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感冒难免引起发热,尤其对于儿童发热,不可大意.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因体温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儿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03:00~06:00点稍低,17:00~19:OO稍高.体温在37℃~38℃为低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相似文献   

2.
王宁 《全科护理》2008,6(27):2534-2534
感冒难免引起发热,尤其对于儿童发热,不可大意。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因体温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儿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03:00~06:00点稍低,17:00~19:00稍高。体温在37℃~38℃为低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体温不同时肛温与腋温测值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客观地反映婴幼儿体温不同时,肛温与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将997例婴幼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肛温与腋温,依据肛温高低将其分为高热组84例、中等热组305例、低热组115例、不发热组493例,对 4组体温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19±0.13℃;中等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33±0.12℃;低热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差值在0.44±0.16℃;不发热组肛温与腋温平均差值在0.54±0.12℃.且4组肛温与腋温的平均温差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肛温与腋温的测值差异在0~1.1℃.两者之差随着体温升高而缩小,呈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实用而又相对准确无创伤的小儿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126例住院小儿同时测量腋温和肛温3d,取其平均值作为研究数据。结果测得小儿腋温范围36.2~37.6℃,测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样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腋温与肛温的均数比较有差异,经相关与回归分析腋温与肛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显示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但测量的肛温值始终高于腋温值。结论腋温测量易操作,可用测量腋温的方法来监测体温变化,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选发热病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差异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4~10岁的患儿105例对他们同时进行肛温和腋温测量.结果肛温比腋温至少高0.1℃,最大高2.5℃,平均高0.89℃,与目前临床上通常认为的肛温比腋温高0.5℃的观点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上通常在腋温基础上简单加0.5℃代表肛温的做法不正确,对小儿进行体温测量时不宜采用腋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6.
判断发热以测量体温升高为准。健康成年人腋温多在37℃以下;腋温低于口温0.3℃;而口温又低于肛温0.3℃;测量腋温时间不应少于10min。发热是指体温病理性升高。成年人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分别超过37℃、37.3℃或37.6℃,昼夜波动超过1℃时,在除外各种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活动量、情绪、月经周期、餐前餐后、代谢状态、季节变化等情况下,可以认为有发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01例发热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肛温与腋温,对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值在0~1.7℃之间,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儿测量肛温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魏晓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71-2572
目的:观察与探讨危重病患者腋温与肛温的差异,提高体温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危重病患者120例,对其同时进行腋温和肛温的测量。以“腋温+0.4℃”值进行分组,37.4℃以下为正常组,37.5~38℃为低热组,38.1~38.9℃为中等热组,39℃以上为高热组,对腋温和肛温值进行比较。结果:危重病患者的“腋温+0.4℃”与“肛温-0.4℃”值相比,体温正常组高0.28℃,低热组高0.32℃,中等热组高0.32℃,高热组高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病患者的“腋温+0.4℃”与“肛温-0.4℃”值相比高出0.26~0.38℃,以腋温代表患者的体温,有可能会造成患者体温偏高的误判。  相似文献   

9.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1℃;(4)极热:〉41℃。  相似文献   

10.
体温测量有腋表、口表和肛表三种方法。我国正常人体温:腋窝36℃~37℃;口腔36.2℃~37.2℃;直肠内36.5℃~37.7℃。当体内出现致热因素,使体温高于正常,谓之发热。体温口表测定在37.3℃以上,肛表测定温度在37.7℃以上,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是低热。在寻找低热的病因时,首先应在细致正确的观察下除外体温的正常波动。体温的正常波动可见于以下几方面:①体温可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年轻人偏高,年老人偏低,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体温可随外界温度升高而升高。②正常人的体温一天24  相似文献   

