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亚清 《广东电力》2007,20(3):44-47
对湛江奥里油发电厂600 MW机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进行切换时汽轮机转速波动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阀门切换过程汽机转速波动大的原因是主汽门(TV)与高压调门(GV)的开启和关闭速率配合不好造成的.为此,采用改进控制逻辑的方法来解决转速波动大的问题.结果是在机组的各次起动中,汽轮机转速在DEH进行阀门切换过程中非常稳定,转速波动不超过5 r/min,满足了DEH汽轮机转速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夏维 《广东电力》2014,(5):23-27
通过对上海汽轮机厂600 MW超临界汽轮机高压主汽门(total valve,TV)-调节汽门(governing valve,GV)单边联合阀门活动试验的研究,提出了在试验中通过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CCS)汽轮机主控对GV进行调节的方法,解决了原有指令平衡分配方式严重依赖阀门特性的缺点,同时对取消试验的部分限制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珠海电厂#1机组在抢修结束并网后汽轮机高压调门GV1突然关闭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在不停机情况下在线修改高压调门的控制逻辑,并通过不同负荷段试验论证3个正常高压调门带负荷情况,以保证机组在负荷不受限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电厂670MW超临界机组启动阶段,汽轮机在转速为2 900r/min时高压主汽阀(TV)-高压调节汽阀(GV)切阀过程中主汽阀拒动导致切阀失败的现象,通过分析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转速和切阀控制逻辑,对比切阀前后参数变化,剖析了主汽阀内部结构及动作原理,并结合TV开启时的受力分析,得出主汽压力和再热压力过低是导致切阀失败的根本原因。提出在切阀前调整主汽压力和再热压力,尽可能减小GV开度来降低阀门前后压差的有效方法,确保切阀成功并缩短切阀时间,为同类型发电机组切阀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司新闻     
《电器》2005,(9):72-72
土耳其重调彩电最低进口监管价,澳大利亚可能无法如期关闭模拟TV服务,……  相似文献   

6.
桂林虹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135 MW机组于2000年10月投入运行,该机组DEH由上海汽轮机厂提供,采用FOXBORO公司智能自动化仪表系列构成的凝汽式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控制系统,可由操作员站通过CRT各画面控制汽轮机冲转、升速、阀切换、并网、带负荷,具有两种互为跟踪的控制方式,即自动和手动,并可相互切换。 该系统自投用以来,1号机组出现了在运行中两个主汽门突然自动关闭,导致甩负荷的事件,当时1号机带90 MW负荷,各项参数都正常。主汽门TV1和TV2突然关闭,负荷迅速降至0,由于运行人员处理不及时,导致继电保护动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厂1号机组在大修后出现高调门摆动大,伴有一次调频不合格、AGC响应迟缓等问题,对该厂阀门管理环节进行试验,因GV2、GV3、GV6阀门摆动较大,故利用最小二乘法对GV2、GV3、GV6的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进行修正,并根据作图法,对GV2、GV3、GV6之间的重叠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好的流量特性曲线输入到DEH中,阀门运行良好,一次调频能力得到提高,修正好的重叠度可更好的适应机组调峰,加快AGC响应,减少负荷摆动。  相似文献   

