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判断发热以测量体温升高为准。健康成年人腋温多在37℃以下;腋温低于口温0.3℃;而口温又低于肛温0.3℃;测量腋温时间不应少于10min。发热是指体温病理性升高。成年人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分别超过37℃、37.3℃或37.6℃,昼夜波动超过1℃时,在除外各种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活动量、情绪、月经周期、餐前餐后、代谢状态、季节变化等情况下,可以认为有发热。  相似文献   

2.
所谓发热是指机体体温异常升高。临床上,腋下体温波动在37.3℃~38℃之间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热或服药后体温又迅速回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发热的定义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 ,而不是独立的疾病 ,许多疾病可引起发热 ,但最常见的原因是由感染和非感染疾病引起。1 儿童正常体温与影响体温的因素1.1 儿童正常体温 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在一定范围 ,根据测定的部位不同 ,正常小儿肛温为36 .5~ 37.5℃ ,腋下体温为 36~ 37℃ ,舌下温度较肛温低 0 .3~ 0 .5℃ ,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常测肛温。1.2 体温常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季节 :夏季略高于春秋冬三季 ,如夏季的腋温为 36 .9~ 37℃ ,春秋冬三季腋温为 36 .6~ 36 .7℃。每天上午与下午的体温略有差异。②活动、哭闹、进食后、衣被过厚…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体温不同时肛温与腋温测值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客观地反映婴幼儿体温不同时,肛温与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将997例婴幼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肛温与腋温,依据肛温高低将其分为高热组84例、中等热组305例、低热组115例、不发热组493例,对 4组体温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19±0.13℃;中等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33±0.12℃;低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44±0.16℃;不发热组肛温与腋温平均差值在0.54±0.12℃.且4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温差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肛温与腋温的测值差异在0~1.1℃.两者之差随着体温升高而缩小,呈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5.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1℃;(4)极热:〉41℃。  相似文献   

6.
王宁 《全科护理》2008,6(27):2534-2534
感冒难免引起发热,尤其对于儿童发热,不可大意。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因体温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儿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03:00~06:00点稍低,17:00~19:00稍高。体温在37℃~38℃为低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实用而又相对准确无创伤的小儿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126例住院小儿同时测量腋温和肛温3d,取其平均值作为研究数据。结果测得小儿腋温范围36.2~37.6℃,测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样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腋温与肛温的均数比较有差异,经相关与回归分析腋温与肛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示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但测量的肛温值始终高于腋温值。结论腋温测量易操作,可用测量腋温的方法来监测体温变化,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选发热病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10):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口温、腋温、耳温测量法在儿童体温测试中的差异,以寻求一种简便、准确的儿童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100例住院患儿在同一时间段测量口温、腋温、耳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温平均值为(37.11±1.01)℃,口温平均值为(37.65±0.99)℃,耳温平均值为(37.70±1.00)℃。结论根据测量结果,给儿童测量体温,可用耳温测量法代替口温、腋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发热4个月于2010年1月28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9月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伴乏力、周身酸痛,休息3d后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