11.
儿童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者,可不考虑为病态。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甚至380C(以下均指腋温),新生儿或小婴儿更易受以上条件影响;相反,若饥饿、低热量,尤其体弱患儿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温条件不佳,体温可低至35℃以下,称为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应采取保暖措施。测体温的时间和条件以及测定的持续时间对数值均有影响;一般测腋温应以5min为准,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则偏低,过长则偏高。小儿年龄越小,体温调节越差,体温波动越大。但对于发热的耐受力却较好或反应不大,如小婴儿感冒时体温可突然升高达40℃左右,而病儿一般情况却较好,热退后恢复也较快。年长儿体温已较稳定,若体温突然升高,全身情况较差,往往反映有较严重疾病发生。对于长期(2周以上)发热或反复体温升高,则应认真查明原发病,并分析有无并发症存在。时期体温改变不似成人的典型,而且近年来经过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尤其应用抗生素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益增多,已使不少发热性疾病的体温曲线与传统概念有明显差异,失去了热型原有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口温、腋温、耳温测量法在儿童体温测试中的差异,以寻求一种简便、准确的儿童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100例住院患儿在同一时间段测量口温、腋温、耳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温平均值为(37.11±1.01)℃,口温平均值为(37.65±0.99)℃,耳温平均值为(37.70±1.00)℃。结论根据测量结果,给儿童测量体温,可用耳温测量法代替口温、腋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颈温与肛温、腋温比较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了对736例次小儿用3、5、10分钟同时测量颈、腋、肛部温度的结果,发现各年龄组颈温与腋温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值在0.1℃内;颈温与肛温间差异有显著性,并随年龄增长差异越来越大,肛温高于颈温0.45~0.58℃。环境温度对颈温影响较大。室温在19~24℃时,婴幼儿颈温与腋温相近,年长儿颈温多低于腋温;室温在24~28℃时,颈温多稍高于或等于腋温。因此,正确掌握测量方法,婴幼儿的颈温能正确反映体温,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 发热是在门急诊接诊的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许多疾病表现的共同点.所谓发热是指机体对致热因子作用的一种调节性体温升高反应.其机制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致机体散热减少而产热增加.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1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2~ 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接触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在儿科发热门诊患者的体温筛查中的临床测温效果,以寻找出一种对于儿科患者来说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发热患儿1334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的腋温,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患儿颈部温度和额温,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为(38.374±0.407)℃,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额温为(37.828±0.416)℃,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颈部温度为(38.466±0.419)℃。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颈部温度与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均数较为接近。结论应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儿童颈部温度可取代测量额温进行体温筛查,且较能准确地筛查出发热患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探讨长期肌肉挛缩老年患者腋温与肛温的差异,提高体温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年龄75~87)岁肌肉挛缩老年患者9例,对其同时进行腋温和肛温测量;共计测量646次,将腋温测量结果与肛温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肌肉挛缩老年患者实际测得腋温`x s:37.35 0.69℃,肛温`x s:37.76 0.65℃;将“腋温+0.5℃”,“肛温-0.5℃”分别得(37.85 0.69℃),(37.26 0.65℃);转换后腋温高于肛温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长期肌肉挛缩老年患者的“腋温+0.5℃”值比“肛温-0.5℃”值高出0.59℃,以腋温代表患者的体温,有可能会造成患者体温偏高的误判。  相似文献   

17.
正人体正常腋温一般为36~37℃,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源的刺激时,机体温度调定点水平将上移,从而导致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当体温升高大于0.5℃即为发热[1-2],是临床患者常见症状。目前,针对发热患者常采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诺芬或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进行降温处理,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因而使散热增加,降温效果显  相似文献   

18.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腋温与肛温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与探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腋温与肛温的差异,提高体温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75~95岁长期卧床老年患者420例,对其同时进行腋温和肛温测量.以"腋温 0.4°C"值进行分组,37.4°C以内为正常组,37.5~38°C为低热组,38.1~38.9°C为中等热组,39°C以上为高热组,对腋温和肛温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腋温 0.4°C"值与"肛温-0.4°C"值相比,体温正常组高0.28°C,低热组高O.33°C,中等热组高0.33°C,高热组高0.38°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腋温 0.4°C"值比"肛温-0.4°C"值高出0.28~0.38°C,以腋温代表患者的体温,有可能会造成患者体温偏高的误判.  相似文献   

19.
人的体温由于各种原因超过正常高限称为发热,引起发热的病因多而复杂,大致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类。小儿的腋温超过39℃称为高热。我院儿科2003年1月至12月共收治高热患儿7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常成人、发热病人口、腋温测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准确、客观地了解正常成人和发热病人口温与腋温差值 ,提高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将正常成人和发热病人分为 2组 ,各组分为 5个年龄段 ,分别测量 10 :0 0、16 :0 0、2 0 :0 0 3个时间段口温和腋温值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人群口温和腋温平均温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口温高于腋温 0 .3~ 0 .5℃”之定义不准确 ,应重新界定。本研究提示 ,在临床实践中 ,将所测腋温值加 0 .2℃即等于口温较准确 ,发热病人原则上不加 0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