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螺旋CT原始薄层扫描图像与拆薄图像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5月48例经MR与随访证实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用螺旋CT行10 mm层厚、7 mm、5 mm、3 mm及1 mm不同层厚及相应层距及螺距均为1.0容积扫描,标准算法重建,均采用1 mm层厚、1 mm间隔进行拆薄重建图像。对各组原始轴位图像与相应拆薄重建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后作统计学对比分析,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当扫描层厚在3~10 mm层厚时,扫描层厚越薄,拆薄重建所获图像越接近直接薄层扫描原始图像,同时接受X线辐射剂量越多。1 mm层厚、层距扫描图像噪声较大,图像质量差,受X线辐射剂量最多。结论:螺旋CT原始薄层扫描图像与拆薄图像有一定相关性,在3~10 mm,当扫描层厚越薄,拆薄重建所获图像越接近薄层扫描原始图像,图像质量佳,为实现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及超薄图像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20例骨肿瘤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骨肿瘤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我们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考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对骨肿瘤的定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提高CT对疾病的诊断技术及诊断能力。方法多层螺旋CT,高压注射器,图像后处理软件及工作站。从肘静脉向血管内快速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选择恰当的延迟扫描时间螺旋扫描,层厚5mm,层间隔5mm,将图像薄层重建,重建层厚1.25min,重建层间隔0.625min,在工作站内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结果2007—2009年共完成CTA46例,血管三维成像清晰,清楚显示血管病变以及病变与周围血管结构的毗邻关系,横断面显示周围结构及其异常改变的信息。结论CTA对血管病变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外科设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骨重建在颌面部病变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2例颌面部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骨重建,5例非螺旋CT扫描作为对照。结果:颌面部螺旋CT扫描以层厚2mm~5mm为宜,螺距1为佳,后重建以1mm间隔重组,强调成像技术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技术(SSD)能清楚地显示骨折部位、分型、移位情况以及肿瘤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图像立体感强。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骨重建有利于颌面部骨折、肿瘤的诊断,有利于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骼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骨骼系统疾病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X线准直宽度为1.0mm-4.0mm,重建间隔为0.5mm-2.0mm,螺距比为1.25-1.50。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分别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容积成像(volumetric redering,VR)及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s,MPR)进行处理。结果:所有病例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病变显示立体、直观、全面。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具有立体、直观、完整、准确的特点,能够对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全面的临床信息,对术后复位效果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副鼻窦16层螺旋CT扫描的技术优势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16多层螺旋扫描机,对68例临床诊断鼻窦炎的病人行轴位螺旋扫描,准直0.75mm,床速5mm/cycle,重建薄层高分辨率图像系列,层厚1mm,间隔0.5mm,卷积核H70h very sharp。将图像系列载入3D卡,利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行标准轴位、冠状位、矢状位2次图像重建,层厚1mm,间隔0.5mm,多方位观察鼻腔和鼻窦的细微结构,重点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果多平面2次重建图像具有高清晰各向同性,能清楚显示鼻腔、副鼻窦的细微结构(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及鼻窦炎的基本CT改变)。结论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的多平面二次图像重建技术为副鼻窦检查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骨创伤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6洌骨创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和图象三维重建。准直宽度1~2.5mm,层宽1~4mm重建层厚1~2mm,将表据传至专门工作站,对受检部位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MPVR),用平滑算法重建(SSD)图像可获得高清晰幽像。结果:46例患者中用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像均明确地显示骨折线和关节腔内游离碎骨片,并且清晰显示了骨折的细节和碎骨片的空间位置关系,重要的是所有患者检查X线平片后,均束发现骨折或可疑骨折。结论: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能提供骨创伤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临床应用价值大,特别是对诊断不规则骨的细小骨折和骨关节腔内的碎骨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层厚的重建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结束后分别以8~10mm厚层及1~2mm薄层重建图像,对不同层厚的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86个,其中8~10m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60个,检出率为70%,而1~2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率为100%,两者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4,P<0.05)。结论:多层螺旋CT1~2mm的薄层重建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肺栓塞的24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层厚5mm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1mm的轴面及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SVR)。比较层厚5mm、1mm的轴面图像及SVR、MPR图像。结果诊断肺栓塞24例均为双肺多发肺动脉栓予。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77支。对于诊断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四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但对于肺段及亚段动脉栓塞,层厚1mm较5mm显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mm的SVR、MPR较轴面图像显示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区骨折行螺旋CT扫描表面遮盖法 (SSD)重建的技术要点。方法  69例鼻区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 ,运用CT随机 3D软件用SSD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分析影响重建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图像重建算法、图像的大小、重叠扫描、阈值的选择等。结果 层厚 3mm ,螺距 1~ 1 5mm ,重建间距 2mm的螺旋扫描和层厚 3mm ,间距 2mm的重叠扫描 ,适当阈值显示的图像光滑、细腻 ,伪影较少。结论 合理选择 2DCT和 3D重建技术参数 ,才能获得高质量的 3D图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内镜杂志》2020,(5):F0002-F0002
雷光华男,1970年12月生,骨科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和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和骨科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名医"。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全部用二维超声(2DE)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手术治疗24例,超声符合22例,符合率为92%。误诊2例,误诊率为8%。故超声实际诊断主动脉窦瘤29例中右冠窦瘤18例(62%),无冠窦瘤7例(24%),二叶瓣型主动脉窦瘤4例(14%)。窦瘤破入/膨入右室和右房内的例数分别为16例和13例。本病主要的合并症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室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二维加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窦瘤最有价值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20.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