈肌瘤按其生长部位分为5型[1]。(1)中央型12例,占33·3%;(2)前壁型2例,占8·3%;(3)后壁型7例,占58·3%;(4)侧壁型9例,占25%;(5)多发型6例,占16·7%。肌瘤最大20cm×21cm×18cm,最小10cm×8cm×6cm。1·2方法麻醉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女,35岁,孕3产1,4年前曾行剖宫产手术.停经40天,阴道流血5天,增多1天,来我院就诊,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来院当日检查尿妊娠实验为阳性,阴道超声示:子宫前位,形态规整,表面光滑,大小8.0cm×5.9cm×4.5cm,肌层回声欠均匀,宫腔线居中,厚0.6cm,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处偏前壁可见不规则,无回声,边界清,大小2.2cm×1.0cm,内见卵黄囊样结构,CDFI:无回声,周边探及丰富血流信号,PSV:14.3cm/s,RI:0.49.双侧卵巢大小、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超声提示:子宫下段囊样结构,子宫瘢痕妊娠不除外.该患者保守治疗,两个月后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不均匀低回声0.8cm×0.8cm,月经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白爱梅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1):122-122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周期性下腹部痛12年,加重1年。外院疑残角子宫妊娠,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无停经史,尿妊娠试验(一)。妇科检查:右侧扪及子宫大小正常,于子宫左上方扪及到9cm×8cm大小圆型包块。B超见,于膀胱右后方显示子宫6.5cm×3.5cm×4.5cm大小,外形规则,宫腔内可见节育器。子宫左上方可见7cm×6cm椭圆形包块,与右侧子宫不相连,该包块周围显示厚度均匀的肌层回声,内见4cm×2.5cm大小无回声暗区伴细小光点,周围呈线状强回声。双侧附件区(一),盆腔内无积液暗区。B超诊断:右侧单角子宫伴左侧残角子宫积血。手术所见:盆腔内可见左…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7岁,以“停经55天,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5天”来院,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于宫体下段前壁触5.8cm×4.8cm×3.6cm包块,双附件区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血HCG定量检查,62800mlU/ml(正常参考值〈25mlU/m1),临床拟诊:早孕,子宫前壁肌瘤。行超声检查:子宫增大,范围13.6cm×6.8cm×3.9cm,前位,形态不规则。肌壁回声尚均匀,子宫体部宫腔回声呈线状增厚,厚度为1.34cm,子宫峡部前壁局限性向外膨出,内显示5.6cm×4.6cm×3.0cm妊娠囊回声,并见胎芽及胎心搏动,头臀长1.7cm,宫颈管回声清晰,彩色多普勒妊娠囊外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为静脉频谱,双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111)均为0.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宫内妊娠胚胎种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处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现将所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21岁,孕1产1,于2002年1月行剖宫产术,因停经2个月,下腹痛1周于2002年12月19日入院。尿HCG阳性。B超示子宫略大。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节育环反射,右附件区可见3·0cm×2·6cm低回声,其内回声不均。子宫直肠陷窝处可见3·7cm×1·4cm液性暗区,超声诊断:(1)右附件包块;(2)盆腔积液;(3)宫内置环。后穹隆穿刺抽出2ml新鲜不凝血。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血性液体,子宫表面与周围均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早期的诊断方法,并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早期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人工流产术前B超检查发现瘢痕妊娠,妊娠囊直径为1.0~3.4 cm。2例流产后发现的患者的超声表现为1:例人工流产术后B超检查可及前壁峡部7.8 cm×7.4 cm×6.4 cm强回声,1例药物流产后B超复查可及前壁峡部3.2 cm×3.0 cm×2.4 cm强回声,前壁肌层厚分别为0.14和0.13cm。8例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愈出院。结论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早期最主要的方法。甲氨喋呤子宫动脉输注加明胶海绵栓塞是治疗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早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卢凤昕  王自能 《广东医学》2002,23(7):687-689
目的 对胎盘和子宫肌层雌激素受体 (ER)及孕酮受体 (PR)的表达进行检测 ,探讨ER及PR与过期妊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 ,定量分析过期妊娠胎盘和子宫下段肌层组织ER及PR表达。结果 ①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及子宫平滑肌细胞均有ER和PR的表达。②过期妊娠子宫下段肌层PR含量高于足月妊娠者 (PU值 9 2 2± 0 72vs 8 5 6± 0 68) ,ER含量低于足月妊娠者 (PU值 8 3 6± 0 73vs 10 5 3± 0 5 7)。过期妊娠胎盘和子宫下段肌层ER/PR比值均低于足月妊娠者 (PU值分别为 1 2 9± 0 11vs 1 41± 0 16,0 91± 0 10vs 1 2 2±0 14 )。结论 胎盘和子宫下段肌层ER/PR比值低下与过期妊娠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8岁 ,主因停经 5 0 d,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急来就诊 ,查体 :患者腹部膨隆 ,在左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 5 cm× 8cm的团块 ,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5 m L ,腹部压痛 ( ) ,尿HCG( )。2 超声检查子宫前位 ,大小约 6 .2 cm× 3.3cm× 5 .4 cm ,形态正常 ,子宫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 2 2例临床可疑子宫内膜癌进行检查 ,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检查诊断 ;结果 :病检 1 8例为子宫内膜癌 ,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1例为子宫腺肌病。 1 3例首选手术治疗 ,术前超声判断肌层浸润深度与手术后病检相符者 1 0例 ( 1 0 /1 3 ) ;结论 :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性高 ( 1 0 0 % ) ,但特异性不高 ,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和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44岁,不规则腹痛伴白带增多 6年余,加重伴经期延长半年,B超示:①右侧附件实性包块;②左侧附件小囊肿。病理检查:子宫大小 8cm×6. 5cm×4. 5cm,颈管长 3cm,外口直径 3. 5cm,肌壁厚 2. 2cm,内膜厚0. 3cm。一侧输卵管 7cm×1. 0cm×0. 5cm,部分迂曲,管径可达 1. 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