8.
余海洋 《电工技术》2018,(8):107-108
针对珠海电厂#1机组在抢修结束并网后汽轮机高压调门 GV1突然关闭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在不停机情况下在线修改高压调门的控制逻辑,并通过不同负荷段试验论证3个正常高压调门带负荷情况,以保证机组在负荷不受限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唐子鹏 《广东电力》2009,22(3):68-70
对珠海电厂700MW机组汽轮机阀门活动试验引起的再热器保护动作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指出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两个高压调节阀(governor valve,GV)GV1、GV3的全关限位开关损坏,误发全关信号。为此,分析了再热器保护与汽轮机阀门活动试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逻辑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机组修后运行中,汽轮机高调门GV3本体高频振动,连续损坏LVDT、GV3需隔绝退出运行,DEH系统在线逻辑修改使得GV4实现GV3功能,保证机组投入顺序阀运行。但GV3、GV4阀门重叠度不一致,造成GV4频繁出现大幅摆动,从MCS控制方面进行优化,达到弱化GV4摆动的目的。从热工控制角度,提出了一种解决重叠度不一致造成阀门大幅摆动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的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数字仿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石启新  谈顺涛 《高电压技术》2004,30(8):25-27,49
应用MATLAB软件的PSB和Simulink仿真工具 ,建立仿真模型 ,研究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铁磁谐振规律。研究表明 ,TV励磁特性决定谐振的频率 ,即相间差别较大时易于发生 1/ 3分频谐振 ,反之则易于发生 1/ 2分频谐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防止TV谐振工作中应选用励磁特性好的TV ,减少同一系统中TV接地的数量 ;尽可能地使系统三相对地电容相同 ,否则不宜采用二次侧消谐 ;在采用高压绕组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消谐时应注意绝缘配合问题 ,因单相接地情况下中性点处存在较高电压。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电压互感器实际运行中,磁化曲线对于判断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状态非常重要,通过对磁化曲线的分析,可以知道电压互感器运行在哪个工作点,从而可以推出电压互感器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及运行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介绍了两种获得电压互感器的磁化曲线的方法,目的在于通过磁化曲线判断吨压互感器的工作点,对实际运行中电压互感器的状态分析起到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PHEV) with vehicle-to-grid capability, referred to as “gridable vehicles” (GVs), have become a useful choice for storage devices in the smart grid environment. The success of a smart grid system with GVs heavily depends on the market penetration of GVs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rate in the vehicle-to-grid (V2G) program. Battery lifetime and revenue earning potential ar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GV owners considering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V2G program. Second use of GV batteries, after their automotive life, can generate some revenue for the owners to recover a part of their battery purchase cost. However, this is dependent on the remaining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and the capacity degradation rate both in the automotive and second life. In this paper, capacity degradation and the remaining energy of a GV battery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ycles have been quantified in both their automotive and second lives. Cost of battery energy both in automotive and second life have also been modelled that informs the owners of the revenue potentials, especially from the second life use. Finally, an economic load dispatch model with the inclusion of second life revenue has been developed to establish that using GV batteries in this way would earn extra revenue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initial buying price and encouraging more GV participation in the smart gri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contribute up to 19.56% of the initial battery purchase cost, while still ensuring economic load dispatch.  相似文献   

14.
彩色电视中的照明技术是影响色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彩色电视对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性、照明方法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照明搞得不好,不仅会延长节目的制作时间,还会严重地影响彩色画面的色调、层次和清晰度。因此,研究照明方法,选择适合彩色电视使用的光源和灯具,不断提高照明系统的设计质量,是搞好彩色电视播出和色再现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的特点. 1、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流程合理. 2、安全可靠,调动灵活,操作方便,布光快速. 3、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时常发生的TV高压熔断器熔断的事故,分析了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铁磁谐振和低频非线性振荡。利用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对母线出线总长度、TV励磁特性、TV直流电阻和单相接地过渡电阻这4种TV高压熔断器熔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它们对TV高压侧过电流和系统谐振状态影响的一般规律。总结了现有的几种TV高压熔断器熔断的防治措施的优缺点,并对其消谐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斜桥变电所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嘉兴电力局配电网面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安全性,以斜桥变电所10kV配电网为模型,利用EMTP程序仿真分析了在TV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串单相TV(4TV方式)及TV开口三角绕组接阻尼电阻或分频消谐装置等多种消谐措施。结果表明非线性电阻能保持相电压稳定及抑制涌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3次谐波滤波器可较好解决零序电压的偏高;4TV方式一次侧电流和零序电流过大等问题。还分析了分频消谐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很好消谐的原因。仿真分析结果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安全可靠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东东  田铭兴  张慧英 《中国电力》2019,52(5):70-75,112
电力系统中,含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的电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混沌振荡想象,其主要原因是TV铁芯的磁饱和效应导致铁芯电感非线性变化,在实际研究中常用励磁特性曲线描述TV铁芯电感的非线性变化。引用一个含TV的四阶自治铁磁电路模型,研究了TV励磁特性对铁磁电路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铁磁电路系统中存在混沌振荡现象,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非线性励磁特性是影响该电路混沌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电压互感器(TV)相关参考书中电磁式TV误差模型向量几何图建模方法存在的缺陷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代数的误差建模方法,并对电磁式TV误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对电磁式TV误差的计算及电能计量影响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广大电能计量技术人员对电磁式TV误差理论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