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胸腺瘤术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患者约有1/3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后是容易引发肌无力危象的危险期,做好胸腺瘤术后针对呼吸道的治疗护理是防治胸腺癌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关键.现结合我院胸腺瘤手术治疗经验,重点讨论胸腺瘤术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我科1989-1999年共收治胸腺瘤万例,其中伴重症肌无力症9例,女6例,男3例,年龄9-40岁,手术彻底切除胸腺组织及前纵隔脂肪垫,术后均出现不向程度的呼吸肌麻痹,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3例,胆碱危象2例,4例在术后18otsh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l例由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抢…  相似文献   

2.
印洪林  嵇晴 《江苏医药》1995,21(8):512-514
对10例重症肌无力(MG)胸腺内微小胸腺瘤进行清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微小胸腺瘤平均发病年龄30.9岁,约10%MG患者胸腺内有微小胸腺瘤存在,该肿瘤表现为MG的症状体征。发生部位在胸腺皮质、髓质成皮髓质交界区,因肿瘤微小,病灶多发,X线和CT检查难以发现。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该肿瘤的病理形态与胸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3.
全红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11-1612
目的 探讨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胸骨上窝横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径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 术后9例患者发生MG危象,死亡率为6%,无1例患者因出血或无法完整切除胸腺而中转开胸.结论 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的重复电刺激(RNs)资料。结果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面神经、腋神经和尺神经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胸腺正常组,进一步比较胸腺异常组面神经RNS阳性率高于胸腺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神经和尺神经RNS阳性率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种病理类型中低频RNS阳性率均显示出从高到低的电生理特点,依次为腋神经>面神经>尺神经。结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R面神经RNS阳性率高于胸腺正常MG患者;MG患者腋神经和尺神经RNS阳性率,在胸腺正常和异常组之间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5.
全红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11-1612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胸骨上窝横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径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术后9例患者发生MG危象,死亡率为6%,无1例患者因出血或无法完整切除胸腺而中转开胸。结论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维化  王文凤  国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24-1525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已成为治疗MG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少有报道。回顾189例MG患者胸腺切除后的危象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邱琳  朱宪明 《中国医药》2007,2(8):480-481
目的总结单纯胸腺瘤(T)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TMG)的临床特点。方法1975年至2005年外科治疗胸腺瘤95例,其中T42例,TMG53例。对2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胸腺瘤可能会促发重症肌无力(MG)。恶性胸腺瘤扩大切除范围如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成形、无名静脉切除,近期效果尚好。TMG术后危象发生率高,合理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可能降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是救治危象的关键。结论T恶性发生率高,TMG病程短,肌无力症状重,病情进展快,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与单纯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共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113例,其中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38例,单纯重症肌无力患者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胸腺的治疗手段,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组的有效率为71.1%,单纯重症肌无力组的有效率为86.7%,优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组术后有15例(39.5%)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有3例(7.9%)出现肺部并发症,其中出现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单纯重症肌无力组有6例(8%)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有5例(6.7%)出现肺部并发症。结论单纯重症肌无力手术后的近期疗效优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后发生肌无力发生危象的概率比单纯重症肌无力大。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重症肌无力(MG)为一种获得性自家免疫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病,多数患者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本文报告MG伴胸腺异常的病人44例,探讨胸腺的病理变化与其影像学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44例病人中男25例,女19例。男年龄11~65岁,平均34.2±16.5岁,女11~57岁,平均29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治疗较棘手,严重时发生肌无力危象,病死率较高。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手术治疗11例胸腺瘤合并MG的患者,3例术后发生MG危象,经及时诊断和处理,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患者目前临床治疗往往以手术为首选,而术后危象的发生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反拗危象处理起来更为棘手。合理的抗胆碱酯酶药,类固醇激素应用,正确的应用呼吸机是抢救肌无力危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型:Ⅰ型33例,Ⅱa型39例,Ⅱb型40例,Ⅲ型16例,Ⅳ型4例;伴发胸腺瘤23例,胸腺增生91例,胸腺正常12例,胸腺萎缩6例。以累积生存率、转归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经过1~16年的随访观察,缓解35例(26.5%),有效94例(71.2%),无改善37例(28.0%),无死亡。结论 胸腺切除治疗M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病程、伴胸腺增生、临床分型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84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胸腺瘤患者 4 8例 ,其中伴有重症肌无力 17例 ,占 35 % (文献报告 15~5 0 % ) [1 ] ,并对 17例患者经胸骨正中劈开对胸腺瘤进行切除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中 ,男性 8例 ,女性 9例 ;年龄 10~ 72岁 ,大多在 4 0~ 5 0岁之间 ;病史 1月~ 36个月。17例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诊断和术后病理证实 ,其中胸腺增生 2例 ,上皮型胸腺瘤 3例 ,淋巴型 5例 ,混合型 7例。根据Osserman分型 , 7例 , A 型 4例 , 4例 , 2例。2 方法2 .1 术前用药 :吡啶斯的明 6…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约有15%合并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患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手术切除胸腺瘤对于重症肌无力有明确的疗效。但手术可以导致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因此积极预防,及时诊断,正确处理肌无力危象是手术治疗的关键。1992~2002年我院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洪博  时锐  宋建章 《天津医药》2000,28(2):108-109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在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极为重要,因为肌无力危象与胆碱能危象是其主要并发症,均会造成呼吸肌麻痹,缺氧等潜在危险则是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从1985年至1998年共收治MG合并胸腺瘤患者13例,其中7例发生危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整切除胸腺、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的有14例。合并切除纵隔胸膜、心包、肺者4例。结果14例患者术后早期MG症状好转9例(64.3%),MG症状无变化4例(28.6%),1例(7.1%)患者于术后第1d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第3d出现十二指肠穿孔,最终死亡。结论对所有胸腺瘤并MG患者均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有利于提高胸腺瘤并MG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 ( MG)的发生率为 0 .5~ 5 / 10万人口 [1 ] ,随着自身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应用胸腺切除术治疗 MG被认为是较有效的方法。我们自 1994年 9月以来对 12例 MG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早期无危象发生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8~ 5 6岁 ;病程 2~ 15年。按 Monden改良 Osserman分型 [2 ] , 型 (眼肌型 ) 2例 , a型 (轻度全身型 ) 6例 , b 型 (中度全身型 ) 3例 , 型(急性暴发型 ) 1例。术前均作胸部摄片 ,发现胸腺瘤 2例 ,经CT证实。 1例 MRI疑胸腺瘤 ,但术后病理为胸腺增生。1.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 对25例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病人护理重点放在术前、术后严格的用药管理和呼吸系统管理;术后严密观察肌无力危象,采取预见性的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结果 仅1例因急性心力衰竭,肌无力危象死亡。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把严格的用药管理,系统的呼吸系统管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及早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作为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可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加强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MG合并胸腺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例中,8例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1例出现胆碱能危象,通过治疗和加强护理均获痊愈。结论MG合并胸腺瘤术后大多病情不平稳,危象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2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痊愈,出院后随访3个月~3年,本组完全缓解13例,改善8例,无效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选择病例,重视同术期管理,手术切除彻底,可减少重症肌无力危象,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